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4月1日消息(记者郑澍 赵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今在很多大城市,户口关系着“购房”、子女“入学”等资格。近日,广州市增城区政府官网公布了40份广州市申报引进人才入户人员提供虚假材料处理告知书,拟决定取消这40人申请入户资格。

  “从他们提供的证书、鉴定材料,我们发现,他们鉴定材料的个人信息不是特别完整,有一些可能只有名字,包括身份证号或者相片、出生日期这些我们都没有看到,所以我们觉得这个鉴定应该是不完善的,需要他重新提供……”广州市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办丁铖告诉记者,最早是在梳理入户材料的时候发现了疑点,存在资料信息不完整;专业、职称与过往或当下从事的工作没有关联;短期之内集中申报等问题。“他们这几家公司在短时间内提供了大批量类似的证书,所以我们觉得这也是存疑的,因为一般都不会大批量地提供给我们的。”丁铖说。

  40份入户材料中,3人提交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管理学硕士学位证书,1人提交了南京工业大学的工学硕士学位证书,18人提交了工程师证书,7人提交了高级工程师证书,5人提交了计算机工程师证书,2人提交电子工程工程师证书,2人提交了电子工程高级工程师证书,2人提交了自动化工程师证书。

  丁铖告诉记者,这些申请人来自5家公司,而这5家公司归属于两位法人。如此高密度、高质量的证书,引起了资料审核人员的高度警惕。这40份入户材料涉及证书发证单位包括广东、北京、陕西、河北等多地人社部门或高校,经过反复梳理比对,发函确认验证,最终确认是伪造的材料。

  丁铖说,在这个甄别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套路”。“他们等于是钻了空子,就是找到同名的人,然后伪造了一个学位证书。他们上学信网找了一个学位鉴定,但是以前的学位鉴定就只有一个名字是个人信息,包括出生日期、相片,甚至学位证书的编号上面都是没有的,虽然能查到这个鉴定是真的,但是无法确定证书是不是真的。”

  记者调查发现,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报告,旧版本上仅有姓名、性别、学校、学位证书编号等信息,一旦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同名同性别的旧版认证报告,并以此为基础伪造学位证书,就存在“以假乱真”的可能。而在新版的报告上,则多了出生日期以及二维码等唯一指向性的信息。

  丁铖说,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并向发证机关证实。这40名申请者以及中介弄虚作假已经查实,这40名申请者将被取消申请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资格,5年内不得申请引进人才入户广州。“提交了虚假材料的40个人在我们人才系统是5年内不得再报的,会拉一个人才引进的征信系统的‘黑名单’,中介应该是公安那边正在处理。”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廖建勋建议,入户申请人不要心存侥幸,以身试法。“通过类似的手段获得资格,这种入户资格会被取消,而且还会在以后入户的过程中征信会产生影响。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规定,公安机关可对变造或者伪造学历证书这类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比如拘留、罚款。同时我国刑法第280条也规定了,如果伪造、变造国家机关或者公文证件,情节严重的,要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