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感谢两位老师,听众朋友,今天的《中国大舞台》就要和您说再见了。主持人李其轩,代表节目导播初广会,录音师林强军,感谢大家的收听,欢迎您继续关注中国之声接下来的节目。[ 2013-10-13 21:54 ]
[闻齐]希望这个孝永远流畅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 2013-10-13 21:53 ]
[徐涛]我一句话,我觉得这个孝是要用心去传承和弘扬的,愿意和所有的朋友们一起努力、加油。[ 2013-10-13 21:53 ]
[主持人]我们也希望这个传统经典的咏诵会能够更多的有机会在我们《中国大舞台》多播出一些,大家的反响非常好,我们喜欢这样的东西。徐涛老师。[ 2013-10-13 21:52 ]
[闻齐]我非常感谢中央台,也非常感谢中国之声这个大舞台,为我们这个弘扬传统文化节目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使这么多的亿万的听众都能听到这样一台咏诵会,我觉得它的传播的广度和影响力非常之大,非常感谢。另外我更正一个我刚才说的话,中法建交是50周年,不是40周年。[ 2013-10-13 21:52 ]
[主持人]孝是一条不息的河,它从来没有干涸过;孝是一条不息的河,染绿了山川和大漠。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海洋里,这条孝之河,从古流到今,从冬流到春,一年年、一代代,滋养了华夏文明、炎黄子孙。在这里我们今天的感悟《孝经》咏诵会就要接近尾声了,也非常感谢两位老师能在这里和我们共同分享关于孝的点点滴滴。闻齐老师,您还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呢?[ 2013-10-13 21:52 ]
[中国广播网]歌曲《孝是一条不息的河》[ 2013-10-13 21:51 ]
[中国广播网]配乐散文诗《孝是一棵常青树》[ 2013-10-13 21:45 ]
[主持人]听众朋友,到这里感悟《孝经》咏诵会也接近尾声了,接下来为您送上的是主题朗诵,配乐散文诗《孝是一棵常青树》,由徐涛老师朗诵。[ 2013-10-13 21:44 ]
[中国广播网]情景短剧《好儿子》[ 2013-10-13 21:38 ]
[闻齐]这个情短剧我们一般讲孝一般是讲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孝顺,那么其实孝谏也是一种孝,就刚才有一首歌就是《大孝无言》就是我们真正的尽孝,就是对父母来讲也可以要就是父母也不是每一次说话、每一次谈问题都是正确的,他也有错误的地方,我们也应该是婉言地进献相劝,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就根据这样一个孝谏包括延伸到对国家也是,我们要敢于进良言要去,所以我们就写的这么一个情景短剧《好儿子》,同时后面还有一首歌孝谏。[ 2013-10-13 21:37 ]
[主持人]《回家》,特别好听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这是我们现在经常会提到的,但真正能做到么,确实大家还是觉得要靠自觉吧,有点难,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个情景短剧《好儿子》,闻齐老师您给介绍介绍这个短剧。[ 2013-10-13 21:37 ]
[中国广播网]歌曲《回家》[ 2013-10-13 21:33 ]
[中国广播网]歌曲《大孝无言》[ 2013-10-13 21:29 ]
[主持人]您瞧,这个快乐可以延续那么好几个月的,多好呀。所以大家咱们做儿女的就是像多观察、多注意咱们的长辈他们真正喜欢什么,让他们老有所乐,这个是最好的。我们继续来给大家欣赏《孝经》咏诵会吧,接下来还是听个歌,这歌的歌名大家也常说,是《大孝无言》。[ 2013-10-13 21:28 ]
[闻齐]就是做他喜欢做的事。比如说我父亲旅游吧,他是喜欢旅游的一个人,但是他的旅游比我还有意义。比如说我要是想要带他去哪儿,比如说我这次说我们去西安,他事先就会去上网或者买书,把西安他先了解一下,然后带着这个去,每一个景点前面他都要拍一张照片,回来以后整理相册的这个过程,我估计可能要两个月,每人整理一本,就凡是跟他去的,每一个相片底下他都会写上这是在什么什么地方,甚至旁边都会配一首诗。所以我每次看到他整理的相册,花两个月的时间去整理,我就觉得太有意义了,我到那看完就完了,我都没有对这个有这么多的意向,或者感受,他都会写在旁边。所以这个他就非常喜欢,我觉得每一次就是一年之内我肯定要陪他一到两次出去,我觉得因为做他喜欢做的事。[ 2013-10-13 21:27 ]
[徐涛]其实说到老人开心的事,我们一般很容易会联想到旅旅游、打打拳,跳跳舞等等,我倒觉得这个老人开心是从心里面升华出来的,有时候可能和这些外部的东西没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真正老人开心的时候,是他从内心里面觉得他活得非常美,他可能一天到晚什么事都没干,就看你在他面前走来走去,或者他喂一只小鸟,养一只小鸡等等等等,可能这些事情就让他心里非常的美,脸色越来越红,笑容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要注意到,首先要注意到什么才能让老人感到美。[ 2013-10-13 21:26 ]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每周日晚间为您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今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重阳节、老年节,我们给大家送上的是感悟《孝经》咏诵会,我们在这里共同来放歌亲情。刚才听到这首歌《最孝是色难》,就是说其实孝顺是让咱们的父母让咱们长辈开心其实比较难做到的,真正的开心。说到这个老有所乐,我就觉得现在老年人身体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好了,其实我们可以多想想帮他们去培养一些属于晚年的健康的兴趣爱好,这个也是挺好的,他们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也不完全是非要盼着自己儿女什么的。其实就是自己有个事干不错。我今天早上播纵横的时候就有一个稿子说,养老院他们给老年人在旁边租了一些地,老年人他们很多都还挺喜欢去干农活的,而且到年底的时候享受到自己种的蔬菜呀、粮食呀然后鸡鸭鱼肉之类的,也都挺开心的。其实两位老师在这方面就是陪自己的父母,让他们找到兴趣爱好开心有没有好招,可以给咱们年轻的听众朋友听一听的?[ 2013-10-13 21:25 ]
[中国广播网]歌曲《最孝是色难》[ 2013-10-13 21:22 ]
[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如果喜欢我们这个传统文化,喜欢这样的艺术精粹的话呢,大家也可以除了在我们节目当中收听,在电视上看也在网上找一找。自己只要喜欢我想什么东西都会离我们越来越近,都会走入到我们的骨髓当中去的。就像这个孝,也是要逐渐逐渐的去把他找回到成为我们应该在血脉当中的一种东西。那我们继续来给大家欣赏这台晚会的一些作品,刚才闻齐老师也提到了,说现在大家不仅仅是让老人老有所依,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老有所乐,让他们开心。还有一首歌是《最孝是色难》,怎么让老人开心呢?我们一起听听吧。[ 2013-10-13 21:21 ]
[闻齐]我们每一部的作品中央电视台都会播出,我们选择是在4套播出,因为这样就可以让国际国内,欧洲频道、美洲频道都会播,这样让我们的外国华人都会看到。[ 2013-10-13 21:20 ]
[主持人]然后记住咏诵会这个关键词。[ 2013-10-13 21:20 ]
[闻齐]比如说《孝经》可以搜《孝经》《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都会有。[ 2013-10-13 21:19 ]
[主持人]我们搜关键词应该搜什么?[ 2013-10-13 21:19 ]
[闻齐]文联的网站有,还有比如说新浪、搜狐,现在你链接出来大概很多网站都有。[ 2013-10-13 21:19 ]
[主持人]既是传承传统文化又是发扬我们艺术精粹的一个作品。那网站是我们去文联就可以找到吗?[ 2013-10-13 21:19 ]
[闻齐]现在网络上都会有,一个是我们这次《孝经》的咏诵会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在网上就逐渐地递进动态式的播出。比如说我们先推出我们什么时候演出,然后逐步我们创作到了一个什么程度,然后哪些艺术家参与,我们都会有,因为这个是文联推出的一个工艺性的演出,我们众多的艺术家都来参与到里面,像朗诵艺术家方明老师、徐涛老师、丁建华、温玉娟还有殷之光老师,像演员郭凯敏很多很多的艺术家,还有我们的歌唱演员,杨洪基、韩红、谭晶我们的京剧演员里李胜素、于魁智、孟广禄都参与到这个演出,他们都是以公益的身份来参与,非常愿意做这么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这样一件事。[ 2013-10-13 21:18 ]
[主持人]我们像听众朋友如果特别喜欢这样的活动,想观摩或者是想从媒体上看到我们有一些什么样的途径吗?[ 2013-10-13 21:17 ]
[闻齐]中国文联它做这个事实际是响应我们六部委就是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六部委发的一个通知,关于以传统节日来弘扬传统文化,还有一个诗词歌赋的创作横度,这样一个通知精神成立的这么一个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组委会,来专门做这个传统文化,就是国学经典作品把它搬到舞台上。[ 2013-10-13 21:17 ]
[主持人]你看我们这个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如此大的认同和认可那反过来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其实真是说实话扪心自问离传统文化是不是还那么地亲近?我们到底还有多少能够去挖掘的东西自己其实没有去深深地去吸取它其中的这些精髓?[ 2013-10-13 21:16 ]
[闻齐]也是我们艺术家在教科文本身教科文这个舞台就是讲究和谐和平文化这样一个舞台,我们又两个国家的艺术家们合作,可能意义更大。[ 2013-10-13 21:16 ]
[主持人]一个艺术的碰撞。[ 2013-10-13 21:16 ]
[闻齐]是的,我们这几部作品的首演都是在北京,然后我们每年都会有巡演,我们在12年和13年就是今年我们两度去了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那么是这个应这个常驻团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的邀请,由中国文联和文化部共同组团我们到教科文组织演出,我们去年演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今年我们演的是论语,这两次演出都非常的成功,国外的很多媒体大概有80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其中欧洲时报用第一版多半版的篇幅报道了我们这次论语演出,他的标题用的是震撼世界级的殿堂,论语完美演绎这样一个作品,在这次我们这个联合国教科文的副总干事恩基达先生也去了,他当时看完了以后他接受采访就说很震撼,他觉得这是他在教科文的舞台上看到的最有思想性的一部作品,这样作品的思想性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所以我觉他给了很高的评价,那另外我们中国的常驻的大使尤少忠大使也给了很高的评价,还有我们的国学大师范增先生也去看了,他是这样说的,他说这场演出像一台清新的出水芙蓉,无与伦比,是我在法国看到的最完美的一场演出,所以都给了很高的评价。那么我们明年我们还应中国常驻团的要求徐涛老师如果明年在去已经是三次了,我们明年正好是我们中法建交大概是40周年吧,我们也要把这个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大餐送去,然后我们这次要用交响乐的形式来演出我们这个作品,我们要和法国的交响乐团、法国的艺术家们合作,我们同台来演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国学经典作品,我觉得他的意义就更大了。[ 2013-10-13 21:15 ]
[主持人]其实说到我们这一系列咏诵经典的作品晚会,不仅仅是在北京也会到地方上甚至国外去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 2013-10-13 21:14 ]
[闻齐]这样我们其实也去孝感也实地的去看了一下,然后也跟当地的一些比如说文联的还有一些搞文学创作的一些专家学者也一起座谈交流过,所以后来我们想写这首歌就是董永的故事,然后我们就写了这样一个黄梅戏的戏歌,请了这个演员叫常城(音)他因为现在是在湖北的黄梅戏团的一个团长,然后也在湖北演了黄梅戏的大戏都是由他来演的,我们就把他请到了北京来唱这样一首歌。[ 2013-10-13 21:14 ]
[主持人]其中三孝都在孝感。[ 2013-10-13 21:13 ]
[闻齐]是这样,因为当时我们在创作《孝经》咏诵会的时候,他这个二十四孝中有三孝的故事是在湖北的孝道。[ 2013-10-13 21:13 ]
[主持人]刚才我看到一条微博也正好也提示我了,就是有一位朋友说要说到孝呢,应该不得不提湖北的孝感吧。这做城的名字就是以这个神话传说董永的孝道而著名的。这样说来我就想到整个演出当中都是在北京的一些艺术家、演员,只有这个是黄梅戏的这种戏歌风格的,而这个演员也是湖北的。他是不是跟湖北有这样的渊源,我们选这个的时候是怎么一个考量?[ 2013-10-13 21:13 ]
[歌曲]歌曲《孝敬》[ 2013-10-13 21:09 ]
[中国广播网]朗诵《孝经·开宗明义篇》[ 2013-10-13 21:07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还是来在这个诵读经典的过程当中,大家也是进入到这样一个氛围当中,一边回忆着自己的一些故事,一边再从传统的经典文化当中去感悟一下。我们到底这个根源,这个应该是融于血脉当中的本质的东西在哪里呢?继续来听接下来这个是要给大家送上的是朗诵,也是方明老师带来的,这是《孝经》当中我们这个晚会当中的下篇了《行孝是儿女的责任》,《孝经》有一个开宗明义篇,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了解到那个根儿在哪儿,然后还提醒大家这个朗诵之后是黄梅戏戏歌风格的一个作品。来欣赏一下。[ 2013-10-13 21:05 ]
[徐涛]其实有很多遗憾,其实也是很难排出来哪个是最,我觉得对我影响比较深的记忆也很深的就是我母亲去世的那一天我是一直在陪她,当时已经深夜了,我姐姐就说不用都在这呆着,孩子可以回去几个,她在那看着就有时间再通知我,我就回家,当时我住在昌平,母亲在北京医院住院,到了昌平刚一进家,姐姐打来电话母亲走了。其实你看已经在那陪了一天了,就差那么一会儿,你这一生就永远赶不上那个点了,母亲离开那一瞬间你不在她身旁。所以我们说尽孝它是一种愿望,或者说它应该是在血脉当中的,可能有时候我们现在说我现在开始了,我要注意,这远远不够。我们要从我们的历史当中从我们的文化当中,从我们的传承当中去找寻几许的一些东西,一点一滴的吸收进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2013-10-13 21:04 ]
[主持人]感谢您此时此刻依然守候在电波旁,聆听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主持人李其轩今晚我们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重阳节也是我们中国第一个法定意义上的老年节,也为大家送上了这样一个以孝为主题的咏诵会,放歌亲情感悟《孝经》。刚才在我们前半段的节目当中也一直在提到这个尽孝要提早,不能等待,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前面徐涛老师也提到过自己的这个亲身的经历,刚才我们前半段也说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跟老人相处的种种事情当中自己觉得最遗憾的是什么事情,我不知道徐涛老师您能不能此刻跟大家分享一下您的心情?[ 2013-10-13 21:03 ]
[中国广播网]情景朗诵《亲情逝去永不返》[ 2013-10-13 20:46 ]
[主持人]所以我们还真是得稍微注意注意这些细节。还有一些,再说说有说多少次你别做,你做又做不好你还是做,还有说别说了烦不烦啊,瞎操什么心啊等等等等。有时候我们是无心一句话,但是仔细想想是不是伤着我们的父母了,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上,人与人相处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那么一点点温暖的感动,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一些效果。好,我们继续来感受感悟《孝经》,接下来再给大家送上的一个节目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有三个情节朗诵,这是第二个《亲情逝去永不返》,听这个之前提一个问题,在和老人相处上你心底里留下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呢?[ 2013-10-13 20:44 ]
[徐涛]其实他可能真的不是为了把这个事搞懂,他就是想听一听,他享受是这个过程,具体结果怎么样他根本不关心。[ 2013-10-13 20:44 ]
[主持人]尊敬他自己的意愿是吧。我从微博上又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也再给大家分享分享吧。就是说以后咱们别再对父母说这9句话了,都是什么大家也听听,是不是平时也说过。说,好了好了、真罗嗦、别说了还有没什么事我挂了、说了你也不懂,这个说实话我有过,真的是,因为你像现在咱们科技这么发达,新鲜事物这么多,年轻人会觉得哎呀这个新鲜事多好玩,然后父母可能问一句什么事啊?他们可能没跟上这个时代然后,哎呀你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 2013-10-13 20:43 ]
[闻齐]首先是敬。[ 2013-10-13 20:43 ]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还有一点,我感触特别深的就是现在要对这个老人要给予一个充分的尊重,而不是说像以前我们有的时候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我这样,我给他们买衣服是对他好,我带他去吃好吃的是对父母好,好象这就是尽孝了,但其实不一定父母就真的特别享受你给他的那些东西关键还是尊重他自己的那个意愿。[ 2013-10-13 20:43 ]
[闻齐]就像我们这边后面咏诵有一首歌叫《色难》就是为为什么叫《色难》就是说我们要让父母的脸上常驻笑颜,就是你要让父母高兴,这就是你尽孝。所以我们听到后边的时候会有一首男高音的歌叫《色难》就里面的歌词也诠释了这样的一个意思。[ 2013-10-13 20:42 ]
[徐涛]我们一定要把它看到在孝背后是什么来支撑着它,我们一定要有爱,有爱心,这就不是说对长辈了,对谁都应该有爱。[ 2013-10-13 20:42 ]
[主持人]家是社会的基础嘛,最小的一个单位。[ 2013-10-13 20:42 ]
[徐涛]我刚才不是讲我自己的父母已经去世了嘛,我非常有幸的是我现在爱人的母亲还在世。我每天看到她笑,她高兴她脸上有笑纹的时候我的心会非常舒服,同样的我的女儿也是这样,我看到她我在累在疲劳,一看到她全没有了,我觉得孝我们不要狭义地去理解是一个晚辈对长辈怎么怎么样,我觉得孝应该是一个泛义的来说他实际上是一种爱的表达,一个表达形式,最终在最后还是一个爱,体现出来的是如果在家庭里面就是你爱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那毫无疑问你就爱这个家,你爱这个家这个家就一定会和,然后就会怎么讲,万事兴嘛。[ 2013-10-13 20:41 ]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叫做《都会有老的时候》,是由白雪演唱的。说到老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也想问问两位老师,就是在你们的生活当中跟父母相处或者跟小一辈相处有没有这种感受比较深的时候,相互理解这方面。[ 2013-10-13 20:41 ]
[中国广播网]歌曲《都会有老的时候》[ 2013-10-13 20:37 ]
[主持人]徐涛老师喜欢大家叫他朗诵发烧友,那给大家在分享一个我们在微博上大家现在大家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说你能不能听得出来家里的长辈对你说的撒的一些小谎,比如说你有事别回来了,我跟你爸身体都挺好的,我不吃肉,我不爱吃肉,你吃吧,还有什么别带我旅游了,岁数大我不爱运动等等。听众朋友也可以说说其实父母说的这些话其实我们肯定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哪句话最能戳到你的心窝窝里去。大家也来分享分享,在给大家说个小故事,说这个春秋时期的时候,有个叫远古的人他小时候就是聪明伶俐、孝顺长辈,但是他的父母不是很孝顺,然后他父母就想把自己这个年迈的父亲给抛弃了,然后父亲就把老人推着车弃之野外了,然后这个远古就把那个推老人的小车就给拿回来了,然后他爸问,你把车拿回来干嘛啊?他说我等着以后你老了我也把你送出去啊。这一下子他爸就忽然明白过来了。真是应该就是其实这个孝就像刚才徐涛老师讲的是长辈和幼辈之间它是相互的,大家也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的这样一种感受。人不常说嘛,你现在不尊敬老人,你老的时候看怎么办。都会有老的时候,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来听听以这个主题创的一首歌曲《都会有老的时候》。[ 2013-10-13 20:35 ]
[闻齐]又这么称呼您了。[ 2013-10-13 20:35 ]
[主持人:]又是一年重阳节,登高赏菊思敬老,那么今天晚上的中国大舞台为大家特别呈现的就是一场放歌亲情感悟《孝经》咏诵会,古往今来这个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溶于血脉,行为平常的传统美德,咱们今天晚上在这也要说说感动过大家的一些孝道故事,聊聊咱们生活当中一些尽孝的心得。欢迎听众朋友在中国之声在新浪或者腾讯的实名微博和我们互动,在我们直播间也请到了本次咏诵会的两位主创人员,一位是总制片策划闻齐老师,还有一位是著名的朗诵发烧友徐涛老师。[ 2013-10-13 20:34 ]
[中国广播网]歌曲《百善孝为先》[ 2013-10-13 20:26 ]
[主持人]其实说来说去我们有句俗话叫百善孝为先,继续来听听这场咏诵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感悟。[ 2013-10-13 20:25 ]
[徐涛]其实我是这样想,其实我们都年轻过,我们都会有走过那么一段弯路或者说误区。我们认为我们回家去实际上是给老人带去慰藉,带去温暖,带去关爱,其实我们要在往深处想一想,有时候老人希望我们回去看到我们反而是对我们的关心,他有时要惦记着你,惦念着你,想知道你的情况怎么样了,是在这种心情下想见你一面,而不是纯粹希望孩子过年就回来,给我带来什么安慰什么的,这个双方应该都替对方考虑。其实我是这样想,其实我们都年轻过,我们都会有走过那么一段弯路或者说误区。我们认为我们回家去实际上是给老人带去慰藉,带去温暖,带去关爱,其实我们要在往深处想一想,有时候老人希望我们回去看到我们反而是对我们的关心,他有时要惦记着你,惦念着你,想知道你的情况怎么样了,是在这种心情下想见你一面,而不是纯粹希望孩子过年就回来,给我带来什么安慰什么的,这个双方应该都替对方考虑。[ 2013-10-13 20:25 ]
[主持人]其实我们这些有时候给家里的老人打电话的时候,老人就说都挺好的,别担心,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其实老人用他们的爱也是编造了一个个谎言。[ 2013-10-13 20:24 ]
[闻齐]所以我觉得我们只能是是兼顾,既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也要抓紧时间就像我们说的如果我们现在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我们就要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尽我们的孝。如果我们远离父母,那么我们也要经常抽出时间来常回家看看。[ 2013-10-13 20:24 ]
[主持人]大概按三十年算可能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2013-10-13 20:23 ]
[闻齐]是,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像我们在这次感悟孝心咏诵会当中,我们其实算了一笔帐,这个电视里也播了这样的,就是假如我们是每个月徐涛老师你还记得么,就是陪父母的时间。 [ 2013-10-13 20:23 ]
[主持人]妈妈的模样已经深深的幻化为爱刻划在每个人的心中,这里是感悟《孝经》咏诵会我们在这里来放歌亲情,那说到这个孝这样一个主题,今天晚上我们的微博上很多朋友也是发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说出了一些自己的心里话,我们来看“小李观天下”说今天在这个武汉火车站的时候,就看见两个老年夫妻手拉着手赶火车,两位老人步履蹒跚,老爷爷的手紧紧拉着老奶奶,这就让我想起了哎呀自己在家孤零零的爸爸妈妈,离开他们有好多天了,离别的那一刻有些伤心,其实真很想天天陪在他身边,但是又得去外地上班,这个矛盾真是很难解决呀。两位老师,对于这样的年轻朋友有没有自己一些什么建议呀?其实我们现在年轻人好多都面临这样一个困惑。[ 2013-10-13 20:23 ]
[中国广播网]歌曲《妈妈的模样》[ 2013-10-13 20:18 ]
[中国广播网]情景朗诵《我的妈妈》[ 2013-10-13 20:10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来听一听《我的妈妈》,情景诗朗诵。[ 2013-10-13 20:09 ]
[闻齐]在节目开始的时候我说过我们这已经是第六部作品了搬到舞台上。我们其实叫咏诵会就是两个字咏是歌咏,就是把我们古汉语当中这些国学经典当中把他从古汉语当中提炼成今天人能听懂的语言,比如说我们写了歌词,完了我们创作了散文诗,也是今天能听懂,因为我们还是要为今天的百姓服务。所以我们叫咏,就是歌咏、唱歌在作曲,然后这个诵这种朗诵是两个部分,一个是原文朗诵,比如说我们这次演的是《孝经》,我们就从《孝经》原文中去找它最精华的部分,然后朗诵出来用原文朗诵,那么就是我们听到的方明老师刚才朗诵的,还有一种就是散文诗朗诵,这次我们加了情景朗诵,情景朗诵就是你提到的这个《我的妈妈》,然后我们选择了三个,两个情景朗诵,一个情景短剧,一个是《我的妈妈》一个是《亲情逝去永不返》还一个情景短剧《好儿子》那么选择了增加了这么三个语言类的节目。当时想我们也是做了很多就是每一次的创作都写很多这样的一个散文诗或者情景朗诵的这样一个原稿,我们从中主唱人员反复推敲最后选择了这个其实他是就是盲人心中的妈妈,那么就是盲人他给自己的妈妈画了一个像,就是他是摸着妈妈的辫子长大的,闻着妈妈的气味,然后在妈妈的呵护和关爱下长大的,突然有一天妈妈没有了,就像这个朗诵诗一样,妈妈的呼吸没了,妈妈的辫子没了,妈妈走了。所以他觉得妈妈在他心中是什么,就是一声声爱的呼唤就是每天都是妈妈叫着他呵护他这样长大的,也是从盲人对妈妈的这种怀念和情感当中我们传承这样一种孝。[ 2013-10-13 20:08 ]
[主持人:]所以其实这是一种人类动物这样一种本能。我们接下来要给大家听到的是一个情景朗诵,这个情景朗诵名字叫《我的妈妈》,说到孝,肯定在每个人的心中妈妈这个形象都是有一个很根深蒂固的这样一种感受的。我们当时在创作这样一个作品的时候,是源于什么样一个故事或者思考呢?[ 2013-10-13 20:07 ]
[闻齐]表示对母亲感恩的一种心情。[ 2013-10-13 20:07 ]
[主持人]其实动物界有很多不光这个,还有那个跪乳羔羊也是,小羔羊在吃奶的时候它都会跪着。[ 2013-10-13 20:06 ]
[闻齐]夜夜的悲鸣声。[ 2013-10-13 20:06 ]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每周日晚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这里正在为您呈现的是一场感悟《孝经》咏诵会,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叫《慈乌夜啼》,《慈乌夜啼》其实就是讲了一个算是小故事,它是说乌鸦反哺,虽然乌鸦可能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好像觉得有点乌黑、丑陋或者不吉利等等,但是它的反哺的这个故事也是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老乌鸦不能自理的时候,这个小乌鸦就会天天啄食喂他,一直到它死而且它会悲鸣,发出那种很悲鸣的声音。[ 2013-10-13 20:06 ]
[中国广播网]歌曲《慈乌夜啼》[ 2013-10-13 20:02 ]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节目,稍候我们精彩继续。[ 2013-10-13 20:00 ]
[主持人:]我前段时间也是看了国家大剧院新编的京剧叫《天下归心》,它也刚好是拿大孝这样一个主题作为文章的,它是取材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那个典故,就是郑国郑庄公然后他的母亲其实是帮了他的弟弟,但是肯定是跟他有一点这个谋位篡权的意思了,所以他当然很生气了,后来就把母亲关进了这个深宫小院去,他其实心里也是很纠结的,然后通过他的忠臣,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劝导他,最后是母子两个人又重新地发自内心地去相见,然后回归于好,就是摒弃前嫌了,也原谅了自己的兄弟,其实这个孝说白了就是更多的一种爱,刚才徐涛老师说的对家庭的爱,也回报给对全世界的爱,这样大家才能够更好、更和谐的去相处。[ 2013-10-13 19:59 ]
[徐涛]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不光是我们这一台关于《孝经》的演出,而且整个社会全方位地呼唤这一个孝字。我想它有很多的现实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社会上也出现了这样和那样一些比如说见到老人不服像这种,我觉得孝心这种意义它不仅是对自己的长辈,应该是扩大到整个社会上的对老人的孝顺甚至对家庭的孝,说大了还有对国家的孝。我觉得现在正是人们意识到我们缺失了这些东西,所以现在开始呼唤它,去追求它,我觉得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2013-10-13 19:59 ]
[主持人]其实算上历史上还有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身边的一些事情,两位老师有没有一些感悟特深的事儿,能给大家分享分享的。[ 2013-10-13 19:58 ]
[闻齐]我觉得孝它的本质就是一个亲情回报,他的作用就是完善人的品格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进这个家庭和谐。所以我们这次也是感悟《孝经》咏诵会的基本意义,我们的题目就叫放歌亲情,实际上就是放歌亲情,弘扬孝心想做这样一个传承。[ 2013-10-13 19:57 ]
[主持人]可不是嘛,给大家先是开宗明义了一下,这个孝其实应该是一个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其实孝应该说是上至执政者下至我们普通老百姓大家应该共同拥有,其实作为一个人他就应该拥有本质的东西。[ 2013-10-13 19:57 ]
[徐涛]快150岁了。[ 2013-10-13 19:57 ]
[主持人]两个加起来都[ 2013-10-13 19:56 ]
[闻齐]72岁。[ 2013-10-13 19:56 ]
[主持人]怎一个孝字了得,听众朋友应该已经能够听出来了这首歌是杨洪基老师唱的,刚才我们给大家听的是一个连续的段落一个是方明老师朗诵的《孝经》三台章的节选,紧接着就是杨洪基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怎一个孝字了得》,两位老人都已经是70多了吧?[ 2013-10-13 19:56 ]
[中国广播网]歌曲《怎一个孝字了得》[ 2013-10-13 19:52 ]
[中国广播网]《孝经·三才章》节选[ 2013-10-13 19:50 ]
[主持人]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大家,那刚才我们也提到我们著名的播音艺术家方明老师,他应该说是在我们整篇的开头做了一个有点开宗明义或者说给大家一个提示的这样一种朗诵。接下来就要进入上篇《孝道做人之本》了,那么在我们这个《孝经》当中有一篇是三台章,然后其中就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就是福孝得之本也,那么我们就由此来跟随方明老师的这个朗诵进入到这样一个篇章当中。[ 2013-10-13 19:49 ]
[闻齐]可能还是我们传统文化。这个国学经典作品让我们这些众多的艺术家来参与,因为这个作品是中国文联从08年开始立项一直到现在一步一步地推,其实我们就是力图想把这些国学经典中的一个精华的思想提炼出来,然后用音乐的形式把它展现在舞台上。那么我们当中就有几个是为什么我们叫咏诵会?我们都叫感悟,有人说感悟道德经咏诵会,我们做了道德经、诗经、孙子兵法、论语、孟子还有我们《孝经》,这是我们推出了六部国学经典作品,我们从09年几乎是每一年一部,10年是推出两部,走到现在反响非常好。所以有众多的这些表演艺术家、歌唱艺术家还有我们著名的主持人,像我们的徐延和(音)这么高龄的一个老前辈,也是从一开始第一步像徐涛老师,温玉娟还有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方明老师也是从一开始就跟着走到了现在,他们都是参加了中国文联的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把自己的一些这种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些作品来展现给我们的观众,我觉得他们都是自愿的,而且是非常踊跃地来与这样一个活动。[ 2013-10-13 19:47 ]
[主持人]所以在今天我们节目当中大家也是共同来分享分享自己在生活当中尽孝的一些心得、一些感悟甚至一些遗憾等等吧。其实也是为了在人生当中珍惜现在,好好地和你身边的人共享天伦之乐。我们这台晚会像前面我们听到第一个朗诵的就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温玉娟老师,然后在整场晚会像唱歌的有很多著名的演唱者,还有朗诵的应该说都是大腕云集。那我们这样一台晚会,我想特别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的。[ 2013-10-13 19:47 ]
[徐涛]感受是希望在多演几场,这是最直接的感受,另外我通过这个演出使我回想起很多东西,感悟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如何尽孝,如何及时行孝。很可惜我父母都已经过世了,这是我提到孝字尤其感受很深,就是如果你要不去及时地去尽孝的话,就像我这样,后悔都来不及了。[ 2013-10-13 19:46 ]
[主持人]徐涛老师您最后等于是像主题朗诵一样的,所以这个《孝经》咏诵会整个也演出了有不少场次了。您对这个《孝经》目前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先简要跟我们听众朋友分享分享。[ 2013-10-13 19:46 ]
[闻齐]我们是根据《孝经》以十八篇为依据然后分为序,上篇我们叫孝道,为人之本,下篇叫行孝儿女之则,最后是尾声,尾声我们主要是推了两个节目,一个是孝是一棵常青树一个散文诗就是我们徐涛老师朗诵的,还有一首歌是叫《孝是一条不息的河》那么这条河一直会流淌在我们中华民族所有的人们的心里。[ 2013-10-13 19:46 ]
[主持人]先是这样发问了之后后面进入到其他的篇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和脉络呢?[ 2013-10-13 19:46 ]
[闻齐]其实我们这次做《孝经》咏诵会就是想从这个《孝经》中最精华的养心净心的一个思想来讲这个孝是人世间一种纯真美好的情感。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从本源开始进起所以是我们是我们整个咏颂会的一个篇章叫序,这两个节目就是在我们序的篇章中来展示给我们的听众朋友的。[ 2013-10-13 19:46 ]
[主持人]那两个都是非常优美的声音,再加上今天晚上我们又欣赏这样一场以孝主题的咏诵会,想必应该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夜晚。闻齐老师,前面其实我们一口气给大家欣赏到了我们晚会序的两个节目,一个是配乐散文诗《我从哪里来》,另外是一首歌曲《我是谁》这两个节目我们从文字上听的感觉上来说它好像都是在追寻生命的本源,在发问。这和我们今天这主题“孝”是一个怎样的联系呢?[ 2013-10-13 19:45 ]
[徐涛]你好,主持人好及听众朋友们好。[ 2013-10-13 19:44 ]
[主持人]另一位是:著名的演播艺术家,徐涛老师。徐老师,您好![ 2013-10-13 19:44 ]
[闻齐]听众老师好。[ 2013-10-13 19:43 ]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国之声每周日晚间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今晚为您特别呈现的是"放歌亲情"感悟《孝经》咏诵会。在我们今天的直播过程中,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咏诵会的两位主创人员跟大家分享一些台前幕后的小故事。当然,我个人也是抑制不住的高兴,因为两位都是播音主持界的前辈。一位是:感悟《孝经》咏诵会总制片、策划,也是我们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播音员,闻齐老师。闻齐老师好![ 2013-10-13 19:43 ]
[中国广播网]歌曲《我是谁》[ 2013-10-13 19:38 ]
[中国广播网]歌曲《我从哪里来》[ 2013-10-13 19:33 ]
[主持人]秋夜微凉,华灯初上,感谢您此时此刻依然守候在电波旁,聆听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主持人李其轩。今天是2013年10月13号,农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这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等习俗,当然了,它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敬老爱老。而且今年更是非同一般,因为我国法律已经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了“老人节”,也就是说,这是我国第一个法定意义上专门为老人们设立的节日。说到这,想问问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今天有没有为家里老人安排一些庆祝活动呢?其实,敬老爱老一直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孝敬老人的方式啊,千百年来,也是与时俱进地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孝”的本质始终没有变过。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孝”的理解,每个人也都有践行“孝”的方式,咱们今晚不妨在节目当中交流分享一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大舞台》也特别为大家安排了一场——感悟《孝经》咏诵会,让我们走进这情感最初的生发地,一同去“放歌亲情”。[ 2013-10-13 1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