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纪念全国第一个电气化县建成30周年暨农村电气化论坛在浙江桐乡召开。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浙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和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浙江乡村电气化开展深度研讨,预计到2022年,浙江将建成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坚固耐用的现代一流农村配电网,实现乡村电网提档升级、农业生产现代化、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乡村生活品质提升和乡村供电服务升级。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论坛还发布了《乡村振兴的浙江实践专题报告》。

  30年,沧海桑田,乡村巨变。作为中国第一个电气化县(市、区),桐乡在助力“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上一直走在前列。

  初级电气化之路上的“桐乡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没有水利条件等自然资源,桐乡境内电力资源贫乏,电力供应不足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1978年,桐乡全社会用电量仅有8679万千瓦时,最高负荷1.909万千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仅有960万千瓦时。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镇工业的全面起步,桐乡电力负荷需求骤增。为了尽快打通“电”这条能源“输血通道”,80年代开始,桐乡摸索出用电单位、地方财政和供电部门“三个拿一点”等工作模式,破解初级电气化之路的“四大难”。1990年,桐乡成为浙江第一个大电网供电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县。

  “1990年12月中旬,能源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全国电力建设10周年成就展。”时任桐乡县供电局副局长的王云璋至今还记得,他作为基层单位的唯一代表,带着“桐乡样板”和“桐乡经验”,赴京参加了农村电气化国家标准起草研讨会,把地方实践成果上升到可供全国学习应用的理论。1998年,桐乡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果被列入中国首部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共和国之最》,献礼新中国成立50周年。

  新农村电气化下的增供扩销

  进入21世纪,桐乡的新农村电气化工作逐步迈入了规范化、计划化、布局化的规划历程。桐乡作为国家确定的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13个试点县之一,确定了三年“三步走”计划,2006年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2007年实现“镇镇电气化”,2008年实现“村村电气化”。

   
俯瞰桐乡。主办方供图

  三年间,桐乡农村供电质量改善明显。“电压稳了、电价降了,空调、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大功率的电器可以放心大胆使用了”,这些都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千千万万户农村家庭享受城镇生活所带来的新变化。三年间,桐乡市农村新增规模企业3个、皮毛加工企业400多个,皮鞋服装加工企业214个、纺织企业967个、养殖企业45个。2008年,桐乡率先在全国实现“村村电气化”,为加快桐乡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大动力。

  坚守初心新时代的电气化奋进之路

  继承和弘扬首创精神,2010年,桐乡成为中国首个、且惟一一个20千伏全境改造的县级市。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桐乡乌镇,站在世界窗口,按照标准化建设、精益化运维、智能化管控的发展思路,乌镇国际一流配电网逐步建成,核心区域供电可靠率达99.999%。2020年10月,首个农村智能物联台区开始在乌镇北庄村建设,让新农村率先使用上了“智慧电”。

  完善的硬件基础上,桐乡电力不断用“软服务”提升电力获得感。首创电长制、电十条、能源贷、能源租“两电两能”服务,推出“有电么”全景智慧服务平台,建成嘉兴范围首家全能型供电所,试点先行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持续提升人民用电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胡丰盛 施紫楠 王海燕 赵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