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之十八:“三治”与“三自”:“新”基层治理讲好“乡村故事”

2018-06-21 10:4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杭州6月21日消息(记者谢梦洁、陈瑜艳、任磊萍、刘军、孟晓光 实习记者曹露浩)“三治合一”创新篇,“三自”模式展新颜。在浙江桐乡,“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方式让当地村民们“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不出村”;在浙江桐庐,一位年轻的90后村支书经营了“三自”模式,施了妙招,得了民心。无论是“三治”模式还是“三自”模式,这两种新的基层治理模式都在讲述百姓“乡村好故事”。
  “三治合一”的“桐乡经验”
  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
  “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近年来,浙江桐乡大力发展以“德治、自治、法治”为核心的“三治”建设,用“三治合一”的方式开创了社会治理新格局,形成了在浙江大地上广为流传的“桐乡经验”。
  桐乡越丰村新貌
  作为桐乡经济开发区越丰村道德评判团的成员,陈少华习惯一早就在村里到处走走看看。这天,他发现自己家附近的河道的河水泛红,他察觉到不对劲于是把这个情况向村里汇报了。同时,他约上了几个村民找到了位于河道边的高速公路南面一侧,细心的陈少华发现那附近有一条沟排出来的水是红色的。
  “我们经过了多方排查,发现河水的污染源其实是来自一家皮革厂。知道了这个污染源后,我们道德评判团成员立马就被召集起来,前往皮革厂上门协调污水处理的事情”,陈少华说,“在排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周边的一些农户存在乱倒垃圾以及乱排废水的情况,我们也上门进行了劝说,努力提升河道的水质。”
  “这只是道德评判团处理解决问题时其中的一个小例子”,越丰村党总支书记沈春雷说,“道德评判团的作用在于使老百姓自己参与进去了,老百姓心里就会觉得好像这是我自己的事。老百姓的认同感以及对我们村里面配合方面程度相应都会得到提高。”
  越丰村道德评判团
  记者了解到,桐乡的道德评判团的作用在于通过集中评判、发放倡议书、上门劝说、公开曝光等形式,引领文明乡风、协助各项工作,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民间的舆论作用加强道德引领,从而提升社会道德。
  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内消矛盾”。据悉,三治融合“桐乡经验”的创新之处和最大生命力在于,将自治、法治、德治三者融合、合力增效,共同构成社会的“三角架”。实际上,道德评判团只是桐乡“三治”中“德治”的部分。
  “‘三治’的含义是‘德治、自治、法治’。它的载体可以总结为‘一约、两会、三团’。其中‘一约’表示村规民约;‘两会’则代表‘百姓议事会’和‘乡贤参事会’;‘三团’代表了‘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以及‘道德评判团’”,沈春雷向记者解释道。
  越丰村党总支书记沈春雷接受采访
  近年来,桐乡又把原设于乡镇一级的百姓参政团延伸到村,设立百姓议事会,与原本就在村一级的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构成村级“三治”平台的“铁三角”。据沈春雷介绍,百姓议事会到村级层面,由村书记牵头,9人组成,人数是固定的。百姓议事会很多人是普通老百姓,征集老百姓对这件事的看法,然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
  “比如,我们与海宁交界,是桐乡最南边的一个纯农村,主要农产品是杭白菊和榨菜。2009年时,因为要建高铁,有30多户农户开始拆迁,我觉得最难的是征迁工作,因为征迁工作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问题”,沈春雷回忆道,“怎么样把征迁工作做好,又要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不受伤害,村委、村干部干部在两者中间怎么样协调,所以这时候的百姓议事会起到了作用,自下而上把百姓的意见汇聚到村里。”
  桐乡越丰村新貌
  “在房屋征迁中,有些村民想跟原来一样住落地屋,而很多年轻人想跟父母分开住,于是经过百姓议事团的调解后,最后就是盖了四层样式的落地屋给年纪大的村民住,边上又有城市化的小高层给年轻人住,兼顾了双方的想法”,沈春雷说。
  “其实‘三治’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我认为乡村治理的‘三治’只是个理念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沈春雷告诉记者,“我们规定是8:30上班,但我一般8:00就到,因为老百姓大多数在厂里上班,我们得比他们的上班时间要早点来,保证村里一直有人,办事方便点。你不给老百姓的事情处理好,小事也会变成大事。对于村干部来讲,老百姓的小事也是大事,大事一起干其实就是把与老百姓有关的事情都当做大事来抓。”
  越丰村“道德评判团”
  “从2013年开展‘三治’建设以来,‘三治’基层治理的模式已经融入到我们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感情更加深了,对村的集体认同感也更加强了”,沈春雷说,“通过党员带头、凝聚带领村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我们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来,大家都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不管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能够在我们村里得到有效的解决,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不出村。”
  桐庐“三自模式”
  90后村支书施“妙招”得民心 
  在桐庐,驱车经过20余公里蜿蜒曲折的山路后,便进入了桐庐县的首个全国文明村——瑶溪村。瑶溪,地处桐庐最西边,是浙江省桐庐县最远的村庄。近年来,该村率先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率先创建生态保护协会、率先创建“无保洁员村”。这诸多第一的背后是瑶溪村民遵守“三自模式”的结果,而经营这种“三自模式”的是一位桐庐县最年轻的90后村支书陈亚妃。
  桐庐瑶溪村美景
  说到为什么要建立“三自模式”,陈亚妃告诉记者这跟瑶溪村复杂的人口构成有关:“瑶溪村居住的不仅是瑶溪本村人,村庄里还混住着临安人,这样的居住环境给村里的管理增添了不少的难度。基于这个情况,我们村委商量后,决定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来进行村民管理。”
  “村民村规可以约束村民的行为,可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村里的很多问题还是无法解决”,陈亚妃说,“所以在经过商量后,我们最终制定了‘三自模式’,即自己制定,自己承诺,自己执行,主体是村民,每一个环节都是村民自己。”
  陈亚妃在工作
  记者了解到,开展“三自”以来,瑶溪村最大的改变就是垃圾分类得到了有效的处理。瑶溪村是桐庐最早开展垃圾分类的,也是成效最为明显的村庄。“我就在农村,干嘛要做垃圾分类”,“瑶溪村这么远,垃圾分类能做出说什么效果”。反对,质疑,充斥在这位年轻的村支书耳边。
  面对种种质疑,陈亚妃带头从自己做起,联合党员带头,一步一步的开展工作。“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陈亚妃说,“比如我们把瑶溪村的垃圾袋和垃圾桶都进行编号,每一户人家的垃圾袋都跟自家的档案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垃圾是否丢错,对照编号就能追踪到人,垃圾分错的农户,村委在进行垃圾分类的指导。”
  桐庐瑶溪村新貌
  “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陈亚妃告诉记者,“比如上次有一位放假从城里回村的大学生,出门帮家人将垃圾随便一扔,她妈妈紧张的告诉她,你不能随便这么乱扔的,你要对照编号分类投放的。”
  有了‘三自模式’后,村里的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谁来调节问题又成了村里的另一难题。于是陈亚妃又跟村委会商议,最终成立了村里的民间理事会,用于调节邻里之间的纠纷以及村里大大小小的问题。
  瑶溪村村规民约
  “民间理事会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生产组组长、老党员、村干部、村民等组成。民间理事会的构成人员均衡,不会出现权力的倾斜,争对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人进行调节,基本上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陈亚妃说,“之前有两户村民,因为地块争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说这块地是自己的,于是村民找到村委,村委请民间理事会进行调理,民间理事会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细细诉说着这些土地的历史渊源,最后村民们心服口服,在桌子上就化解了矛盾。”
  村民手写“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如今,瑶溪村还出台了“不准砍一棵树,不准填一个湖,不准卖一块石,不准挖一粒沙,不准出让一座山塘”等“五个不准”规定,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社会中每个个体都能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承者。
编辑: 魏炜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之十八:“三治”与“三自”:“新”基层治理讲好“乡村故事”

“三治合一”创新篇,“三自”模式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