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听众朋友欣赏完这场马头琴精品音乐会,不知道您被带进了英雄的领地,跨上豪情的马背,驰骋在梦想的故园,在那里是否完成了一次畅快的游离?愿从此以后马头琴在您的生命当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今天晚上的《中国大舞台》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代表本期节目监制王莹、章莹莹,编辑导播刘红伟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2013-03-31 22:05 ]

[中国广播网](播放《万马奔腾》)[ 2013-03-31 22:05 ]

[主持人]感谢张院长,也感谢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分享,本场演出最后一首剧目马头琴齐奏和管弦乐,《万马奔腾》。[ 2013-03-31 22:04 ]

[张东升]好,时间差不多了,感谢大家的旁听,另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多关心马头琴,我们也会带来更好、更丰富的音乐献给你们。谢谢大家。[ 2013-03-31 22:04 ]

[主持人]这位"方俊清"他就说我就爱这沁人心脾的琴声,琴声萦绕在心间眉头久久难以忘怀,非常感谢艺术家,我们也要非常感谢张院长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演出。[ 2013-03-31 22:03 ]

[张东升]广大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感谢您支持我们的马头琴专场音乐会,刚才微博微信上发了好多消息。[ 2013-03-31 22:03 ]

[主持人]非常精彩的演绎,非常创新,而且耳目一新的一种享受,在节目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我们也请张院长来给我们的所有听众朋友再说两句。[ 2013-03-31 22:02 ]

[中国广播网](播放《查尔达什》)[ 2013-03-31 22:02 ]

[主持人]我们来分享意大利作曲家维托里奥·蒙蒂创作的《查尔达什》,马头琴演奏,独奏是苏尔格,一起来分享。[ 2013-03-31 22:01 ]

[张东升]因为给人感官就是,一是这个作品它是非常的玄机的一个,另外这个孩子很努力,我们现在传帮带,也鼓励年轻人多去接触这样的作品。[ 2013-03-31 22:01 ]

[主持人]而且真的,我刚才私底下跟张院长聊天,我认为马头琴是一个雄性的乐器,应该大家想象当中,草原上一个穿着袍子的蒙古汉子,但是现在突然间小姑娘拿着琴上去了。[ 2013-03-31 22:00 ]

[张东升]所以很多男孩子都能拉,为了我们这一次晚会上一个女孩子,我觉得更有意思。[ 2013-03-31 21:59 ]

[主持人]但是好像大师不太喜欢这种献技的作品,所以他把这个作品让给了一位年轻的女演奏者。[ 2013-03-31 21:59 ]

[张东升]大家都知道,它是各种乐器都在演奏,尤其是弦乐演奏的,这首作品交给马头琴了,这也是这些年,年轻乐手在攻克一个问题,一个是速度,第二是嘀嗒嘀嗒,这样的,速度对马头琴来说孩子们一直攻克,像这样的作品齐大师也演奏,包括《白毛女》。[ 2013-03-31 21:58 ]

[主持人]接下来是在这场演出当中最有特点的一首曲目,这首曲目叫做《查尔达什》。请张院长给我们介绍。[ 2013-03-31 21:58 ]

[主持人]我们真的希望有更多更多的机会,而且现在也的确在做这些事情,这样可能我们去内蒙古又多了一个游览的项目就是去到我们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来欣赏演出。[ 2013-03-31 21:57 ]

[张东升]现在有这样的条件了,我们宗旨就是惠民,低票价固定的场所,这个大家在草原上玩完以后那肯定就是要观赏,我们合并了以后,合到一起以后,成为集团民族剧院以后,更多用各种比如说交响乐民族、歌舞伴奏、蒙古剧、蒙古乐团这样我们又融入几个京剧,二人台艺术,还有曲艺,还有乌兰牧骑一个(旗制)都融入在这个里头。[ 2013-03-31 21:56 ]

[主持人]所以大家以后去内蒙古旅游,经过呼和浩特不要总是想着去喝一下好喝的奶茶,或者吃羊肉或者喝啤酒,去草原观光还应该真的静下心来,去我们这样一个所在的地方。[ 2013-03-31 21:55 ]

[张东升]在呼市,(乌兰彩特)。就在一下飞机路过的那儿。[ 2013-03-31 21:55 ]

[主持人]是在呼市吗?[ 2013-03-31 21:54 ]

[张东升]作为一个演出团体它首先有一个场地,我们这个演艺大厦盖的非常非常漂亮,这里头有各种团。[ 2013-03-31 21:54 ]

[主持人]所以我们真的音乐是一个桥梁,通过我们民族歌舞团优秀团体的出访演出,拉近了很多地方国家地区一些关系,同时也可以把最纯粹、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扬出去,真的是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刚才说到了,出访很多也会有一些演出,怎么样我们自己的老百姓能够更多去欣赏到呢?[ 2013-03-31 21:53 ]

[张东升]这个计划有的,我们大家很知道伴奏合唱团,去年我们演了15场跟保利院线演出,反响非常非常好,前年我带他们去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走出国门,像他们合唱团的演员,据他们统计像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日本、韩国,就是用无伴奏的形式走的很多,走的最多还是民族歌舞。民族歌舞包括我们海峡两岸的双通的时候我们都去,包括澳大利亚过华人的春节我们都去。[ 2013-03-31 21:52 ]

[主持人]其实我想很多听众朋友最关心一点,我们以后有没有机会在各个城市,都能够最直接欣赏到我们歌舞剧院的演出,有没有这样的计划?[ 2013-03-31 21:52 ]

[张东升]内蒙古歌舞剧院是这样的,它的前身是内蒙古歌舞团,歌舞团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它建团是1946年比建国还要早,当时(呼兰)副部长当时在里边搞乐器的,他们拉过三弦,拉过手风琴等等一些。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合并了,内蒙古歌舞团和内蒙古民族剧团两个团合并了,一直到今天,更可喜的就是政府现在又是给我们盖了一个演艺大厦,在今年7月份落成典礼了。这样我们民族歌舞剧院将在4、5个直属院团合在一起了,变成了一个民族艺术剧院,还有就是内蒙古演艺集团,用什么形式呢?用事业编的但是用企业化管理,这是我们当时将来要走一条路子,这样的话我们资源共享,可能跟全国就接轨了,在少数民族地区除了新疆和西藏他们没有动以后,我们内蒙也在积极在做这件事情。这样内蒙古民族演艺集团民族艺术剧院也是一个什么呢?也是咱们内蒙表演最大一个团体。我们现在是很快要挂牌了,在这个前期,内蒙院长是李强,这些年做了很多很多事情,包括国内外的一些文化交流。[ 2013-03-31 21:50 ]

[主持人]我们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一个团体,我们也想请张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2013-03-31 21:49 ]

[张东升]这一次改编还是不错的,这里头可能听到管乐和合木管还有打击乐在里头,所有跟我们前头听的半场听的形式就不太一样了,再到用交响乐的形式,用和声这种感觉以后让大家感觉到非常震撼的。[ 2013-03-31 21:49 ]

[主持人]是。[ 2013-03-31 21:49 ]

[张东升]是的,这个作品因为刚开创,马头琴代替了小提琴一、二提琴、中提琴。[ 2013-03-31 21:48 ]

[主持人]刚才大家收听到的就是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这是由辛沪光作曲,由敖特根巴雅尔来进行独奏这一块,其实我们可以听到马头琴的技法已经是炉火纯青了,甚至听到一些小提琴的这样一种感觉。[ 2013-03-31 21:48 ]

[中国广播网] (播放《草原音诗》)[ 2013-03-31 21:34 ]

[主持人]是真的不错,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首作品是1983年9月在第二届华北音乐节音乐会上首演,在这首协奏曲当中作者也是首次将马头琴演奏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融于一炉了,同时也吸收了提琴的功法、指法,双音和弦演奏等技巧,我们一起来分享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 2013-03-31 21:34 ]

[张东升]这一次因为我刚才讲过我们1、2、3提琴全部去掉了,用中低马头琴,四中低马头琴和低马头琴代替这三个声谱,这样音诗没有完整的演下来,过去将近30年就开始做这个作品,当然齐大师跟管弦乐团是一直合作的,这一次我用这种形式节选了一段,所有的这个弦乐部分都是用马头琴担任的,所以这一次我们也想出新音乐看看这样的效果怎么样,我看演出效果还挺好的。[ 2013-03-31 21:33 ]

[主持人]完全用马头琴模拟出来的战马的嘶鸣声,惟妙惟肖,这样的一首作品,马头琴协奏曲《源》,我们实际上真的在听这么多的音乐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我觉得马头琴可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多数在收音机前的朋友会觉得还是少稍微有一些陌生,知道有这样一个乐器存在知道它能给我们带来怎样心灵上的震撼,可能我们每个人没有那么深的情结,觉得和它有点不可割舍解不开的一种恩怨和纠结,没有到这样的一种沉重的地步,但是我们真的会觉得它给我们一种感觉就是悠远,这种非常真诚和悠扬的烂漫的倾诉,让我们融入到一种境界当中,给我们带来一种宽广辽阔的放达的期待,我们接下来要分享到的作品是《草原音诗》,那这个作品应该说是第一部马头琴的协奏曲是吗?我发现张院长已经进入到欣赏模式了。第一部的作品在这一次的演绎过程当中,其实我知道我们团一直在不停把一些作品来进行再完善,再创作更加适合市场,更加适合演出,更加完善它的一种技法。[ 2013-03-31 21:32 ]

[中国广播网](播放《源》)[ 2013-03-31 21:32 ]

[主持人]听着张院长给我们介绍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分享马头琴协奏曲《源》。[ 2013-03-31 21:32 ]

[张东升]当时记者登报说,什么是最伟大的感染,音乐是最伟大,民族音乐更是感染力,紧接着我们08年成吉思汗诗史又来到国家大剧院,正好落成典礼我们又做了两场演出。所以说像这一次专音乐会是马头琴专场音乐会,上一次我们是乐团跟马头琴共同给一个创作重启,这是我们第二次,我想不久将来我们还会创作更好的作品来北京。[ 2013-03-31 21:31 ]

[主持人]这反倒像是蒙古族表达敬意的方式。[ 2013-03-31 21:31 ]

[张东升]从内蒙开到上海,我们中途休息了一下,就是睡在张家口休息了一下。大家有这种热情就是把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能够参加上海艺术节,我们去那儿演出,去演出以后这里头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们的指挥就是中央歌舞剧院的(江正英)老师,他的父亲正在我们临走的时候去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急了,因为他一直从自始至终排练到演出都一直是他,但是江指一讲到这儿,我真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说我父亲临终的时候跟我说这么一句话,孩子你去把这伟大的音乐去做下去,你演的是成吉思汗,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你要做完不要管爸爸,这时候他父亲已经离去了。离去但他没跟我们说,只是知道病重,可是演出的时候江指怀着这种感情对父亲的怀念,对作品的渴望让大家更能听到真正的蒙古音乐的感受,这场演出在指挥的感染下在作曲家的编配下真的感动了上海市民,长达20分钟的谢幕,人们激动得,最后我们也没有想到,人们激动在跺地板。整个呼呼的。[ 2013-03-31 21:30 ]

[张东升]他说早知道这么好,我一定帮你们推票,我们歌舞剧院也是将近140多人,坐了4车辆一大巴车和一辆道具车,拉过去他们剧场,因为音乐厅没有乐器。[ 2013-03-31 21:29 ]

[主持人]就震撼了。[ 2013-03-31 21:29 ]

[张东升]这个非常感人,我们首场演出是在参加07年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在移动音乐厅里,当时因为是考虑市场在做售票,也售票但是售票不太好,因为是一个省级乐团,完了过去以后又是个现场创作作品,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但是一看指挥、作曲家包括我们音乐团指挥作曲家还行,但是我们做了一个彩排演出,上午在排练的时候,这个剧场的总经理听完以后非常激动。[ 2013-03-31 21:28 ]

[主持人]就是他已经完全融入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当中才能提炼出来,同时又不是简单把已经流传的曲子进行一个再创造。[ 2013-03-31 21:28 ]

[张东升]《源》这个作品是马头琴的协奏曲,作曲家是我们中央音乐学院的唐建平老师,这个老师是一个汉族,但是他特别热爱民族音乐。因为我跟他,我们歌舞剧院跟他从06年到07年到08年就是成功在三年里头,完成一个成吉思汗这样一个交响史诗,刚才大师成吉思汗《两匹骏马》我就突然想起这段历史,唐建平老师就把成吉思汗将军的诗史用音乐的形式,用交响乐团和马头琴,融进马头琴包括原生态呼麦,歌舞剧院我们是70多人的剧团和50多人的无伴奏合唱融在这个作品里头。这个作品唐老师写了12段音乐,但是这里头一听全部是蒙古族音乐,但他没有取材这个民歌那个民歌没有,所以这个《源》也是来自这样一个创造,但一听就是民族的东西,一个汉族的作曲家他能做的这么好,非常了不起。[ 2013-03-31 21:27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要可能可分享就是一个创新的作品《源》,给我们介绍一下,因为这个我在听的过程当中我会发现这个太难了,一边马头琴,一边还要有口弦琴这样一个演奏,这属于就是一心二用吗?[ 2013-03-31 21:27 ]

[张东升]我想还是在音乐中,因为好多是常识,我来北京给首都人民献上这份文化大餐,首先我们要做好,因为民族乐器它的表现方式和它的形式和内容,除了我们齐大师这样一个传帮带,这样一个领军人物之外,关键是马头琴它最后能做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实际上大家怎么能认可它呢?刚才大家听到《回想曲》,像这样的作品我们经常是市场演出,所谓的作品都是在市场里演出,这些启奏从来脱谱子的,不看谱子这样的加上伴奏,这样的作品很熟,要不说齐大师他不光是一个演奏家,他确实是一个作曲家,像他的成吉思汗《两匹骏马》拉的非常好,从中可以听到他就是搞怪的弦乐,比如说小提琴(中逸弦)类似练习曲他都可能融进去,我想这样的作品,最后我们还是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听众或者是观众能够欣赏它,原汁原味的东西是最可观的一个东西。[ 2013-03-31 21:26 ]

[主持人]真的太精彩了,而且这样的一首作品,我反倒觉得是我印象当中的马头琴曲应该有的样子,刚才我在听的过程当中,就是浮想联翩,我突然间想到了就是曾经有一个人给蒙古族音乐有这样一段话,他说蒙古族音乐是融入了它的历史、精神还有思想,而且草原民族面对辽阔无垠、包罗万象的自然画绢,它的感官已经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这种感官这样一种能力,比如说它善于齐射而且善于用套马杆来延长自己的双臂,因为它就能用更大的胸怀来拥抱世界,而且他还有奔马作为自己的双腿一种延长,所以说自然而然它的活动范围就很大,所以为什么说草原给我们一个非常宽广的感觉?所以我想坐在收音机的你也好包括我自己也好,一个宅男,经常性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虽然说现代人非常有幸通过互联网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但是又多多少少和自己的灵魂有关呢?和自己的生活有关呢?所以真的听这样的一场音乐会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一种感慨了,在这里特别想问一下张院长,就是您当时在参与这台演出,因为你本身也在台上,您在参与这台演出的过程当中,有没有想到这些层面?还是更多是沉浸在音乐当中。[ 2013-03-31 21:24 ]

[中国广播网](播放《回想曲》)[ 2013-03-31 21:17 ]

[主持人]我们现在来分享一下,同样还是来自齐·宝力高老师的作品,马头琴齐奏《回想曲》。[ 2013-03-31 21:17 ]

[张东升]所以我这一次这场精品音乐会主要是马头琴为主,你看我们所有设计15个节目,全部是以马头琴为主,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表现手发,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示给大家。[ 2013-03-31 21:17 ]

[主持人]我们实际上更愿意把它变成我们生活当中一个陪伴,就像过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马头琴所带给大家带给所有蒙古族同胞心灵上的慰藉陪伴也好,那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一件事情,可以想像,我觉得张院长可能心里也怀着这样的一个算是一个比较宏大的目标。[ 2013-03-31 21:16 ]

[张东升]是,因为你所看到都是在城市里头,像呼和浩特市是这个蒙市,在市里头因为普及还是快的,因为有学校,学校可以去教这些孩子们,另外就是各种场合娱乐场所都有很多孩子去拉马头琴。[ 2013-03-31 21:16 ]

[主持人]好像听说在内蒙古的有些地方就是马头琴非常的普及,可能十个人当中会有九个人多会去拉,但是和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马头琴的发扬光大还是有一段的差距吗?[ 2013-03-31 21:15 ]

[张东升]刚才说了马头琴传播大师这几年做了很多,可是再到边缘地区我们汽车都很难走,学校里头看到,因为我们整个音乐会里头马头琴作品很多,包括像(柴而达斯)这样的演奏也有,虽然大师没有演奏但是他的弟子都在演奏这样的作品,包括交响乐团,我们看到底下人最困惑的问题就是,识谱问题,你说怎么拉怎么拉,有人手把手教可以,可是他们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认谱子的问题,这方面,先别说简谱,五线谱大概也没人去教他们,这个是我们下次要做的一件事情,我看。拉的可以说拉的不怎么好,但是他们很热爱马头琴,我觉得这个精神是可以学。[ 2013-03-31 21:15 ]

[主持人]在广告之前,我们聊到的话题和张院长继续来分享一下,就是下到地方上去进行演出的时候,您看到印象最深刻一个场景是怎么样的呢?[ 2013-03-31 21:14 ]

[主持人]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您现在正在的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周日的特别节目《中国大舞台》,我们希望能够传承经典文化,荟萃艺术精品。刚才为大家带来很多的马头琴的精品之夜所传送出来的非常精彩一些马头琴作品,同时也和齐·宝力高我们世界级马头琴大师,来进行很多很多这种聊天和互动。真的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齐大师真的是琴痴,同时也是懂琴的人,而且也真的是为马头琴的发展也好,推广也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现在已经离开直播间了,不过还有我们的张团长张东升,我们的内蒙古歌舞剧院的副院长,作客在我们的直播间当中,继续来为大家来分享这一台精彩的晚会。关于这一台音乐会带给您的任何的感受和我们分享,可以通过腾讯或者新浪微博@中国之声,或者是@CNR《中国大舞台》将您的感受告诉我们,我们会关注您的每一条留言。[ 2013-03-31 21:14 ]

[主持人]我们稍候会和大家再一一分享这些精彩的马头琴作品,同时也会请我们的张院长来多多介绍一下咱们院团当中为了推广马头琴也好,还有马头琴技艺钻研也好,作品的创造上也好都做了哪些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2013-03-31 21:13 ]

[张东升]是这样的,尤其近几年文化惠民用高雅音乐这种形式走进校园,这是我们去年做的很多次,最感人我们去年交响乐团70多人,在一个也是过去我们蒙古族一个(夫兰木旗)拉手风琴的,他叫(孙日),他后来以后做一些产业以后有钱了,他回报家乡,他回报家乡跟查干老市长联手一做,因为这么大团队要下去的话肯定费用,就是当地一分不收,吃住行全是我们,主要是为中小学还有蒙古族,专门是蒙语学校和汉语学校,这样我们去年走的15场演出,15场演出,咱们讲的马头琴,我介绍一下当地看到了好多的孩子们都在学习马头琴,他们都在学习马头琴,他们认为我们这场晚会又针对马头琴写了很多的作品。[ 2013-03-31 21:12 ]

[主持人]包括蒙古族、汉族、鄂伦克族、鄂伦春族、满族、回族、朝鲜族,很多很多民族都在我们这个团体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团体本身也是除了来北京包括参加上海艺术界,包括参加一些大的演出活动或者自己的音乐会之外,也会把最顶尖的表演会送到非常偏远的一些地方去,让那里的孩子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是这样的吗?[ 2013-03-31 21:12 ]

[张东升]是的。[ 2013-03-31 21:12 ]

[主持人]张院长是这样,我注意到咱们院团本身也是一个多民族融合一起的院团。[ 2013-03-31 21:11 ]

[齐·宝力高]6千个大概是过去前十年,现在是为啥呢?因为万马奔腾,奔腾一次300块钱,有人一天奔腾十次,有个三千块钱。[ 2013-03-31 21:11 ]

[张东升]5万人了。[ 2013-03-31 21:10 ]

[齐·宝力高]现在是5万多人。[ 2013-03-31 21:10 ]

[主持人]好象有人给你统计过说您的学生6千以上。[ 2013-03-31 21:10 ]

[齐·宝力高]我是这样的,我前两年我给自治区主席写了一封信,我说马头琴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马头琴学院,这个学院的名字应该是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因为我也快70岁了,又没有不死的人生,我有一天会死了,所以我想把我学的东西都教给后代,所以马头琴一定要传承下去,后来主席批示以后,最后批的内蒙古大学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后来这个学院搬到了西藏,现在今年开始盖了楼,9月份开始正式,学生们可以来,来了以后估计他可以来,各国的人都可以来学习,但是我跟他们合资的学院我当时也不了解,它是一个大专,可是明年开始就变成了大学了,所以我不管大专也好、什么也好,我说先把这个学校办起来就比较合适,所以这个学校正在办的当中9月份开学,现在正在招生。[ 2013-03-31 21:07 ]

[主持人]刚才在分享这首曲子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的时候,大家意识到这其实是齐·宝力高老师独奏的一首曲子,真的我的个人感觉就像是那位日本朋友所说的一个人的乐队、一个乐团这样一种力量,刚才在听的时候齐·宝力高老师也在闭目凝神好象为自己的演奏做一场复盘一样,尤其是其中一些细微一些推弦,还有一些细微情绪的变化可能一直在属于不停的精益求精,一种捕捉。我刚才替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齐·宝力高老师两双手,他的右臂明显要比左臂要粗一些,而且右臂的小臂真的是坚硬的像钢铁一样,然后右手的虎口有一个非常大的茧子,而左手抚弦的手指也都有点变形了,在我看来,这可能是常年练琴,就像是战士身上的伤痕属于自己的勋章一样。实际上我们看到很多朋友现在都开始来互动,这位"姚亮"他说我学马头琴就是看着老师的视频学的。而这位朋友说的,艺术家重要,听众很重要,所以要培养听众,听众的历史意识、艺术涵养很关键,所以要加大马头琴推广和宣传,我们刚才也听到了宝力高老师在节目里把自己的手机号码都曝出去了,看来真是不遗余力,对于马头琴听众群体的培养也好,还有后继来人的技能的培训也好,您包括像张院长都做过哪些工作呢?给我们分享一下。[ 2013-03-31 21:05 ]

[主持人]所以您必须要了解整个乐团,如其是像作曲也好像,甚至每一个拉琴的琴手在乐团当中的位置也好,都是要有一定的设计才能够呈现一个非常完整完美的演出,我们就二话不说分享这首来自齐·宝力高老师的倾情演绎,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 2013-03-31 21:05 ]

[齐·宝力高]50块钱,说了我们团也没钱,但是你写得非常好,为什么我写这个?一提起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的时候,全世界都知道,我想这是一个常识,内容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内部不团结的话,早晚完蛋的意思,我一定要我们是核心一定要团结,团结才有力量,我说这个意思,我的曲子主要的内容就是就这个意思?[ 2013-03-31 21:03 ]

[齐·宝力高]你前面不知道你就是一个演奏匠,跟钉鞋匠一样的演奏完了就走了。 [ 2013-03-31 21:04 ]

[主持人]我发现齐·宝力高老师有一些言论,我在各种媒体各种途径上了解到,发现您有很多属于自己独到的见解,你提到艺术家首先应该是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诗人,最后才能称道艺术家,前面把东西都夯实了。[ 2013-03-31 21:04 ]

[主持人]当时50块钱很厉害。[ 2013-03-31 21:03 ]

[齐·宝力高]我是这样的,马头琴它是一个表现力特别强的乐器,所以我没要什么伴奏,但是这个弦伴奏这个弦,它的和声都是经过我的作品,我这个作品第一次写出来的时候,86年写出来的,后来我们团长高兴给我奖励了50块钱。[ 2013-03-31 21:01 ]

[主持人]是这样的,因为我当时在现场看的时候,因为刚才张院长介绍了一共是140多的演职人员,但是我觉得不只这么多人,给我一种磅礴大气的一种感觉,尤其是像这样的一些作品,演兵也好或者是一马奔腾也好,一旦拉响的时候真的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其实,你怎么做到一个人像一支军队一样在战斗。[ 2013-03-31 21:00 ]

[齐·宝力高]数不清,但是我第一次去日本参加艺术节那一年,92年我演奏这个曲子的时候,那时候广岛一个大剧场的经理说了,你这是一个人的交响乐,他说这个你虽然是一个人拉,但是是一把马头琴的交响乐。[ 2013-03-31 20:59 ]

[主持人]这首作品是您多次演出过程当中,是第几次您也数不清了。[ 2013-03-31 20:59 ]

[齐·宝力高]我想的是这个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的内容。[ 2013-03-31 20:59 ]

[主持人]传承经典文化,荟萃艺术精品,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国之声,大型文艺专栏节目《中国大舞台》我是主持人杨昶,今天晚上为大家呈现的是马头琴精品音乐术会,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还有民族歌舞剧院副院长张东升先生,在广袤天空之下邀您同醉,不知道您现在已经被音乐所迷醉了呢?那在这里特别提醒您,如果您关于这台音乐会有任何的感受,或者关于马头琴和蒙古族音乐有任何问题的话都可以随时和我们进行互动,可以通过腾讯或者新浪微博@中国之声或者是CNR中国大舞台,将您的感受告诉我们,我们会关注每一条留言,同时在座的嘉宾也会解答您的问题,看到了这为"京城里然"我们的老听众,他说狐埋马头琴,蒙古族深邃精神的表达,悠扬畅快,体现了草原儿女的宽广胸怀,大美意境,心驰神往的万马奔腾,我5年前现场聆听过齐·宝力高老师的神情演绎,美。所以说接下来我们可能就会听到在这场晚会当中齐·宝力高老师这种倾情的演绎,这台晚会您一共是参加了三首作品的演绎,接下来要听到的是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我记得当时在演出的过程当中,台上很多很多的人,但是您是非常安静非常自如的,就走到台前坐定开始属于您的演出,当时演出过程好象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默默听你拉琴,您当时在台上是在想什么呢?[ 2013-03-31 20:58 ]

[主持人]所以我真的希望有机会能够现场听一下齐·宝力高,拿那把上百年的琴来拉一拉,看它是怎样和过去进行一个对话。今天也真的是非常感谢齐·宝力高大师在我们的节目当中分享了他从艺这么多年的历史,也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马头琴的知识,我们现在发现门口有很多的同事都排着队等着采访,我就先把大师放走之后,我们来分享一下马头琴和金葫的对决,《夜深沉》。[ 2013-03-31 20:49 ]

[齐·宝力高]我专门花了到蒙古国买的香牛皮做的皮子的套,那个套也特别高级,他们说这么一个破琴你做这么贵的,我说你们不懂不懂。[ 2013-03-31 20:49 ]

[主持人]真的这个故事听的浑身起鸡皮疙瘩,太有传奇性了,放到现在来讲都觉得不像是一个真实会发生一个故事,但是就是发生在齐·宝力高老师的身上。[ 2013-03-31 20:48 ]

[齐·宝力高]我拿这个琴就拉,演奏声音好,我就奇怪为什么六七八百年了它为什么皮子没有坏,为什么杆没有烂,为什么看起来还是那么年轻我就奇怪,所以我这个琴我是一般不拿出来,我一般放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完了我又怕它潮湿又把它感冒又怕它吃多了,我就所以把它当做生命,它是我的宝贝也是我爸一样,我对它特别尊敬,所以这么一个故事。[ 2013-03-31 20:47 ]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这把琴在您手上它才有它的价值。[ 2013-03-31 20:47 ]

[齐·宝力高]不是钱,那个东西那个马头琴都是600万美金的,那么厉害。[ 2013-03-31 20:46 ]

[主持人]不是钱来衡量。[ 2013-03-31 20:46 ]

[齐·宝力高]这个琴就扔了不要了,到底去哪了,我知道,上边有汉字那肯定是有根据的,那是元朝时候的东西,还是金字写的,我说好吧我找,我一直找找了28年。德王的儿子他给我找见了。可是我修好的以后,现在拉也是声音特别好,现在就那么一把,后来有一个地方博物馆说,我给300万你把这个琴给我,我说300万,你给我三千万我也不给我这一辈子就捞了这么一把,我最值钱的而且最宝贵的。[ 2013-03-31 20:45 ]

[主持人]错过了?[ 2013-03-31 20:45 ]

[齐·宝力高]我老师活的时候给我讲的,他说这个(司达西)老先生和我(桑多罗)老师52年去了多伦,去的以后收集民间故事,比如说马头琴的故事,溯河的白马这些东西都是他那一次收集,收集当中多伦的庙里把这个锡林郭勒蒙里面的各旗里面的王爷财产没收以后都搁在庙以后,完了他说了,有一个人说了,这里边有一把马头琴,(司达到)老先生你拿上,老先生一拿一看上面写的福禄,两个字,汉字。这是汉人的马头琴我不要,完了你拿走吧已经拿来了,拿来以后把这个琴就是不知道扔在那儿。这是汉人的,上边哪有马头琴扔在这儿的,不懂历史是民间艺人,为啥呢?元朝时候就是蒙古人就是蒙汉用的非常好,而且连的诗歌不次于杜甫,因为是朱元璋当时都是烧了,所以蒙古历史就留下那么点,这个东西。但是他是民间艺人就不懂这个。 [ 2013-03-31 20:44 ]

[主持人]你怎么一开始知道有这把琴在呢?[ 2013-03-31 20:44 ]

[齐·宝力高]对,这把琴我是找了28年,28年当中我这个人有决心,只要是把办一件事情,哪怕是它在地球那一头也没关系,我肯定会把这个事情我会达到目的。为啥?一个男人,一个男人一定要跟自己过不去,这才真正男人,天天喝酒、抽烟完了跟自己过的去,还没到50岁酒鬼死了那有啥用,死了就是行话说的,人死如灯灭,完蛋了,你再英雄也没用,所以你达到目的一定要好好的活,所以我就找这个马头琴,一直找,找了28年我找见了。[ 2013-03-31 20:43 ]

[主持人]我还听说您个人的一个故事,因为您是琴痴,收集了100多把琴,听说最值钱的一把琴,得追溯到元朝了?[ 2013-03-31 20:42 ]

[齐·宝力高]不是,这个我没听说过,但是现在的人吹牛的人非常多,为什么呢?因为不生孩子的老婆老跟生孩子的老婆上课,所以我有些时候也不愿意听这个,为啥?本来就是一个小家伙,好象比我现在70岁我也不敢说有些东西,为啥呢?我小时候亲眼见到一个东西是这样的,有一句话你请10个喇嘛念经,还不如你请一个最有名的马头琴家来你家拉拉马头琴,你这个家里面就兴旺了。比如说牛得了舌头烂的,那叫什么病?汉语怎么说呢?口蹄疫,完了马呢?得了鼻子病,完全以后我亲眼见过,一个大锅里边把砖茶熬出来,里面搁上咸盐,把它晾好了以后,马槽里面搁进去,完了就把咸盐放进去牛来舔,然后上面井的那头西北角上有一个红地毯红地毯到地下,上面坐着(司拉西)老先生拉马头琴,他拉的是什么?叫(盲格斯),他拉了以后确实牛的病也好了,马的病也好了,这么神奇,所以人家说,你请十个喇叭念经,还不如请一个马头琴家来拉琴。[ 2013-03-31 20:41 ]

[主持人]但是马头琴真的是在蒙古族同胞看来是非常重要,因为我知道原来在草原上,制作一把马头琴之后,是要举办一个仪式的,是这样一个的传统?[ 2013-03-31 20:40 ]

[齐·宝力高]味和意思,一个曲子一定要有一个内容,让人听了以后感觉到一种比如万马奔腾,人听了以后,紊乱到情绪,所以曲子这个东西写的没有一个说明不了一个问题,那个曲子也就是娱乐吧,这个娱乐这个曲子可能不做,也就是说明一个马头琴过去古老的时候是这样演奏。[ 2013-03-31 20:40 ]

[主持人]我觉得反倒津津有味。[ 2013-03-31 20:39 ]

[齐·宝力高]刚才演奏这个曲子实际上是很简单的,它也就根据民间一个曲子改编的,这是一个。但是怎么说呢?这种曲子如果整个晚会就这么一个曲子可能没人听了。[ 2013-03-31 20:38 ]

[主持人]这首作品就请两位给我们好好的介绍一下,因为这个作品叫《马头琴赞》,这个作品是属于分段呈现多种演奏法,非常独特的一种风格,马头琴演奏法很多很多,正四度,定弦潮尔演奏法,正四弦额用特演奏法等等等等,现在马头琴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技法4也相对统一了,为什么还要保持这么多的演奏法和不同形制的马头琴。[ 2013-03-31 20:37 ]

[主持人]您爱马头琴同时因为您在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去喜欢上马头琴,欣赏到马头琴,好,我们接下来继续来分享这首马头琴的作品,马头琴重奏《马头琴赞》,说的就是齐·宝力高老师念念不忘的,伴随他一生的那把琴。[ 2013-03-31 20:36 ]

[齐·宝力高]因为发展一个乐器,需要一定要作曲,没有曲子的话,那个琴就是没用,所以我当年写的《万马奔腾》,我借着现在整理出来的有100个曲子还有三个协奏曲,我写过很多歌,什么小歌,为啥?我写成乐曲,当中我乐曲是难,那歌曲就好吧啦,8个小句写完,可是乐曲这个的要学曲,和声各个方面都要学,你才能写出来的器乐曲,器乐曲就是技巧,又要懂得马头琴全部技巧你才能写出来,你的演奏水平到了那个水平你才写出来,为什么过去(蒙语),实际上它9岁就开使用动态,他一辈子写了6个交响乐,6个协作去,还有小曲多乐,那时候56岁死的时候,已经是世界上很有名,钢琴家都是佩服。所以我一辈子最佩服的人(帕格里尼)这个人了不起,所以我就是爱马头琴没办法,我爱马头琴跟任何人都不一样。[ 2013-03-31 20:34 ]

[主持人]因为拉出来不是您心里的东西。[ 2013-03-31 20:34 ]

[齐·宝力高]那时候我不是一个作曲家,但是我一定要学作曲,不学作曲的话是不行。[ 2013-03-31 20:33 ]

[张东升]对。[ 2013-03-31 20:33 ]

[主持人]宝力高老师是这样,我这么跟大家介绍,他当年开始拉琴的时候,马头琴曲,广为人知的马头琴曲其实还没有那么多,你除了是一个马头琴的演奏大师之外还是作曲家,很多的曲子张院长知道,很多的著名的曲子都是出自齐·宝力高的手。[ 2013-03-31 20:32 ]

[齐·宝力高]我是这样的,一拿起琴我就忘了我是谁了。我有些时候在舞台上演奏5分钟,我有时候在哪儿呢?观众一鼓掌,这在日本,这在巴黎,这在台湾呢?这在金色大厅,这在奥运会呢,或者是我去年11月10号办的音乐马头琴音乐会和国家交响乐团一起,团里划指挥,我怎么在这儿了,一看是国家大剧院,所以什么东西也是,我这是一个。我拉琴不是为了钱也不是出名,所以我理解我对这个曲子一定要,我对工作所以我一般拉琴的时候,有人一说话我就生气,我正在上班你不能说话,就是你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出去,所以我对音乐来说就是我的生命。音乐是我的生命,马头琴更是我的生命了。所以音乐我写过一个东西,我说音乐是我的生活,马头琴是我的生命,我这样,所以我就是拿琴的时候,我一定要进入角色里,我绝对不能说我拉着琴,中午吃什么呀,我练琴的时候也是一样,所以我一直出汗。[ 2013-03-31 20:31 ]

[主持人]你是在每次拉琴的时候和琴的交流也好,或者自己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2013-03-31 20:30 ]

[齐·宝力高]一共62年的琴,舞台上56年。[ 2013-03-31 20:30 ]

[主持人]我真发现齐·宝力高老师为了推广普及马头琴真是不遗余力,我想请问您,当时您在拉琴的时候,因为您说你拉56年的琴,今年已经快70年了?[ 2013-03-31 20:28 ]

[齐·宝力高]北京有,你就打我的电话,我会给你找,我的电话136……[ 2013-03-31 20:28 ]

[主持人]像这位朋友听了这个马头琴,对马头琴非常感兴趣,"姚亮小亮"他说我想系统的学马头琴,我在北京我能学吗?有没有普及教学的地方呢?[ 2013-03-31 20:27 ]

[齐·宝力高]我是学了3年小提琴,两年中提琴,乐队里我也是独奏过,我这个人胆大,但是我这样想,艺术这个东西一定要按照毛主席说的,(狗为急用,羊为种用),最终的形式不是一个光中国人用你,现在全世界都按照毛主席延安那套规则办的,为什么呢?你纯粹洋了没人听,你纯粹土了没人听,所以他一结合起来就有人听,所以人也是这样的,最聪明的孩子都是两个民族结婚的孩子生出来的。脑袋最好。所以我这个人什么东西一定要改革,社会前进一定要改,不改不行,一定不改革的话永远就是变成垃圾堆。[ 2013-03-31 20:26 ]

[主持人]我发现您好像不太拘泥于这些东西。西方的演出技法也可以引进到马头经典里头?[ 2013-03-31 20:25 ]

[齐·宝力高]也不敢是,也不能这样说,好多理论家非要给一个乐器也好,给一个烈士也好一定要找一个父亲,那鸡蛋先出来的还是鸡先出来,这是一个问题。[ 2013-03-31 20:25 ]

[主持人]刚才大家听出来了,这一段潮尔的独奏和刚才齐·宝力高老师拉的那把琴的音色稍微有些不太一样,这个潮尔是马头琴的前身?[ 2013-03-31 20:24 ]

[主持人]大家现在已经听到了我们齐·宝力高大师正在旁边调弦,稍候可能会请他现场来为大家演绎马头琴美妙的音色。传承经典文化,荟萃艺术精品,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中国之声大型文艺专栏节目《中国大舞台》,我是主持人杨昶。今天晚上为大家呈现的是马头琴精品音乐会,而我们今天也是特别邀请到了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我们请他用琴给大家打声招呼。太棒了,实际上我们刚刚听到的真的是一个即兴,是我不情之请要求齐·宝力高老师在现场为大家分享马头琴这种美妙的音色,同时在我们今天直播间当中还有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副院长张东升。张院长您好。我们继续来分享今天这样一台演出。实际上我们知道马头琴真的给大家太多太多这种意向了,像"下一站JAY"这位朋友他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向往的地方,我所向往的地方广袤的草原骑上黑色的骏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来聆听蒙古包里的蒙古音乐,马头琴,稍候我们就来为大家分享这首作品,这首作品叫做《出行》,是潮尔独奏。[ 2013-03-31 20:23 ]

[主持人]我们都说现在想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真的太难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来自草原的新鲜空气,接下来的作品是《海木日》,马头琴齐奏,一起来分享。[ 2013-03-31 20:21 ]

[张东升]首席长笛。[ 2013-03-31 20:21 ]

[主持人]本来是一个独奏的乐器,但是现在合奏,同时还要和交响乐团进行这样一个配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张院长本身也是在乐团当中负责长笛的部分。[ 2013-03-31 20:20 ]

[张东升]这个问题首先,现在人们对于马头琴的了解越来越多了,因为它马头琴在前人像齐大师这样的领军人物在一起传帮带,马头琴在全国各地基本上大家都知道它,知道它另外我们这一次进京演出马头琴精品音乐会,也是马头琴专场音乐会,我们做这个也做了大量的宣传,新闻媒体上都做了宣传。人们实际上还是抱着一种马头琴究竟你能拉出什么样的感觉,这一次根据我们这台晚会主要是结合着市场,把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进行配戏编排、进行改编,比如说《梁祝》大家家喻户晓的作品,经过编排以后降,以前是G调我们现在改成F调,为什么改F调?根据改成F调一会儿大师能解释这个问题,它是定弦问题,指法问题还有演奏法问题,那么我们在这里头做了很多的调整。另外我们也从晚会精细策划从几个方面,就是从最早的绰尔,我们大师刚刚讲的,它一个出来从绰尔到中间,后期到中间的演奏到后期跟管弦乐这种合作,实际上大家可能一会儿能听到这种感觉,就是我们跟乐团合作,跟张团合作是什么呢?就是把一二提琴,就是一提、二提、中提去掉了,所有的管乐30多人,有6个备死了,留下了说这一次给马头琴一个非常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大师知道你这个马头琴你拉旋律的东西和节奏的东西可以,变化音多了以后确实有演奏上的,技法上了。我们这一次摘选,《梁祝》就是摘选它的旋律部分,《藏夜医师》那就是大师已经演出几十年的作品了,只能是摘选。这一次通过这样的实际上是把这个马头琴的形式丰富了一下,可以说用交响乐团管乐,铜管和打击乐和低音贝斯,这样把和声丰富了,因为这些和声都是经典的,我不管你是怎么编排,怎么改变那是必须按传统的东西过来的,控制马头琴音色是大师交给他们很多的东西,你别张阳,别拉大肚子音,别把自己显示出来,你永远是一个群的感觉,让你感受一下这个,这样的话实际上马头琴演奏又做了一个新的提高。[ 2013-03-31 20:17 ]

[主持人]从来也不会孤单因为有琴的陪伴。张院长我们自己在聊天的时候也说到很多,关于咱们团的历史沿革还有典故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所以有这么一个精彩,这位朋友说了"平安大地湾颂声林"他说从现实的苍茫辽阔,马头琴的清凉爽口,然而感觉到飘逸神往,保护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好期待歌声飞扬起来,我们今天歌声就是来自马头琴,因为有人说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歌喉,我们当时看这样一台晚会,我作为一个观众在现场看的时候,我会觉得为什么那么多北京的这些都市人会那么喜欢来自大草原的音乐?可能因为每个人心里有一个漂泊的情节,我们知道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主,它会一直在不停的迁徙水草而居的一种状况,而现在很多都市人也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态,有很多是外来务工的朋友有很多从二三线城市发展的朋友,可是他们远离自己的家庭,远离自己的父母,心里头就和咱们音乐所传递一种情怀不谋而合,您是怎么看的?[ 2013-03-31 20:15 ]

[齐·宝力高]我就信仰它,比如说我感冒了,我早晨一起来看到我的马头琴墙上挂着,我说没事儿,我还得拉一拉一出汗这个病就好了,所以我的马头琴一直是跟着我,我是文化大革命蹲过6个月监狱以外,留下的时间它永远跟我在一起。[ 2013-03-31 20:09 ]

[主持人]因为我当时跟张院长聊起来过,就是现在的马头琴发展到现在您是功不可没的,我还在想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琴,是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还是说刚才您那番话像信仰一样的存在。[ 2013-03-31 20:08 ]

[齐·宝力高]我过去很多次,我现在我这个人活着就是为马头琴,也是为马头琴而生为马头琴而死这么一个人。我作曲演奏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给我多少钱我才能来做,没有钱的话我不干,我没考虑过,我也没考虑过出什么名谁认识我,好啊我也没有,就是爱马头琴,因为马头琴是成吉思汗留下唯一一个乐器文化。马头琴这个乐器跟别的乐器不一样,它是带脑袋的乐器,有了脑袋就有了心脏,有了心脏就有的五脏,有了五脏就有了灵魂,所以在我的心目中马头琴不是琴,它是一个最伟大的一个人,它是最有思想的人,它在我的心目中也是跟佛爷在一起,所以我爱它。[ 2013-03-31 20:07 ]

[主持人:]宝力高大师是一个琴痴,因为我知道您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样一个话,就是为马头琴生,为马头琴死,这话在我来听很严重,您怎么解释这个表达?[ 2013-03-31 20:06 ]

[齐·宝力高]齐蒙古名字姓拿汉字写的话还是不太标准,但是这个历史上可能是有人一说就知道,我是乞颜部的后代,乞颜部氏就是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所以宝力高就是泉水的意思,就是乞颜部的泉,天天冒就这么一个意思,实际上是蒙古叫(蒙语)。[ 2013-03-31 20:06 ]

[主持人]有没有一首曲目把大家拉到了大草原,伴随着骑马的汉子一起驰骋的感觉呢,看到现在我们的新浪微博的平台当中有很多听众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跟我们来进行互动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今天的这场马头琴精品音乐会和中国大舞台的直播,会随时在新浪微博当中和大家进行互动和分享,如果您听到的这些马头琴的曲目产生哪些共鸣?有什么感受或者您对于齐·宝力高大师或者我们张院长,也什么问题想要请教他们,关于马头琴的知识也好,关于蒙古族音乐也好都欢迎大家通过两个平台来和我们分享,新浪微博腾讯官方微博,还有中国之声和CNR中国大舞台的微博都可以。刚才有一位朋友问说,齐·宝力高老师,因为我做这期节目我对它有一个非常系统的了解,真的是在蜚声海内外的马头琴大师,可能这一位朋友头一次听到您,他问您的名字怎么写是齐·宝力高?[ 2013-03-31 20:04 ]

[主持人]所以说这场演出,总结一下那就是齐·宝力高、布林、达日玛等马头琴演奏家同台献艺。这是不同代的马头琴演奏家,同时还有什么呢?还有就是各种各样的马头琴的演奏方法在这一台的晚会当中全部都体现出来的,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在马头琴的演奏过程当中,感觉到马头琴在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和这个时代共生共融。我们看到现在这个微博平台当中已经有很多朋友发来属于自己的关切,像这位叫小张朋友,他说音乐是现在人类的灵魂,而马头琴的音符就是蒙古人的灵魂,在蒙古人的内心深处琴声是爱情、爱人是爱心,在广袤的草原只有琴声才能体会生命的跳动和生活的快乐,想必这位朋友一定也是来自草原的朋友。说了这么多我们赶快进入到今天的这场演出,首先为大家送出的马头琴齐奏叫做《赛马》,也是大家非常熟悉一首曲目,这首乐曲表现的那达慕大会上赛马手你追我赶的热烈的情景,赞美的是蒙古族男儿的勇武豪放,作曲达日玛,改编:段泽兴,领奏也是达日玛老师。[ 2013-03-31 20:02 ]

[张东升]是的,我亲眼目睹这个事情,因为我大概2、3岁的时候,大师那时候正在台上,正式和我们交响乐团我们管弦乐队,那时候我们就经常在一起为大师协奏,那时候聆听大师的(兴国光)老师的(曹隐士),包括那时候还有我们华北之秋等等一切,就是马头琴和(江凌玉)的合作,那是大师起了一个决定性的风范,从那以后再没有好些人去做这个事情。  [ 2013-03-31 20:01 ]

[主持人]私底下我和张院长也聊过,聊到齐·宝力高老师,说齐·宝力高老师如果没有老师的存在,可能现在马头琴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这个样子,可以这么说。因为包括像现在的马头琴的形式,它的演奏的这样一个方法都是靠齐·宝力高一点点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状态的是吗?[ 2013-03-31 19:59 ]

[张东升]阵容非常强大,然后大家因为我们去年在呼和浩特就已经成功上台演出了,演出以后我们这一次进京又经过不断的修改,细排提炼完了,大师也提出好多的建设性的意见,另外大师也非常高兴,这一次大师从国外一听说这个马上赶回来,我一定要参加。《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深深的给观众带来的真正的音乐马头琴大师的艺术风范。[ 2013-03-31 19:58 ]

[主持人]阵容非常强大。[ 2013-03-31 19:58 ]

[张东升]首先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来到直播室,为全国广大听众介绍马头琴,刚才齐大师我们尊敬的齐老师把马头琴大致介绍了一下,他的艺龄就是他参加工作的年龄正是我出生的年龄,56年了。首先我们这一次我们通过北京在保利剧院的两场演出,因为效果非常好。这也是感谢我们政府一直多年来,齐大师知道,这些年政府一直非常支持马头琴的事业。进京我们是第一次这么规模这是第一次,因为齐大师还跟(泰平华)老师他们都合作了,那个这样和弹马头琴,这一次我们党委部长乌兰部长的倡议下,亲抓一项,一定要有突破要有创新,要彻底展示马头琴,真正表示出马头琴,这一次我们进京是140多人的演奏员。  [ 2013-03-31 19:54 ]

[主持人]宝力高老师咱们慢慢来聊,咱们同时把跟马头琴的讲解跟听众朋友的讲解分解到整台晚会当中。同时坐在今天直播间还有我们的内蒙古歌舞剧团的副团长张东升。张团,张院长给我们好好的来介绍一下,咱们这一台晚会希望传达给北京的听众,还有全国的听众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013-03-31 19:54 ]

[齐·宝力高]还有就是(图阿)还有(塔拉古特),五度定弦法,可是它演奏法也不一样。[ 2013-03-31 19:53 ]

[主持人]可以听的出来。[ 2013-03-31 19:52 ]

[齐·宝力高]所以有人是这样,有人说马头琴没拉好,他就拉了一个绰尔,绰尔以后他就说绰尔不是马头琴,马头琴不是绰尔,那就不对,不能说科尔沁人就不是蒙古人,锡林郭勒才是蒙古人,锡林郭勒人不是蒙古人,蒙古国才是蒙古,不是这样。我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都是演奏,但是演奏法不一样,比如说绰尔这种定弦法正四度,但是它演奏的曲子不一样,演奏法不一样,同样的琴拿到了阿拉克山蒙演奏的时候曲子又不一样,演奏法又不一样。[ 2013-03-31 19:51 ]

[主持人]马头琴听起来好象可以和自己交流,同时也可以大自然交流。[ 2013-03-31 19:51 ]

[齐·宝力高]所以就叫绰尔,为什么呢?因为蒙古人部落不一样,所以它名称也不一样,比如说马头琴的真正蒙古名叫(蒙语),叫带马头的琴,这个琴是从乌兰巴托一直往南锡林郭勒,完了西部地区的阿拉克山都叫这个马头琴。可是东边他们就不叫马头琴了,它就叫绰尔,完了它图案和额尔古特(音)他们不叫马头琴,他们叫(蒙语),是什么呢?会说话的琴。 [ 2013-03-31 19:49 ]

[主持人]就泛音。[ 2013-03-31 19:49 ]

[齐·宝力高]那个是演奏的,我是考察马头琴有什么演奏法我都去,瞎子、瘸子民间人,我给他们买酒买烟,完了我去他那儿学。马头琴有三个名字,有人说了绰尔,实际上蒙语叫绰尔,什么叫绰尔呢?它是带合声一拉两个合声就出来了,所以就叫绰尔。[ 2013-03-31 19:48 ]

[主持人]包括维也纳金色大厅。[ 2013-03-31 19:47 ]

[齐·宝力高]马头琴这三个字原来光绪33年,也就是1907的时候,日本一个风土人群专家他叫(日语),他从北京坐上马车,一直走奔了整个内外蒙。光绪33年1907年,有一天他到了喀喇沁,喀喇沁王爷的蒙古包里,找出乐器来,一看墙上挂着一个带马头的乐器,完了他拿汉字写的马头琴,日语的话大概是(日语)。从此以后我们整个中国就叫马头琴了,实际上马头琴是整个说起来的话,它是一共是有4种定弦法,五种演奏法,那一天我的孙子学徒们说三种可能是两种,我没告诉过他们,所以他说两种。我这一生什么也没干,就干了这么一件事,从8岁到今年我已经是69岁,我已经去内蒙古歌舞团拉马头琴,今年也就是56年,也就是毛泽东时代的一个艺术家,到现在年纪不大也就是明年70岁了,但是这些年里我去过的地方,全世界上蒙古人拉马头琴地方我都去了。   [ 2013-03-31 19:44 ]

[主持人]一说到马头琴我觉得今天的两个半小时将时间远远不够,齐·宝力高大师来给我们好好的介绍一下。[ 2013-03-31 19:42 ]

[齐·宝力高]弓弦和弓子。[ 2013-03-31 19:41 ]

[主持人]传说式的。但是马头琴最早最早的确是跟马有关的,就是的确是用马的尾巴来做弓弦。[ 2013-03-31 19:40 ]

[齐·宝力高]那就是一种传说。[ 2013-03-31 19:40 ]

[主持人]马头琴有一个诞生小小的故事。[ 2013-03-31 19:39 ]

[齐·宝力高]马头琴是2500年以前有,因为东胡时代就已经有了,东胡人把马头琴是马梢子上面蒙了牛皮,完了拿马尾做了弦,这样开始马头琴,一开始不是马头,是一个人头,因为是部落上的脑袋。[ 2013-03-31 19:39 ]

[主持人]刚刚这段片花还有包括我之前介绍马头琴的历史齐·宝力高大师已经纠正了一下我的问题,就是马头琴迄今不止1300年的历史。齐老师您再给我们讲一下,现在一共是多长的时间?[ 2013-03-31 19:38 ]

[主持人]今天晚上真的是丰富高兴,同时有这么好的一台晚会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实际上说起来,把齐·宝力高老师请到我们直播间也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这个机缘也是非常非常好,所以我不知道怎么介绍他,我就赶快制作了一个小小的片花,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2013-03-31 19:38 ]

[张东升]你好你好。[ 2013-03-31 19:37 ]

[主持人]还有同时正在大师旁边这位是我们晚上另外一位来宾,就是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副院长张东升先生。张团您好。[ 2013-03-31 19:37 ]

[齐·宝力高]你好。[ 2013-03-31 19:36 ]

[主持人]首先请出现在已经坐在我身边的,我应该怎么介绍他们呢,因为他真的是一位殿堂级的人物,我们首先欢迎到的是我们今天晚上的特别来宾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大师您好。[ 2013-03-31 19:35 ]

[主持人]难怪有人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的传神"。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马头琴,就那么一张弓,两根弦,就能把人带进了英雄的领地豪情的马背,梦想的故园,在那里完成着一次畅快的游历。如果您和我一样,喜欢蒙古族音乐,喜爱欣赏马头琴演奏,千万不可错过今天的节目,今晚为大家完整呈现,"马头琴精品音乐会"。今晚特别邀请两位嘉宾,来带领我们共同分享今天晚上这场音乐的盛宴。[ 2013-03-31 19:32 ]

[主持人]传承经典文化,荟萃艺术精品,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国之声大型文艺专栏节目《中国大舞台》,我是主持人杨昶。在做中国之声的新闻主播之前,曾经做过六年广播音乐节目,那时接触了我国大量的民族音乐作品,而诸多类型中我大爱蒙古族音乐。蒙古族音乐旋律优美、气韵辽阔、感情深沉、草原气息浓厚。说到蒙古族音乐又不得不提到马头琴,有人说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歌喉,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不论是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它伴随着蒙古族同胞走过了130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蒙古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2013-03-31 19:31 ]

[中国广播网]31日19:30,中国之声大型文艺专栏节目《中国大舞台》为您呈现“马头琴精品音乐会”。今晚嘉宾为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副院长张东升。中广网将进行图文音视频直播,欢迎关注![ 2013-03-31 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