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记者手记
手记二:访问第一天——市容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今天开始了印度之旅,大家十分兴奋,既对揭开印度的神秘面纱充满期待,也对代表团这个新的集体充满了期待。
一下飞机,大家就感受到浓厚的异国氛围,入境处数只拈着神秘手势的金色大手雕像悬在墙壁上方,肤色较深的印度人排成几队等待入关,对同时看到这么多黄皮肤的中国青年感到好奇,一百人的大团队在哪里都很有压迫感。
出了德里机场,首先是排在出口等待客人的出租车让我吃了一惊,它们黄绿相间,车型相当老旧,而且“面的”占了一半,最特别的是车顶上都焊着结实的行李架,和国内差别很大。
到达饭店并正式入住,已经是当地时间凌晨5点,加上与北京相差的两个半小时时差,我们就在平日国内起床的时间匆匆入睡了。
白天参观行程很满,但印象更深刻的还是德里的市容,这里发展与国内城市大不相同,建筑普遍较矮,道路狭窄,几乎没超过20层的楼房我都没看到过。公路两边没有国内常见的硬质人行道,紧贴就是泥土,散落着垃圾,路旁的门面店也不多,很少看到。
尽管德里的市容很混乱,但由于它亚热带的气候,造成绿化环保非常好,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芳草萋萋。而且德里的动物与人相处也十分和谐,天上经常看到老鹰在盘旋,成群的乌鸦四处觅食,在加德古塔旁的绿地上,居然有很多松鼠嬉戏打闹,对近在咫尺的游人熟视无睹,一点都不害怕。
小贴士:
印度社会开放程度不高,我们一百多中国人经常引起百姓围观,他们会相互提醒,用猎奇的眼神看我们,甚至会掏出手机对我们拍照,不过印度人民都很友善,当我们在大巴车上挥手时,他们会很羞涩的向我们回礼,像极了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见外国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