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浙江省培养的首位博士捧回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9-01-08 15:56:00来源:浙江在线
  他是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中国岩土工程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如今作为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凭借在复合地基领域的研究贡献,1月8日,和团队捧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龚晓南及其团队成员,在复合地基领域历时30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从基础理论到设计和施工指南,再到技术标准、工程应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应用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复合地基新技术的发展和在各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

  这套复合地基理论与技术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包括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杭宁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近3年里,仅提供应用证明的工程就新增利润和节约工程造价达35.38亿元。

  实践中跑出成果,30年为工程服务

  作为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1986年,龚晓南前往德国Karlsruhe大学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88年回国。

  当回国后的龚晓南看到国家建设急需发展高效、经济和快速的地基处理新技术时,就将研究重点转到了复合地基。龚晓南说:“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1990年,龚晓南从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研究”开始,就一头扎进了“复合地基”的研究。

  勤勤恳恳工作了近30年,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凝练问题、解决问题,这段路,他重复了无数次。

  1992年,龚晓南团队来到位于宁波北仑的宁波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工地现场上,团队通过足尺试验,研究了水泥搅拌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研究成果于1994年发表,至今已被他引480次。作为从工地里“跑出来”的理论成果,这已经成为复合地基领域引用排名第一的论文。

  同时,在教学方面,龚晓南投入了大量精力,用30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改写了教科书,为行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学生、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俞建霖博士说:“在指导过程中,龚老师非常强调的一点是要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实实在在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谈到这次获奖,与土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龚晓南说,“功劳是属于整个大团队的,这次拿奖了以后还要继续做复合地基,因为研究是不可穷尽的,还会有新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他的研究,定义了复合地基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将采用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加固的人工地基称为复合地基。随着工程界和学术界对于复合地基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国内,复合地基的定义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上世纪90年代,龚晓南首次总结出复合地基的本质——在荷载的作用下,桩和桩间土能够共同直接承担上部荷载,这也是复合地基与浅基础和桩基础之间的主要区别。

  1992年,龚晓南出版复合地基领域第一部专著,正式提出复合地基的科学定义——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通过进一步研究,龚晓南发现,复合地基中如果要让土“直接”参与到荷载,关键一点是要实现“桩与土变形协调”。

  他解释,具体而言,有两个办法。对于建筑物等刚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可通过在基础下合理设置垫层,或合理选择持力层来保证桩土变形协调,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而对于类似路堤工程等柔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中设置刚度较大的垫层,可有效增加复合地基中的桩体所承担荷载的比例,发挥桩体的承载能力,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有效减小复合地基的沉降。

  在复合地基理论方面,龚晓南对复合地基的定义、形成条件和分类做了明确的规定,揭示了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和位移场特性,提出了承载力和沉降分析理论,创建了复合地基理论体系,为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撑,被誉为我国复合地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因地制宜,让高性能技术满足不同工程需要

  从1990年到本世纪初的十多年里,复合地基的理论和技术随着研究不断深化。工程中遇到什么瓶颈难题,龚晓南团队就研究什么,从需求出发,一步步解决,一步步突破。

  “土是自然和历史的产物,形成年代不同、区域不同,土体的成分构造就不同。每一个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是千差万别的,在大的理论框架下,我们还要对症下药,一个工程,一个‘方子’。”龚晓南说。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大动脉,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于2000年建造,跨越杭嘉湖平原,大部分地区为河相、湖相沉积,软土分布范围广,软土层厚度变化大。高速公路建设中既要处理好地基稳定性问题、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和沉降差,又要尽量减小在施工期对当地群众交通的影响,难度很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龚晓南团队提出,涵洞和通道地基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同时在涵洞和通道二侧设置采用复合地基处理的过渡段,通过改变复合地基的桩长和置换率,实现了复合地基和堆载预压二种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差异沉降的平缓过渡。

  龚晓南带着团队成员一起现场设计、实施、检测与科研,比原设计的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方案的工期缩短了1年左右,而且不需要进行二次开挖,处理后路基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较小,有效地控制了“桥头跳车”现象。

  在杭宁高速上的防“跳车”经验,如今普遍运用于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路堤与桥头连接处,通过复合地基处理过渡段,缓解差异沉降。

  经过长期研究,龚晓南团队还研发出系列高性能新型复合地基技术,满足了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需要;研发了承载力高、沉降小、固结快的系列高性能复合桩体,单桩承载力提高30%到100%,造价降低30%到50%;研发了可实现桩土刚度与强度沿竖向优化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技术和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比桩基础降低造价20%到25%。(记者 曾杨希 董洁 通讯员 柯溢能 吴雅兰)

编辑: 曹露浩

浙江省培养的首位博士捧回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是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中国岩土工程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如今作为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凭借在复合地基领域的研究贡献,1月8日,和团队捧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