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金融护航民企出招 多渠道发力为融资解难题

2019-02-17 10:08:00来源:浙江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18条内容,重点解决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在《意见》中都有了具体体现。对此,贵州省浙江总商会会长许国清对记者表示,国家通过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的方式,来对民营企业进行支持,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些地区还存在金融机构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审核标准不一,若资金供给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必将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许国清说。
  再次肯定民营企业的作用
  从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政府工作报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直是重点中的重点。在此次《意见》提出的18条内容中,金融一词共出现了45次。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意见》与前期民营企业“纾困政策”一脉相承,主要目的在于“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改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状况”。
  对此,浙江省并购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孙文祥认为,《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从实施差别化信贷支持、加大直接融资、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
  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徐逍影律师对记者表示,《意见》再次肯定了民营企业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了民营企业经更大的信心,同时也对民营企业释放出强烈信号:在我们国家这个政策环境中,民营企业一定要越来越好。
  通过制度规范提升民企融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特别提到,加快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工具创新,支持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等创新工具补充资本。而就在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专门提到银行永续债、引入基金参与银行增资扩股等问题,从多方面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
  可以看到,《意见》通过央行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监管层面积极引导等方式提振银行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意愿,同时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提供政策保障,双管齐下正向激励,以此来提升银行信贷供给能力。
  孙文祥表示,此次通过《意见》再次明确和强调,不仅仅是为民营企业发展提振信心,也是进一步对金融管理部门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地、落细、落实提出要求。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监管政策多方发力引导银行加大民企融资支持,一方面宽信用得以全面推动,银行资产规模有望提速扩张,带动盈利释放,另一方面民企融资改善有助于社会信用修复的深入推进,也有利于银行业资产质量平稳。
  扫除企业征信中的信息共享障碍
  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主要是基于金融机构对企业偿还能力的评估,“但银行应该对融资主体以及项目本身进行评估,而非在于其其它偿还能力。”许国清说。
  针对企业征信,《意见》还提出,从战略高度抓紧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依法开放相关信息资源,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推动数据共享。地方政府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抓紧构建完善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
  在浙江,银企、银商的信息共享壁垒正在被打破。从去年开始,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引入全省200家以上合作银行,通过企业基本信息共享,每年引导10万家以上企业通过信用贷款、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2000亿元,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与此同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浙江每年公布100家“信用管理示范企业”,1000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让守信者通行天下。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格局,打造诚实信用的经营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服务民营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抵质押物不足、基础信息数据缺乏等难题,而这些手段的应用依赖于各类信用数据信息的支撑。(记者 石潇俊)
编辑: 魏炜

金融护航民企出招 多渠道发力为融资解难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