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地处川滇边陲,这里,山谷深处的层层梯田里种着茭白。而这片片茭白,是扶贫干部与当地百姓共同努力,引来“活水”浇灌起来的。 

  2019年8月,时任农行诸暨市支行副行长的陈伟科从浙江诸暨出发,跨越2300公里,来到这里,担任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支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通过惠农“e贷”,撬动一方经济 

  “我们为什么而来,我们来干什么,我们留下点什么?”

  一到会理,陈伟科就开始翻山越岭,实地走访。

  

  他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当地小黑箐镇时的情景,“景色真的太美,万亩梯田错落有致,大片的茭白伴水而生。沿矮郎河流域由外到内宛若绿色蛟龙盘踞于山岭之间,延绵数公里之长。”

  

  “会理不像我们东部,制造业、工业比较发达,这里主要的产业特色是农业。烤烟、石榴还有茭白是当地的三大特色产业。”2020年上半年,陈伟科先后10余次带团队走访了会理三分之二的乡镇。他了解到,当地很多农户也希望种植特色农产品,但是启动资金缺乏是一个问题。于是,他向农行会理支行党委建议,借鉴浙江经验,通过推广惠农e贷产品,授农以“渔”,帮助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为了帮扶当地的茭白产业,他找来了浙江企业在当地注册了西南朝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了帮助茭农提高种植技术、加强病虫防害、实现增产增收,一年多来,陈伟科还先后邀请浙江省农科院的教授、德清县农业局的专家三次到田头指导。 

  

  小黑箐镇白沙村村民王泽虎就是通过惠农e贷实现脱贫创收的。

  王泽虎原先在外地矿厂打工,看到村里种一亩茭白收入不错,便想辞职回家种茭白,但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陈伟科在进村调研时向他介绍了农行惠农e贷产品。

  “当时没有钱,农行这个产品,真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王泽虎向农行贷了20万元承包土地种植茭白,“以前一年收入大概在两万块钱,现在发展茭白,一亩就能收入一万元,10亩就是10万左右,”如今,王泽虎不仅摘了贫困帽,还有了节余,今年买了矿车,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会理的茭白很畅销,价钱也卖得好。”浙江朝华农业有限公司的方志文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原来他们这边茭白的售价比较便宜,我们过来之后,收购价格比往年高多了。”

  据统计,两年来,朝华农业在会理收购茭白8700吨,支付收购费3700万元左右,涉及当地茭农1200余户,带动就业2000余人。

  互联网思维,帮助“川货出山” 

  除了茭白,会理的石榴产业也是一大特色。作为中国石榴之乡,会理当地石榴种植面积达到了40万亩。

  

  陈伟科告诉记者,2019年8月,他刚到会理那会儿,正是石榴成熟季节。在调研过程中,他了解到,当地石榴价格虽还可以,但产量不高,主要是当年雨水很少,水份不足。“那时候,石榴已经到了成熟的后期。老百姓从几十公里外的取水点用车运水,运到地里灌溉石榴,运水成本高达10元左右一吨,使得种植成本大幅上升。” 

  部分农民就想出办法,在山坡上修建水池,从山下河里抽水到池中蓄用,再从池中引水滴灌到每株石榴,但挖池、蓄水塑胶膜、水管等需要大量投入。

  会理县鹿厂镇铜矿村的村民曾永军就是其中一户。

  曾永军家种了50亩4500株石榴。2020年1月12日,农行给他授信金额13万元,修建1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石榴供水问题,2020年增产石榴50000多斤,增收10余万元。“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2019年前,我们支行石榴农贷不足1000万元。于是,从19年底开始,我就力推石榴贷,今年8月份,我们还成功推出了‘石榴e贷’品牌。会理支行截至2020年10月31日,农户贷款474户,金额达到了5946.63万元,比19年底增加358户,其中新发放石榴e贷就有104户。”

  

  一头是大山深处优质的农产品,一头是山外广阔的消费市场。 

  陈伟科的另一个助销计划是把“互联网思维”带到会理。他以农行掌银App扶贫商城为利器,打通了两头的堵点。仅今年上半年,陈伟科及团队就帮助100余万元凉山农产品走出大山。而在今年8月,又有2300箱石榴,通过“扶贫商城”走出会理,价值达到了30万元。

  

  在陈伟科看来,扶贫干部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当地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找到定位,形成独特的互补优势和竞争优势。为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引来实实在在的外来“活水”。“只有通过东西部协作,将外界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连接起来,才能让当地原来的资源彻底发生改变,让山里能看出金山、水里能看出银山。”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凉山彝族同胞全面脱贫日,就是我们双百干部凯旋归来时。”陈伟科说。(记者 毛玮琦)

  

 

编辑:王海鹏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