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北京时间21点53分,今天《中国大舞台》就要和您说再见了,节目的最后,主持撰稿:子文,代表编辑导播:刘宏伟、刘宇菲,感谢各位听众和网友的收听和参与,也再次感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邵恩做客直播间。 [ 2015-09-27 23:25 ]

[央广网]《怒吼吧黄河》 [ 2015-09-27 23:25 ]

[央广网]《黄河怨》 [ 2015-09-27 23:25 ]

[邵恩]对,我觉得作为艺术首先要有感染力要打动人心,如果从个人、从一个小的方面着手,从一个妇女那时候被日本人欺负的中国女性有千千万,丈夫远在天边,自己的孩子被日本鬼子杀了,自己受了日本鬼子的凌辱,这样的妇女可能在中国有千千万,但是它这个作品通过一个人个体,通过一个人的哀怨,通过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这么一部歌曲唤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对他的同情心,我跟外国人有一次在演出黄河大合唱时我们讨论这个作品,这个外国人他说实际上他唱的是什么,他唱的是"今夜我要投入你的怀中"。实际上他是说中国妇女的眼泪汇成了黄河的激流。这是他们外国人的理解,说千千万万中国妇女的眼泪汇成了黄河的奔流的滚滚的黄河的激流,他说这种人民发自内心的这种怨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那么法西斯一定要失败的,他们一定要灭亡这是没问题的。 [ 2015-09-27 23:24 ]

[主持人]就是在艺术的处理上恐怕还是得遵循一些艺术的规律。 [ 2015-09-27 23:23 ]

[邵恩]这次因为我们演出黄河大合唱演了很多次了,我觉得这次是我和独唱之间我们的距离最近的一次,就是差距最小的一次,对于作品的诠释理解我们几乎都是不谋而合,因为黄河怨这个作品还是要摆正哀怨与愤怒之间的差别,或者它们之间的平衡,比如说命啊这样苦,生活这样难,鬼子你这样没有心肝。就说这些东西它有愤恨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如泣如诉,更多的是怨的成分,因为这个怨他觉得世道为什么对他这么不公平。当然我们一滴水和一见太阳我们通过这个个人的黄河怨可以引申到这个民族的灾难,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和所受到的这种屈辱,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往往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先唱大的方面,先去说OK,中华民族经历了苦难,中国人经受了屈辱,但是往往这样做的原因是想把事情扩大,实际上最后取得的结果正好相反,正好会让人觉得有口号的成分在里面。 [ 2015-09-27 23:22 ]

[主持人]就是在这样和平对唱的曲目比较轻快的一个节奏之后,迅速又进入到了第六乐章《黄河怨》,一个非常哀怨的乐章当中,这个乐章当中我非常想知道,在这次演出当中您是怎样的一个处理和我们音乐家的一个合作。 [ 2015-09-27 23:21 ]

[邵恩]是,当然顺便提一句,它这个歌词跟我原来看到的版本有一点点小的差别,它原来是说为爹娘当兵去,现在是说为国家当兵去,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个作品本身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有的人觉得他这样的风格,他在这么一个大合唱套取当中很独特很不一样,或者有人认为很不协调,可以我觉得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他的独树一帜的特点,才使得这个作品能够多样化,能够更有吸引力,我觉得这是非常成功的一篇。 [ 2015-09-27 23:21 ]

[主持人]就可以说他那一辈的音乐家是真的最早实现把西洋音乐进行本土化的实践者。 [ 2015-09-27 23:20 ]

[邵恩]是,这一段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山西说书,是我们的中国音乐当中另外一个伟大的遗产就是我们的曲艺艺术,其实严格的讲,这一段用这样的形式表现的其实是非常的合适,表现中国有血性的男儿不敢做亡国奴,走向战场去和侵略者斗争的一种激情,那么在这一段当中,我觉得,这么说吧,就是曲艺这个形式,有时候往往是表示一些娱乐性的节目,有时候是讲一段故事,而冼星海把这一段做为鼓舞性,一开始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其实也是说的故事,是两个人对但是他发展,他把两个人互相家乡职业这样的对话最后引申到家乡被日本人占领很不像样子,一定要回去战斗,他把这个升华了,所以这点真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举,同时也证明了星海虽然他作为一个法国留学的典型的学院派的作曲家,但是他对中国民间音乐,对中国文化的底蕴是非常的深厚,而且能够这么巧妙的运动我真的对他非常非常的敬佩。 [ 2015-09-27 23:18 ]

[主持人]您当时听到是黄河大合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唱曲,对于这一段唱乐章我记得严良堃老师在采访当中有一个评价就是能听出山西的粗鲁味,为什么会这样? [ 2015-09-27 23:17 ]

[央广网]《河边对唱曲》 [ 2015-09-27 23:17 ]

[邵恩]首先第一段,普通的版本一般都处理的比较美丽,我处理的比较凄惨,比较悲,因为他是河东民众痛苦的声音,它不是一个美的音乐,它是一个痛苦的声音,是一个痛苦的音乐,我在整个黄水谣当中,我都是本着一个非常痛苦、凄惨这样的一个主线去处理的,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在谱子上标的是一个力度,是连续演唱的,我把奸淫烧杀处理的很强烈,然后经过短的停顿,突然落下来,大家请听。然后这一段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开始很愤怒,但是他的结尾又是凄惨的渐落的,然后黄河是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妻离子散这有一个小停顿,然后再落下来。 [ 2015-09-27 23:16 ]

[主持人]刚才咱听到这一段《黄水谣》可以说是邵恩指挥注入了自己个人的一些非常独特的处理在当中,给我们的听众讲解一下,您的这个处理和其他的以往的指挥的处理有怎样的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 2015-09-27 23:15 ]

[央广网]《黄水谣》 [ 2015-09-27 23:14 ]

[邵恩]三弦和琵琶是很大的差异,它语言也不一样,所表现的内容也不太,当然我没有看到历史资料,这一段是曾经用过三弦,但是我知道在延安演出的时候,伴奏只有几件乐器,因为当时延安的条件很艰苦,有三旋,小提琴有两把,可能有几把二胡什么的,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不规整的拼凑的乐团,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当是有琵琶,冼星海没有用,还是当时他有意的要选择三弦,这个我真是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在现在的演出当中,这段琵琶表现应该是最合适的。而且能够表现的最充分。 [ 2015-09-27 23:13 ]

[主持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瞿弦和对于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一些艺术创作的感悟,在刚才这段朗诵当中,大家开头听到了一段琵琶的演奏,这是我们的专门邀请到的琵琶演奏家(杨静),我注意到有一个文献资料说冼星海先生在我怎样写黄河中,曾写到,他都是是用三弦给这个配乐诗朗诵来进行伴奏的,在我们的现在的版本中,现在是用的琵琶,我想问一下三弦和琵琶他们在这种配乐诗朗诵中他们有怎样的差异? [ 2015-09-27 23:12 ]

[瞿弦和]国交应该说他的历史非常悠久,国交在排演的时候,严良堃我看过它很多排演,他非常合作,今天他说大家累了我不用合了,没问题不用合了,实际上他排练是非常严格,乐队上哪一件乐器的音不准,哪一件乐器的节奏不对,合唱队哪个声部的每一个人的音,他都能听出来,在排练上让所有的队员都是心服口服的,而且我跟他去了台湾演出这个黄河大合唱,四次,到香港千人唱黄河。我都跟他去的,他是对黄河有着一种特殊的心态,他说你那天再不在,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海外的华人唱黄河他说我觉得我们血管里流的不是血,是黄河的水,这词写的多好,他的感情不一样,他对于中央乐团要求不一样,合唱乐团也是一代接一代,这里面还有一两个在30年前在唱的,乐队都像你这么大的30年前都没出生呢,所以这一代一代人。[ 2015-09-27 23:11 ]

[记者]跟国交的合作,跟其他的乐团有什么不一样呢?[ 2015-09-27 23:08 ]

[瞿弦和]是的,比如说对于黄河景色的这种描写,对黄河这种气势的描写,另外在黄河边上展开故事的描写,他应该有一些层次和段落,其实这个我觉光未然写的特别好的在哪儿呢?他写的是民族,里面没有一个字点到日寇两字,其实日寇是一个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不是说日本人民不好,它没有点到日寇两个字,他也没有单写共产党,你翻词吧,为什么台湾也能唱黄河,它写的是中华民族这个特别棒,这一点我觉得不是他有意地不写,而是说他理解为这种抗战是一个全民族的事,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 2015-09-27 23:07 ]

[记者]1985年第一次朗诵这个黄河之水天上来,到现在30年了,再朗诵,这么多年您也朗诵过很多次,对它的理解,对它的处理肯定也会不一样。 [ 2015-09-27 23:07 ]

[主持人]敢用这些字也说明他们内心有强大的一种革命的情怀,有一种民族的情怀在当中,我们听到这个瞿老师这次是2015年的朗诵,他其实这段朗诵在多个场合,很多乐队都合作过,我们来听听瞿老师对于朗诵它又怎样的一种体验? [ 2015-09-27 23:06 ]

[邵恩]我觉得是瞿老师在领着乐队走,我没起任何作用,因为乐队在听瞿老师的表现的时候,跟着他走就是为他伴奏,因为瞿老师的朗诵充满了旋律性,充满了激情,乐队听了瞿老师以后,就会演奏地非常贴切,这个跟我真的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比如说唱响了对法西斯灭亡的赞歌,一般来讲,对一个东西灭亡它不能唱赞歌,但是法西斯灭亡是我们大家都期望的,所以要去唱它的赞歌,比如说它用了金光迸裂,银白似雪,那么金光灿灿,金光闪闪,是我们的常用,但是金光迸裂,我第一听到,因为当时迸裂,真的是当时非常贴切既形容了黄河、也形容了中华民族的骨气,我们当时打不过日本人,但是我们不当亡国奴,这是我们的中国人骨气,就跟毛泽东的诗用了泪飞顿作倾盆雨,红楼梦里用了泪洒相思地或者说其他的泪,飞这个字也是第一次听说过,也是毛泽东的独创,所以这些伟大的文人们他们有时会用这个及普通的人中国字去表现他们内心世界,去表现他们该表现的那种,而且把它表现到了极致,我觉得这点真的是我敬佩不已。 [ 2015-09-27 23:05 ]

[主持人]邵指当时在现场指挥着乐队,配合着瞿老师的朗诵,您当时作为一边指挥一边聆听朗诵了时候,您内心是怎么一种感受?这个作品中有哪些词句也是让您深深感动的?[ 2015-09-27 23:01 ]

[央广网]《黄河之水天上来》 [ 2015-09-27 23:00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第三乐章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朗诵者瞿弦和。 [ 2015-09-27 23:00 ]

[瞿弦和:]今天在这演出有一个特殊的含义,也是一个让人难忘和激动的日子,因为今年是2015年30年前的1985年,当时香港的唱片公司,找到了严良堃老师,说我们想出一套完整版的黄河大合唱,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演黄河大合唱只演七段,唯独没有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这里第一个原因,这是一个纯朗诵,没有唱,第二个原因就是延安时期是作者光未然自己朗诵的,他披着一个黑斗篷,在延安那个场院上了一个垛子还是一个墩子上,站在那个上面,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一直没念,他没演别人也没演,他自己也没有再在音乐会上出现过,后来严良堃说,你要我去找小瞿,他管叫小瞿那时候,后来找我说有那么一个事,然后有一个作曲家叫施万春严良堃找到施万春,我又找了我夫人张筠英,我们一块到这个施万春家。 
为什么呢,因为我夫人她是从小学小提琴钢琴,她的音乐上了解多,就这个语言和音乐怎么能够对上口,怎么能够配合上,就到那去专门进行了比较细致的一个研究。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到中央乐团的和合乐厅,排练厅,那个剧务就说,咱们前面7段一会就过了,中国吃完饭我们准备供顿盒饭,完了咱们下午弄一个,这个咱们头一回演,可能时间长。没想到一遍就过了。后来当场的这个合唱队和这个乐队就高兴的不得了。 
不是我念叨,就是这种新的合作的形式,就实现了,从那以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录音的八个段落的完整版的黄河大合唱就是这儿,就是在这儿录的,那是1985年整整30年,这30年一般黄河大合唱有的还是演7段,因为有的人他背不下来,拿着稿念和这个不太一样。有的可能觉得时间长,但是一般的大场合就都演八段了。 
第一场恢复的演出光未然老自己来了,在休息室,就是听完,我见他,他说了4个字,4个字很简单,谢谢您啊,这个手握着你,其挺有劲的,就是它确实高兴。[ 2015-09-27 22:59 ]

[主持人]我们这个黄河大合唱在以往的很多版本当中,把这个朗诵给拿掉,认为好像朗诵跟合唱没有什么关系,但恰恰完整八段加入这段朗诵之后,黄河大合唱它的这种艺术内涵是凝聚在每一个段落当中。 
我们来听听我们这个朗诵者瞿弦和,我们著名的演播艺术家,原来的中国文工团的原团长,他对于这一段的朗诵,他排演的经历和感受。[ 2015-09-27 22:54 ]

[邵恩]不常用,但是黄河大合唱加入朗诵以后,第一增加了它的感染力,第二增加了它对作品要表现内容的准确的描述,第三通俗易懂,使得观众感受的得容易,因为在西方那些大合唱的作品,它的受众面不是全体人民,它是一些喜爱音乐的人,或者是有宗教情怀的人,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欣赏,但是没有这么深,而黄河大合唱是一个唤醒中国,当时是6万万5千万人抗日,不做亡国奴这样一个作品,它能深入到每位普通人的人心,这是黄河大合唱的作品最成功的一面。[ 2015-09-27 22:54 ]

[主持人]其实这只是一种艺术手法不同的表现方式,我想问一下邵指,在大型合唱的音乐作品当中,插入朗诵这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吗?还是说黄河大合唱所独有的一种特点? [ 2015-09-27 22:52 ]

[邵恩]是因为我们要保证这场音乐会的最高质量,那么我们要去请最合适的人来担任最重要的角色,那么(孙力)目前是我国最优秀的男中音歌唱家,他的表现确实非常出色,他这次演唱,声音浑厚、气势宽广,吐字清楚,充满了激情,非常有感染力,当然他跟我对黄河颂的理解也有一些小小的差别。我是不说他的理解是错的,正确的,我们的两个人可能都正确,但是角度不一样。
因为(孙力)的演唱给我的感觉就是告诉听众黄河是多么的伟大,中华民族是多么的伟大,我们要去歌颂他,他是这样的一种表现,而我的想法是我要告诉自己我多么爱中国、我多么敬畏黄河,这是我们的表现方式,可能不太一样,是我要告诉自己我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我是多么爱中华民族,我多么爱中国,让别人去感受到这种情感,而不是要直接告诉他。

[ 2015-09-27 22:46 ]

[主持人]我们刚才听到的第二乐章黄河颂,是男中音(孙力)所演唱的,我看了一下咱们这次参与演出的音乐家有一些不是咱们国家的,是本团的团员,是咱们专门外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 2015-09-27 22:44 ]

[邵恩]是,当时的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样的情怀是非常的高涨、这样的情绪是非常的高涨,全国人民心里装的都是抗日,都是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兴旺,所以在这种背景的情况下,这部作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创作的,也是那个时期必然的产物。[ 2015-09-27 22:37 ]

[主持人]咱们黄河这部曲也是借鉴了(肯踏踏)的一些音乐形式。 [ 2015-09-27 22:35 ]

[邵恩]是的,因为黄河大合唱严格的讲的是一部(肯踏踏)。 
(肯踏踏),是西方合唱艺术当中最经典的部分,通常都是歌颂上帝的,大部分都是宗教音乐,但是西方人在对宗教信仰这方面非常的严肃,同时又非常的牵扯,所以由于宗教信仰所激励他们创作作品往往都是最出色的。 [ 2015-09-27 22:35 ]

[主持人]您刚才欣赏到的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这个乐章是一个男中音的独唱,我们这个黄河大合唱的声乐作品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它运用了很多种声乐表现的方式。 
比如第一乐章是一个混声,四声部合唱,第二乐章是男声独唱,第三乐章非常独特运用的是配乐诗朗诵,第四乐章黄水谣是一个女生的一个混声的合唱,然后到了这个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又是两个人的男声的对唱,一个男中音,一个男高音,到第六乐章女声女高音的独唱,到第七乐章是用的是齐唱和轮唱的方式,到了第八乐章是一种开始混声的合唱,这样一种音乐形式的这种丰富性,它除了是表现力之外,它是不是也有一些借鉴西方合唱作品的一些元素和理念在当中。[ 2015-09-27 22:29 ]

[央广网]《黄河颂》[ 2015-09-27 22:28 ]

[主持人]刚才大家听到的是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一乐章是一个混声四部的一个合唱,接下来您将听到的是第二乐章《黄河颂》。[ 2015-09-27 22:26 ]

[邵恩]是,在结尾的时候,我给它处理了一种悲剧的结尾,就是说他们在面临下一次同样的考验,那时候他们还有这种运气吗?[ 2015-09-27 22:25 ]

[主持人]在结尾的时候好像是更加的沉重和缓慢一些? [ 2015-09-27 22:24 ]

[邵恩]对,谱子上标的是中强,但是我处的是让他唱的很轻,是一种更轻,内心的这样一种表现,而不是要唱给别人听,我们看见河,我们冲上河,是自己对自己说,或者自己对在远方的亲人,爱他们的人说的话。 [ 2015-09-27 22:22 ]

[主持人]这段的力度是比您跟其他指挥家不一样的,用比较弱的? [ 2015-09-27 22:21 ]

[邵恩]这一段,把中间这段慢的我处理的比较轻,比较虔诚,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赞颂,因为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以后终于活下来了,在非常危险的工作当中终于生存下来了,所以他们那种心情,我是想通过音乐来表现他们对于生命赞美,另外在日本鬼子来,黄水谣的那段,我有一些特殊的处理听到那以后我再来解释,谢谢。[ 2015-09-27 22:03 ]

[主持人]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在这样的一次演出当中,邵指是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处理,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 2015-09-27 22:02 ]

[央广网]《黄河船夫曲》[ 2015-09-27 22:01 ]

[主持人]刚才我们是欣赏了最完整钢琴协奏曲《黄河》,在这个我们微博平台上,有的听众说感觉这个听众协奏曲感觉比比合唱气势更宏大,刚才我在跟邵指分享的时候,邵指在那儿微微一笑,邵指说恐怕一会儿您得好好听一听,这个合唱黄河船夫曲,接下来我们来完整的欣赏黄河大合唱这样一个音乐作品,这部作品是一九三九年春天,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肆意践踏我神州大地,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音乐家冼星海和诗人光未然在延安窑洞里夜以继日地鏖战了六天,完成了一部表现中华民族之魂的史诗性作品——《黄河大合唱》。几天之后,在宝塔山下延水河边,穿着草鞋的冼星海亲自指挥一百多人的合唱团排演了《黄河大合唱》。我们现在听到的是是第一段《黄河船夫曲》。[ 2015-09-27 21:53 ]

[邵恩]是这样的,在这个乐章的开头我们的用了怒吼吧,黄河的两句,然后最后拼接了一个东方红的剧尾,那么实际上在这个第四乐章当中,黄河的主题只有保卫黄河,并没有怒吼吧,黄河,但是在黄河大合唱的原创作品当中,怒吼吧,黄河是最后一段,但同时也是对作品的升华,那么它是向着全世界的劳动人民,发出战争的警号,实际上它是在走出中国、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主题,而向全世界发出战斗的警号,也就是说它有一种国际主义的胸怀,有一种胸怀祖国、望眼世界的大胸怀,所以他的立意更提高了一层,那么在钢琴协奏曲当中,黄河是通过国际歌来表现这样一个立意,这个国际歌起的作用有两点,一个是抒发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同时也是国际主义的一种表现,所以它把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了,那么东方红是中国人民歌颂自己伟大领袖的一个作品,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盼望新中国的诞生。所以这两个作品放在一起,它对于抗日战争,对于反法西斯,对于黄河这样一个作品当中,它揭示了一层更深的含义。[ 2015-09-27 21:51 ]

[主持人]刚才听到的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说起来这段乐曲,这个乐章很有意思,因为这个乐曲当中最后它拼接入了原本不属于黄河的两段的旋律,一段是东方红,一段是国际歌,我看到在我们的微博上我们的听友"天道1970"在为这两段乐曲的结尾而点赞,可以说按理说就是一段音乐在加入其他主题之后,往往会让人觉得拼接的有点奇怪,但为什么黄河它这个钢琴协奏曲第四乐章,如此拼接处理之后,反而表现出依旧那么情绪昂扬,甚至于在结束之后,能让观众有一种想鼓起掌的冲动?邵指?[ 2015-09-27 21:45 ]

[央广网]《保卫黄河》[ 2015-09-27 21:43 ]

[主持人]欢迎回到中国大舞台,我是子文。今晚我们为您安排播出的是:“铭记历史 向英雄致敬”交响合唱音乐会。而做客直播间的嘉宾: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邵恩。接下来我们听到的是黄河曲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2015-09-27 21:43 ]

[主持人]刚才有听众在问,我们的钢琴协奏曲第四乐章,今天播吗?告诉大家《保卫黄河》今天播,在一段报时和我们彩票开奖之后,将报出我们的钢琴协奏曲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所以请大家能够继续锁定我们的频率收听《中国大舞台》也欢迎大家继续到《中国大舞台》和中国之声的官方微博上,参与我们的话题互动,我们将会关注您的留言和您的声音。[ 2015-09-27 21:42 ]

[邵恩]每一次都很难忘,这个很难说,因为我跟不同的独奏家合作这个作品,吴牧野只是其中的一个,那么很多人他在对作品的表现当中都有自己侧重的一面,都有自己喜欢的一面,但是都给我留下了我没有满足是一面,我很抱歉,我这个所谓的满足不一定是标准的版本,也绝对不代表最高的艺术水准,但是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也学到了一些经验,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每一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这个无可厚非,只是不同的观点,但是作为交响曲,我作为一个指挥,我可以基本上有大部分的诠释权,而作为协奏曲的话,我只能够去伴奏,在这个基础上,我跟独奏可能会有一些在诠释音乐方面不同的地方,我必须要去妥协,必须要去服从,这个可能是我们的职业的特点。[ 2015-09-27 21:41 ]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这一段乐章它不是属于钢琴技法当中最难,其实在这一部音乐协奏曲当中,钢琴协奏曲当中最难的是第三乐章黄水谣,它中间有一段钢琴的轮指,这一段表现的内容,那第三乐章是怎样的一种创作特点?[ 2015-09-27 21:38 ]

[邵恩]是的,从创作的角度讲,这段是最难的,其实它从演奏技巧方面来说并不是最难,因为写景的,画面的、情节的东西都容易表现,内心的最难,黄河颂实际上是在歌颂中华民族的一种伟大情怀,对家乡、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这方面声乐表现起来就更充分一点,一个是有磁,另外它的声音是延续的,钢琴严格的讲是一种打击乐器,那么通过它来歌唱,通过钢琴来表现黄河颂这样一种伟大的内容,实际上讲难度非常大,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在西方的钢琴音乐当中,不光是肖邦也好,(拉维诺夫)也好,他们都有很多的所谓抒情音乐,这些音乐非常成功地用钢琴这样的乐器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伟大的情怀。黄河颂在中国的音乐作品当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本。[ 2015-09-27 21:25 ]

[主持人]这首黄河颂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黄河九曲连环的那种弯曲,同时也能感受到黄河那种伟大的坚强的力量,其实这部钢琴协奏曲,尤其是黄河颂这一段乐章,它基本上是把人声合唱的部分都换了钢琴演奏的部分是吧?[ 2015-09-27 21:25 ]

[央广网]《黄河颂》[ 2015-09-27 21:24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将听到的是黄河的第二章黄河颂,在大提琴奏出庄严缓慢的引子之后,引出了钢琴的独奏,它追溯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5000年的古国文化从这里发源。 [ 2015-09-27 21:23 ]

[邵恩]是,其实在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当中,它中间那一段慢的抒情段落,其实更多地是表现人,咱们都知道,在黄河当船夫这样的工作当中,随时随地都会有危险,我们玩漂流还会有人出意外事故,那么当他们看见了河岸,登上了河岸,他那个心情,他等于又活了一次,他还能再次见到家人,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以在作品诠释这方面,我跟吴牧野各有各的解释的方式,当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作品深刻的音乐内涵,那么吴牧野比较年轻,他喜欢用力量来感染人。而我比较年老,我更倾向于用情感来打动人心,角度不一样,但是目的是一样的。 [ 2015-09-27 21:22 ]

[主持人]像这段黄河船夫曲,它在前面一段惊涛骇浪搏斗之后又归为一段平静,之后又重新回旋到整个拼搏的场景,这也是咱们黄河大合唱当中,作曲家的艺术处理。在钢琴表现上,我听其他一些钢琴家演奏的版本,好像每一个钢琴家在这种旋律的一些重音的处理上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是吗? [ 2015-09-27 20:57 ]

[邵恩]第一乐章它其实用钢琴表现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船工号子,船工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战的种英雄气概,但是同时他利用钢琴这个乐器特点表现了很多流水,急流险滩,黄河的汹涌澎湃的波涛,湍急的流水。它用这个来表现,其实非常的合适,所以在这个黄河船夫曲这一段当中钢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2015-09-27 20:55 ]

[主持人]像这部黄河船夫曲,听过黄河大合唱的人,大家都会感受到这个之前是一个号子般歌唱,这个他用钢琴和乐队重新表现的时候,作曲家是做了怎样的处理?整个黄河的这一部钢琴协奏曲,它以哪一段乐曲为主旋律做整个主旋律的垫奏? [ 2015-09-27 20:54 ]

[邵恩]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咱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集体创作有它的好处,可以博采众长,每个人在这个创作的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另外一个,在那个历史时期强调集体创作,不太愿意突出个人,比如说聂耳原来有一些歌曲,后来被集体重新填词就是这个道理。[ 2015-09-27 20:53 ]

[主持人]刚才听到的是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在这儿可能也要跟听众朋友们解答一下小问题,邵指,为什么这部钢琴协奏曲会有那么多的共同的创作者?[ 2015-09-27 20:52 ]

[央广网]《黄河船夫曲》[ 2015-09-27 20:51 ]

[主持人]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依然是每周日晚为您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子文。今晚我们为您安排播出的是:“铭记历史 向英雄致敬”交响合唱音乐会。做客直播间的嘉宾: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邵恩。在这一时段,我们将共同聆听赏析的是:殷承宗、储望华、盛礼洪、刘庄等共同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演奏:吴牧野。我们将听到的是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2015-09-27 20:50 ]

[主持人]谢谢邵指的介绍和解读,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中国大舞台》欢迎大家到我们的微博微信当中参与互动,我们的互动的平台正在进行当中,欢迎大家文字留言或者是语音留言,在稍候,将和大家走进的是我们上半场的第二部门,钢琴协奏曲,《黄河》。[ 2015-09-27 20:49 ]

[邵恩]因为我们这次演唱是没有合唱团的,这次作品本身是应该有合唱的,严格来讲,在辉煌的影子之后是一部伟大的颂歌,它是一个颂歌式的合唱,其实我看到很多各种各样描写战争的电影,我们拍的电影可能跟欧洲人有一点文化差异,咱们的电影在战争胜利以后总是要列队,很庄严地宣誓、然后大家呼喊口号庆祝战争胜利,但是欧洲电影不一样,这场电影的最后,实际上一些人抱头痛哭,互相拥抱,到处都是眼泪,斯大林的讲话最重要的一句,他也讲的是谢谢你们我亲爱的朋友。这可能是我们的文化差异,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在描写非常残酷的战争的画面的时候,有时候会用上非常美妙的音乐,像难忘的1919,在进攻的时候,用的钢琴协奏曲这样的形式,所以可能还是文化差异,但是我觉得非常有感染力,包括这个音乐、包括这个电影非常激动人心。[ 2015-09-27 20:48 ]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主持人子文,刚才为您完整呈现的是攻克柏林中的四个片段,刚刚播出的是终曲,熟悉攻克柏林这部电影的朋友,尤其是反复观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个终曲好像在咱们这次音乐会演奏当中有一点不一样的处理是吧邵指?[ 2015-09-27 20:45 ]

[央广网]《终曲》片段 [ 2015-09-27 20:44 ]

[主持人]在这段乐曲之后,音乐会演奏的是攻克柏林的最后一首音乐片段,《终曲》阿廖沙和娜塔莎在胜利中重逢,娜塔莎代表人民亲吻了斯大林的衣襟。斯大林微笑着祝福他们,并对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说:“谢谢了,我的朋友!”。 [ 2015-09-27 20:43 ]

[邵恩]是。实际上是表现了人们已经失去了生的希望。这个音乐是往下,实际上大部分人已经死了,他们没有希望,他们很悲伤。安静下来,最后漂浮的都是尸体。这些尸体里包括妇女、儿童、老人包括所有的这些无辜的人,是战争的牺牲品。 [ 2015-09-27 20:42 ]

[主持人]而且这段紧张的旋律也能感受到地铁里不停地往里灌水,大家在生死边挣扎的那种情绪。[ 2015-09-27 20:41 ]

[邵恩]我们可以这么解释,因为希特勒这个人非常有煽动性,他蛊惑人心,当然大部分的德国人都相信希特勒,相信这场战争是正义的,相信希特勒是民族英雄,这是当时的历史原因造成的,所以柏林很多不明真相的百姓,仍然对希特勒抱有幻想,但是当希特勒下令往地铁通道里放水,淹死这么多无辜的人的时候,那些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认识到希特勒的真实面目,才对希特勒诅咒、失望、觉得他是一个魔鬼,不像他们心中想象的英雄,但是已经太晚了,他们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我觉得肖斯塔科维奇,他最成功的音乐手法,就是在这段音乐作品当中,表现了对希特勒的失望、愤怒、愤慨和最后对生命的眷恋以及要去死亡以前的垂死挣扎。我觉得它最珍贵的在这种地方。 [ 2015-09-27 20:39 ]

[主持人]这个画面也很多纪录片当中非常珍贵的纪录片镜头,也是非常珍贵的照片。大家其实在听作品的时候,很多历史的影像和历史图片都能够勾连起来,在这三部前面的三首曲子,袭击和地铁场景中,尤其是地铁场景,它在文字介绍表现了悲伤和愤怒的情绪,但作品家在创作的时候,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情绪饱含在其中。[ 2015-09-27 20:37 ]

[邵恩]邵恩:首先,我们在选择四个片段的时候非常有有目性,他多样的风格,既有非常激烈的,又非常安静的,既有非常辉煌的,又有非常抒情的,有快的有慢的。一个音乐作品,如果作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它的四个乐章都是不同的性格,最后又是非常统一。那我们从艺术上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来选择这样一个片段。同时这几个片段又是在电影里,在故事里最为激动人心或者最为感动人心的片段。比如说最后一段,《攻克柏林》我很久以前看过,但是现在具体的很多东西都记不清了,但是有一个情节我永远不会忘,就是当最后胜利的时候,当红军战士爬上了柏林议会的楼顶,把那面红旗插上的时候,我感动的留眼泪了。有一个苏联红军的方队,俄罗斯的方队,在那个方队当中打了一个红旗,那是俄罗斯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是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就是这面红旗当年被插上了柏林议会大厦的楼顶。[ 2015-09-27 20:35 ]

[主持人]而且他本身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惨烈战争的亲历者,所以他懂得如何去表达战争的惨烈,战斗者的英勇抗争以及百姓遭受的痛苦,他是有强烈的感受,所以他能以此描绘出大家的情感。那么像您在指挥前三个片段的时候,这个音乐家的哪些处理让您感到非常惊讶佩服,以及您在处理当中又做了哪些自己变化?[ 2015-09-27 20:23 ]

[邵恩]首先他有着非常强烈的爱国情怀,他爱国、爱人民、他所有的作品当中,都体现了国家尊严、民族尊严,他的很多作品,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人如果你看他照片,他是一个很瘦小的人,个子矮矮的,戴着一个深度的近视眼镜,一个好像很文弱的人。但是他的音乐非常的强烈,充满了力量,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人民,所以他被称为人民音乐家,他的第五交响曲就是发表了以后,斯大林亲授他以人民音乐家的称号,就是说他用文化、用音乐的手段鼓舞人民的斗志,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5-09-27 20:23 ]

[主持人]一口气我们放了这个攻克柏林中四个选段中前三个,这个作品听完之后,我看到在我们的微博上已经有听众来反馈了,都说非常好听,今天这个节目,是哪儿都不想去,只想听节目了,我想问一下邵指,为什么肖斯塔科维奇他的作品如此的振奋人心和抓人?除了这是一部电影配乐,本身应该有那种画面感和戏剧性之外,这个作曲家它本身有哪些特点? [ 2015-09-27 20:17 ]

[央广网]主持人:接下来您讲欣赏到的是《地铁场景》。苏联红军打进柏林,希特勒作困兽之斗,下令往地道里放水,一千多名地铁里的无辜平民被淹死,这些人在死前强烈地诅咒希特勒,此时的音乐悲哀愤怒、充满同情; 
《地铁场景》片段。[ 2015-09-27 20:13 ]

[央广网]接下来年听到的是电影下段的音乐《袭击》,讲述阿廖沙所在部队猛攻谢洛夫高地之前进行的夜间突袭。《袭击》片段。[ 2015-09-27 20:12 ]

[央广网]《在河边》片段[ 2015-09-27 20:11 ]

[主持人:]在这里可能要给一些收音机前和手机聆听节目的年轻听众,普及一下关于攻克柏林这部电影的背景知识,攻克柏林这部电影是1949年,为庆祝斯大林70诞辰,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上下两级的彩色故事片,它描述的是苏联人民和苏联军队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特别是柏林战争当中,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这部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苏联从莫斯科保卫战到攻克柏林之间的军事政府变化,里面像斯大林、丘吉尔、希特勒等风云人物是尽数登场。另外一条线是钢铁工人阿廖沙和小学女教师娜塔纱的爱情故事,第二个人在战前相识,在战争爆发之后,娜塔莎被虏往了柏林,阿廖沙参军一直打到柏林,最后两人重逢在庆祝胜利的时刻,还得到了斯大林的祝福,接下来我们将欣赏的是攻克柏林的第三选段《在河边》,它所描述的是男主角阿廖沙走在河边沉思的场景。[ 2015-09-27 20:01 ]

[邵恩]肖斯塔科维奇的很多作品它的手法比较现代,就是对于音乐爱好者是非常好的欣赏机会,但是对于普通听众来讲,有一点难懂,那么它的攻克柏林原来是一个电影配乐,我们从这其中选出了4个片段,这4个片段都非常好听,并且容易听,容易听懂,加上它的标题以后非常容易被听众理解,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机去演奏4个片段,时间的长度也合适、对于听众的胃口也合适,对于抗战的主题也合适。 [ 2015-09-27 19:58 ]

[邵恩]这个原因有很多,但是在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音乐会的长度和作品的分量,因为我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个理想,要把黄河钢琴协奏曲和黄河大合唱在一场音乐会当中演出,当然这次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能够实现我的理想,能够把这两部作品放在同样一台音乐会当中,我们的听众朋友可以去欣赏、去鉴别,去对比这两个作品,那么这两个作品放在一起以后,它的长度不够一场音乐会,那么前面必须要再加一个类似序曲的作品,这个长度不能超过15分钟,这样的话就超过音乐会的标准长度,那么选择什么样一个作品,当然肖斯塔科维奇有很多表现抗战的作品,当然他们的分量都太重,有的乐曲乐队编制庞大,这个如果把它放在因为音乐会的开场,《黄河大合唱》就显得比较不像是下半场的曲目。 [ 2015-09-27 19:51 ]

[主持人]本场音乐会的主题是“铭记历史 向英雄致敬”,下半场用黄河大合唱压轴,这是可以预见的,一方面是因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另一方面今年是冼星海诞辰110周年。但是在上半场曲目安排的是前苏联作曲大师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攻克柏林》选段和钢琴协奏曲《黄河》。想问一下邵指,当时在上半场的曲目选择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这样两个曲目,而不是选择肖斯塔科维奇另外的其他作品?[ 2015-09-27 19:49 ]

[主持人]亲爱的听众朋友和各位通过网络或手机收听节目的网友,大家晚上好。这里是每周日晚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主持人子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大舞台栏目今晚安排播出:“铭记历史 向英雄致敬”交响合唱音乐会。
用交响展现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用琴键弹奏势不可挡的民族气概。用声音歌颂民族解放的英雄史诗!9月27号周日晚19点30分到22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大舞台》为您播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历史 向英雄致敬”交响合唱音乐会!指挥大师严良堃,演播艺术家瞿弦和 ,携手再现经典。敬请收听!
这台交响合唱音乐会是8月24号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2015—2016音乐季开幕式音乐会。担任演奏的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担任合唱的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指挥:严良堃、邵恩。乐队首席:刘云志。为了帮助广大听众网友更好地赏析这台演出,今晚中国大舞台栏目邀请到了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邵恩先生做客直播间。
[ 2015-09-27 1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