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把荣誉和使命铸进灵魂,与共和国血脉相连的战斗历程;把热爱和忠诚澎湃进血液,见证钢铁之师前进的步伐,未来的岁月,光荣的解放军军乐团将会继续为伟大祖国高奏凯歌。听众朋友本期中国大舞台到此结束了,代表节目监制王莹,编辑导播刘红伟、王旭、唐子文,感谢您的收听,下期节目再会。[ 2014-08-10 21:34 ]
[中国大舞台]《叙事曲》欣赏。[ 2014-08-10 21:33 ]
[主持人]分享来自于建方作曲的《叙事曲》。[ 2014-08-10 21:32 ]
[中国大舞台]《砺兵》欣赏。[ 2014-08-10 21:26 ]
[主持人]我们就来分享由今晚作家的嘉宾王和声老师创作的交响音画《砺兵》。[ 2014-08-10 21:25 ]
[]《砺兵》是我们军乐团的作曲家王和声,老作曲家了也快六十了,这首作品是反应了现在当今部队多元功能的展示,信息战,方方面面我们这里面都可以听到他的动机与效果,作为演奏员来讲,他们用人声来演绎的时候可能不会像专业那样那种音质,但是他对作品的理解音乐的演绎,我相信有演奏家的那种情感在里头。[ 2014-08-10 22:24 ]
[主持人]砺兵这首作品在军乐团的艺术指导程大明老师眼里是这样的。[ 2014-08-10 21:23 ]
[邹锐]《砺兵》这首音乐是作为正场音乐会的一个压场的曲目,开始王和声同志要写交响诗,但是他的创作过程当中我们感觉他的画面干,他的音乐形象一层一层叠加我们感觉更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的一幅幅的图画,所以他用了交响音话的这样一个体裁,音乐体裁。砺兵这个音乐其实在他的前半部分和中部以及最后音域的拉宽给我们一种,当下我们国家我们部队那种听当指挥,敢打胜仗,就是那种感觉。他用了很多,你要注意听的话,他有《我是一个兵》的因素,有这个军歌的因素,甚至有国歌的因素,都能听到但是你发展变化之后你更感觉到这个音乐离我们很近,好像这个音乐就在我们身边画面就在我的眼前,所以这个描写是很棒的。[ 2014-08-10 21:22 ]
[主持人]《光焰》欣赏。[ 2014-08-10 21:21 ]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型文艺专栏《中国大舞台》,我们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来分享《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2014八一音乐会当中的一首曲目,来自娜拉做曲的交响诗《光焰》。 [ 2014-08-10 21:21 ]
[中国大舞台]《问天》欣赏。[ 2014-08-10 21:20 ]
[主持人]九天揽月探索宇宙太空一直都是人类的梦想,人类在太空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人类前进的一大步,问天,是我们对太空科学探索,对宇宙的憧憬和向往,接下来的这首作品子就叫《问天》,是由舒永刚作曲的交响诗,听到这样的音乐你能感受到他在致敬中国航天人取得非常辉煌的成就致敬航天英雄同时也在畅想未来中国的航天科技,一起来畅想,《问天》。[ 2014-08-10 21:19 ]
[中国大舞台]《幸福的格物》欣赏。[ 2014-08-10 21:18 ]
[主持人]在这我希望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能够体会到邹团口中所说的幸福,为大家送上这首来自陈黔的交响音话《幸福的格物》。[ 2014-08-10 21:17 ]
[邹锐]是的,比如我们要听的这个作品叫《幸福的格物》,就是很有艺术性的一首作品,作曲家叫陈黔,是我们团很有特点的艺术家,他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的黄虎威教授,他的《幸福的格物》可以说是我十分喜爱的作品之一,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我之前跟陈黔聊过一次,他说他的这部作品是对幸福的感知,是内心的一种流露,对幸福的追求,其实这部作品我感觉他是用新古典主义的手法结合流行音乐的一些特征,作品不论是横向的旋律进行,还是纵向的合层叠置,很具有特色,可以说他作品大线条的音乐旋律给新营造了一个很美丽和温暖的环境,我总说,要听这部作品是在音乐中是被一种幸福包围着簇拥着。[ 2014-08-10 21:16 ]
[主持人]所以说不光我们在这台音乐会当中会听到很多和军旅非常息息相关的作品,和我们光荣历程有关的一些作品,同时还有一些艺术感非常强烈的作品。[ 2014-08-10 21:15 ]
[邹锐]是的,解放军军乐团建团60年了,其实我们每一代军乐人都追寻着这个艺术的高水平和高标准,特别是跨入国际一流,追求艺术前列这是我们一个目的,这些年来,我们团广开门路走出去请进来,不断的丰富我们演奏形式,确实我们的演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2014-08-10 21:14 ]
[主持人]之前我们也聊到了关于军乐团的非常严格的选拔和艰苦的训练,并且要承担非常多的司礼任务,同时还要服务三军将士。除此之外,我相信二位对于军乐团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肯定还会有自己的认识,还是想请邹团来说一下军乐团是不是也有属于自身艺术上的追求。[ 2014-08-10 21:13 ]
[中国大舞台]《军人的荣耀》欣赏。[ 2014-08-10 21:12 ]
[韩芝萍]今天这场晚会名字叫《英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2014年八一音乐会,我在其中演唱一首《军人的荣耀》,是我们团政治部的干事雷从俊,作曲是王和声老师,雷从俊老师是做的词,我们大家一起修改,就是演唱的时候碰到很多的难处,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要把军人当了45年的兵对军人的这种荣誉感,而且爱上这身军装的荣耀,穿上这身军装的荣耀就这种心情可能别人理解不了,我自己今年也是六十岁了,也该退休了,尤其在退休之前,对军队的这种留恋和眷恋对军人这身军装的感受尤为深刻,还有时激动的掉下眼泪这种情感别人可能不是当兵的理解不了,但是就是军队养育了我了,军队培养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军队这个情怀,不管退了还是在职都应该继续为部队好好的歌唱。希望我们可爱的战士们,也祝我们可爱的战士们全体官兵节日快乐,也祝他们身体健康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不可能为我们祖国报效我们也是要发挥自己的余热,也是把今后的工作安排的更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还有我们每一次下部队都是很感人的,下部队里看到官兵这么辛苦,我们每一次都是净化一次自己,我也希望不管走到哪里,把军人好的作风好的仪表好的思想带到各处。[ 2014-08-10 21:11 ]
[主持人]我们也来听一下韩芝萍老师自己的感受。[ 2014-08-10 21:09 ]
[邹锐]韩芝萍老师今天演唱的是一首新创造的,也是由王和声老师创造的《军人的荣耀》,其实说起韩芝萍老师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我们都叫她韩姐,我说起她就比较感动,因为在我的心目当中她是一个非常讲政治的艺术家,包括每一次为兵服务,为兵演出,都会给士兵一个热情的拥抱,每一次外事任务,执行外事任务她每一个歌词美一个乐句都是字斟句酌。她是一个歌唱家,但是因为我们军乐团是一个以男性、以管乐为群体这样一个演奏团队。她作为一个女的又是一个歌唱家,按道理讲很难跟大家很融洽的融合,但是她不是,她确实是我们军乐团非常优秀的一份子,在她身上有中国军乐人特有的那种精神气质,比如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比如为了自己的艺术勇于担当的精神。2012年12月她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一个大型的军乐演唱会“深情的礼赞”,我想她这个礼赞就是既是对军乐系的礼赞,对祖国、对党对军人的礼赞,更多的我想从我们这些人的角度讲她更是对她自己,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上的一个礼赞,一个圆满的总结,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她的《军人的荣耀》这首作品我们在前不久第十届文艺会演我们有最新的原创的作品展示,其中我们音乐会的名字就用“军人的荣耀”来命名,可见这首作品在音乐会当中的分量。[ 2014-08-10 21:04 ]
[主持人]我们的微博互动平台当中有很多属于我们团队内部的军乐团的朋友,也在收听我们本期节目,也向二位问好。还有一位听众朋友,就是刚才和我们互动过的“礁石浪花”,他问,有没有这个韩芝萍老师的作品在整场演出当中,告诉大家,有。那我们还是请邹团和王和声老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韩芝萍老师在这台演出当中是哪首作品?[ 2014-08-10 21:03 ]
[中国大舞台]《海岛畅想》欣赏。[ 2014-08-10 20:56 ]
[主持人]王老师提到了几个看点,首先就是这个作品当中里面巧妙运用了革命战争时期音乐的旋律,比如《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同时还特别介绍了这里面的非常精彩的小号独奏,以及小号独奏演员非常年轻的乐手王泉泉,也希望大家在收听这首作品的首先可以稍加留意,一起来欣赏《海岛畅想》。[ 2014-08-10 20:55 ]
[王和声]这个作品是我刚刚完成的,是为《英雄》这台音乐会专门打造的。当下南海东海军事斗争形势非常尖锐复杂,中国海军靠什么保卫?还是靠我们年轻守岛战士和海军战士们,他们的辛苦我们去采风,我们体验生活都可以感受得到,遇到台风等他们连淡水吃饭都是问题,他们为了什么,还那么年轻还是为了我们的祖国,我就感觉要为他们写点作品,特别是这一次说说还要有英雄这样的题材,这个题目要出现的时候,我说要为他们写出作品了,但是这个作品虽然是最新的,我也披露一下这个作品战线还是比较长的,最初是在四年以前,为海南省省军区一个庆祝活动,为一个他们业余军乐队一个小号手写了这么一个雏形,当时也不是用管乐形式来写的,也没有现在管乐演绎成乐队形式和独奏技巧,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写完以后,我感觉还需要完善,特别是这一次英雄题材,我感觉这个作品我应该认真去完成。所以我就和王泉泉说,他说王老师我特别想演奏一曲小号作品,现在我们团长也说,重要的方向是推新人,特别是这些80后们,有很多人才,但是作品非常缺乏,作为我来说今后的创造力点可能逐渐要推新人走,要写这些作品来,我就把这些重新打磨做了比较大的改动,用交响管乐的形势来展现。这个孩子我感觉他也很努力,88年出生,今年也就是二十五六岁,他曾经在全国比赛获过金奖,但是平时他们都不是独奏演员,老站在台前都不是都是乐队的队员,这一次让他站到台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他经过努力也完成的很好,我们为他表示祝贺,我相信今后他会演奏的越来越好。谈到这首作品我就感觉我的体现就是一开始用一种慢,快慢的布局来设计,一开始用一种浓郁的海南,南海风情表达战士们爱岛爱家温情浪漫的情操,中段转入了快版,就是用苦练精兵谋打赢这个口号来展现我们练兵热潮和紧张的场面,音乐上还引入了《我爱万泉河》,《万泉河水清又清》的一个主题动机,小号乐队就此起彼伏层层递进将乐曲逐渐推向高潮。再见部分音乐又逐渐的转入了抒情的慢板,小号在乐队的伴奏下娓娓道来,向人民讲述着祖国万里海江那个那许许多多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2014-08-10 20:52 ]
[主持人]听众朋友“礁石浪花”说,解放军军乐团的演出令人振奋,鼓舞士气,催人奋进,每一支军乐,每一首歌曲都凝聚着报效祖国的情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波澜壮阔的气魄,激荡人心。我曾经在军乐团接受过训练,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怕吃苦的精神也一直在鼓舞着我们,也是和军乐团颇有渊源的听众朋友,欢迎听众朋友继续两分享您和二位嘉宾在听他们讲述过程当中有哪些心得或者说在分享作品的时候有哪些感触,发送到我们中国之声音在腾讯和新浪的官方微博,我们今天晚上节目互动帖之下,就可以和二位嘉宾直接对话了,接下来这首作品就是要体现出我们军乐团为三军将士服务这样一个作品叫做《海岛畅想》,还是请二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作品。[ 2014-08-10 20:51 ]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刚才收到的是由李婵作曲的交响诗《征程》,在这个乐曲的这个播放的过程当中,我看到我们的短信平台当中,我的同事中国之声著名的主持人杨波发来了一条我们的回复互动,他说,每年的两会每年的人民大会堂与你们的合作堪称完美,钢铁雄蜂、侠骨柔肠,世界上最好的军乐团祝福你们。因为这个杨波老师就是他每年两会的时候他都要在人民大会堂来宣读大会的一些文件,所以说免不了会和军乐团有这样一种交集,在他看来这个军乐团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军乐团,也希望这个所有的听众朋友能够通过军乐团自己创造出来演奏出来这样一些作品能够感受到我们军乐团所希望传递给大家的一种精神力。在我们的军乐团的介绍过程当中,刚才也跟邹团和王老师聊到了我们的选拔非常严格,训练非常艰苦,我们要承担非常重大的一些司礼活动,但是除了司礼活动我们军乐团其实还是和广大的人民子弟兵是联系非常紧密的,为三军将士服务也是我们的职能之一。[ 2014-08-10 20:47 ]
[中国大舞台]《征程》欣赏。[ 2014-08-10 20:44 ]
[主持人]在这首作品当中我们注意到有一段黑管的独奏,而且我们军乐团的首席本身就是黑管,可能也真的是军乐团的一个特色,下面邀请所有的听众朋友一起来分享这首作品《征程》。[ 2014-08-10 20:43 ]
[王和声]《征程》这首作品是我们团一个女作曲家李婵创造的,她是中央音乐学院跟随杜鸣心教授学习的研究生,来我们团四五年,也是一个八零后,很勤奋很有天分很有才气。这个作品是她2011年创造的,她对这首作品的想法是表示一种对勇者的敬佩之情,勇敢不仅仅指的是生活上的勇敢,生活上和训练各方面更多是对生死考验人生的态度,这就要求前面的红旗扛在肩上,前辈的钢枪我们要握在手中,随时要为祖国奉献,要奋斗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是流血牺牲,这就是对军旅征程一种最好的演绎和解释。[ 2014-08-10 20:41 ]
[主持人]真的是要为所有军乐团演奏家叫声好,而且对他们这样一种作为表示出属于我们的敬意,我们继续来分享《英雄》这台音乐会,接下来这首作品叫做《征程》,请二位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2014-08-10 20:41 ]
[邹锐]有这种情况,但是比如2009年我们有些人性化的改革,比如大号都有些支架,但是有支架也是很重的。[ 2014-08-10 20:40 ]
[主持人]我想很多听众朋友也都会有印象,就是很多人会被这个演奏员的这样一种敬业和他们的专业深深的打动,所以这个平时的训练应该是非常的辛苦,我就觉得刚才您提到一个身体一定要好,可能真的在这方面会有这样的要求,比如说我当时曾经看到,要背着23斤的大号站上三个小时这种情况会出现。[ 2014-08-10 20:39 ]
[邹锐]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一个制度,就是我们在担负国歌演奏的时候需要背奏的,同时如果说背音乐的话,大家注意到,09年我们担负国庆阅兵的任务,演奏了将近两个半小时49首音乐不间断的连接,就是无缝连接都是背奏的。[ 2014-08-10 20:38 ]
[主持人]我知道在整个军乐团在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司礼任务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没法看乐谱的,所以就是要求演奏家演奏员必须把乐谱整个背下来是这样吗?[ 2014-08-10 20:30 ]
[邹锐]我们有自己的培养学校,比如解放军艺术学院,军艺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我们团定向培养的人才,同时我们也接受一些优秀的大学,优秀的作曲家和指挥家,比如说王登梅就是中央艺术学院指挥系毕业的。[ 2014-08-10 20:31 ]
[主持人]一般情况下是职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才能够进军乐团。[ 2014-08-10 20:30 ]
[邹锐]军乐团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除了有院校的那种高水平艺术的展示以外,对政治素养、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特别是我们担负的是国家任务,形象上、艺术上、政治上都有很高的标准。[ 2014-08-10 20:29 ]
[主持人]听众朋友“山东夏明会”说,我听的特别振奋,听的我从坐立状态随着节拍转成了站立的姿态,非常喜欢军乐铿锵有力催人奋进。希望我们今天的节目能够带给大家的一种普遍的感受,也欢迎大家继续通过我们的互动平台,和两位嘉宾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实际上刚才邹团介绍了军乐团大体的一个情况,王和声老师也是跟我们分享军乐团这样一个架构很有意思的一点。我觉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一点的就是我们这个军乐团,目前来看作曲的团队80后很多,指挥家也有非常年轻的,像刚才我们介绍的王登梅,选拔过程,我相信二位也都经历过,应该是非常严格的吧?[ 2014-08-10 20:27 ]
[主持人]融入乐队,实际上他这个说法就是说本身整个创作过程对他来说是个非常愉悦的过程,而且他所做的各种反映都不是说为了表现,而是真的是跟音乐整个行进的过程中有非常大关联的。我们之前和他聊天的时候他也说到了,就是他在放松的时候,其实也不光是听这些严肃的作品,也会听一些流行音乐或者是死亡金属之类的,有很多年轻人个性在他的身上能够有所体现。这支团队真的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惊喜,既有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同时也有新锐的力量作为后继人才,所以在一个小时当中还是请各位听众继续锁定音乐频率来收听我们今天为大家呈现的《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2014八一音乐会,千万不要走开,稍后也欢迎大家继续在我们的互动平台上留言发表您听音乐的感受。[ 2014-08-10 20:26 ]
[王登梅]如果说一支乐队就跟自己的玩具一样,或者说自己身上的一块肉,或者一根骨头一样的时候,就感觉整个乐队跟我融为一体,或者是我非常喜欢玩的玩具,或者是我身体上的一个骨骼,我骨骼疼一下我自己都知道,就是我跟乐队之间其实如果说乐队的状态好我的状态会更好,我会完全融入乐队。[ 2014-08-10 20:25 ]
[主持人]而且很有特点,我们在现场看的时候,会发现他的肢体动作还有他的风格非常的强烈,所以我们也为他做了一个非常简短的采访,来说说他和乐队的互动他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2014-08-10 20:24 ]
[邹锐]王登梅是这场音乐的指挥,1982年出生在山东青岛一个音乐家庭,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理论,1998年的时候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人民学院的附中作曲系,后来在2011年的时候,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指挥系,随后师从著名的指挥家余峰教授学习指挥,在学习作曲和指挥中间他的专业都非常好,特别是2005年,他参加第49届法国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大奖赛,在亚洲区的预选赛当中获得第一名好成绩,可以说在我们团八零后的指挥当中他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指挥家。[ 2014-08-10 20:23 ]
[主持人:]刚刚我们听到的这个作品是于建方作曲的《走向海洋》,本身于建方也是指挥家,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引出为大家呈现这台音乐会的指挥家,还是请二位给我们介绍一下。[ 2014-08-10 20:22 ]
[中国大舞台]《走向海洋》欣赏。[ 2014-08-10 20:20 ]
[主持人]一起来感受一下蛟龙入海,军舰列队远洋的雄魂。
[ 2014-08-10 20:19 ]
[邹锐]音乐会的第二首音乐叫《走向海洋》,是一首进行曲,这是我团著名的指挥家于建方创造的作品。进行曲是最具有管弦特色的音乐体裁,于建方我们国家的一级指挥,他十分热爱音乐,是有着理性思考的一个艺术家,他作品题材也非常广泛,这首作品和下半场他的另一部叫《向往》的戏虐曲是两个风格和音乐形象完全不同的音乐作品,在《走向海洋》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海军的风采,能够体会到舰队的威武,闻到海的味道和我军走向深蓝的那种豪迈。[ 2014-08-10 20:19 ]
[主持人]一个多甲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发展历程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值得大家去了解。稍后的节目也会和二位继续请教一下,继续为听众朋友进行解读。接下来还是请大家欣赏这台音乐会的这首作品《走向海洋》,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首作品。[ 2014-08-10 20:17 ]
[王和声]对,在室外的时候,可能有些乐器就不能够使用了,比如说钢琴、竖琴这都不能用了,特别是队列行进的时候,我们可能大量的使用铜管因为它最能有效在室外最大限度扩出来雄浑的声音,是以铜管为主,是有区别的。[ 2014-08-10 20:16 ]
[主持人]是,所以咱们这个军乐团的演出形式除了在大的音乐厅里这样的形式,还有更多的,比如说在司礼任务的时候,很多的时候是要求站着的,而且这个人员的配置也会有一些不同。[ 2014-08-10 20:15 ]
[王和声]管乐是由铜管、木管打击乐来组成的,这个乐团除了弦贝司以外是没有弦乐的,所以这个形式不同于交响管弦乐队的,这是我们管乐的一个独有的形式。交响管乐就是每个声部从最高音的短笛、长笛、双簧管、巴松然后到黑管,然后到萨克斯组,远号组、小号组、长号组、大号组,还有打击乐组等等,甚至还有钢琴,形成一套一系列非常强的管弦乐队。
[ 2014-08-10 20:14 ]
[主持人]刚刚大家欣赏到的就是由郭思达作曲,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纪念碑》,属于交响诗这样的题材。很多听众朋友也在微博当中发来自己的收听的感受,比如说“容光焕发2012”说,非常喜欢军队的演奏,这位叫“刘启”的朋友说,去年解放军军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八一音乐会,作曲家郭思达的《怀念战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见在我们很多普通听众朋友当中,尤其是爱乐人心目当中,我们军乐团的作品已经开始有一定的认知度了。而且刚才在听这个作品的时候,真的会有一种不像是一个非常应景的作品,而是带给我本人像电影配乐一样的大气磅礴之感,也希望听众朋友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微博、微信平台当中给我们留来您收听整场音乐会属于您的感受或者对于某个作品的感受。听众朋友这里是中国大舞台为您呈现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2014八一音乐会,实际上听到刚才的作品其实大家也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和我们平时听的交响乐不太一样,因为好多乐器好像都是以铜管乐器为主,这可能也是这个军乐团的一个特色,请二位给我们解释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2014-08-10 20:12 ]
[中国大舞台]《纪念碑》欣赏。[ 2014-08-10 20:02 ]
[主持人]马上请大家来听这首由郭思达作曲,非常年轻的作曲家作曲的交响诗《纪念碑》,也请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在欣赏我们整台的音乐会的过程当中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感想,或者说有什么问题想要问邹团和王老师的,随时可以登陆中国之声在腾讯和新浪的官方微博发表您的看法,我们会关注您的每一条留言,一起来分享《纪念碑》。[ 2014-08-10 20:02 ]
[邹锐]第一首音乐是交响诗《纪念碑》,这个乐曲的作者是我们团优秀的青年作曲家郭思达,他是个八零后,创作过很多作品,包括《怀念战友》,《思念回声》,还有好多影视作品比如《红楼梦》、《走西口》等等,他的这首作品叫《纪念碑》。我们听这首音乐的名字会想起吕其明的《红旗颂》,会想起我们团老一代作曲家,但是郭思达《纪念碑》这个作品更多是从作家主观的角度去表达,我想更多的是青年一代对纪念碑,对前辈的一种内心的感受,他更注重主观的心理感受的抒发,我们有时候说他这部作品不应该叫《纪念碑》,如果叫《纪念碑下》可能更贴切,因为他是主观的抒发。[ 2014-08-10 20:00 ]
[主持人]稍后就有请大家一起来和我们分享这台非常精采的《英雄》2014音乐会,第一首作品叫做《纪念碑》。在为大家奉出之前,我们还是先介绍一下这首作品。[ 2014-08-10 19:57 ]
[邹锐]其实各个团队都有一些艺术分工,就是每个艺术团队都有他不同的艺术门类,比如说像我们团,有演奏家歌唱家还有创造员,我们创造员就是我们的作曲家,是由我们作曲家组成的。[ 2014-08-10 19:53 ]
[主持人]这个既是展现新时代军人的风貌,同时也是这一年以来整个军乐团的创造作品的一次大汇演。刚才我注意到王和声老师说到创造员,我们这个节目当中经常会来一些作曲家、演奏家,比如说像是很多很多精彩的一些作品都出自他们之手,可是邹团这个创造员,包括后面的采访我们可能会听到演奏员这样一个叫法,这个和我们平时认知不太一样,这是不是和部队的特色有一些关系?[ 2014-08-10 19:50 ]
[王和声]这台作品是我们配合现代强军梦和我们强国梦专题打造的作品,一共有8个创作员这次参加,还有一位指挥家打造出了11首作品,全是围绕着正能量主旋律强军梦强国梦来做的,很多作品都是歌颂我们的陆海空,我们的全军将士这样的作品,我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当兵的像我今年已经58岁了,还有三十多岁的八零后,他们承接了我们的重任,就是歌颂我们的祖国,歌颂我们的军队,用音乐的形式来打造我们最好的效果,来达到今天这个重任,所以从《英雄》开始,我们就开始来做这项工作。我感觉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我希望这台晚会这台音乐会在全国听众面前能有非常好的反响。[ 2014-08-10 19:47 ]
[主持人]说的太好了。那么王和声老师刚才介绍说了是军乐团创造室主任,本身也是有很多很多精彩的作品。我刚才稍微百度了一下发现实际上包括在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一个叫圣火号角的音乐作品,同时还有残奥会世博等等都会有王合和声老师的作品在里面,今天这场音乐会同样有王和声老师的作品。请王和声老师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这一台音乐会主要的作品的由来。[ 2014-08-10 19:42 ]
[邹锐]我想我们的音乐,特别是军乐往往代表着国家的声音,体现是一种泱泱大国的文化传承,特别是这场音乐会我们冠名为英雄,是我们所有的作品都贯彻到英雄的元素,呈现的是军人的气概,前引着一往无前的精神我想这是我们文化内涵很重要的方面。[ 2014-08-10 19:40 ]
[主持人]我记得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军乐每一个音符都蕴藏着文化,那在你看来,我们所演奏出来的每一个音符所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文化?[ 2014-08-10 19:37 ]
[邹锐]解放军乐团是我们国家担负党国家和军队重大司礼演奏任务和重大演出任务的一支艺术团队,多年来它完成了七千多次的国家礼宾任务和6000多场次的音乐会的演出,今天晚上我们也将呈现以“英雄”命名的一场音乐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14-08-10 19:35 ]
[王和声]中国之声的广大听众你们好,我是王和声。[ 2014-08-10 19:35 ]
[主持人]还有坐在邹团旁边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造室主任王和声老师,王老师,您好。[ 2014-08-10 19:34 ]
[邹锐]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 2014-08-10 19:33 ]
[主持人]北京时间19点31分,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国之声大型文艺专栏节目《中国大舞台》,我是主持人杨昶。节目的开始,请允许我再一次,向云南鲁甸地震617名遇难同胞致哀。残酷的自然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唯有守望相助,彼此温暖。擦干眼泪,铭记灾难,用一个更美好的家园,去告慰逝去的生命。在直播前看到一条微博他说: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无论是汶川、舟曲、玉树,雅安还是鲁甸,所有这些被一场灾难重新命名的地名,无不需要用一场面向未来的重建来获得补偿和进步。这种重建,不仅是大地之上的家园,更包括人心之上的信念。在这里我们还要向赶赴灾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前线战士和志愿者们致敬,你们都是英雄!因此,我们今晚的节目或许会是一个通过音乐来给前方的最可爱的人们加油打气的机会。今天晚上,我们将为大家送出:《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2014八一音乐会。我们都知道军乐艺术他其实是战争的产物,战场上的硝烟造就了他威严的气势,雄浑的音响,但是远离战争之后他又以铿锵的节奏和激昂的旋律传递着和平和友谊以及不屈的精神力量,所以今天在直播间当中我们请了在我看来非常尊贵的嘉宾,首先有请的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邹团,邹锐,有请。[ 2014-08-10 1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