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晚上好,听众朋友!感谢您守候在电波旁,收听每周日晚19点30分到22点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主持人王艺。7月23日-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著名播音艺术家、主持人、资深编辑记者深入贵州黔东南黎平、镇远两县的山区,对山区基层生动的发展事实进行采访、走访、报道,让艺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让新闻源于基层、源于民生,通过新闻在国家权威媒体中央台的传播,向全社会展示中国梦在贵州大山深处一个个生动的展现。“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山深处中国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嘴走贵州活动结束后,著名播音艺术家、主持人于7月30日下午向贵州人民呈现了一场高品质的向经典致敬——中外经典诗文吟诵会。今天中国大舞台节目为您安排的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经典诵读晚会《大山深处中国梦》。我们隆重地请出,我们今天请来的两位嘉宾,他们分别是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部长。张部长您好,给我们的听众朋友打个招呼。[ 2015-09-06 19:32 ]
[张广智]您好,各位听众大家晚上好。 [ 2015-09-06 19:33 ]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的这位嘉宾是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徐圻。徐理事长您好,给我们的听众打个招呼。[ 2015-09-06 19:34 ]
[徐圻]大家好。[ 2015-09-06 19:35 ]
[主持人]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嘉宾。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次“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山深处中国梦”是由我们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和我们央广共同举办的一个活动。这次的走贵州活动,可以说是大牌云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的播音员方明、雅坤、苏扬,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播音艺术家们李立宏、李野墨等20多位播音、主持、朗诵艺术家们都聚集在了一起,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朗诵晚会。本次演出的主要形式是朗诵,这个看似是平实的艺术技巧、朴实的艺术形式,其实它传达的出的是最真实、最激越、最浪漫的体验。首先我们先来问一下张部长,作为东道主,从贵州方面来说,把这么多的朗诵艺术家聚集在一起,走基层这样一个初衷,您当时设想的是什么?[ 2015-09-06 19:36 ]
[张广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历来对发生在贵州的故事非常关注,可以说对外,中央台讲了很多贵州的精彩故事。在当前贵州这样一个好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就想,怎么让这些名家、明哲到贵州来,看看贵州新的成就、新的变化、新的面貌。看到之后,他会讲最新的贵州的故事,把贵州更好地推荐给各位观众,推荐给世界,这是一个考虑。另外,这些名家、明哲,他们在宣传贵州,推荐贵州的这些年中,可以说讲了很多贵州的故事,感动了不少的听众。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是听着他们的播音成长起来的,对他们来说应该很有感情,也希望他们到贵州来,和我们广大贵州听众多接触、多交流,来给我们这些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起一个示范作用。再就是多请几个老师来,带我们的队伍。再一个,通过在实地的采访、采风,既把贵州的故事讲好,同时又希望他们得到更多的精品力作,来贡献给广大观众。[ 2015-09-06 19:38 ]
[主持人]其实刚才您提到,请这些播音员艺术家到贵州去看看,通过他们自己的眼睛去看,然后通过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表达,让更多人从他们的口中去了解现在的多彩贵州、美丽贵州。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徐理事长,我们这次可以说请到非常多的艺术家,在您看来,这样的的重量级、国宝级艺术家来到贵州,给您一种什么样的视听感受?[ 2015-09-06 19:38 ]
[徐圻]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我们贵州的土地上,见识到我们国宝级的播音艺术家,这真是我们贵州听众的一大幸事吧。说到这些艺术家,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从年轻时代一直到现在都听着他们的声音成长起来的。所以说,我们共和国的每一步发展都是由他们的声音伴随着这样一步步地前进。虽然有老艺术家到今天已经不在播音室了,但是他们的艺术更加精湛了。我有两次非常受感染,一次是在我们座谈的时候,一次是在大剧院进行表演的时候。回想起了我们年轻时候的那些老艺术家,他们现在就在我的面前了。所以我就想,这些国宝级的艺术家,他们特征是什么?他们艺术的沉淀非常深、非常厚,昙花一现的明星算不算国宝?绝对不能算。这些艺术家,直到今天,即便他们不在播音室了,但是他们的声音永远伴随着我们。像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像铁成、雅坤、方明老师。我们国家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播出,都是他们的声音。刚才我们部长说了,来到贵州的的确确给贵州送来了我们非常渴望的精神食粮,所以我相信到了贵州,通过采风、通过这次走贵州的活动,他们积累起的这些艺术材料,能够进一步加入到他们的艺术创作当中,然后再给我们广大的观众奉献出高水平的、享受型的播音艺术。[ 2015-09-06 19:40 ]
[主持人]我们的张部长现在又有话想说了。[ 2015-09-06 19:41 ]
[张广智]刚才徐圻局长讲的这些我都有同感。确实,这些艺术家在社会人的影响,不管是他们艺术的成就,还是人格的魅力,应该说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2015-09-06 19:41 ]
[主持人]其实这次,虽然比较遗憾,我没有跟大家一起到贵州去采访、走访很多地方,也没能够亲身经历这样一场朗诵晚会。但是因为我准备今天的节目的时候,我把这台晚会完完整整地听了好几遍,甚至有的节目拎出来,反复地听。我觉得很多东西是以前我们没有去过贵州的人,包括在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艺术作品之前,所不能了解的关于一些方面的贵州。比如,这台晚会上的一个侗族大歌,以前我只知道贵州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非常多的一个省份,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民族,它有什么样的璀璨的艺术文化,包括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包含什么样的内涵、传承,可能我们都不是特别知道。通过这台晚会,比如说我们就知道了这个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什么样子。通过像刚才徐理事长说的,一定要老艺术家的积淀才能表达出来这样的情感。我们刚才也聊了这么多了,首先先听个片段,让我们的听众朋友听一下,当时现场的实况声音,再来感受一下,我们老艺术家口中的贵州是什么样。[ 2015-09-06 19:43 ]
[央广网]请欣赏《侗族大歌》。[ 2015-09-06 19:44 ]
[主持人]我们现在听到的就是《侗族大歌》了。这一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呢,因为我们现在只是听,比如我们在台上看大家是站在一起唱,还是有一些舞蹈这样? [ 2015-09-06 19:45 ]
[徐圻]《侗族大歌》,我简单介绍一下,因为我做过这方面的文化公司,侗族大歌的特点是集体唱,一般都是集体唱,多达上千人的这种。再一个就是多声部;另外,无伴奏,张口就来。一个是真要功夫,而且它不是一种刻意的艺术表现,而是生活的一种。这在人类的艺术或者是说文化发展史当中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所以刚才听见了,现在它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其声部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多声部。以前说中国没有多声部这种和声,侗族大歌已经回答了,在世界音乐史上有这个东西,正因为如此,《侗族大歌》就已经在2009年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世界名录,是这么回事。 [ 2015-09-06 19:45 ]
[主持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其实《侗族大歌》非常难,因为我们知道合唱很难,多声部大家要唱好很难,而且又是无伴奏合唱,这又是非常高的一个高度了。张部长您当时听到这个以后,或者您对《侗族大歌》有什么想告诉我们听众朋友的? [ 2015-09-06 19:46 ]
[张广志]我刚到贵州的时候,听到这个《侗族大歌》,就感受到了一种震撼。因为当时我去听那场演出,人数比较多,大概有几百人,我一看没有伴奏也没有指挥,唱的那一种气势,很令人震撼,真是一种天籁之音。所以这一点,希望没有听过《侗族大歌》的听众,到贵州现场去听一听,咱们现在播出的这一段,应该说也基本上反映出它原来的这种声势,在现场听更是不一样,更感人。 [ 2015-09-06 19:47 ]
[主持人]所以我们希望大家,今天先在我们的节目上听了一下,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真正的到我们的贵州去看一看,到现场去看一下《侗族大歌》的现场表演。 [ 2015-09-06 19:47 ]
[主持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在贵州这个地方,我们听到的才是最原汁原味的这样一种表演,是吧?广智部长我还是想问您一个问题,现在其实很多大家都知道,比如《侗族大歌》,刚才我们听到了朗诵里面有和大家一起唱起来,像一团火,从这个声音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热情,大家非常的纯朴、热情的。而且听到两位老师,刚才朗诵之后,再听到这样优美的歌曲,很多人就有了想去贵州的这种向往。当然了,其实我们贵州的文化,包括自然景观等方面是非常的深厚。贵州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样非常丰富的文化基础,而且哺育了53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一个色彩,一个音符,现在我们听了的音符,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色彩。现在都说多彩贵州。我们想问一下我们的广智部长,现在我们的多彩贵州,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 2015-09-06 19:48 ]
[张广智]多彩贵州这个品牌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多彩,它的内涵主要是表现在什么地方?我想,它很丰富,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体现在生态的优美上,贵州生态不光是优美,它因为这种地质形态的多种多样,造成的景色也非常丰富。另外就是文化的多彩,文化的多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红色文化,二是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各位听众都应该知道,会议是在遵义召开的,长征期间红军走过贵州的地方比较多,88个县区当中,走过了68个,其中还有几场很有影响的重大战役。所以红色文化在贵州有根基,而且影响很深远,到现在都是我们贵州精神的一个底色。民族文化方面,我们少数民族文化很丰富,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突出的文化特色。有人讲,到了贵州就感觉到了一个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还有一个就是养生的天堂,所以这样一个贵州应该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彩贵州了。[ 2015-09-06 19:48 ]
[徐圻]广智部长这个解读,我原来听说了一点,刚才广智对贵州这个多彩这两个字的一种诠释我非常认同。因为广智部长他不是贵州人,他在贵州的时间不是很长,然而他又是文化人,而且又是在管文化宣传工作,他带有自己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贵州,把贵州一个是绿色、一个是红色、一个是底色,把这三种色拿来解读贵州,我认为非常准确。 [ 2015-09-06 19:50 ]
[主持人]确实这三种颜色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综合的贵州了。刚才我们介绍红色的方面,接下来我们先来让大家再来听一首,也是在我们这台晚会上,著名的播音艺术家朗诵的一首词,我们先来听一下,待会再跟大家介绍这首词。 [ 2015-09-06 20:01 ]
[央广网]请欣赏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 2015-09-06 20:02 ]
[主持人:]非常简短的一首词,我在这里卖个关子。我们请广智部长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这首词是叫做《忆秦娥·娄山关》,这样的一首词,其实创作地点就是我们贵州。 [ 2015-09-06 20:03 ]
[张广智]说实话,我比较喜爱好诗词,也从中受到不少的启发和教育,但对它没有研究,徐理事长是一个专家,可能说的比我更准确。 [ 2015-09-06 20:05 ]
[主持人:]我们请徐理事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2015-09-06 20:06 ]
[徐圻]广智部长谦虚了,这个《忆秦娥·娄山关》很有名了。他的名气就在于在关键的时候,中国革命或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了关键的时候,在关键的节点取得了最关键的转折之后,毛泽东主席在娄山,取得了娄山关大捷之后,看到那个山,他的诗性大发,它的意境非常好。当时红军到那种情况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关键就在“从头越”这三个字,中国革命从此以后就一步一步走向胜利了。由此我们就可以说到了一个问题,贵州的的确确是中国革命转折的地方。大家应该来看看贵州,要不然怎么从头越。所以我们好多朋友,包括好多领导同志到贵州要看黄果树,但更要看遵义,因为那个地方发生了转折,有《忆秦娥·娄山关》,可以看看娄山关,苍山如海,的的确确如此。 [ 2015-09-06 20:06 ]
[主持人:]虽然我没去过,但是我想跟大家推荐一下,到了贵州很多地方,我们看到很多景色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听到非常多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是历史上对于我们国家的转折,对于我们国家的历史非常重要的时间点,非常重要的地点。广智部长,您在这里面有没有想跟我们大家介绍的这方面? [ 2015-09-06 20:08 ]
[张广智]都说贵州是中国革命的福地,主要就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前后,我们党在长征途中这样一个特殊的经历,真的是实现了由弱到强,由失败走向胜利这样一个重大的转折。贵州既然是个福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也创造了一些贵州地方特色的一些经验或者一些做法,这些我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贵州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 2015-09-06 20:08 ]
[主持人:]我们到这里面,再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刚才的这首词,带着刚才两位老师给我们的介绍、讲解,带着我们眼前这样多彩的颜色,带着历史底蕴,再来欣赏一下这首《娄山关·忆秦娥》。[ 2015-09-06 20:10 ]
[央广网]请欣赏诗词《娄山关忆秦娥》。[ 2015-09-06 20:11 ]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欣赏了一些作品,也跟我们的两位嘉宾聊了。其实“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山深处中国梦”活动,最后呈现的这样一台经典诵读晚会,这个创意正是由我们贵州省委宣传部提出的,我想先问一下我们的广智部长,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2015-09-06 20:10 ]
[张广智]这么多著名的播音艺术家、表演艺术家到贵州来,我们想,不能白来一趟,一个想欣赏他们的一些艺术表演;再一个就是想让他们经过在贵州的体验、采风之后,把所创作的这些作品留在贵州,作为我们的一个财富,到时候就等于使多彩贵州又多了一彩。看来我们的目的是达到了,我们这样一场经典诵读的晚会很成功。当时我也在现场,我有这么一个印象,多少年来我受艺术感染最强烈的一次演出,听了之后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说得比唱得好。因为艺术家的这样一种朗诵,真的像绵绵春雨滋润人的身体,感觉心的这样一种机能得到强化,甚至每一个细胞都得到一种能量。我当时也是感觉唤醒了多优秀的基因,这是它的感人之处。第二点,能够有机会品尝这么一顿精神大餐,,就像在散漫花朵的历史长河当中,洗了个澡,感到很淋漓酣畅,又身心很愉快很放松,可以说得到了精神的滋养。第三点,我感觉真正的艺术是真感人的,也是是不会被冷落的。贵州文化很多彩,也很精彩,我想,它没有理由不火爆,就看我们怎么去说、怎么去讲、怎么去传播。所以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在人们印象当中,好像朗诵没有市场,我认为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像高水平的朗诵艺术,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 2015-09-06 20:11 ]
[主持人]虽然我们刚才只是欣赏了两部小小的作品,但是通过广智部长这样的介绍,大家真的觉得感受非常的深,更想去听/更想去贵州看一看。我们的徐理事长,您也是亲身到了这样的一台晚会去现场的欣赏。 [ 2015-09-06 20:12 ]
[徐圻:]我应该说是两次,现场是一次正式的演出了。在此之前我们搞了一个座谈,到了比较高潮的时候,几位老艺术家就即兴的发挥了。现场就是非常高雅、流传很久的一些著名诗篇,我们听了之后,真的是沐浴在高雅艺术的氛围当中,感到非常受滋养,所以非常感谢我们国宝级的老艺术家们。 [ 2015-09-06 20:13 ]
[主持人:]在这里,我也要代替这次行程所有的这样的播音员、主持人们感谢一下贵州省委宣传部。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上就指出,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白条一千条,但是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然是非常感谢贵州省委宣传部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机会,能够切实走到贵州人民的身边,去看一看贵州真实的样子,这样我觉得对于艺术们的创作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反哺,只有亲身的到了现场、到了实地来看了,才能够让自己的艺术创作方面有更多文化上的滋养。就像刚才徐理事长介绍说,在这样一个座谈会上,我想不仅仅是因为座谈会,因为在座谈会之前,我们的这些艺术家们肯定都走了非常多的地方,他们实地看了非常多的画面,听了非常多的故事,见了非常多的人,这样其实才能够让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有更多的灵感,更多的想法。 [ 2015-09-06 20:13 ]
[徐圻:]这里边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大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应该堪称为艺术精品了,不但原作是精品,经过他们的二次创作,他们朗诵出来的更是精品。这样的精品的的确确是一种艺术的享受。通过这次到贵州的走访和演出活动,我们就知道了,真正的艺术是有生命力的,它有市场。现在把这个高雅的艺术跟群众通俗的艺术对立起来,其实我觉得不能,尤其是这种叫做听觉艺术,它的表现手段其实比较简单,就是通过声音,这样的东西它是有很长久的价值。所以我说永远会有市场的,除非我们不再需要声音的艺术。[ 2015-09-06 20:15 ]
[张广智]这些艺术家,我个人的看法,之所以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不光是喜欢他们的艺术表演,对他们这种为人也非常赞赏。我认为这些老艺术家们,永远和听众在一起,他们的这种艺术素养都来自于生活,所以他们到贵州去,深入到我们大山当中,和广大干部群众接触,他们确确实实在作风上,也给新闻工作者乃至于基层的干部群众树立了一个榜样。[ 2015-09-06 20:16 ]
[主持人]其实聊到声音,包括艺术家们的创作,其实我们徐理事长说了一句,广播、声音是单一的接受的方式,不像电影、电视,这其实对于创作者来说,难度非常大。因为我们接收的方式非常的单一,它只有更深的情感,更加饱满的创作方式才能让我们的听觉上更加的丰富。从声音转回到视觉方面来看,刚才我们的部长用三个眼色形容了贵州的生态历史和文化,红色、本色和绿色,形容了很多的方面,其实我们有更多的方面需要让大家知道,但这个渠道可能是我们普通的听众、普通的老百姓不容易知道的一些方面,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广智部长,我们现在的贵州当前的经济社会建设,我们想从您这了解一下。 [ 2015-09-06 20:18 ]
[张广智]应该说贵州,从改革发展的这样一个角度看是最好的时期。从2011年到去年,四年时间,贵州各项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翻了一番,有的翻了一番多,特别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可以得到成倍的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现在贵州又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的机遇,大家都知道,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对贵州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下一步的发展给了一个很具体的指导。当然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一种鼓励、支持也是鞭策,现在我们全省上下正在认真地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也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规划。这样一个好的形式,好的发展的态势,就注定我们贵州这个地方是有新闻、有故事也是有梦想的地方。所以希望咱们新闻界的朋友,特别是我们中央广播电台的媒体朋友,多去贵州看看。 [ 2015-09-06 20:19 ]
[主持人:]我们也希望这次走贵州这样的一个行动,大家以走转改的方式,报道我们真实的贵州,真实的生活。其实我想跟我们的徐理事长聊两句,刚才广智部长介绍了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一些成就,包括更好的前景,那您眼中的贵州的变化给我们介绍一下。 [ 2015-09-06 20:21 ]
[徐圻]贵州的变化,的的确确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用这些词都没有问题,我们的的确确走在一条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这样一个宽广大道上。刚才广智部长介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用说了,文化方面,我们看到了贵州文化的色彩越来越绚丽,步履非常坚实而且越来越有贵州的特色。现在我们是全面地跃进,全面地在进步,所以我对我所生活工作的这块土地,充满了自豪,充满了信心,的确是这样。 [ 2015-09-06 20:22 ]
[张广智]说到贵州的变化,我再补充一点。贵州给大家印象是相对偏远一些,也是欠发达,或者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有人讲,“贵州地无三尺平”,说的是贵州身处山区,道路比较难走,不方便。针对这样一个发展的制约,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的贵州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比方说今年我们就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每个市州现在都通民航机场。另外高铁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去年通了广州,今年又通了长沙,明年初要通昆明。贵州如果说困难还比较多、扶贫的任务还比较重的话,主要是在农村这一块发展的差距,城乡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一些。所以我们针对这样一个实际,就实施精准扶贫,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农户乃至不同的人,制定精准的、科学的帮扶办法或者方案,一个一个解决问题,这一点很见效。所以我们借助这样一个好的发展形势以及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这样一个要求,我们就一是守底线,再一个走新路,最终奔小康,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 2015-09-06 20:24 ]
[主持人]这个精准扶贫是说真的是一对一这样的吗?就是针对老百姓不同的情况然后对他进行不同的扶贫方式吗? [ 2015-09-06 20:28 ]
[徐圻]简单地说是这样,就是我们在摸清每一个地方,甚至是每一个家庭贫困的原因、状况等一些基本情况之后,分别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而且这个帮扶是层层落实到一个单位对帮,或者是一个干部来帮扶。他这个家庭下一步怎么摆脱贫困,他自己也有一套思路,一些想法,都是和帮扶干部来共同研究,这个措施应该说落得比较实。另外,随着我们交通、教育这个基础设施的发展,我们的新兴产业的培育,应该说也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我们讲的五大新兴产业现在可以说热火朝天发展着,主要是一个大数据,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再一个以大健康为代表的医药卫生健康、养生这个产业。这两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态势。其实以前普通老百姓理解的扶贫就是我们政府拨钱,让大家生活得基本保证,但是精准扶贫是对政府的一个考验,因为它确实是想到了,一对一老百姓解决切实的难题。只有知道了每一个老百姓面对的具体的难题,才能更加精准地帮助每一个老百姓,这是从民生最根本的角度来考虑,来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有像大健康养生方面也是切切实实,从我们老百姓本身自己的生活方面来出发的,我们政府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跟老百姓息息相关。 [ 2015-09-06 20:25 ]
[主持人]其实中国梦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就是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通过刚才二位的介绍,我也感受到了,在我们贵州省的体现就是把贫困老百姓的生活保障上来,把大家的健康水平提高上来,再通过大数据,让我们的生活能够更加地快速地发展。其实今年六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到了贵州,也描述了在这片山水更加动人的景象。其实只要发奋努力,大步流星、全面小康,刚才二位都提到了全面小康不只是一个口号,更要落实到我们具体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千里浅川的林海、田园就是富庶的山生水色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一个前景。今天再次感谢请来的两位嘉宾,我们的广智部长和徐理事长,感谢二位。我们也希望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能够到贵州去走一走、看一看,体会一下今天二位给我们介绍的非常美好的画卷。 [ 2015-09-06 20:26 ]
[张广智]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广大听众朋友。 [ 2015-09-06 20:27 ]
[徐圻]谢谢。 [ 2015-09-06 20:27 ]
[主持人]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完整的欣赏这台朗诵会。首先来听,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研究委员会执行会长,国家语委委员方明老师带来的开场朗诵《爱,让我们在一起》。 [ 2015-09-06 20:30 ]
[央广网]请欣赏《爱,让我们在一起》。[ 2015-09-06 20:31 ]
[主持人]《爱,让我们永远在一起》,方明老师的朗诵拉开了本次演出的序幕。爱让我们在一起,而这种大爱大美的表达,其实也揭晓了这台演出的主要艺术形式,那就是朗诵,这看似平时的艺术技巧,质朴的艺术形式,其实传达出的确是最真实,最激越最浪漫的体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著名播音员雅坤老师带来的舒婷的作品《致橡树》。 [ 2015-09-06 20:35 ]
[央广网]请欣赏诗词朗诵《致橡树》。[ 2015-09-06 20:40 ]
[主持人]通过雅坤老师的朗诵,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女性的坚强。接下来我们欣赏到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朱琳为我们带来朱涛的作品《你将怎样回答生活》。[ 2015-09-06 20:40 ]
[央广网]请欣赏诗歌朗诵《你将怎样回答生活》。[ 2015-09-06 20:45 ]
[主持人]《致橡树》和《你将怎样回答生活》这是雅坤老师和朱琳老师两位女艺术家带来的现代诗歌。在欣赏当中,我们被带入到了作品的情境中,也激发了大家对于爱情、对于生活的思考,而这台诵读会,其实有一个主题,就是向经典致敬,精选了古典语现代的中外文学名片,各位艺术家们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个声音世界里的美丽梦想。我们接下来要欣赏的两个作品是属于非朗诵类的语言艺术展现,一个是小说演播,一个是影视剧配音。其实有影有播,也是现代广播电视传媒中喜闻乐见,接触广泛的艺术手法了。首先为我们表演的这位艺术家,很多听众朋友都是伴随着他的声音长大的,众多播音员主持人也都是受他的影响,而迈入到了播讲这个行列,在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波里,我们听过他播讲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静静的顿河》等数十部长篇小说,他就是被评为全国听众最喜爱的艺术家的李野默老师,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李野默老师播讲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 [ 2015-09-06 21:00 ]
[央广网]请欣赏播讲的《平凡的世界》。[ 2015-09-06 21:05 ]
[主持人]播讲作品总是能让大家静下心来,好好地欣赏和享受。接下来问大家一个问题,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的甄嬛,电影《赤壁·下》中的小乔、《阿凡达》北影译制版的奈蒂莉、《变形金刚》中的米拉卡等等。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这些人物声音来自同一个人——季冠霖。他是近年来中国较为知名的女性配音员之一,非常受制片人和演员的欢迎,而媒体也称她为大明星共同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季冠霖在本台演出上呈现的现场配音表演,《阿凡达》和《甄嬛传》的片段。 [ 2015-09-06 21:15 ]
[央广网]请欣赏《阿凡达》、《甄嬛传》。[ 2015-09-06 21:20 ]
[主持人]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心领悟,所以中国从来就是一个诗的过渡,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我们现在的经典名片,诗词歌赋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塑造着民族精神、感召着民族的灵魂,也诉说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悲欢离合,抒发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接下来我们要欣赏一组古典文学作品,首先为我们带来表演的是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李立宏老师,在家喻户晓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他的声音完美地诠释了源远流长的中国饮食文化。而今天,他为我们演绎的是白居易的经典诗篇《琵琶行》,现场也有古琴表演,演奏者是刘扬,琵琶演奏——周斯瑶。 [ 2015-09-06 21:25 ]
[央广网]请欣赏《琵琶行》。[ 2015-09-06 21:30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由中央台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苏扬带来的《兰亭集序》。 [ 2015-09-06 21:40 ]
[央广网]请欣赏《兰亭集序》。[ 2015-09-06 21:44 ]
[主持人]刚才欣赏到的经典名篇,把我们带回到了一个沉静悠远的时空。有时候世界的纷扰让我们烦躁,前行的艰辛又让我们迷盲,而快速的变革,让我们步履匆匆,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有一份恬静,来守护纯真的心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王勇带来的《再别康桥》。 [ 2015-09-06 21:45 ]
[央广网]请欣赏《再别康桥》。[ 2015-09-06 21:45 ]
[主持人]我们再来说到贵州,红军的足迹走遍了贵州的68个县。贵州是红色文化的热土,接下来这首词的题目叫做《娄山关忆秦娥》。娄山关就是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大峰上,娄山关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最大的转折,1935年2月28日,毛泽东登上娄山关,写下了著名的《娄山关·忆秦娥》,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由方明老师带来的这首词《娄山关忆秦娥》。 [ 2015-09-06 21:46 ]
[央广网]请欣赏《娄山关·忆秦娥》。[ 2015-09-06 21:48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要欣赏的这首诗歌叫做《祖国啊,我要燃烧》朗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于芳。[ 2015-09-06 21:49 ]
[央广网]请欣赏《祖国啊,我要燃烧》。[ 2015-09-06 21:49 ]
[主持人]在本台演出的最后,全体表演人员一起朗诵了作品《放飞中国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 2015-09-06 21:50 ]
[央广网]请欣赏《放飞中国梦》。[ 2015-09-06 21:51 ]
[主持人]在《侗族大歌》的歌声中,今天的《中国大舞台》节目就要跟您说再见了,在这里主持人王艺代表编辑导播初广会,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稍候欢迎您继续收听由我的同事带来的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更多音视频内容,请登录央广网和央广手机台,下周再见! [ 2015-09-06 2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