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8月1日消息(记者陈金莲 通讯员杨燚娜 王益群)“谢谢谢谢!圆了我的心愿,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跟父亲仅有的联系终于可以好好保存起来……”7月31日,年近七旬的陈荷珍老人在电话中不断向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文化财产保护中心”的师生表示感谢。

  陈荷珍老人的父亲名叫陈忠根,1951年牺牲,“当时我还不满一周岁,由于没有照片,我根本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子,只有这一张烈士证和一封寄来的信件被我用胶带粘了又粘,这是我跟他仅有的联系了。没想到你们可以把这张破损的粘满了胶带的烈士证修得这么好,真的太厉害了!”赶在“建军节”前夕,宁财院的师生们修复好了陈荷珍老人父亲的烈士证,完成了她的心愿。

  暑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文化财产保护中心”的大学生们组建了一支“甬城文保”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专业优势,在多年来从事专业修复的基础上,开展“我为烈士修遗物”等活动。成员们走访了多位抗美援朝烈士家属,上门为烈士遗物“把脉问诊”。

  一张张沉甸甸的烈士证,一封封烈士遗留的信件,被一层又一层的信纸包裹着。尽管保管得非常细致,但历经几十载时光的洗礼,这些证件还是变得有些泛黄甚至有些破损,这让烈士家属们忧心不已。

  “时间一久,这烈士证就变得很软,很容易破。特别是那些折起来的地方,已经磨出了一个个小洞,边边角角也都磨没了。”林大茂烈士的女儿林宝娣说,“实在是太破了,我想用胶带把它粘起来,但是我又不敢往上乱粘,怕越粘越破。”

  在目前已收到的需要修复的烈士证、烈士家属证明和信笺中,最难修复的是一张粘满了透明胶的烈士证明。折痕存在的地方难免破损,裂缝在时间的流逝中也随之变大。陈荷珍说:“字迹有些变淡,我就用水笔描上去;出现了破损,我就用胶水粘。后来我发现胶水效果并不好,我又用透明胶反反复复粘了好几道,生怕一不小心再损坏。”当然,这些透明胶也为修复带来了不少难度。团队成员需要确保文书上的字体不被损坏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去除透明胶。


  一件文书的完整修复过程少则半个月,多则几个月。比如修复一件烈士证需要历经冲制浆糊、清洁修复用纸等十几道工序,在修复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修复技巧之外,耐心、细致,以及对原文书背景的充分理解也是修复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例如,在修复其中一张烈士证时,需充分了解到它的背景,明确当时采用的纸张是统一机械制作,与修复常用的古法手工制纸不同,于是在选择修复纸张时需注意用类似纹理的纸张才能够更为贴合。而展开烈士证上的破裂处的褶皱和小折角是最需要耐心、细心的步骤,因为通常很细微,所以需要掌握好力度和方向。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文书修复,都需要静心完成。团队成员蒋雯倩说:“一刻也不敢怠慢,只希望自己能早日满足烈士家属们的心愿。”


  “不管是修复还是感受红色历史,于我而言都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我们带着钦佩之情修复沉重而珍贵的文物,这将是毕生难忘的经历!”“我感受到了这些信件、证书背后蕴含的无畏精神。同时我也为能够用自己学到的修复知识、技能去帮助烈士家属,帮助红色文物的保存与红色精神传承,感到非常自豪与感动,这也成为我不断学习的精神动力。”团队成员们感受颇多。


  “希望同学们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解读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体悟红色革命精神。”该校人文学院院长夏柯说,“接下来,我们也会为这些红色文物举办修复展,让这些红色文物与它们背后的故事长久流传、代代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