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大舞台》马上要和您说再见了,感谢各位的陪伴,感谢今晚的嘉宾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崔伟和《望江亭》的主演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王奕戈。最后,我代表本期节目音乐编辑刘宇菲、导播刘红伟、录音师林阳、初熙感谢大家的收听。下周日19:30~22:00再见![ 2013-06-23 21:59 ]
[中国广播网]欣赏《望江亭》[ 2013-06-23 21:43 ]
[主持人]穿的是蓑衣,所以可能有一些听众会觉得听起来,这个声音有点闷,那是因为话筒是埋在蓑衣里面的,其实王奕謌的声音还是很亮的。[ 2013-06-23 21:26 ]
[崔伟]包括扮相变化以后,对于演员在舞台上美的要求。比如说这一场,不像前面穿皮亚什么的,它那个旦角演员就比较容易在身形上折入自己的不足。这场按理说应该算是露手露脚的,又穿着蓑衣。[ 2013-06-23 21:26 ]
[王奕謌]而且这出戏确实难度系数来讲,略大一些。[ 2013-06-23 21:26 ]
[崔伟]也不是。这个戏写的少,是有它的也是特殊的意义,就是演员演出机会少,所以演员演一次,都是要把最能讨巧的一些戏。[ 2013-06-23 21:26 ]
[主持人]大家是觉得不太敢去挑战这个戏吗?这个角色吗?[ 2013-06-23 21:25 ]
[王奕謌]对,眼神等各个方面,所有旦角运用的技术技巧,可能在第三场当中都有所涉及、设立这块,所以对一般的演员来讲,尤其是“张派”的演员来讲,分量很重。[ 2013-06-23 21:24 ]
[崔伟]一会儿内心是怎么样?一会儿怎么应付杨衙内?比较累。[ 2013-06-23 21:24 ]
[主持人]好看,演员很累,但是观众会觉得很好看,很过瘾。[ 2013-06-23 21:24 ]
[崔伟]而且这个戏在第三场的时候,它的动作性很强。前面就是唱、表演,基本是比较静的。到了第三场,满台飞。[ 2013-06-23 21:24 ]
[主持人]应该说演下来非常累,一个它那个节奏很紧凑,另外一个刚才崔老师也说了,场场都有女主角的戏,同时每场都得换装了,对这个演员要求其实是很高的。[ 2013-06-23 21:23 ]
[王奕謌]对它来讲,偷不了懒,因为有韵律的东西在里面,作为一种依托。京白更加活泼,但是语速更加快,它的语汇量更加大。[ 2013-06-23 21:23 ]
[主持人]具体难在哪呢?[ 2013-06-23 21:22 ]
[崔伟]场场都有很难的表演,前面的唱,那么后面的表演,念京白对于演员来说挺难的、挺累的。[ 2013-06-23 21:22 ]
[主持人]现在咱们现在已经听了三场。[ 2013-06-23 21:21 ]
[崔伟]这首诗在接下来的一场中会有很强的戏剧效果。我在这里想说什么呢?就是奕謌的表演,因为这个戏呢,刚才你说了为什么演的人少?因为这个戏的容量不是很大,但是你听下来听众会知道,这个戏一共就四场,四场都是以“谭记儿”为主。[ 2013-06-23 21:21 ]
[王奕謌]这是打油诗。[ 2013-06-23 21:20 ]
[主持人]很多的回合;一开始让他们来对诗。我们微博上有位朋友这诗都给记下来了,叫“经理”他说“月儿弯弯照楼台、高楼又怕摔下来。今日遇见张二嫂,给我送条大鱼来”这哪是诗啊。[ 2013-06-23 21:20 ]
[王奕謌]是的。因为《望江亭》它也切题了么。就在《望江亭》当中发生与杨衙内的斗智斗勇。[ 2013-06-23 21:19 ]
[主持人]好,刚才刚才我们听到,谭记儿假扮张二嫂已经成功盗取了得杨衙内的尚方剑和令牌。应该说这个剧情是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但是其实发展到这儿,接下来的剧情怎么发展,应该就非常的顺理成章了。不过刚才那部分表演,单从听的话就感觉很有趣,张二嫂与杨衙内斗智斗勇的这个对手戏,其实还是很过瘾的。[ 2013-06-23 21:19 ]
[中国广播网]欣赏《望江亭》[ 2013-06-23 21:00 ]
[主持人]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继续收听《中国大舞台》,我是胡凡。直播间依然是今晚的嘉宾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崔伟和《望江亭》的主演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王奕謌(王奕戈)。刚才说到,谭记儿假扮张二嫂想要设计盗取尚方剑和令牌,在江边望江亭成功骗取杨衙内的信任,开始给他灌酒。接下来,她又是怎么拿到尚方剑的呢?咱们接着来听《望江亭》。[ 2013-06-23 21:00 ]
[中国广播网]欣赏《望江亭》[ 2013-06-23 20:50 ]
[主持人]对,所以我们今天晚上我们还会认真的抓紧时间来欣赏这个剧目,稍后继续。[ 2013-06-23 20:50 ]
[崔伟]这个戏是创作于50年代的,60年代就拍成电影了,80年代的时候张君秋先生自己亲自演过这个戏。这个戏按理说非常的好听,而且大家已经公认了,包括张君秋先生自己都说,这出戏是他创立形成“张派”的一个重要剧、代表作。从这开始他就排了一系列的,现在被称为“张派”经典戏,《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等等,包括现在已经很多人不知道了。这个戏实际上这么多年没人演,我觉得首先是因为现在演出的机会比较少了,演出的剧目越来越单调。还有一个因为机会少了,演员演出的机会有限,因此它就把一些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或者讨好的戏,比如像《状元媒》这种戏,就作为“张派”的代表戏。[ 2013-06-23 20:50 ]
[主持人]现在是北京时间的20:49分,此刻您听到的节目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今天晚上我们一块欣赏的是京剧“张派”的代表作《望江亭》。因为时间的关系,“望江亭”这个场景中的戏我们给分了两段,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谭记儿假扮张二嫂想要设计盗取尚方剑和令牌,在江边望江亭成功骗取杨衙内的信任,开始给他灌酒的故事。对酒作诗,杨衙内粗鄙的形象一览无余,相比之下,谭记儿的机智俏丽的形象也很立体、很真切地展现出来。其实说到《望江亭》这个剧,我看到微博上很多的朋友都说好像已经不太熟悉了,但是之前咱们在节目下聊的时候,崔老师其实你也说到了,说这个戏其实在80年代的时候是很火的一出戏,那为什么后来就不怎么演了?[ 2013-06-23 20:49 ]
[中国广播网]欣赏《望江亭》[ 2013-06-23 20:40 ]
[主持人]包括跟她对诗,我们一块来进入《望江亭》的第三场,也是非常核心的,望江亭边的戏。[ 2013-06-23 20:40 ]
[崔伟]然后张二嫂又用他的语言,把他面临的危险给化解掉。[ 2013-06-23 20:39 ]
[主持人]包括喝了酒以后,丑态百出。[ 2013-06-23 20:39 ]
[崔伟]而且为了使这个人物的发展可信,我们的剧作家也好,我们的表演艺术家也好,又在这样的一个情节中设置了很多具体的小的递进的合理性。比如说杨衙内也不是平凡中的怂包,他也对张二嫂说,我怎么看你眼熟啊。[ 2013-06-23 20:39 ]
[王奕謌]实际上就从它那个“卖鱼呀”就这一句京白,就完成了“谭记儿”到“张二嫂”的一个身份的转化,就完成了在观众心目当中,她已经从“谭记儿”化身为张二嫂,一个非常的视景的富人的形象,就通过一句白话。[ 2013-06-23 20:38 ]
[崔伟]其实这个也体现了关汉卿的一种人生理想。同时我想让听众朋友更重视一点,就是说艺术观赏中,艺术家对自己艺术的一个追求。因为这场戏和前面的两场戏能够使表演艺术家,也就是“张派”张君秋先生在表演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如果说前面的学士夫人、孀居在道观中的,和白府中的,是一个自尊自爱、聪明智慧的“谭记儿”,那么在这场中就是充满智勇的“谭记儿”。演员的表演中也发生变化了,比如这场戏中她是穿蓑衣。[ 2013-06-23 20:37 ]
[王奕謌]可以说智勇双全。这种词实际上是形容男子的,可是在“谭记儿”身上,真的可以体现到智勇双全。她又用智谋,她又不是蛮干,是一步一步的在观察杨衙内,他的内心一些外化的东西,然后结合此时此地,当时的情况来具体分析、见机行事。[ 2013-06-23 20:36 ]
[崔伟]她对坏人不是一味的躲避忍让,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丈夫,也是为了维护正义。她这样一个学士夫人,还要扮作一个渔妇的模样,而且要侵入虎穴。[ 2013-06-23 20:35 ]
[崔伟]这个“谭记儿”不仅仅是一个很有文化素养的一个女性,而且是一个能够担当的一个女性。在这个戏中第三场得到了一个充分的展示。[ 2013-06-23 20:34 ]
[主持人]北京时间20:34分,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继续收听《中国大舞台》,我是胡凡。今晚我们推出的是京剧“张派”代表作《望江亭》。直播间的嘉宾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崔伟和《望江亭》的主演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王奕謌(王奕戈)。此刻中国广播网也正同步音视频直播我们的节目。欢迎收听收看!刚才我们一块听了已经两个场景了,场景在不断的转换,一开始到道姑庵,然后后来又到了潭州的白府它的这个官邸。那接下来这个剧情还会怎么发展,应该说到了全剧的最高潮的部分了,《望江亭》的这场。[ 2013-06-23 20:34 ]
[中国广播网]欣赏《望江亭》[ 2013-06-23 20:17 ]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们一块来欣赏。[ 2013-06-23 20:16 ]
[王奕謌]第二场戏就是为避狂徒,杨衙内紧追不舍到了安观要抢亲,然后在此情况下“谭记儿”果断的就跟随白士中去赴任去了。然后两个人在潭州结为夫妇,然后新婚的时候在官邸之内发生的第二场的戏。[ 2013-06-23 20:16 ]
[主持人]刚才那场戏咱们是在道观里,接下来这个剧情再往前推进,再往前发展。第二场戏咱们要换一个场景了,第二场戏在哪?简单给大家提示一下。[ 2013-06-23 20:15 ]
[崔伟]还有一个就是对比。然后接下来第四段就是南梆子,一下子跟前面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它本身的腔调也好、本身演唱的节奏旋律也好,跟他压抑状态下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2013-06-23 20:15 ]
[主持人]所以给听的人感觉,不仅能够听出来悲悯,还能听出来他的一种力量。[ 2013-06-23 20:14 ]
[崔伟]奕謌这是E调。她这个《望江亭》的第一场很有意思,《望江亭》一共四场戏,很紧凑。第一场的前面三段唱都是二黄,四平调按理说是很欢快的唱腔。但是张君秋先生用四平调唱的这段,不仅仅说不像传统戏中那么潜伏和欢快,而是非常的深情、非常雍容,把学士夫人的身份表现的非常好。而后面的第二段的二黄摇摆,是紧打慢唱。它的尺寸样衙内是圆的特别特别好。大家能听到说是自由板式状态下的规范,然后第三个是二黄快三言,师傅发恻隐,把我连念,你就听着它那个节奏加快了,但是在演员的演唱上反而不能够乱、不能够快,反而是它把尺寸掌握的特别好,而且把“谭记儿”内心的感念的那种真切感,张大师在设计上设计的非常好。[ 2013-06-23 20:14 ]
[王奕謌]我这段是没有,为什么这段没有用F调,是考虑到前面是二黄,二黄本身它就是非常的含蓄、非常的委婉、低沉。[ 2013-06-23 20:13 ]
[主持人]这段如果要懂戏的人听,应该能知道王奕謌没有用F调。[ 2013-06-23 20:13 ]
[王奕謌]我觉得首先要建立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张派”首先是一个用唱腔塑造人物的典型流派。他把所有的经历,用在唱腔塑造人物的心理,诉说人物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觉得作为“张派”的学员,首先是要深层的理解大师的这种创作精髓。“谭记儿”就像崔老师说的,寡居于安观之中,为避狂徒,她的心境是非常苦闷的,甚至说是绝望的,甚至是很压抑的。给人唱腔设计也非常的压抑,也非常的绝望了,是说想到要出家了,但是当白士中出现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了生命当中有一点亮光。当这个亮光在白士中的很质朴的表白之下,逐渐的变成一片天空的时候,他的唱腔迸发出了那种非常强烈感觉。[ 2013-06-23 20:13 ]
[主持人]既然提到了张君秋老师,他应该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但是我觉得不同时代的演员,在演绎同样的角色的时候,肯定还是会加入他自己的理解,加入不同时代体现。王奕謌你在设计这个人物的时候,怎么给自己的定位?有自己哪些很独特的地方?[ 2013-06-23 20:12 ]
[王奕謌]我学的不是特别到位,我今天也就是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朋友通过我的这个《望江亭》,更多的喜爱京剧,能够更多的去欣赏我们张君秋大师的原作,我觉得可以更深入的去了解“张派”,“张派”的艺术。[ 2013-06-23 20:11 ]
[崔伟]它刚开始面对的情况,和后来它出现斗争的那种唱腔的感觉,就绝对是不一样的。[ 2013-06-23 20:11 ]
[主持人]实际上是心态,是心理的活动。[ 2013-06-23 20:11 ]
[崔伟]所以我觉得听众朋友们,应该把这一段好听一听,你就能感觉到它都是南梆子的这么一个旋律,但是它的几个层次,从它文字所要表达的层次,再对应到张大师,他在音乐唱腔节奏上的表现,你就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和它那种传神入化,对人物的刻画。[ 2013-06-23 20:10 ]
[王奕謌]真是,南梆子这段是非常非常的话华美,而且可以说是集“张派”的唱腔的大成。它是最典型的“张派”,尤其是南梆子这种板式的,最精华的这么一个代表唱段,她在当中分的这个层次,把“谭记儿”看到白士中以后,一层一层的剥开,把她的心理状态一层一层的播现到观众面前。就是通过唱腔的设计,所以张先生真的是在唱人物的心理状态上,真的是非常的已经真入画景、炉火纯青。[ 2013-06-23 20:10 ]
[崔伟]其实我觉得欣赏刚才这个桥段,大家除了感受“谭记儿”这个人物也好,还应该关注到什么呢?就是这个桥段它的艺术处理,实际上也是多层次的表现出了,躲避狂徒在观中抄写经卷的这样一个谭记儿,生活的现状是什么,她碰到了困难以后她的追求是什么?她碰到一个心仪的男子之后,她的情感变化是什么。她本身并不是简单、轻率的就把幸福依托给一个男人,这些是怎么表现的呢?这些是通过音乐唱腔,通过“张派”艺术的表演来表现的。比如这里面的四段唱,每一段唱是一个心境,讲的是她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生活。戏不能简单的用文学表达,还是要用唱腔,所以说这段就把“张派”艺术的特点、精华表现的非常好。[ 2013-06-23 20:10 ]
[主持人]很多人还会拿赵盼儿和谭记儿来做比较,有的人还是很有意思的,敢爱敢恨,不回避自己的真爱。尽管说她失去了自己的夫君,但是仍然还是在热烈的追求着这种爱情。包括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才情,并且她的那种爱憎分明,对黑暗统治的这个反抗、愤怒她敢于说“不”。[ 2013-06-23 20:09 ]
[王奕謌]没错,像《救风尘》的赵盼儿,都是一些为了大胆去追求幸福生活的。[ 2013-06-23 20:09 ]
[崔伟]你看窦娥冤中的窦娥,窦娥是为了的洗清自己的冤枉,勇敢的抗争,谭记儿是为了改变恶少的欺凌,追求爱情,这都是跟关汉卿的那种文学追求和思想追求是有一致的。[ 2013-06-23 20:08 ]
[王奕謌]没错,我也很奇怪,其实我特别奇怪,我就想在元代关汉卿大师能写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这么一个女性形象,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大的一个超越。[ 2013-06-23 20:08 ]
[崔伟]就是关汉卿底下的那个时代的女性,应该说关汉卿的性格,和关汉卿所要弘扬的那种人生追求,不谋而合。按理说在那个时代的女性应该是三从四德。[ 2013-06-23 20:19 ]
[主持人]其实刚才我们也说“谭记儿”这个角色,“谭记儿”这个角色我觉得还是非常个性、鲜明的一个角色,敢爱敢恨。我觉得她有点不太像在封建时代的那种女性,她有自己的追求的。[ 2013-06-23 20:08 ]
[王奕謌]好。[ 2013-06-23 20:07 ]
[主持人]那最好了。也给您时间稍微准备准备。咱们一边来听戏,然后您也一边来琢磨着。[ 2013-06-23 20:07 ]
[崔伟]藏头诗是最好的。[ 2013-06-23 20:06 ]
[主持人]我觉得今天既然来了,咱们是不是也出一道题,一会儿咱们节目结束的时候给我们来两句。[ 2013-06-23 20:06 ]
[王奕謌]没有那么全面,但是我自己喜欢古典艺术,因为从小就爱好文学,从小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想当一个作家。但是我这个人又比较浮躁,让我写长篇小说我肯定写不了,后来我就发现诗词是一个非常凝练的艺术,所以我就可以用有限的文字来表达我自己无尽的心理状态,甚至说一种感想。[ 2013-06-23 20:05 ]
[主持人]其实说到会做诗,我觉得可能咱们今天的王奕謌和当年的谭记儿还是有某种暗合的地方,很多人给你是琴棋书画样样都会。[ 2013-06-23 20:05 ]
[主持人]而且非常符合这两个人物,因为《谭记儿》是非常有文化的孀妇,她对婚姻是很严肃的。而白士中已经是有功名的这么一个男子,也是一个非常挚诚的男性,因此,谭记儿对他的这种试探,对情感专一不专一的试探,他的回应也可以看出这个人是非常赤诚的、可依靠的。应该不能叫高富帅,一个非常靠谱的男人。[ 2013-06-23 20:04 ]
[王奕謌]对,没错。如果说谭记儿有这个去言,白士中没有回一言的话,他们的感情就不可能顺利。[ 2013-06-23 20:04 ]
[主持人]谈恋爱没点才情还是不行啊。[ 2013-06-23 20:03 ]
[王奕謌]对,那个藏头诗就是说谭记儿借助于藏头诗吐露心声的这么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愿随君去”然后白士中对“当不负卿”,就这两首藏头诗就私定终身了。[ 2013-06-23 20:03 ]
[主持人]《望江亭》刚才我们听到了故事的开篇,应该说也是整个戏非常重头的一部分,应该说谭记儿与白士中在道观“巧遇”,当然“巧遇”要打一个引号了,“巧遇”的这样一出戏,是两个人情感上的重头戏了。那刚才的一些剧情是不是也能再给我们回顾一下。其中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桥段,比如说咱们刚才落到的那个藏头诗上。[ 2013-06-23 20:02 ]
[主持人]北京时间20点01分,各位听众晚上好!欢迎继续收听《中国大舞台》,我是胡凡。今晚我们推出的是京剧“张派”代表作《望江亭》。直播间的嘉宾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崔伟和《望江亭》的主演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王奕謌(王奕戈)。此刻中国广播网也正同步音视频直播我们的节目。欢迎收听收看!关注一下微博上的朋友,“畅叙茶园路易”他说,在央视看过京剧《望江亭》,说张君秋主演的,不错,今天也非常期待王奕謌用心来演绎“张派”的艺术。他说第一次在微电台听京戏,这是第一次,感觉蛮好,看他说蛮好,觉得这应该是南方的朋友,欢迎您。[ 2013-06-23 20:01 ]
[中国广播网]欣赏《望江亭》[ 2013-06-23 19:39 ]
[主持人]好,那待会儿我们就会来欣赏这出《望江亭》,绝对的“张派”的代表作,我们刚才也介绍了,这应该是一部非常有特点的作品。在几个月之前,我看了这出戏,看完了以后现场的感受,也跟二位来交流一下。有反抗、有爱情,有纠结紧张、有斗智斗勇。起承转合,情节紧凑,故事抓人。在进入京剧《望江亭》之前,我再把主要演员给大家介绍一下,谭记儿:王奕戈,道姑:刘婷婷,白士中:王天宝,杨衙内:包岩,张千:王雪桦,李万:任喜涛。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京剧《望江亭》。[ 2013-06-23 19:39 ]
[崔伟]张君秋先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张君秋先生并不识谱,但是很多唱腔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非常符合京剧音乐的特点,非常符合他自己的嗓音优势,也非常符合这个时代观众对京剧的需求。[ 2013-06-23 19:38 ]
[主持人]在唱腔上呢?[ 2013-06-23 19:38 ]
[王奕謌]对,他对声腔的这种控制力,他的张力,可以说虽然他是“张派”,我觉得他也是张力之派,他就是延长的这种张力,这种高、这种低、这种缠绵、这种抓人心的上面,真是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2013-06-23 19:38 ]
[主持人]不同阶段的人都能够接受。[ 2013-06-23 19:38 ]
[王奕謌]可以说是跨越时代的这么一种声腔艺术。[ 2013-06-23 19:37 ]
[主持人]就是很有时代感。[ 2013-06-23 19:37 ]
[王奕謌]他的唱腔你现在听起来,都很有超前性。[ 2013-06-23 19:36 ]
[主持人]这个跨时代怎么理解?[ 2013-06-23 19:36 ]
[王奕謌]我觉得学“张派”以后,“张派”给我的非常强烈的这种艺术的震撼力,因为它是一个跨时代的一种声腔艺术。[ 2013-06-23 19:36 ]
[主持人]王奕謌是学“张派”的,你应该感触也会很深。[ 2013-06-23 19:36 ]
[崔伟]按理说张君秋先生活跃的时代,是当时四大名旦都在活跃的一个时期,要想出名很难。而且张先生又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演员,他能够在那么多优秀的演员,在那么一个京剧兴旺的时代中脱颖而出,不是偶然的。大家都说张君秋先生唱的有梅派的雍容,有尚派的刚健,有程派的深沉,有荀派的灵巧。实际上就是说明张君秋先生他的艺术风格,和他的艺术材质,学习前辈的名家又不同于前辈的名家,最主要的是他这种风格和特色,形成了一种自己的表演系统,让观众能够接受和喜欢,因此他的艺术和他这个人才能够成为一个京剧史上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2013-06-23 19:36 ]
[主持人]我看了好多评价,说他是综合了四大名旦的之长。[ 2013-06-23 19:35 ]
[崔伟]非常高兴在这里介绍张派,张派可以说是京剧上的一个著名流派,也是新中国创立形成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京剧流派,它的创始人就是您说的张君秋先生。张君秋先生学艺于旧社会,但是他的艺术和他的自身条件非常好。他最初并不是某一个科班毕业的。他是跟着一位著名的老师叫李凌风来学戏,但是他的自然条件,嗓音条件特别好,而且他舞台上的那种辉映的程度非常强,还有一个就是他碰到了很多大师对他的点播指教。[ 2013-06-23 19:34 ]
[主持人]我们一块来听《望江亭》。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剧情,主角谭记儿才貌双全,刚刚死了丈夫,住在清安观。刚好清安观观主的侄儿白士中也刚刚经历了失去妻子的痛苦,他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姑母,也就是道观的观主。观主有心,于是从中撮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情路多艰,剧情不会这么快就皆大欢喜。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在他眼里,你白士中横插一杠子算什么事儿啊。于是,杨衙内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中秋之夜,谭记儿扮作渔妇,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窃走了尚方剑。故事到这儿,才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结果,恶霸杨衙内被惩办,白士中与谭记儿经历波折,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今晚我们就要一块儿欣赏这出有着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京剧《望江亭》。我们请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崔伟和《望江亭》的主演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王奕謌(王奕戈),跟大家一起聊聊这出戏。欢迎二位![ 2013-06-23 19:34 ]
[王奕謌]没有,我跟广播也是经常的牵手,也是在前辈的爱护之下给,给我创造了很多跟广播牵手的机会。[ 2013-06-23 19:33 ]
[主持人]王奕謌其实今天打扮得很漂亮,如果在网上此时此刻朋友可以看一看。尽管说今天没有伴上,也没有贴片子,但是我觉得您整个的装扮还是非常的中国、非常的古典,还是很戏曲的感觉。您是第一次来广播做节目吗?[ 2013-06-23 19:33 ]
[崔伟]当时我在北京的音乐台,当过八年的戏曲节目主持人。[ 2013-06-23 19:33 ]
[主持人]说观众也没错,因为我们在网上有网络的直播的,此时此刻中广网也正在音视频直播我们今天晚上的节目。我们知道崔老师应该说跟广播是非常不陌生的,戏曲这个行当里面是专家,您是著名的戏曲评论家,在广播这个行当,十几年前您也是我的前辈,也是主持人。[ 2013-06-23 19:33 ]
[王奕謌]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2013-06-23 19:32 ]
[崔伟]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2013-06-23 19:32 ]
[主持人]我们请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崔伟和《望江亭》的主演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王奕謌(王奕戈),跟大家一起聊聊这出戏。欢迎二位![ 2013-06-23 19:31 ]
[主持人]今晚的《中国大舞台》咱来欣赏一出京剧《望江亭》。它最早是由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1956年由剧作家王雁根据元杂剧和川剧的《谭记儿》改编,经过张君秋先生主演,很快风靡全国,这出剧目也是“张派”的代表作。[ 2013-06-23 19:31 ]
[主持人]各位听众、中广网的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中国大舞台》,我是胡凡。很高兴跟大家再次相会在周日的夜晚,接下来两个半小时,由我陪着您。[ 2013-06-23 1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