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7月7日消息(记者 魏炜 通讯员 摇慧敏)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老虎岭遗址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目前良渚遗址唯一一处展示水利系统剖面结构的遗址点,老虎岭水坝遗址公园将用最“本真”的面貌,向世人揭示良渚先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的创造性和科学性,对世人了解良渚古国的出现和发展历程,乃至中华文明的起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良渚古城西北方向。整个水利系统的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等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

老虎岭遗址公园(央广网发 通讯员 供图)

老虎岭水坝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谷口高坝系统,水坝自身长度140米,宽100来米,远远望去,用于保护的外棚犹如一颗巨大水滴,横卧在两个小山间最狭窄的位置。

良渚古城遗址的各遗址点从考古发掘那一刻起,就同步考虑到了后续的保护工作。老虎岭水坝遗址为了同时满足保护和展示的需要,在水坝本体上创新构建了极富科技感的“水滴”保护棚,结构上采用了空间网壳形式,应对现场不规则地形受力问题,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采用条形基础与独立基础相结合的方式,以保护坝体原有的地形地貌,尽可能避免建筑对坝体本身产生破坏。进入“水滴”内部,水坝剖面上有一个采用加热玻璃材料的保护罩,棚顶铺设防渗膜,底部修建排水沟,坝体表面种植浅根系草皮,既减少雨水冲刷对遗址土体的破坏,又对遗址本体起到标识展示的作用,很好地预防了在江南潮湿环境下,土遗址时常会遇到的渗水、干裂、表面粉化脱落、失色、生物病害等问题,有效积累了江南土遗址保护的良渚经验。

目前,公园主要展示的为老虎岭水坝遗址剖面,经考古证实发现,这里的断面有明显的草裹泥结构,铺筑方式是横竖交错的。使用草裹泥的原因,和现在修水利的草袋一样,属于一种加筋工艺,也是良渚时期建筑临水的土台、堤坝等设施时普遍使用的工艺,可使坝体加快固结,增加抗拉强度,不易崩塌。

老虎岭的草裹泥剖面还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区,表明堆筑时草裹泥是从不同地点运送过来的,一到即铺筑,没有统一堆料过程,这样的工序需要良渚先民们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除了草裹泥外,老虎岭水坝的堆筑还需要大量的土。相关研究表明,良渚水利系统的总土方量约为288万立方米,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设计营造,是一项巨大且非同一般的工程。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材料的采集、运输、制作以及工程实施建造等工序,需要相当的管理组织能力,需要具备一种区域性国家层面的公权力予以支撑。由此可见,良渚古城时期的社会结构已经具备了应对复杂需求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

良渚先民在选择城的建造之前,就开始兴建大规模的水资源管理工程。留存至今的遗址不仅揭示了人类早期水资源管理工程规模和营建技术,也揭示了水资源管理与城市文明和早期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重大关联。整个工程反映了良渚时期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防洪、蓄水、灌溉、水运等功能,以及人类早期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水资源管理的工程与技术方面的科学性,体现了中国早期城市与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能力。它的营建为良渚时期大型工程建设的组织和管理积累了经验,为良渚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草裹泥”名词解释:

草裹泥是由植物茎杆包裹泥土、再用植物条带绑扎固定的块状堆筑材料。良渚先民主要在秋冬季节利用沼泽地的资源,在沼泽地上取土,然后用沼泽地上的茅荻包裹土块,并用芦竹条进行绑扎固定。秋冬季节沼泽地的水位下降,利于操作,并且沼泽地上有丰富的草裹泥所需的材料。良渚先民这样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植物材料特性的认识和利用能力,特别是草裹泥的工艺方式可以提前预制,方便运输和垒筑,有助于分工协作,提高施工效率。

编辑:姜頔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