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伴随着这样一首作品,今天的中国大舞台,就要跟您说再见,今天我们为您安排播出的是旅美钢琴家田佳鑫2015年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在这里主持人王艺,代表导播编辑(刘宏伟)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稍候请您继续收听由我的同事方亮主持的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 [ 2015-08-16 21:40 ]
[央广网]《F小调奏鸣曲》[ 2015-08-16 21:39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欣赏这部作品的第三乐章。[ 2015-08-16 21:38 ]
[央广网]《F小调奏鸣曲》[ 2015-08-16 21:33 ]
[主持人]热情这部奏鸣曲无论在演奏技巧还是情感的处理上,都是一部十分难驾驭的作品,三个乐章有各自的性格变化,并且极具挑战性,可以说是许多大钢琴家的试金石,那田佳鑫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充满戏剧性和色彩性,作为一位女钢琴家,能够做到细腻与力度同时兼具这是非常难得的。田佳鑫的演奏能够在细致入微的演奏中,凸显强烈的细致冲突,使每一个乐章都有它不同的色彩,带动全场的观众,在他的音乐当中常有,那接下来,我们来听第二乐章。[ 2015-08-16 21:28 ]
[央广网]《F小调奏鸣曲》[ 2015-08-16 21:23 ]
[主持人]在我们收听下一首作品之前在这里跟大家更正一下,我们刚才的前一首欣赏的那首作品是来自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那接下来我们要欣赏的这部作曲是贝多芬的第23号钢琴奏鸣曲《F小调奏鸣曲》,我们先来听第一乐章。[ 2015-08-16 21:20 ]
[央广网]《中国之梦》[ 2015-08-16 21:14 ]
[主持人]接下来的这部作品,在一前小时的节目当中,我们已经和王老师和佳鑫聊过了,是一曲中国风的曲目,《中国之梦》。在这部作品中,佳鑫创作了6种不同的触键方法来模仿编钟,古琴、琵琶等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使整个作品荡气回肠,也把中国五千年古国的民族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纽约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钢琴音乐热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中国之梦》。[ 2015-08-16 21:12 ]
[央广网]《梅菲斯托圆舞曲》[ 2015-08-16 21:07 ]
[主持人:]晚上好,听众朋友,这里依然是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主持人王艺。今晚我们为你安排播出的是旅美钢琴家田佳鑫2015年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在今天7点半到8点半的时候,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来做客直播间,他们分别是著名旅美女钢琴家斯坦威艺术家,本台音乐会主角田佳鑫女士;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者王纪宴老师。我们在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了很多这台音乐会幕后的故事,那么从8点半到10点的时间,我们将为大家完整地播出一台音乐会的作品,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欣赏的这首作品是来自莫札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那么这首曲子被誉为这个"魔鬼圆舞曲",因为梅菲斯托就是歌德剧作,《浮士德》中的魔鬼,那这首作品原来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作曲家在1862年将它改编成约10分钟长的一首管弦乐交响曲,而后又将其发展成为总共约70分钟长度的三乐章交响曲《浮士德》中的终乐章。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佳鑫是怎么在这首作品中炫技的? [ 2015-08-16 21:02 ]
[央广网]《梅菲斯托圆舞曲》[ 2015-08-16 20:58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的这首作品,是来自莫扎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李斯特的这首曲子也常被意为《魔鬼圆舞曲》,因为梅菲斯托就是歌德剧作《浮士德》中的魔鬼。这部作品原来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作曲家在1862年将它改编成约10分钟长的一首管弦乐交响诗,而后又将其发展成为总共约70分钟长度的三乐章交响曲《浮士德》中的终乐章。钢琴版的《梅菲斯托圆舞曲》则堪称是李斯特炫技作品的代表之作。在这部作品里,佳鑫怎么炫技了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015-08-16 20:58 ]
[央广网]《D大调回旋曲》[ 2015-08-16 20:52 ]
[主持人]刚才这首作品,让我们听到在钢琴上可以“唱”出舒伯特的优美歌曲,而且唱得如此优美、气息悠长、音色和指触层次丰富。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的这首作品,是来自莫扎特的《 D大调回旋曲》,这是本台音乐会田佳鑫演奏的第一首作品。被誉称为“音乐神童”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他有两首“未完成”音乐作品,一首是形式上完成了但听觉上未完成的《D大调回旋曲》,一首是成为世界音乐之谜的未完成的《d小调安魂曲》。其中《D大调回旋曲》是—首富有青春活力,活跃流畅的乐曲,曲中采用了巴赫的《D大调五重奏》中的旋律,一直延伸发展,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但是,全曲给听众的感觉却象没有结束,余音未了,就是作者本人在谈到这个乐曲时也承认,“未完成奏鸣曲的第一乐章。”这首作品也反映了莫扎特明媚的内心,极具感染力,热情奔放的旋律洋溢于空中,缠绕整个心间,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曲调变化不是很多,但看似简单中又不单调,像青春少女的舞步,和笑盈盈的天真的诙谐的交错,它非常之美,美到匪夷所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015-08-16 20:50 ]
[央广网]《D大调回旋曲》[ 2015-08-16 20:47 ]
[主持人]钢琴本质是一种敲击乐器,是很难弹出弦乐器和人声那种连续的优美连奏效果的。当然钢琴是可以做连奏的,但是要模拟出人声般的歌唱线条和音色变化,保持住优美的乐句呼吸感和长线条,是很难的。刚才这首作品,让我们听到在钢琴上可以"唱"出舒伯特的优美歌曲,而且唱得如此优美、气息悠长、音色和指触层次丰富。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的这首作品,是来自莫扎特的《 D大调回旋曲》,这是本台音乐会田佳鑫演奏的第一首作品。被誉称为"音乐神童"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他有两首"未完成"音乐作品,一首是形式上完成了但听觉上未完成的《D大调回旋曲》,一首是成为世界音乐之谜的未完成的《d小调安魂曲》。其中《D大调回旋曲》是-首富有青春活力,活跃流畅的乐曲,曲中采用了巴赫的《D大调五重奏》中的旋律,一直延伸发展,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但是,全曲给听众的感觉却象没有结束,余音未了,就是作者本人在谈到这个乐曲时也承认,"未完成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或许,莫扎特还想有待机会,作为另-首奏鸣曲而续写下去的。这首作品也反映了莫扎特明媚的内心,极具感染力,热情奔放的旋律洋溢于空中,缠绕整个心间,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曲调变化不是很多,但看似简单中又不单调,像青春少女的舞步,和笑盈盈的天真的诙谐的交错,它非常之美,美到匪夷所思。轻快如春风;明媚如阳光,清澈似小溪:[ 2015-08-16 20:45 ]
[央广网]《磨坊与小溪》[ 2015-08-16 20:36 ]
[主持人]晚上好,听众朋友!感谢您守候在电波旁,收听每周日晚19点30分到22点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今天主持人 王艺 。《中国大舞台》今晚为您安排播出的就是:旅美钢琴家田佳鑫2015年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今年2月18日中国传统羊年春节,田佳鑫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主厅艾萨克?斯特恩礼堂举办了她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这其实是继2013年之后,田佳鑫第二次登上卡内基这个世界最顶级音乐厅的舞台。真真正正的让世界领略到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女钢琴家的风采。而田佳鑫也是作为第一位中国女钢琴家登上了纽约邮报的名人榜。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一起完整的欣赏这台音乐会上,佳鑫给大家带来的精彩演出!首先来听的这一首,是田佳鑫2015年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李斯特改遍舒伯特艺术歌曲《磨坊工与小溪》。“磨坊工和小溪”是舒伯特著名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的一首歌曲,写得非常美妙。钢琴大师李斯特曾把它改编为钢琴独奏作品,同样是一首极美的钢琴作品。 [ 2015-08-16 20:34 ]
[主持人]我相信今天听完我们的节目,会有更多的听众,想要到现场去听一下你的现场,去感受一下你现场给大家带来的氛围,在这里提醒一下,如果大家想去的话,可以在国家大剧院的官方网站上或者是国家大剧院的窗口来进行购买。时间是2015年9月5号的晚上7点30分在国家大剧院。希望大家可以到现场去感受一下我们佳鑫在现场演奏的效果,好了,今天我们请两位作客我们的直播间的时间就到这儿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我们会完整地给大家来呈现一下,我们佳鑫在卡内基那台独奏音乐会的盛况。好的,再次感谢二位,今天作客我们的直播间。谢谢! [ 2015-08-16 20:38 ]
[田佳鑫]因为之前,也在国家大剧院有过几次这种演出,而且这场我是主要以卡内基的这个音乐会为主,所以也是很多人很期待,一个是这个曲目的特殊性,还是一个就是我们也是想通过这场音乐会突出我们对祖国的这个祝福,所以我们题目也是跟中国梦有关。当时我们也想是纪念这个抗战胜利70周年和反法嘛,这两件事情我觉得也是都是历史性,意义非常特别,所以我们也是希望用《中国之梦》这首作品,然后表现我的这份情怀吧。在这里面,所以我觉得从曲目的安排也是非常好,然后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场音乐会,对我的这种,对作品的理解和我的演奏方式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2015-08-16 20:36 ]
[主持人]一场,在国家大剧院的一台演出,给大家介绍一下。[ 2015-08-16 20:35 ]
[田佳鑫]对对,一场。[ 2015-08-16 20:34 ]
[主持人:]确实是,那说到刚才聊到国家大剧院,这个非常高规格的,在咱们国家来说,高规格的一个演出场所,那今天听完我们的节目,可能很多听众就觉得,真的好想到现场去听一下音乐,钢琴音乐,尤其是佳鑫,下个月正好就有一场。是一场吗?[ 2015-08-16 20:30 ]
[王纪宴:]我觉得做得非常好,在任何一个事情上,在任何一个领域,乃至对于任何具体一件事情,都有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我是乐观主义者。情况肯定是在往好了变的,而且这个速度非常快。比如说,我就举一个例子,过几天,国家大剧院要演威尔第的一部歌剧,叫西蒙波拉涅卡,这是很偏的歌剧,中国没有演过,据统计,亚洲也没有演过。这次是亚洲首演,但是呢,四个晚上的票,好像基本上就卖光了,这可是威尔第的三个小时长的歌剧,而是剧情相当复杂,是写着(热拿亚)那个总都的问题的,那么比起这样的歌剧来,一场钢琴演奏会的接受程度,就更好一些了。因为毕竟学琴的孩子多,我觉得这方面呢,应该说过去10年当中,一直音乐家们,包括教育家都在轻轻恳恳地,兢兢业业地在做,那有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我觉得就是2007年年底,国家大剧院投入运营,国家大剧院所处的位置,他建筑的那个,很惹人注意的形状,包括它的演出量,包括佳鑫刚才说的,就是全世界最优秀的钢琴家、指挥家、歌唱家的纷至沓来,这些都形成了一种极好的氛围。我前一时段时间看到微博上,微信上关注的一个朋友在抱怨说坏了,我这个月已经花了五千块钱买票了,在这样下去,我这个月要麻烦了,我吃饭钱都没有了。那么在这种抱怨当中,你能感觉出来就是说,很多人在古典音乐上的投资还是非常客观的。[ 2015-08-16 20:26 ]
[主持人]确实是像现在我们的音乐会,交响音乐,独奏音乐会,或者是这个合唱、独唱音乐会,再包括我们的现在的电影方面的,我们的话剧的方面的,等等表现出咱们国家现在文化在大发展,大繁荣。我们现在单聊,我们的古典音乐这一块儿,因为确实古典音乐在我们所有的艺术范畴里面,算是比较高深,需要大家理解更多,了解更多知识的。那王老师,咱们国家现在在这个古典音乐的普及方面,现在您觉得做得怎么样? [ 2015-08-16 20:29 ]
[田佳鑫]就是可能跟我还是学生在国内的时候,你会觉得大家经常会出现,比如说场内不安静,交头接耳,手机乱响,各种这些事情发生。但是说,慢慢慢慢你会觉得,可能在中国,愿意自己买票,进现场去听的观众越来越多了,而且我觉得,通过我们有更多的更好的这种剧院的产生,所以我吸引了很多国外的大师,也进来,然后会给大家呈现不同的音乐会,那么就给大家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这种音乐会的现场的这种感受。那么就会有很多真正的古典乐的乐民,不断地踊跃出来,而且现在确确实实我觉得中国这方面的发展速度是飞快的,就是可能跟我们看音乐会,可能以前就觉得,北、上、广特别好,现在可能演多了,你会觉得,其实二三线的城市,他们剧院也特别地棒。而且观众,没想到那个素质和他们的那种对你的这种热情,一点没有减弱,甚至说可能还更热情,因为他们可能觉得,不像在北京,有这么好的机会,能经常听。所以我觉得我们整体应该说是在往好了走。[ 2015-08-16 20:27 ]
[主持人]确实是,好的音乐要学会去欣赏,现在其实我从国内的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就比如说我们的大剧院的音乐会,好多音乐厅的音乐会,其实像北京音乐厅等等都其实上座率都非常得高。在这里,我跟佳鑫透露一下,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你了,我非常幸运见过你的现场的一次,是4月份。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那个两场电影主题音乐会,然后佳鑫有表演,所以那天我是作为一个观众,坐在下面看。所以我觉得对佳鑫印象特别得深刻,所以当我们的今天的编导老师跟我说,我这期的主题是佳鑫的时候,我就知道是谁,然后脑海中有一个浮现,因为的确她的演奏,是让印象很深刻的。但是其实我觉得,现在很多的人愿意到我们的剧场里面去听,现场的音乐会,已经是我们在欣赏的层面上一个很大的进步了,那我想问问佳鑫,作为一个演奏者来说,你在国外生活学习了这么多年,你有没有感受到我们国内的一些变化,还有在国外的时候,你感受到就是作为观众的大家跟国内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2015-08-16 20:25 ]
[王纪宴]你说太对了。因为确实有一种说法,确实有一些人就是淡化技巧,这是绝对不对的。如果你连音阶都拉不利索的话,为你的表现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我觉得佳鑫刚才说的,她在上高中的时候,每天弹六个小时的琴,这个技术保障,使她今天能成为技术高超的钢琴演奏家的一个必要前提。[ 2015-08-16 20:20 ]
[主持人]所以说,可以说在演奏方面来说,我们的技巧是为了情感服务的,是你的情感到了一定的程度,你的技巧能够把它表现出来。[ 2015-08-16 20:16 ]
[王纪宴]这就不是好的菜,这就不是好的厨艺了。音乐也这样。再精致的处理,最后给人感觉的还得是行云流水般的一种自然感,就是乐剧当中,不能有人为往里加佐料,尤其是咱们加个比喻,就是类似那个加人工香精,那可就坏了,那是古典音乐,其实我觉得也是任何音乐的一种大忌。佳鑫的莫札特很自然,她保持了莫札特音乐当中,应有的那种欢快感,那种阳光感,但同时呢,莫扎特的声音背后,其实是有更深的东西的,是有一种人生的沧桑,甚至有一种苍凉的感觉在里边。[ 2015-08-16 20:15 ]
[主持人]没错。[ 2015-08-16 20:14 ]
[王纪宴]确实很独特,但是,这个演奏家的独特经常是很难描述的,所以我经常喜欢作为也从事音乐评论的研究者吧,嘲讽,自嘲,这个评论家。评论家最难的一件事儿,就是怎么能把人人感受到音乐当中的美,或者演奏当中的一种很独特的一种韵味,把它形诸于文字。这是特别难的,就像一种味道,比如说桃的味道跟杏是特别不一样的,但是怎么不一样法呢,这就最难最难了。那我觉得佳鑫的莫札特呢,首先他很自然,因为刚才她也谈到了,就是怎么能在这种简单的音符当中弹出花来,弹出东西来。但是,有一种莫扎特,这也是我有时候在音乐会上,或在唱片上会听到的,就是让人听出做戏来了,就和我们吃菜似的,你就感觉到调料味重了。[ 2015-08-16 20:13 ]
[主持人]确实是,像刚才佳鑫自己说,她其实有大师指点,然后自己要不停地练,不停地听,才能弹出自己的感觉,那我曾经看到有评论说,佳鑫演奏莫札特的作品,无论从音乐还是从处理上,都有佳鑫自己的独到之处,那王老师,您听,她弹的这个作品,您有什么自己的感受?[ 2015-08-16 20:12 ]
[田佳鑫]是这样,就是说莫扎特对于我来讲很特殊,因为我从2012年就还是作为一个学生身份,在学生期间,我就参加了莫扎特的比赛,然后获奖,所以莫扎特是帮我实现了我一个梦想。到后来大家都会很期待去听佳鑫的莫扎特,因为会觉得我的音色很不一样,同时我在处理上,我是讲究要把莫扎特这种童真弹出来。 [ 2015-08-16 20:11 ]
[主持人]那佳鑫,当时选择这首曲子,通过王老师介绍我们觉得有魄力,自信,那其次你跟这首作品其实还有自己不解的一些缘分。[ 2015-08-16 20:10 ]
[王纪宴]莫扎特所有的演奏钢琴的演奏家也好,或者学生也好,都有一个感觉,他又是最简单的,又是最深奥的,所以对于真正演奏家来说,尤其是卡内基音乐厅的这些资深的听众们,他所要求的莫扎特可不是一个学生感觉的莫扎特,那得是弹出故事来,弹出音乐来,弹出感情来,弹出性格来,那是难上加难。[ 2015-08-16 20:09 ]
[主持人]我想当时我们佳鑫心里面的自信,应该就是文化自信。非常的自信,我们的文化,是足以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欣赏到的。那这首作品其实是你音乐会下半场的一个开始的作品,那音乐会上半场,一开始的作品是D大调回旋曲是吧,那当时选择这样的一个曲子,今天在开始之前,跟王老师聊过,王老师说其实能选这首曲子还是挺有魄力的。[ 2015-08-16 20:08 ]
[田佳鑫]首先因为那会儿是羊年嘛,春节先跟大家拜个年。然后老外也会觉得很亲切,然后通过这个引到了我要介绍《中国之梦》,在当时我也是换了一条红色的长裙,希望比较喜庆。我们真正想通过音乐,让大家能够感受到我们中国的发展,我们中国的进步。所以那种心情是特别骄傲,以至于说最后可能整场音乐会结束,就是全场起立,给你鼓掌,然后迟迟不肯离场。[ 2015-08-16 20:11 ]
[主持人]那演奏优秀的作品肯定对于一个演奏家来说也是非常幸运的,那我想问一下佳鑫,我记得我在剪辑这个音乐的,《中国之梦》的原始的当时演奏会的现场的实况录音的时候,在这首作品之前,你有一段差不多好几分钟的旁白。这个我觉得,演奏家在演奏之前有话要说的作品,反正我看到的不多,那在这个作品之前你都大概跟现场的观众说了些什么?[ 2015-08-16 20:10 ]
[王纪宴]对,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就是诞生于具体的时代的,并不是我们对空而喊,写给一百年以后的听众的,那是一些可能不得知的作曲家一种无奈的一种说法。[ 2015-08-16 20:09 ]
[主持人]也就是说他的时代性,不影响他的艺术性。[ 2015-08-16 20:08 ]
[王纪宴]近些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这些年,在这些方面,由于在作曲方面取得的进展它是非常大的,应该说其中的成就是虽然现在还没有人来得及来写一部新时期的音乐史来梳理这些成就,但事实上我这个成就是巨大的,就从刚才佳鑫谈到的,张朝老师这个作品,就能发现,我们已经有这种非常恢弘的同时,对中国元素融合得非常好,然后西方的表现手法又用的特别自然的这种作品问世了,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其实可能,早期的时候,有些作曲家用西方的手法用得比较突兀,用的比较生硬,然后在用中国元素的时候,难免留于那种就是说,把它作为一种色彩,把它作为一种装点,甚至还有一些作曲家做得不好的话,作为一种就是给人感觉让外国听众感觉新奇的那种因素,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不可能产生的真正的音乐杰作的。现在的这些华人的优秀作曲家,比如说,陈其钢、(申东亮)、叶小刚,所有他们这些作曲家包括张朝,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了,包括他们不必在这种刚才佳鑫说的,应试应景的作品当中达到一种真正的艺术性,可能我们一听这个应试应景的作品,觉得它是主流的声音,好像有宣传的色彩在里面,其实我们如果看看历史上像亨德尔的好多作品,那就是应时应景的作品,但是不影响他写出了流芳百世的杰作。[ 2015-08-16 20:07 ]
[主持人]确实刚刚佳鑫讲到了,作为一个音乐家,也是有责任,把我们的这个民族的音乐推广到更大的舞台上,让不同文化的听众都能够听得懂,能够接受我们的文化和历史,那王老师,那近些年来,您看,就是比如说我们的文化和历史,那王老师这些年来,你看比如说从我们演奏家的创新上来说,包括我们的创作家们,在我们的这个能够被更多的人听懂,在创作的创新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2015-08-16 20:05 ]
[田佳鑫]它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作品,但是又非常有意义,怎么说呢,大家对中国,以及中国的文化,甚至说中国的音乐其实了解都没有那么深入,怎么才能能够让大家能够慢慢地去喜欢上中国的音乐,我有几个点,第一就是要选择这个作品,我跟作曲家也会沟通,就是它旋律性要很强。第二个呢就是一定是要有中西结合的代表,就是他肯定要有中国的元素,然后同时又结合了西方的这种文化在一起。[ 2015-08-16 20:03 ]
[主持人]听众朋友晚上好,这里依然是中国大舞台,今天我们为您安排播出的是旅美钢琴家田佳鑫2015年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我们今天请到直播间的两位嘉宾是我们本台音乐会的主角田佳鑫女士以及我们的王纪宴二位好。我们接着刚才我们的话题接着聊,刚才聊到了佳鑫从小的这个发展的道路,确实是非常地不一样。我觉得听完之后,很多人就想,让自己的孩子怎么样选择今后的道路,尤其是比如说专业呀,发展方向呀,其实很多家长都把这个事情放在了孩子上大学,没有上大学的时候都在考虑他学什么专业,其实这个可以往前拉一拉,怎么样调动是家长最主要的一个问题。那我们接着再聊佳鑫这场音乐会,自己的每台音乐会都尽可能地放中国元素的音乐,是吧?那这次你放的是《中国之梦》,其实之前我们放过中国之梦给我们的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这个是交响乐版本,那么这个交响乐版本是我们的这个作曲家张朝老师来创作的,这个他是想把我们的传统与现代技法相结合,比如说吸纳了我们很很多的古典的民族乐器、编钟、古筝等等还有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这个作品用钢琴来进行演奏的话你觉得难吗?[ 2015-08-16 20:01 ]
[主持人]所以说让孩子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走的这条路,无论是不是音乐之路,其实都不容易,但是像佳鑫这么成功的,3岁的时候就找到了,这确实是我们大家听完这期节目,每一个家长都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怎么样调动自己孩子的积极性,怎么样让他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为之终生地去努力。[ 2015-08-16 19:59 ]
[田佳鑫]对,我也在讲,要学会调动孩子的这种积极性,就让她自己能主观意识这种先喜欢,而不是说在一种压力和一种痛苦中去做这件事情。不是每个孩子他都适合弹钢琴,有可能他在计算机方面,或者是他在舞蹈方面,他有额外的这种潜力或者是这种专长,那你就不要迫使他非得去做这一件事情。[ 2015-08-16 19:58 ]
[王纪宴]我觉得能有这个魄力的父母不多,而且佳鑫的爸爸妈妈,有一种特别清楚的思路,佳鑫刚才说了这个欲擒故纵法,我觉得这是,应该说是欲擒故纵法的一个完美的成功范例,但是对好多孩子来说,不一定适用,有的孩子,他如果对音乐没有这份热爱和执着的话,你给他一纵的话,他干脆就利用这个纵他就不弹了,所以我觉得能留住,对音乐的、对钢琴的热爱,发自内心的喜欢,应该说这是佳鑫的父母在教育她的过程中做的最成功的,有了这一点,以后什么都好办。 [ 2015-08-16 19:57 ]
[主持人]我觉得你的这条成功之路,跟一般学音乐的孩子的成功之路,不是特别的一样,而且里面夹杂着一些很多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的一些困惑。[ 2015-08-16 19:58 ]
[田佳鑫]我还真知道。为什么呢?因为我生长的环境不太一样,在部队大院长大,然后爸妈都是搞音乐的,所以就是在那个环境里你就听得多,耳熏目染。他们从来不给我压力,但是他们选择什么方法呢?他来个欲擒故纵,就是说经常带我去邻居看哥哥、姐姐,各种乐器他们都在玩,但是我就对钢琴特别情有独钟,但那会儿小不懂,你就看它左右手都在动,脚也动,脑袋也跟着晃,就觉得特有意思,然后再加上我们家也有个钢琴,我们家最早的那历史琴,比我年岁都大,那是就是还没我时候就有了,每天看我爸跟我妈弹伴奏,我就觉得哎呦,太美了![ 2015-08-16 19:57 ]
[主持人]能够把琴弹到现在这样一个程度,我觉得一定要跟自己的刻苦努力分不开的。曾经看到过很多音乐家,或者是爱好弹钢琴或者弹奏乐器的这样的知名人士的访问,都说了介绍了小时候学习乐器的一些经历,但是我觉得都是伴随着痛苦两个字,在刚开始的时候。而且佳鑫你是3岁开始学钢琴,那个时候是你,3岁的时候你自己知道什么是钢琴吗?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家人给你的?[ 2015-08-16 19:55 ]
[田佳鑫]这个是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也是一首难度比较大的一首作品。这个作品在我眼中是非常有特点的,他一开始讲述的,是这个魔鬼,他来到一个舞会上,然后一开始大家都在这跳舞,他就看上了一个女孩,然后中间的情节有这个他在跟她示爱,然后跟他表白这种感觉。这个女孩儿可能也很胆怯,就到底该不该答应啊,所以有很多这种对话的过程,以至于说到后面,他想竭尽全力要把这个女孩抓住,然后要把她追到手,后来又跑到了森林里,所以包括中间有很多模仿鸟叫的声音什么的,我觉得会给有大家很多的这种想象的空间。[ 2015-08-16 19:53 ]
[主持人]听得入迷了,真的不舍得把这个音乐拉下来,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稍候的时间会完整地让大家来欣赏这首作品,佳鑫先大概给我们介绍一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个作品。[ 2015-08-16 19:51 ]
[央广网]欣赏钢琴曲[ 2015-08-16 19:45 ]
[主持人]我觉得你的这个目标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但是你确实一步一步努力,一步一步的在实现了。那我们刚才聊了这么多,我估计我们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都觉得好想听一下你的琴声到底是有多么的高超、优美,我们先让大家稍微得听两分钟,然后我们接着聊。[ 2015-08-16 19:44 ]
[田佳鑫]肯定变化特别明显,我们最后返场返了三次、四次这样的。大家甚至说有人能够说拿自己买的花,往台上送,就是那个场面,你会觉得这可能原来只是在欧洲,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好像还第一次。但是你会发现大家就像你刚才讲的,确实有后来成为为乐迷的人,他们就会跟我分享,说一开始我们就是看报道,看有这么一个女孩儿,想抱着一个看一个可能刚出道的一个孩子是什么状态,但是从你一出场的气势来看,我们就觉得不太一样,但是等你一上手再弹完了,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女孩她完全沉浸在音乐里,她的这种对音乐的热爱和喜爱是完全通过她的表现,通过她的音乐已经带给我们这种感受。所以我的目标,就是我每场音乐会,最后能够让更多的人记住我,能让他们能更加喜欢古典音乐,这个就是我的目的。[ 2015-08-16 19:43 ]
[主持人]你当时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变化?[ 2015-08-16 19:41 ]
[田佳鑫]那是肯定不一样的。[ 2015-08-16 19:40 ]
[主持人]那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买票的很多人都是外国人,可能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是之前不认识你的,对吧?只是看到一个中国女孩儿的一个独奏音乐会,然后买了票进来,然后刚开始,你刚到舞台上的时候,大家给你鼓掌,可能是出于礼貌,或者出于我们这个剧场里的礼仪,那当你第一次弹奏完一首完以后,他们的鼓掌和你整台音乐会结束以后他们的鼓掌肯定跟刚开始是不一样的。[ 2015-08-16 19:40 ]
[田佳鑫]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在主厅,就是大家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也是我第一次进了大师的休息间,然后当时在里面,他的所有的设备都给你准备的非常好,然后所有的工作人员这一天都在为你服务。大家都该下去的下去了,该准备的准备,那个工作人员就说问紧张吗?我说不紧张,我就说特想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他就说,哎呀,我偷看了一眼,我先不告诉你,但你肯定会喜欢的。直到最后剩一分钟的时候,让自己完全沉浸,想的就是我的音乐,我要告诉自己这一刻就是真正属于我的这一刻,让大家能看到一个中国女孩儿的身影。同时我记得我老师原来跟我说过一句话,当你坐在这个琴凳上,先别开始,感受一下这个厅,因为你可以知道所有的知名的大师,全都在这里陪伴着你,因为他们都是从这里走出去。所以那一刻你觉得那种神圣感是完全无法形容的,你的那种心情,那种激动,那是我演过这么多次,是最累的一次,也是最开心的一次。 [ 2015-08-16 19:40 ]
[主持人]在这样一个音乐殿堂里,我们佳鑫的第二场音乐会,2800张票卖出了95%以上,可以说其实可以说是坐无虚席了,而且像刚刚王老师说的,第二次能够在这是非常的不容易,那你第二次的心态和第一次的心态有没有什么变化?[ 2015-08-16 19:38 ]
[王纪宴]刚才已经谈到了,就是第二次在这样的音乐厅里举行演奏会,我觉得这个说法说的特别好,特别有意义。[ 2015-08-16 19:36 ]
[主持人]其实通过你刚才的介绍,我能听出来,我们的佳鑫是一个,首先非常的独立,自己去考试,很果断,而且非常想法很勇敢,而且我觉得应该是特别刻苦的一个姑娘,因为虽然说,佳鑫说得很轻松,但是我觉得能够自己一个人出去考试,能够考得上,能够在这里面举办两次自己的音乐会,绝对不是一般的钢琴家可以做得到的。尤其是说现在能够在这个音乐厅里面,演出或者登台已经成为了跃登古典与流行月乐团成功的一个标志了,那在这里面,让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音乐厅它到底对于我们的音乐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2015-08-16 19:36 ]
[田佳鑫]其实学音乐的孩子都知道,像我们考学,肯定是去美国考试考一圈,我当时考的时候经费没带够,我妈就给我带了往返的路费,就只是来回飞机票都买好了。但当我去了那儿,我来反映过来,我还是不同城市要走,这个路费没算进去,所以每天就天天数着钱过,就怕回不了家。走一圈,肯定是越来越贵,直到纽约,肯定最贵的地方。考完试,我就说,我这来一趟不能白来啊,我就从96街一直走道最底下有一个纽约大学那块儿,从白天走到了天黑,但是我说我卡内基也去了。但是从我去了我就告诉我自己,这个感觉特别有像,比如说中国或者北京或者上海这种氛围,所以说如果来的话,这种环境对于我的触动肯定最大的,所以当时是卡内基,我第一次认识到了卡内基。[ 2015-08-16 19:35 ]
[主持人]欢迎二位嘉宾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其实今天我们这台音乐会还有一个主角,没有办法到达现场,那就是卡内基音乐厅。既然今天的主题是在这里,那我们在节目的一开始,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音乐厅,这个音乐厅是由美国钢铁大王兼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于1891年在纽约市的第57街建立的第一座大型音乐厅。也是第一座那里建立的大型音乐厅,音乐厅建成后的首演式上,由著名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担任客座指挥,据说当年参加首场演出的观众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能够下马车进入大厅,由此可见当日演出的盛况。这个卡内基大厅位于第七大道和第57街的东南角,往北两个街区即是中央公园。所以说有关它的地理位置还有一个笑话在民间流传着,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去卡内基大厅?"回答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其实是是个玩笑,但表达了艺术家能够在这个音乐厅里演奏,其实是非常难的,那么这台音乐会其实是今年2月18号,中国的传统羊年春节,我们的佳鑫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主厅艾萨克·斯特恩礼堂举办了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但其实这已经是你第二次在这个音乐厅里面举办自己的独奏音乐会了。我觉得首先我要问题你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卡内基的情节,就是你什么想过要在这里举办自己的音乐会。[ 2015-08-16 19:35 ]
[王纪宴]你好。[ 2015-08-16 19:32 ]
[主持人]第二位,是非常重量级的嘉宾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王纪宴。王老师你好。[ 2015-08-16 19:32 ]
[田佳鑫]你好。[ 2015-08-16 19:31 ]
[主持人]你好佳鑫。[ 2015-08-16 19:30 ]
[主持人]晚上好,听众朋友!感谢您守在电波旁,收听每周日晚19点30分到22点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王艺 。《中国大舞台》今晚为您安排播出的就是:旅美钢琴家田佳鑫2015年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我们首先隆重请出今天我们请来的两位嘉宾,他们分别是:著名旅美女钢琴家,斯坦威艺术家,本台音乐会的主角---田佳鑫女士。[ 2015-08-16 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