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北京时间21点53分,今天的《中国大舞台》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现在大家猜出来了,没错,返场曲目就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卡门序曲》,在这里要再次感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主持人子文,代表我们的导播刘红伟,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也欢迎大家继续收听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那么有关本期节日的更多音视频内容,您可以登录央广网和央广手机电视。听众朋友们,下个星期日晚上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我们再会。[ 2014-09-21 21:53 ]
[中国广播网]欣赏《卡门序曲》[ 2014-09-21 21:52 ]
[主持人]随着这首乐曲的结束,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聆赏经典》交响音乐会的全部曲目就演绎完毕了,刚才留了一个互动话题就是这场音乐会的返场曲目到底是什么呢?给大家一点提示,是一部法国作曲家的经典作品,那么接下来揭晓答案。[ 2014-09-21 21:51 ]
[中国广播网]欣赏《达夫尼斯与克洛伊》[ 2014-09-21 21:39 ]
[主持人]听到这样一段气氛热烈狂热的音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突然想从座位上站起来的冲动,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每周日晚为您播出的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主持人子文,今晚为您特别呈现的是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聆赏经典》交响音乐会,担任演出的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指挥是国交的首席指挥著名的法国指挥大师米歇尔·普拉松,小提琴是吕思清,钢琴是吴牧野。那么刚才给大家留了一个这一时段也是我们这期节目最后一个互动话题,就是在这场中法音乐会上最后一首返场曲目是什么呢?有听众说是吕思清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有说是俞丽拿演奏的梁祝版本,还有人说不会是春节序曲吧,都不对,给个提示,是一首法国作品。大家可以猜一猜。欢迎继续收听中国大舞台,在这次《聆赏经典》交响音乐会上,普拉松大师还为大家带来了拉威尔所创作的《达夫尼斯与克洛伊》的第二组曲,那么这部作品是作曲家专门根据希腊神话所改编的一部舞曲音乐的中间的一部分,这部舞曲讲述的是牧羊人达夫尼斯和牧羊女克洛伊不谓艰难,在木神的帮助之下战胜海盗的终于圆满的这么一个故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达夫尼斯与克洛伊》第二组曲。
[ 2014-09-21 21:35 ]
[中国广播网]欣赏《阿莱城第二组曲》[ 2014-09-21 21:33 ]
[主持人]您刚才听到的是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这部组曲是根据法国作家都德的戏剧阿莱城的姑娘所做的一个配乐描述的是男主人公弗莱德里在阿莱城邂逅一位妖艳姑娘而暗恋不止的故事,那么这第一组曲是比才将剧中的四段配乐编成了一套组曲,可是英年早逝之后比才的好友作家吉罗又把他这个阿莱城的姑娘这个戏剧的配乐继续的延伸,又创作出了第二组曲,而说到这个第一组曲,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奏那段有一个圆号和弦乐群奏出的一个非常强壮和雄壮有利的进行曲,那个进行曲是普罗旺斯的民谣,三王朝圣的进行曲,而这首曲子在第二组曲的结尾法兰多尔舞曲当中也有一些演绎和表现,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听由比才的好友作家吉罗所编写的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
[ 2014-09-21 21:24 ]
[中国广播网]欣赏《阿莱城第一组曲》[ 2014-09-21 21:08 ]
[主持人]的确,这个音乐确实是一个奇迹,在这一次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聆赏经典》的交响音乐会上,三部法国的作品也是非常令观众们激动的,接下来我们听到的是由法国的著名作曲家比才专门为法国作家都德的戏剧《阿莱城的姑娘》所做的配乐《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 2014-09-21 21:07 ]
[米歇尔·普拉松]音乐的功效有很多。我相信音乐是一种治疗方法。它可以驱走那些不好的东西,它能带来幸福。而这种幸福能带来内心的和平和安宁,还有爱,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音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良药。音乐就和体育运动一样,是一种需要被分享的情感。当重大比赛的时候,人们都很激动。同时音乐也是如此,它可以在同一时刻感动所有人。所以我觉得音乐就是一个奇迹。
[ 2014-09-21 21:06 ]
[主持人]指挥大师普拉松说,音乐是一个有着神奇疗效的奇妙良药。 [ 2014-09-21 21:06 ]
[吴牧野]这个奠基者的版本也在不断的改,那么不断的改的时候以前的一些版本,那么不断的改的新版本在一起碰撞,忽然看到了他一直会,比如说这个创造部位怎么和原来不一样,那么我和关峡在想这个在一起对接的一些小的问题,然后知道了以后大师就马上非常迅速的做了一些调整,然后效果就比以前好,就是这样的一些小插曲。比如一些在国外的一些小插曲,我们在国外的这种感觉他说这一份作品是那么的庞大,那么的复杂,他就说把他演奏出来是很难的事情,那么我们共同在这部作品上贡献了很多的努力,现在完美的呈现给大家。
[ 2014-09-21 21:05 ]
[主持人]而谈到这场演出再度与他的老朋友著名的指挥大使米歇尔·普拉松合作,刚刚从法国回来的钢琴家吴牧野说这次的合作也有很多的小插曲,值得和大家分享。[ 2014-09-21 21:05 ]
[吴牧野]这一回的不同的情感是因为在中法两国在一起交会的时候我们马上来想象5月3号这个时候,刚好是在50年之前中法两国的领导人在建交,所以这回和法国的一起来演奏这部作品,那么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难忘的经历,使我心潮澎湃,因为这是50年才有一次的这种历史性的时刻,所以我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在心理想,多少现在的一切美好时光都是以前的前辈们奋斗努力得来的,所以敢想会非常非常的丰富,那么自己演奏出来的这种感情色彩的投入也是非常非常的丰富。我觉得我生活在现在这种状态,我能够赶上这个点是我非常大的福气,也是一切的缘份,那么到了这个阶段我肯定会去把握很好的时机来为所有的事情,所有好的事情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希望成为以后的奠基者。
[ 2014-09-21 21:03 ]
[主持人]现在是北京时间21点03分,最后一个直播时段,我们将会送上三部法国作品,既然是中法建交50周年嘛,有了中国韵味,总得有点法国风情,这次的互动话题是关于这一次演出的返场曲目,看谁能猜的中,这场演出的返场曲目到底是哪一首曲子呢?话题留在这儿悬念留在这,大家可以尽情的发挥您的想象力,猜测一下、想象一下,现在言归正传说我们的演出吧,我们这场《聆赏经典》中法建交50周年交响音乐会刚刚为大家播出的是作曲家关峡为大家创作的《奠基者》这部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而作为这部钢琴协奏曲的首演者,年轻的钢琴家吴牧野他可以说是在中法建交5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时点再次演绎这部作品,那对他来说这次演绎和以往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听一听吴牧野的介绍。
[ 2014-09-21 21:02 ]
[主持人]我们的直播正在进行,我们的互动也在进行,上一时段抛出的互动话题是关于第一个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女小提琴家是谁?大家都发来了正确答案,没错是俞丽拿,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听众朋友说俞丽拿是第一个演奏梁祝的小提琴家,这个答案是唯一的吗?大家可以继续讨论一下,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在广告之后将会为大家奉上《聆赏经典》。
[ 2014-09-21 20:53 ]
[吴牧野]当时在法国正好是赶上了第二年的国庆,在巴黎最大的一个城市,那么这部作品当时演的时候中法两国有5000人当时在参加,我也邀请了很多我的好朋友,然后整体当时以前总统点赞,当时演的时候德斯坦总统到最后还专门在后台等我,跟我说你演奏是这么的棒,非常希望得到一些祝福,给了我很多很多的鼓励,并且所有听过这部作品的外国人,他们都会觉得中国有这么好的作曲,简直是未来的一种非常大的希望一种启封一种概念,所以大家听了之后都非常的激动,每一个人都很激动。
[ 2014-09-21 20:52 ]
[主持人]您刚才听到的是由著名作曲家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团长关峡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的第一乐章,这首作品完成于2010年的9月,他最早是为影视作品《奠基者》专门创作的一个主题音乐,后来就重新的进行发展完善成为一个独立的音乐作品,他也是表现了作曲家对于那些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所付出的《奠基者》的讴歌和颂扬,那么这部作品最早的演奏者就是刚才大家听到的钢琴家吴牧野,也是非常年轻的一位钢琴演奏者。据他说这部作品在2012年法国演出的时候,还曾经得到了时任的法国总理瓦尔斯的高度赞扬,我们来听听吴牧野的讲述。[ 2014-09-21 20:51 ]
[中国广播网]欣赏《奠基者》[ 2014-09-21 20:35 ]
[主持人]《聆赏经典》我们继续来听音乐,接下来您将听到的是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团长、著名的作曲家关峡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第一乐章。钢琴演奏吴牧野。
[ 2014-09-21 20:33 ]
[主持人]的确就像大师所说的中国叫响音乐的水品他正在不断的提高,而且西方音乐虽然他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有很强的话语权,但是中国的乐团他们的表现也是越来越好,那么在我们的直播过程当中我们的互动也在继续,刚才给大家抛出的一个互动话题是关于中法建交的日期和时任的法国总统的,那么接下来刚才大家听到的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那么接下来我们这一个新的互动话题就抛出了,有谁知道第一个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女性小提琴家她的名字叫什么呢?这个恐怕会考倒一部分人,那就得看大家能不能很快的回答问题了,可以到中国之声新浪或者腾讯微博上发表您的答案,也可以到我们的腾讯微信当中文字或者语音告诉我们您的答案,当然百度也可以。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那么也欢迎大家继续锁定频率收听我们的节目,广告之后为您送上的是天天福彩。
[ 2014-09-21 20:30 ]
[米歇尔·普拉松]我非常高兴能够回到北京和国交见面,和乐团的乐手们重逢。可以说有一种久别重逢的那种喜悦,我非常喜欢和国家乐手们一起工作,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够经常见到他们。我现在也是一年或者两年才能来一次中国,很难得在一起,所以说这一次的这个《聆赏经典》的一个交响音乐会也是一次很好的合作,我也始终认为中国应该有一个很棒的乐团,尤其应该有一个高水平的交响乐团。
[ 2014-09-21 20:27 ]
[主持人]听刚才这段的时候说实话我忽然想起了前不久在观看越剧小百花越剧团他们30周年庆祝演出,梁祝那出越剧的时候在结尾的场景,当时也是化蝶的那一场,满天的蝴蝶飞舞,那种场景如同到达仙境一般,也确实是和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一样很好的诠释了生前不能共罗帐 ,死后天上成对双的那种,中国式的浪漫主义感情。在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当中其实我们可以听到很多中国元素也可以感受到很多西方音乐的一些特征和特点,他这样一个中西合璧的乐曲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么对于法国指挥米歇尔·普拉松先生来说,他回到北京和国交的乐手们一起合作这部作品,他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再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他的一些说法。
[ 2014-09-21 20:26 ]
[中国广播网]欣赏《坟前化蝶》[ 2014-09-21 20:21 ]
[主持人]这是刚才吕思清献身他对于这次小提琴演奏的一个评价和看法吧。在采访的时候其实吕思清先生真的说到了很多很多令人激动的一些合作的细节,那么合作细节听很多都不如我们听音乐来得过瘾,在我们节目直播过程当中我也注意到很多的听众朋友也一直在问说这个节目我们这个大舞台节目哪个电视台有播呢?想要告诉我们这位听众朋友"乱七八糟SDCD"我们的节目是在广播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每周日晚为您播出的中国大舞台节目,您可以登陆央广网在线收听,同样的您也可以在这个手机的广播应用终端点播中国之声在线收听。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第三部分坟前化蝶。
[ 2014-09-21 20:20 ]
[吕思清]我觉得得给普拉松先生打99分,我觉得他还是非常理解我,最关键我觉得不是说他到底多理解这个作品,因为对他来说真正想理解像梁祝这样的作品就是说他不熟悉的作品他需要一点点时间的,或者说他需要可能有几次的反复的演奏,但是我觉得最重要是他能够通过我去理解这个作品,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就是根据我的音乐能跟我一块儿呼吸,我觉得这个非常非常好,所以我不必要担心说我要特别要提示他说,我这个地方我可能这个节奏要加快了,或者这个地方我的情绪变化了,他能够运用他的一个是他丰富的经验,另外就是他的一种才华,他能够预见到我在很多地方的一种音乐的一种处理和想法,这个音乐的处理上确实是可以由更多的这个不同的。所以我觉得,从我跟普拉松先生合作这个角度来说我是非常满意。
[ 2014-09-21 20:20 ]
[主持人]就像吕思清先生说的,其实在一首舞台展现的乐曲当中真的是乐队、乐手和指挥都想过了很多很多的方法,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思考,就是想着如何能够让乐曲更加好的呈现在舞台上,让所有在场的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音乐的震撼和音乐的共鸣,那么这一次《聆赏经典》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的交响音乐会,他的指挥是著名的法国指挥大师米歇尔·普拉松先生,作为小提琴家,吕思清也是第一次和米歇尔·普拉松合作演奏这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么这首次合作,吕思清先生能为这次合作打几分呢?我们来听听他的看法。
[ 2014-09-21 20:18 ]
[吕思清]那其实观众有的时候不知道我们在地下练习的时候做了这么多思考,观众最后所得到的就是一种效果,他觉得这个演奏家这个曲子这个地方让他很感动,或者真的跟他的心灵产生了这种交融。但是很多很多观众他可能不太清楚我们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技术,或者我们经过了一种什么样的思考,用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方式去营造出的这种分为,去传递了这种情感,这个其实是我们做得最多的。我们为了最终的效果,其实我们背后是要运用很多不同的技术,包括有一些是纯技术,有些是一些就是说思想上心理的一些思考,能够与音乐达到最高、最能打动人、最能体现出美的这么一个状态。 [ 2014-09-21 20:17 ]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节目正在央广网上同步的进行音频的直播,大家可以登陆央广网或者是到各应用市场下载广播的收听的终端来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节目调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我们的中国之声的新浪和腾讯的微博上以及我们的腾讯的微信公众号上有很多朋友都已经参与进我们的节目当中来了,在上一时段我给大家抛了一个互动话题,就是既然我们这次的节目内容是关于庆祝中法建交的50周年的一个音乐会,那么中法建交是在哪年、哪月、哪日,当时的时任法国总统是谁?我们看到这个微博上很多朋友都发来了正确的答案,没错正确答案就是在1964年的1月27号,中法两国政府发布了联合公告,宣布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法国时任总统是戴高乐将军,那当然了还有很多普通还补充了很多的细节,比如这位叫"音乐如茶"他说在1963年10月的时候戴高乐将军就授权法国前总理富尔携带他的亲笔信来到中国,代表他同中国领导人商谈两国关系的问题,而就在几个月之后,1964年的1月27号中法两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看来今天这期节目不仅是欣赏了音乐同时还普及了一些关于历史的知识,那么刚才给大家奉献的两段是著名的作曲家何占豪和陈钢共同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前两部分的片断,一段是草桥结拜,另外一段是英台抗婚,英台抗婚他其实这当中站线的还有就是楼台相会和英台哭坟的一些内容,也是在听我们节目过程当中,很多听众朋友都发来他们的感想,比如这位朋友他叫"礁石浪花"他说交响乐内涵非常丰富,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和英雄剧的特点,音乐有较严谨的结构,还有丰富的表现手段,特别是运用交响乐这种独特演奏的方式来表现中国的传统乐曲可以说这种东西方的演奏织体现了传统乐的一种魅力,引人入胜。他说这也是梁祝的魅力所在。也有我们的听众朋友,这位朋友叫"法各"是来自江苏无锡的听众朋友,他说交响乐我非常的喜欢,可惜在无锡根本就没有机会,只有在上海和北京才能有机会欣赏到,那没有关系,今天晚上如果您收听到我们的大舞台节目的话可以完整欣赏到中法两国非常经典的一些交响乐的曲目,希望今天晚上能够让您一饱耳福。那么刚才有很多朋友也是谈到了梁祝这首乐曲一些动人之处和感人之处,那么到底对于乐手来说,他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技巧和等等的一些手法,来让这首乐曲更多的感动在场的听众呢,我们来听一听吕思清的说法。
[ 2014-09-21 20:13 ]
[中国广播网]欣赏《梁祝 2 英台抗婚》[ 2014-09-21 20:02 ]
[主持人]各位听众这里是每周日晚为您准时播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今天晚上的主持人子文,今晚为您安排播出的是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聆赏经典》交响音乐会,担任音乐会演奏的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指挥是国交的首席指挥著名的法国指挥大师米歇尔·普拉松,参与演出的小提琴家是吕思清,钢琴家吴牧野,在上一个时段我们听到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第一部分草桥结拜,刚才吕思清也是介绍了他演绎这部音乐的一些感悟和思考,那么其实说到梁祝这样一部乐曲,刚才也是介绍了,他中间有很多中国传统吸取唱腔的音乐元素融入到这部中西合璧的音乐作品当中,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继续来听一听梁祝的第二部分。
[ 2014-09-21 20:00 ]
[吕思清]我特别容幸,因为我是从18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梁祝,在1993年的时候曾经陈钢、何占豪老师都一起听我演奏过这个曲子,然后亲自教授过我这个曲子,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非常难得的经验,特别是像何占豪老师当时在创作的时候主要是负责小提琴部分,因为他原来在这个拉小提琴,所以他对小提琴,西洋乐曲上如何来表现中国的这种元素,包括这种取掉,包括一些中国乐器的技巧的运用就是升华到小提琴上,比如说这个柔弦也好,或者是滑音也好,或者是轻重缓急的一些声音的处理,越剧的处理,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在教我一段那个散板的时候,就是紧拉慢唱,对吧,就是中国戏曲特有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法,那在应用在梁祝这个曲子上就是拉出来的这种华彩的片断。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就是在这种概念上以前我们学习西洋的音乐可能接触的很少很少,所以像陈钢和何占豪老师从这些细节上给我这种演奏,我觉得对我演奏梁祝以及于后来演奏这个协奏曲不断的对他加深这种感受,不断的就是赋予他新的一种音乐的语言,生命力还有一种灵感的显示我觉得都是起到了很好的一种作用。我后来越来越觉得,我应该更加的用一种交响乐形式的这种表达方式来演奏这首协奏曲,要冲破这个小提琴在这个协奏曲只是女性的这样一个角色,大家传统的一种想法,所以后来我跟很多朋友交流,包括很多观众交流他们觉得就是我的这个梁祝听起来觉得跟以前很多演奏家似乎有些不同的东西,我就是在很多的细节的处理上加化了这种戏剧化的处理,戏剧性的这种处理。加大了对音乐的这种张力,包括让音乐的矛盾推到一种极致,最后才产生一种和谐的美,让这种情绪的转换和他的感受达到一种极致,现在我觉得我的这种处理方式是我自己认为还比较满意的,我到现在也一直就是以这种方式来演奏这个作品。当然跟我合作的乐团和指挥也非常喜欢,因为这样的话在我这个独奏小提琴这种带动下大家就在音乐当中,在这个情感宣泄当中表达当中融为一体,而我们一起去完成了这样一个交响史诗性的一个小提琴的爱情的悲剧。
[ 2014-09-21 19:57 ]
[主持人]刚才您听到的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第一部分,在这个传统上,如果根据音乐来分章的话他这个单月章的小提琴协奏曲这第一部分称为引子,但是梁祝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非常有意思,它不仅是我单月章,而且还是个有标题的小提琴协作曲,这第一部分名称叫做草桥结拜,熟悉我们这个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刚才这一段表现的不仅仅是草桥结拜,中间还有同窗三载,还有十八相送这样一些内容,那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一部作品是何占豪和陈钢在1959年合作的,他们是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同时将中国的戏曲音乐粤剧和西方音乐的题材以及作曲的技巧相结合来创造的这么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他是把越剧的唱腔作为素材,融入到这个小提琴演奏当中去,刚才听这个引子的时候相信大家能够有一些感觉,仿佛这小提琴代表的就是祝英台,大提琴代表的好像就是梁山伯,两人一种交响呼应的感觉,中间在这个十八相送之前有一段低沉的管乐,这段管乐有点像是代表这个来自于父母那一方的声音,就是传统观念当中就称之为这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力量,但是在音乐在后项部分,这些管乐还有更加丰富的表现,那么这部作品它最精彩的就是在它中部展开部分它会应用到了中国京剧的这个导板和越剧的(消板)当中的一些技巧,一些小提琴的紧拉慢唱,这样一个华彩的乐段一起把乐队推向了高潮。作为小提琴演奏者吕思清说他其实学习这部作品的时候当时得到了陈钢和何占豪两位老师的亲自的指点,而他自己在演绎这部作品的时候他也一直在力求突破传统的一个观念,因为传统上老是认为说小提琴代表的就是祝英台,但是他觉得,他演绎起梁祝起来是更想用一种符合交响乐的表现方式来讲述这样一个中国版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吕思清的说法。[ 2014-09-21 19:53 ]
[中国广播网]欣赏《梁祝1引子》[ 2014-09-21 19:43 ]
[主持人]也确实是法国作为欧洲的一个文化大国,确实西方的古典音乐是起源于他们那里,那么的确他们那里的听众有很高的鉴赏品位,作为中国的乐团要想在这个西方人面前演绎好这个西方作品那确实是要很充分的准备和很精心的选曲,既然说到这次是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一次交响音乐会,也是《聆赏经典》。那么作为中国的经典作品我们既然有传统的去参与民间音乐的春节序曲,同样我们也有中西合璧的一首曲子,说到这儿相信很多朋友猜到了,没错,接下来要为大家推出的就是由何占豪和陈钢共同创作的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这次聆赏经典的音乐会上,担任小提琴演奏的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先生,我们现在一起来听梁祝的第一部分引子。[ 2014-09-21 19:42 ]
[米歇尔·普拉松]法国的很多听众知道日本和韩国的乐团,法国听众也很愿意听到中国乐团的声音。中国的乐团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要让法国听众满意那么就需要在选曲和排练上有充分的准备,也要有很棒的选曲,这样才能在法国的听众面前展现出光彩照人的那种亮相和表现。[ 2014-09-21 19:41 ]
[主持人]那么今天我们节目既然说是有互动环节,在这一时间点就抛出第一个互动话题,大家可以来一起谁来找个答案,或者说看谁来先把答案发上来,就是中法建交他是在哪一年的几月几号,时任的法国总统他是谁?如果刚才听节目的话刚才听到普拉松先生那段采访录音的话,相信你也能知道答案了。期待大家能够参与我们节目的互动,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听节目。其实说到执棒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指挥普拉松先生说他其实非常高兴能够参与这样的一份工作,而且他也表示说在他的这个工作经历当中,很多的法国听众也非常愿意听中国乐团所发出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 2014-09-21 19:40 ]
[米歇尔·普拉松]这是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音乐会,因为50年前,一个伟大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承认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我自己亲耳听到了那次新闻发布会。那场发布会就好像一颗炸弹一样。让所有人都很吃惊。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而且很有政治远见。50年了,都已经50多年了。[ 2014-09-21 19:39 ]
[主持人]刚才这首曲子相信大家听出来了,没错,就是李焕之先生创造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那么这首曲子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焕之先生在1956年创作的,他原先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实际上名字叫做序曲大秧歌,相信听着名字您就能猜的出来它的确是取材于陕北的一些民间音乐素材,可以说它的音乐非常的粗矿而且明快热闹,表现了陕北地区传统节日那种锣鼓喧天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群众欢欣鼓舞的那种场面,细心的朋友恐怕是注意到了这个曲子是分三段是,在中间那一段非常优美舒缓的那一段,他是由双簧管演奏出的陕北秧歌散头领唱的一个曲调,叫做二月里来打过春,熟悉这个陕北秧歌的朋友们相信一定能从中听出很多很多家乡的味道,我们的节目同时也在央广网上进行同步的直播,也欢迎大家能够在线收听,也希望大家可以登陆中国之声的新浪和腾讯的实名微博来参与我们今天节目的互动,您也可以添加中国之声为您的微信好友在节目直播过程当中和主持人我进行直播的语音互动或者是文字的互动。那么谈到这样一场音乐会可以说是中法建交50周年的这样一个时间点上,那么指挥这样一场中法的经典作品音乐会,作为指挥家普拉松他本人是怎样看待的呢?我们来听听普大师他怎么说吧。
[ 2014-09-21 19:39 ]
[中国广播网]欣赏《春节序曲》[ 2014-09-21 19:33 ]
[主持人]这场演出是为了庆祝中华建交50周年,同时也是2013年到2014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音的演出内容,那么这场演出担任指挥的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法国著名的指挥大使米歇尔·普拉松先生,其实说到普拉松先生熟悉交响乐的朋友恐怕都知道,他曾经与法国的图卢兹歌剧院的交响乐团有着近30年的辉煌合作,而且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交响乐团和歌剧院都曾经邀请他与他们进行合作,他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录制了很多很多法国音乐的唱片,也是令很多世界听众如痴如醉。那么在中法建交50周年这样一个交响音乐会上,第一首作品是什么呢?这恐怕是很多人要猜测的,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往往我们会认为会不会是一首中国的交响乐作品,或者说是一部法国的交响乐作品呢?但是大师米歇尔·普拉松先生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一首中国非常独特的管弦乐曲,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一首管弦乐曲,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
[ 2014-09-21 19:32 ]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晚上好,听众朋友!感谢您守候在电波旁,聆听每周日晚19点30分到22点播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节目。我是主持人子文。播出这样一个喜庆的音乐是因为今晚我们为您安排播出的是: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聆赏经典》交响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乐队演奏: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指挥是国家的首席指挥也是法国的著名指挥大师米歇尔·普拉松先生,乐队的首席:刘云志、小提琴家吕思清、钢琴家吴牧野也在这场演出当中有精采的演译和表现,那接下来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的节目马上开始。[ 2014-09-21 19:30 ]
[主持人]各位听众、央广网的朋友们,晚上好!今晚我们为您安排播出的是: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聆赏经典》交响音乐会。 [ 2014-09-21 1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