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的爆炸现场一片狼藉。 新华社/法新

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参加竞选集会。贝·布托在当天举行的这个竞选集会上遭炸弹袭击身亡。 新华社/法新
中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 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贝·布托27日在首都伊斯兰堡邻近的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遭遇自杀式袭击受伤,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贝·布托是在刚刚发表演说后乘车准备离开会场时遭到枪击和爆炸袭击的。贝·布托的安全顾问拉赫曼·马利克说,贝·布托被一名男性武装人员开枪击中颈部和胸部,袭击者随后引爆了身上的炸弹。官方的巴基斯坦电视台援引内政部官员的话说,贝·布托乘坐的车子被一名自杀式袭击者的炸弹炸毁。

12月27日,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的爆炸现场血迹斑斑。当天,巴前总理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集会遭炸弹袭击,至少10人丧生,贝·布托受伤后在医院不治身亡。 新华社发
事发后,贝·布托被迅速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救治。人民党官员瓦西夫·阿里·汗在拉瓦尔品第总医院说,贝·布托于当地时间18时16分(北京时间21时16分)不治身亡。
另据官方的巴基斯坦电视台报道,至少还有10人在此次爆炸袭击事件中死亡。从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到,爆炸现场一片混乱,到处是遇难者的尸体碎片。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看守内阁总理苏姆罗在贝·布托遇刺后分别发表声明,谴责针对贝·布托的袭击事件,并要求人民保持冷静。
据巴媒体援引情报部门此前的报告报道,“基地”组织、塔利班武装和巴基斯坦激进组织派出了自杀式袭击者,追杀贝·布托。
今年10月19日,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发生两起针对刚刚结束流亡状态回国的贝·布托的爆炸袭击事件,造成14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伤。贝·布托本人幸免于难。
贝·布托1953年生于巴基斯坦信德省,是巴已故前总理阿里·布托的长女。1986年被推选为人民党两主席之一。1988年至1996年期间,贝·布托两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1997年,她被人民党选举为终身领袖。(来源:新华网)

这是2006年10月19日贝·布托在英国伦敦流亡时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各方反应:
中国谴责贝·布托遇刺身亡事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7日晚就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遇袭身亡发表谈话,强烈谴责这一恐怖行径。
秦刚表示,中方强烈谴责这一恐怖行径。“我们对贝·布托遇害感到震惊,向贝·布托及其他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潘基文呼吁巴基斯坦人民在困难时期保持克制冷静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二十七日发表声明,对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袖贝·布托遇刺表示“震惊和愤怒”。
潘基文在声明中说,当日发生在巴基斯坦的袭击事件是对巴基斯坦稳定和民主进程的“攻击”,“我强烈谴责这起可憎的罪行,要求将犯罪者尽快绳之以法。”〈〈〈〈〈
美国务院官员谴责针对贝布托袭击事件 〈〈〈〈〈
俄外交部称贝布托遇刺将引发恐怖活动〈〈〈〈〈
法外长发表声明 强烈谴责针对贝布托的袭击〈〈〈〈〈
安理会主席声明以“最强烈字眼”谴责巴袭击事件
联合国安理会二十七日发表主席声明,用“最强烈的字眼”谴责当日早些时候发生在巴基斯坦的自杀性袭击事件,并对遇袭身亡的巴前总理贝·布托致以敬意。
安理会当日就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恐怖主义问题举行紧急磋商。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意大利驻联合国大使马赛卢·斯巴塔夫拉在会上宣读了这份声明。
该声明指出,安理会呼吁巴基斯坦人保持克制以维持该国的稳定。
安理会呼吁尽早将袭击事件的实施者、组织者、资金提供人和背后支持者绳之以法,同时还呼吁各国在国际法和有关决议的框架下与巴当局积极合作。
安理会重申将继续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作斗争。声明强调,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所有恐怖主义行为,不管动机如何、不管何时何地何人所为,都是无从辩护的犯罪行为。
安理会并强调,必须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与恐怖主义行为作斗争。安理会提醒各国必须保证所采取的反恐措施都符合国际法原则,特别是国际人权、难民和人道法原则。(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李静)

这是2007年11月20日贝·布托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寓所内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报道称基地组织为暗杀贝-布托设置死亡小组
据AKI通讯社报道,基地组织的一名发言人宣布对暗杀巴基斯坦反对派领导人、前巴总理贝-布托事件负责。
基地组织头目、发言人穆斯塔法-阿布-亚兹德从一个未知地点打电话给AKI称:“我们终结了最有价值的美国资产,她曾发誓要击败穆斯林游击队。”亚兹德是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一名主要指挥官。〈〈〈〈〈
解读贝·布托:经历非凡的“东方之女”

流亡海外的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10月曾表示,尽管“基地”恐怖组织扬言要暗杀她,她仍会按计划于18日回国,结束8年的流亡生涯。中新社资料图
贝娜齐尔·布托1953年生于卡拉奇,是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阿里·布托的长女。她本人曾于1988-1990年/1993-1997年两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是伊斯兰世界的第一位女总理。父亲阿里·布托系巴前总统、总理。1977年在军事政变中被免去总理职务,并于1979年被处以绞刑。
贝-布托在政治上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她一直致力于从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改变巴基斯坦的社会面貌。作为一名女性,她在政治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信心是令人称道的。
贝-布托1953年生于卡拉奇,在巴基斯坦完成早年教育后前往美国、英国深造,并获得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位,英语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她的著作包括《外交政策透视》和自传《命运的女儿》。
1988年,35岁的贝娜齐尔.布托成为巴基斯坦最年轻的政府首脑,也成为穆斯林国度里的第一位女总理。作为政治世家里的长女,贝娜齐尔.布托受到了良好的政治培养。然而,在父亲被残杀、家庭被迫害时,她没有丝毫退缩的怯懦。站出来投入政治斗争,凭的是与生俱来的政治天赋和勇气。
贝娜齐尔.布托是美貌的。不过,在她那一串闪光的道路:名门之后——牛津高材生——拥有十万人的部落首领的妻子——母亲——多次当选的政府首脑背后,她再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美貌的女人,她永远身披面纱、粉面含威的形象是现代版的蒙娜丽莎。
布托家族,这个巴基斯坦政治舞台上最显赫的家族,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27年前,为国家呕心沥血20年的前总理阿里·布托被军人政府送上绞刑架的那天,无数巴基斯坦人为之痛哭;多年以后,当勇敢的女儿贝娜齐尔·布托再次走上险恶政途并两任总理之时,全世界都为这只“铁蝴蝶”动容;然而,自从1999年贝·布托被迫流亡他乡后,这个家族又陷入了沉寂。如今,巴政府连发两道通缉令,逼着贝·布托将其政治生命做一了断。南亚这个不死的家族 还能续写传奇么?

这是1988年12月2日,巴人民党主席贝·布托(右)宣誓就任巴基斯坦新总理。 新华社发
不安心过安稳日子
18日,巴基斯坦一个法庭向流亡英国的前总理贝·布托及其丈夫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下发了一份不可保释的通缉令,罪名是贝·布托夫妇在1993年大选前向选举委员会谎报财产。今年初,布托夫妇已经收到过一份全球通缉令。此次的不可保释通缉令意味着,如果他们此刻回国,将会立即遭到逮捕。
通缉令下发后,贝·布托所属的巴基斯坦人民党立即表态,布托夫妇在1993年向选举委员会报告的财产数额绝对经得起检验。巴法庭放着那么多超级腐败的官员不去追究,非要重翻13年前的旧账,全是因为“贝·布托不愿意满足现政权提出的要求”。人民党所说的“现政权提出的要求”,指的是贝·布托夫妇彻底放弃重返政坛的企图,安安稳稳地在国外过自己的小日子。然而,经历过太多苦难的贝·布托,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今年4月和5月,她两次在伦敦会晤同样流亡海外的巴前总理谢里夫,两人一致表示要“捐弃前嫌”,誓言要在明年回国参选,将现政权拉下台。
“10%先生”祸及“铁蝴蝶”
同印度的尼赫鲁家族一样,布托家族是巴基斯坦政坛的名门望族。贝·布托的父亲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创始人,曾担任过巴总统、总理。今年53岁的贝·布托曾两度出任总理,并且是第一位穆斯林国家的女总理。还是同尼赫鲁家族一样,布托家族的前行路上,也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
1977年,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回国不久的贝·布托,经历了家族的厄运。父亲阿里·布托在军事政变中被免去总理职务,并于1979年被处以绞刑。也是从这一年起,贝·布托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活,其中有34个月是在肮脏、黑暗的牢房中度过的,她还险些在手术台上遭到暗杀。痛苦的软禁生涯将她锤炼成了一个只为政治而生存的斗士。但这只“铁蝴蝶”的从政之路并不顺利。1988年、1993年,她两次出任政府总理,却两次因同样的原因——腐败,遭到总统的解职。而这都与贝·布托那场草率的婚姻有关。
按照巴基斯坦风俗,贝·布托的婚姻全部由她的家庭和男方家庭包办。1988年,在双方进行了近一年的“谈判”后,35岁的贝·布托才亲眼见到了未来的夫君、建筑业巨头扎尔达里。扎尔达里与布托同岁,出身于巴基斯坦南部一个阔绰的地主家庭。两人在见面后的第五天便闪电般订婚了。在举行婚礼前,布托从未和丈夫单独相处过,就算有家人在场也不相互握手。为了振奋人民党自阿里·布托身受绞刑后的低迷士气,他们有意将婚礼办成了一场热闹、隆重的“嘉年华”。当时,婚礼请柬在黑市上曾卖到上千卢比,甚至还出现了伪造的请柬。
然而,人民党内从一开始就反对这桩婚姻,他们对扎尔达里的人品表示怀疑。果不其然,在贝·布托任总理期间,“妻贵夫荣”的扎尔达里“贪名”远扬。在巴基斯坦,扎尔达里有个人尽皆知的绰号——“10%先生”。这是说他担任政府投资部部长期间,只要有公司想通过他拿到项目,就必须给他10%的回扣。后来,他甚至升格成了“30%先生”。还有消息说,想跟他见面的商人必须要出近1万美元的见面费。贪婪的丈夫最终断送了“铁蝴蝶”的政治生命。1996年,贝·布托被再次解职,扎尔达里随即被逮捕。1999年4月,贝·布托夫妇因腐败和滥用职权被判处5年监禁,并被处以860万美元罚款。贝·布托带着3个孩子开始了流亡生涯。
7年流亡生活
贝·布托将英国伦敦选为自己的流亡之地,她将英国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牛津则是她的“灵魂”所在。
在英国,贝·布托并非两手空空。据巴检察机关公布的数据,布托和丈夫共有26个国外银行账户,在英国、法国、美国有14处房产,其中不乏庄园、农场,价值15亿美元。不过,她坚称,这些财产都是自己和丈夫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流亡英国期间,贝·布托还一直担任着人民党主席,时常在伦敦主持人民党高级会议,会见当地巴基斯坦人社区的知名人士,并对巴政局发表看法。她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是巴政坛一支重要力量,她经常回忆家族的荣耀,表示要继承父亲的遗志。
几年后,贝·布托从英国搬到了阿联酋首都迪拜。有人说,这是因为英国政府冻结了她的财产,英国外交部则暗示说,那是因为她与阿联酋的联系更为紧密。贝·布托也将其领导的人民党流亡党部安置在了迪拜的一座别墅中。不过,根据与阿联酋政府达成的协议,她在阿联酋过着“失语”的生活,也就是不得在此发表任何政治声明。后来,她又在瑞士居住过一段时间,但瑞士检察机关以洗钱罪名控告了她,她再一次被迫离开。据巴官员透露,在过去7年流亡岁月中,贝·布托曾辗转流亡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西班牙和瑞士等多个国家。
2004年,扎尔达里被保释出狱,结束了长达8年的牢狱生活。3个星期后,扎尔达里飞赴伦敦,一家5口终于团聚了。多年没见过父亲的孩子甚至都记不清老爸的模样了。对这个两次让她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男人,贝·布托却依旧是痴心不改。她说她非常思念丈夫,丈夫的遭遇让她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她还引用《李尔王》的话说,“我相信是天下人负他,而非他负天下人。”
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贝·布托终将杀回巴基斯坦政坛。她本人也表示,自己是为自由而战的战士,她甘愿冒险。不过,巴舆论则认为,贝·布托是在纸上谈兵,她如果真要回国,无疑是在拿自己的自由做赌博。(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