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报道 | 图片传真 | 满腔爱国情 | 执著创新路| 淡泊名与利| 媒体报道| 相关链接
图片传真 更多...
刘先林简介(工作经历、工作业绩等情况)
刘先林的老照片
中广调查
  您认为刘先林院士的什么品质是最值得学习的?
心系祖国 强烈的爱国责任感
勇攀科技高峰 不断创新的使命感
甘为人梯 毫无保留无私奉献的精神
平易近人 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执著创新路
他下放到干校期间被放到哪里都是块好料
中广网    2007-08-03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不管在什么时候,身处什么环境,他对科研都是全力以赴,锲而不舍。他就像一颗生命力强盛的顽强的种子,无论是落在多么贫瘠的土地上都会生根发芽,哪怕是掉在石头缝儿里,也会坚定地往外长。他说:“我从事科研工作,不管是不是我的专业,是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都去干,干什么就学什么。”不是搞计算机出身却精通软硬件;下放前从未搞过仪器,几年后却成了光机电方面的行家;学航测专业却在解析领域取得骄人成就;原来对数字航摄仪是外行,现在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这一个个事例,见证了刘先林锲而不舍、自主创新的辉煌历程。

    正当刘先林准备在测绘科研大展宏图的时候,国家测绘总局被撤销,刘先林被迫离开了心爱的科研岗位,受到不公平对待,1969年到1971年下放到地处河南省正阳县的五七干校。在这期间,刘先林不能再搞测绘科研了,但他并没有停止钻研,而是抓住一切机会,继续搞技术革新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在干校时,刘先林对开拖拉机感兴趣,几乎没怎么学就能开拖拉机,是他们那群人中最早学会开拖拉机的。不但如此,他开拖拉机还与众不同:他是半蹲着开。看着别人惊异的目光,他解释说,当地路况不好,拖拉机又没有减震设备,坐着开不行,当时很多司机都患胃下垂,就是给颠的,所以他要是开长途的话,基本上是半蹲着。

 

    刘先林在干校还发现当地有一些联合收割机,但是从来没见用过,老百姓还是手工收割粮食。他一了解,原来是他们不会用,买来就是拆零件用。刘先林觉得非常可惜,第一次接触到农业机械的刘先林经过钻研,居然让这个庞然大物运转了起来。为了让联合收割机用得更好,他用自己有限的钱买了一本厚厚的农机方面的书籍,刻苦钻研,调校好的收割机每天可以收割300亩麦子,引得周围的干校都来取经学习。

 

    1971年,刘先林离开干校,到石家庄第一汽车修理厂当工人,先在钳工班,后到电工班。当时这批科研人员不能干心爱的科研工作,又看不到希望,许多人都感到很迷茫,也很消沉,大多数时间是喝水聊天,磨洋工,口头上说得最多的是“别着急别着急”,本来几下子就可以干完的事,往往一天都干不完,下班后则是打牌下棋。刘先林不愿虚度光阴,不愿消沉下去。他这颗科技创新的好种子,落到哪里都注定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对工厂的设备、电机、电源等问题作了大量研究,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有关电机的技术及操作,并与另外一个同志,因地制宜搞起了技术革新。当时汽车用的是直流发电机,有易磨损、易碳化等缺点,刘先林他们决心制造交流发电机。工厂师傅说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指责他们胡闹,异想天开。他们也不在意,想尽一切办法,没图纸就从别的工厂里弄来图纸,没有模具就把活塞熔化,自己做金属模具。没过多久,他们终于试制成功交流发电机、调节器和大电流可控硅电镀电源,并成功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不但给工厂带来很大方便,而且他们生产的20台交流发电机销售一空,给工厂带来了效益。原先不以为然的工厂师傅不由得对刘先林他们非常佩服,说:“你们哪儿是臭老九,你们是宝贝啊!”

 

    干一行爱一行,刘先林后来被安排到电工班,又刻苦学习并精通了电学方面的知识。他利用同事留给的一套新出版的清华大学工农兵学员教材,刻苦自学当时属于先进的数字电路知识。研究数字电路,困难很多,没有老师也没有设备,但是刘先林没有退缩,他天天钻研教材,并照着动手做,没有示波器看波形,就和同事一道,到附近的石家庄电视机厂,千方百计去借。电视机厂方人员看他们这么诚恳,答应借给他们,但借了又不放心,怕他们用坏了,派人盯着他们。他们只好略施小计,让一个人专门引开他,刘先林趁机打开示波器。他们研究数字电路,也是需要相当的经济付出的。一些电器元件很贵,每个都相当于他们工资的相当一部分。但是为了科研,他们该买就买,决不吝惜。经过两年左右的学习和实践,他成了电学、光学、机械方面的专家,这对他后来从事航测自动化研究,从事测绘仪器研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刘先林在搞航测自动化时就是用数字电路研制出数字化坐标仪。

 

    科研没有止境,在工厂里,刘先林还说服同事,拉着他们,自己研制组装电视机。这是许多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事。附近的石家庄电视机厂淘汰了许多电子元件,随地乱扔,他们就去拣回废弃零件如云母电路等,又到废品收购摊上买回示波器、小显像管,开展组装电视机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他们又成功了!当他们的“电视机”收到节目的时候,尽管图像很小,也不太清晰,他们依然激动了很长时间。刘先林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接收到的,是关于大连蛇岛的小蛇孵化后脱壳而出的节目。直到后来回京,刘先林也没有放弃电视机的研制,他自称是发烧友,买来晶体管等各种器材,连床底下都塞满了,在爱人生孩子期间也没有停止。有一次他爱人生了气,把电视机从三楼从窗口扔到了地下。

 

    在干校、工厂这几年,不少人是稀里糊涂过来了,但是刘先林照样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的同事说,像刘先林这种有钻研精神的人,放到哪里都是块好料。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陈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