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近王瑛 追忆.怀念 影像 人物特写 记者手记
走近王瑛
追忆.怀念
     王瑛出生于阿坝州小金县,1997年12月来南江工作。“我们是人民的纪检监察官,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就得真心为人民服务,零距离为人民服务。”这是王瑛经常对身边纪检监察干部说的一句话。为确保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王瑛倡导建起了专门的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定期开展面对面投诉活动,现场受理群众投诉,公开承诺办理时限,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
您现在的位置:追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十大标兵”之一王瑛
追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十大标兵”之一王瑛
中广网    2009-02-06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近几年,国家惠民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惠农资金恩泽亿万农民,但村干部违纪违规、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王瑛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条行为准则。

    在工作中,王瑛深入思考,大胆探索。2007年3月,按照县委工作思路,她带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坚持以村督查员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打造新型监督模式,为党员群众有效监督农村干部行为,搭建了一个新平台。目前,全县522个行政村,村村设立了一名村督查员。通过“独立设立岗位,赋予相应权力,规范履职途径,严格工作纪律,强化教育管理”等措施,村督查员在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全县522名村督查员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树起了自己的威信,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2008年,县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反映村干部行为不规范,不民主的信访件较去年同期146件减少15件,下降10%,县群工局接访反映村干部办事不公等问题较去年同期27件减少5件,下降15.6%。

    2007年1月,王瑛同志被中纪委等部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上级奖励给她2万元奖金,但她却将奖金专户另存,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目前,她已为西南农业大学黄敏等2名学生按月提供生活费用,累计6000多元。

    2007年7月,南江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在病床上的王瑛十分牵挂受灾群众,治疗结束一回到南江,她便冒雨赶往挂联的高塔乡天马村,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察看病险水库受损情况,并步行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灾情。看到3家房屋垮塌,她当场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钱,送给了受灾农户。

    2008年1月,前所未有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南江大地肆虐。县委要求县级领导到各挂联的乡镇开展“查灾情、送温暖”活动。王瑛同挂联的燕山乡联系,约定三天后到该乡秧坝村进行慰问。三天后,因病痛折磨的王瑛前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早上本想再多休息一会,但她想到要到燕山乡慰问,立即翻身起床。洗漱完毕,打开窗户一看,窗外飘着雪花,漫山遍野,一片银白。这时,单位同志打来电话,询问慰问活动是否取消,王瑛说“定好的事怎能随意更改。”冒着泥泞,颠簸了近2个小时到了燕山乡。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乡里同志犯难了,提出是否可以把受灾农户通知到乡政府来,但王瑛说“我们是来查灾慰问的,必须到农户去。”大家只好陪着她深一脚浅一脚来到大雪早已密封的村上。当她把慰问品和慰问金送到百姓手中时,很多受灾农户都感动得淌下了泪水,而她累得几乎虚脱了。

    一项项得人心、顺民意的做法,让群众打心眼里高兴和满意:“纪委书记办事这么认真,时时都想到咱老百姓的利益,我们还有啥子不满意呢?”

来源:南江县纪委监察局    责编: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