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谢谢宋教授。其实网络它就是一把双刃剑,而我们实名制的推出其实就是想要发挥它好的一方面,遏制它不好的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尽早的期待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早日的到来。本期节目非常谢谢宋教授的精采点评,也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2013-01-04 15:35 ]

[宋建武]对,因此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当时黑客攻破了保存这些信息的数据库,造成信息泄露,引起了韩国社会的恐慌,所以就把实名制取消了。但是我个人认为不管是设立还是取消,首先说明大家对这个问题都非常的关心。我个人分析判断,实名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中国还是很有必要性的。[ 2013-01-04 15:34 ]

[主持人]条件还不够成熟。[ 2013-01-04 15:33 ]

[宋建武]对。可能很多网友会问,为什么韩国取消了实名制?韩国实名制的建立和取消实际上是有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它建立是因为一些网民的很暴虐言论给当时的一些影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造成自杀现象频发。这引起了韩国社会的关注,所以政府要求实行实名制,但是由于整体上的运营不够周密。[ 2013-01-04 15:33 ]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咱们实名制是必须的,但个人信息的保护也得跟上,这样才能让我们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这样每个人才能够有安全的这种生活吧。[ 2013-01-04 15:33 ]

[宋建武]对。[ 2013-01-04 15:32 ]

[主持人]完全没有保护的环境里面。[ 2013-01-04 15:32 ]

[宋建武]某种意义上讲,过去网络跟现实生活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而现在我们的生活就是网络,网络和现实生活越来越密切的合为一体,网络空间里我们所面对的威胁越来越多。所以正如现实的社会交往有各种规则一样,网络的环境中也必须有规则,否则我们大家就可能就是裸露在一个有害的空气里边。[ 2013-01-04 15:32 ]

[宋建武]对。像这些都是目前网络上的常见犯罪行为。还有一些网络上的技术手段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比如呼死电话,骚扰短信,骚扰邮件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无形中扩大了社会信息交往的成本。因为本来这些信息对公民来说并不需要,但是因为有这些垃圾进来,人们不得不用一定的流量,一定的时间去处理去面对。[ 2013-01-04 15:30 ]

[主持人]而且很多都是价值不菲。[ 2013-01-04 15:30 ]

[宋建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黑客攻破了一些机构的网关,特别是金融机构的网关,通过把个人账户上的资产非法剥夺。这也是目前对于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比如像网络游戏,黑客在网络游戏中把玩家的游戏设备窃取。这些虚拟财产都是有价值的。[ 2013-01-04 15:29 ]

[宋建武]另外一种形式就是网络上的欺诈,这是比较普遍发生的,大部分的在网上的不安全的行为是跟这方面有关,网络上的欺诈,虚假的金融信息,虚假的产品信息等等这些东西来进行网络上的诈骗,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生意受到损害。[ 2013-01-04 15:29 ]

[宋建武]其实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受到损害基本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比较直接的,就是个人的隐私权受到损害。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陈冠希事件。他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给他修电脑的那个人,不负责任的把他的私密信息发布出去,对他特别是跟他有过往来的女影星都是巨大的打击,到现在后果还没有完全消除。在某种意义上讲,影响他们个人的声誉,影响到他们的事业发展,也影响到他们的个人生活。[ 2013-01-04 15:29 ]

[主持人]确实实名制的实行有必要性,但说实话,还是有很多人担心个人信息安全。近期诺顿安全报告提出,去年7月到今年7月,网络犯罪导致全球个人用户蒙受了1100亿美元的损失,中国有2.57亿人成为网络犯罪受害者。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的资讯和通讯工具,个人信息泄露了之后就会被犯罪分子掌握。信息保护肯定公民是第一道防线,那您觉得是不是第一个道防的警惕意识还不够高呢?目前网络安全犯罪主要有哪些形式?[ 2013-01-04 15:28 ]

[宋建武]是这样的。[ 2013-01-04 15:28 ]

[主持人]这在实名制实行之前,往往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办法追责和弥补损害的。[ 2013-01-04 15:28 ]

[宋建武]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实名制更多的是一个警示、提醒。提醒网民在发言的时候,要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果是虚假的信息,就要对因此产生的后果负责任。比如有一个网友私自发布别人的私密信息,侵害了被发布者的个人权利,对他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产生了很恶劣的后果,那发布者是一定要对此负责的。[ 2013-01-04 15:27 ]

[主持人]因为没有办法去核实。[ 2013-01-04 15:27 ]

[宋建武]对,所以在西方国家,像这种重大灾害,它的发布权有限制,普通人不能随随便便去发布。[ 2013-01-04 15:27 ]

[主持人]其实普通民众在网络上看到这一信息,并没有办法到当地去鉴别,所以很容易误导群众。[ 2013-01-04 15:26 ]

[宋建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这个不管是实名制也好,还是其他办法也好,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机制,提醒社会成员对所发布的内容负责任,至少要对真实性负责。比如去年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传说一个地方发生了毒气泄露,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回事。[ 2013-01-04 15:26 ]

[宋建武]通讯的时候,两个人相互很清楚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等的,因为它是点对点的。但是传播的时候,往往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信息差比较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够对传播信息的责任有所明确的话,就会产生一个结果,就是他可以不负责任的向很多人进行传播。这样就可能对公共空间或者公共领域的气氛产生毒化的作用。[ 2013-01-04 15:26 ]

[宋建武]我个人认为,现代的网络环境把我们以往的公共空间包括社会交往的范围大大的扩张了。过去带有私人性质的社交在网络环境下变成了普遍的公共往来。实际上现在的传播技术已经模糊了传播和通讯的边界。比如说我给很多人发短信,群发短信,这从通讯的角度来说,它符合点对点。但是由于这个点太多。那么这个点实际上就成了一个面,所以通讯和传播实际上已经模糊起来了。[ 2013-01-04 15:25 ]

[宋建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想要享受一种自由,肯定就会有相应的义务,比如像美国在这方面也是有它的一些特点,比如facebook目前是全世界使用者最多的社交媒体,它就要求实名制,而且不对少年儿童开放。因为其认为这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表达空间。[ 2013-01-04 15:25 ]

[宋建武]在网络上面进行表达的权利,得到了整个国际社会特别是较发达国家普遍的尊重,这是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负责任的发言也是一种前提。其实所谓的出版自由或者言论自由,本身就附着着条件。最开始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弥尔顿,他在国会做《论出版自由》这篇演讲的时候就提出来,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记者是不能享受这种权利的。所以从法理上讲,一个权利必然伴随着一个义务和责任。[ 2013-01-04 15:24 ]

[主持人]您已经提到了咱们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一开始也介绍了在韩国的情况。各个国家也有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立法规定,肯定也有做的好,也有做的不好的,在您的研究范围,您能不能给咱们说说国外一些做的好的,能够对咱们国家有一些借鉴意义的例子呢?[ 2013-01-04 15:24 ]

[宋建武]包括对权利保障的均衡和全面。我认为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要看到,享受一种权力就肯定需要权利义务对等。[ 2013-01-04 15:24 ]

[主持人]就是要保证立法的公正性。[ 2013-01-04 15:24 ]

[宋建武]对,当然从另一方面我们确实也要注意防范,比如说利用实名制来企图把普通老百姓的嘴给堵住。[ 2013-01-04 15:23 ]

[主持人]这个趋势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去加强。[ 2013-01-04 15:23 ]

[宋建武]对,这个问题深入探讨会就更专业,比如服务商基于这些信息建构的数据库后,其中的权利如何分配,能不能提供给第三方。这些问题现在在法律上都没有明确规定,属于模糊区域。这次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为在这方面的立法铺平了道路。其实国家现在很重视这一块。而且国家也看到个人信息的被滥用带来的危害。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说,下一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具体法律条款制定和出台。其实实名制尽管引起了大家的一些担心,但仔细看,它更多的还是在想要全面的保障普通公民的个人权利,我觉得这个立法方向是对的。[ 2013-01-04 15:23 ]

[主持人]没有一个详细的规章制度。[ 2013-01-04 15:22 ]

[宋建武]我们享受了便利就可能面临一些弊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保护。一是到底服务商可以采集哪些个人信息,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过分的,其实目前并没有规定的边界。另外,采集了之后怎么用也没有边界。[ 2013-01-04 15:22 ]

[宋建武]所以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在电子信息化的环境下,个人信息很容易被搜集被传播。这其实也是个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大家需要有这种便捷的服务,比如说我们现在去机场办登机,刷二代身份证就可以办理手续,包括很多网友喜欢的网上购物,这些东西你怎么来实现?都是靠信用卡和银行卡,而银行卡什么的都是要联网去验证的,都用到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2013-01-04 15:21 ]

[主持人]过去的技术手段是达不到的。[ 2013-01-04 15:21 ]

[宋建武]个人信息的泄漏,在网络环境特别是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环境下是特别容易发生的。举个例子,比如户口本上的信息,在以前,哪怕你是公安局的,你也得一个个卡去翻才能找到,很费事,但今天只要联网一查询就行。比如我们前几天查到的郑州的房妹和小房哥,他们家都被查出来有两个以上的户口,这种情况如果是在过去几乎不可能。[ 2013-01-04 15:20 ]

[主持人]您刚刚从实名制又涉及了另外一个问题,也是咱们网友特别关注的,即个人信息的保护。我前两天看报道,有一个调查说基本上有93.8%的人都曾经有过个人信息被泄漏的苦恼。前两天的会议决议上也通过了要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不能否认现在个人信息的泄漏已经是一个问题,那么您觉得立法是不是解决它的根本途径呢?还是应该整个社会综合来考量?[ 2013-01-04 15:19 ]

[宋建武]对,就是说个人信息在验证过程中不回被用于其他用途。但是从现在的信息技术来看,如果你是某服务商的一个稳定用户,他可以跟踪你的行为,这些东西跟实名制其实没有关系,你是不是实名他都会跟踪你的这些网络消费,包括网络上的一些活动。[ 2013-01-04 15:18 ]

[主持人]就是不会被用于商业用途?[ 2013-01-04 15:18 ]

[宋建武]通过他们来进行验证储存,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安全性。据我了解,我们国家实名制的信息验证是国家特设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是公安部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它来负责提供验证的服务,信息并不会在服务商这边体现。[ 2013-01-04 15:18 ]

[主持人]是通过他们来进行保护的是吗?[ 2013-01-08 15:18 ]

[宋建武]对,当然了。我想大家都一样,都不希望看到实名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信息保护不当,被泄漏。韩国搞过一段实名制,后来之所以取消就是因为实名制时个人信息储存在私营的网络服务商手里。[ 2013-01-04 15:17 ]

[主持人]发挥它的好的方面。[ 2013-01-04 15:17 ]

[宋建武]是一种保护,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善于来运用这种权利。[ 2013-01-04 15:17 ]

[主持人]大家的关注其实也是一种对于举报者的保护。[ 2013-01-04 15:16 ]

[宋建武]宋建武:对,我觉得大家如果能够全面正确的理解实名制的话,其实不用有太多的担心。比如我们会存在疑问,对一些公众人物特别是政府官员,如果实名举报的话会不会被打击报复。但据我们观察分析,近些年来随着整个网络环境越来越开放,反倒是实名举报更会引起社会对举报者的高度关心和关注。相对来说那些被举报者会有所忌惮,他怕对举报者采取报复行为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2013-01-04 15:16 ]

[主持人]其实也是需要一个全面的理解、换位思考的过程。[ 2013-01-04 15:16 ]

[宋建武]对,所以我们如果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实名制的话,它第一就是对于守法的公民的一个保护。而且我个人认为,从整个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网络环境改良优化的角度来说,能够建立起一个大家能够心平气和的真实表达环境,而不是意气用事的表达环境,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我们都应该有个换位思考,比如说我们在网上发起一些对别人的人肉搜索时,假如你不幸成为这个受害者,那么你会怎么样?当你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时,你会怎么样?[ 2013-01-04 15:15 ]

[主持人]这也是网络的负面影响吧。[ 2013-01-04 15:15 ]

[宋建武]在网络虚拟环境里面别人的行为,有时候民众会认为是真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民众就会把这种认为是真的环境作为一种客观环境,相应的采取对应做法,最后的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底线越来越低。比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会看到,一些人模仿网上的做法,把网络上的暴力搬到现实中,他会觉得现实中也是这样。最近我还遇到一个情况,就是兄弟学校里边有这么一个孩子,他看网上大家都在发自己的私密照片,于是他也拍了一些比较夸张的照片放在自己的微博空间里边,结果造成不太好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个人的奖学金的评定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在整个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做法。[ 2013-01-04 15:14 ]

[宋建武]对,因为当一个人权利义务不对等,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和责任的时候,他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迷失自己。我们会看到,现实生活中非常老实的一个人,在网上可能是一个非常暴虐地来表达情绪的人。按照传播学的理论,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就是所谓虚拟环境的环境化。[ 2013-01-04 15:14 ]

[主持人]就是一定要注意所发表的言论不能在法律之外?[ 2013-01-04 15:13 ]

[宋建武]宋建武:对,当然从另一方面说,实名制对于一些平时讲话比较随便的网友也是一个提醒的作用。[ 2013-01-04 15:13 ]

[主持人]实名制不仅不会影响到公民正常权利的表达,反而会有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您是这个意思吗?[ 2013-01-04 15:12 ]

[宋建武]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实名和不实名对于揭露丑恶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按照我们现有的法律程序和行政程序,如果不是实名举报,那么很难进入到司法程序,包括党内的监察程序。所以实名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能够使得我们的公民在网络上的举报具有法律上的价值和意义。[ 2013-01-04 15:12 ]

[宋建武]而且他们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整个的舆论空间里面。而且他们也一如既往地鞭笞黑暗的东西,揭露黑暗的东西,其实我觉得从这个情况来看,包括最近很多丑恶现象都是被实名举报的。[ 2013-01-04 15:12 ]

[主持人]起到了一个带头的作用。[ 2013-01-04 15:11 ]

[宋建武]对,必须对等,如果不对等就可能出现偏差,这些方面在历史上也是有过经验教训的。这次实行网络实名制,第一是前面已经有过一些实践,比如北京市去年开始对微博进行后台实名制的管理,我们也曾经担心过这样的管理会不会影响到舆论监督,但是从目前来看,实行实名制以后,很多社会有识之士主动启用实名登记,甚至不仅仅是在后台,前后台一致都是实名。[ 2013-01-04 15:11 ]

[主持人]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2013-01-04 15:10 ]

[宋建武]对,是这样,其实从法理上讲就是一个人拥有一份权利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2013-01-04 15:10 ]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说实名制其实就是希望把网络中的这些负面影响给尽可能遏制?[ 2013-01-04 15:10 ]

[宋建武]宋建武:对,那么我个人想咱们换位思考,这家人的压力会非常之大。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威胁到了个人合法资产的安全性。[ 2013-01-04 15:09 ]

[主持人]是清白的。[ 2013-01-04 15:09 ]

[宋建武]从我个人看,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管理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腐败比较猖獗,另外,对公民利益有侵害的东西也没有得到必要的遏制,那么网民们希望能够通过网络这个空间更加自由的来对这些丑恶现象进行监督,这个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丑恶现象在众目睽睽监督之下、在网友们的人肉搜索等监督之下被揭发、被遏制、最后被处理,这是我们大家都愿意看到的。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普通公民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损害,比如像前不久曝光的广东一个"房婶",最后调查的结果是合法资产,但是却被不当披露了。[ 2013-01-04 15:08 ]

[宋建武]在我们国家实名制这个问题在整体发展过程中遇到比较大的阻力,相当大的一个因素是大家有担心,一是怕个人的隐私可能暴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在网上的自由发言会被受到限制。这是大家的普遍担心。[ 2013-01-04 15:07 ]

[主持人]等于说这次实名制就是真正的它的推行写入到立法中。确实实名制一推出来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您觉得实名制推广起来有哪些困难呢?[ 2013-01-04 15:06 ]

[宋建武]对,是这样。[ 2013-01-04 15:05 ]

[主持人]也就是说实名制其实一直在发展过程中?[ 2013-01-04 15:04 ]

[宋建武]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如此,西方国家也是这样。比如美国,在美国每个人出生以后都有一个社会保险号码,这个社会保险号码会跟随他一生,他的所有行为都会在这个社会保险号码下记入他的个人记录。这一方面是一个保障,可以让拥有这个号码的人享受到社会和国家应该给予他的福利和保障,是他的社会安全号码。另一方面当然也是一种约束,比如失去诚信或者是犯罪等等,这些也都会影响到个人的诚信记录。[ 2013-01-04 15:04 ]

[宋建武]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它可以把大量的信息搜集起来并且有效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再加上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实名制是越来越普遍的事情。比如说高铁现在是实名,飞机原本就是实名,银行存款也早就是实名。在其他一些领域比如电话、手机这块,实际上也在推动实名制。这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2013-01-08 15:03 ]

[主持人]这次邀请宋教授来,主要是想跟大家谈谈每个网友近期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事情。上个月,也就是去年12月28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决议。决议中就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网络实名制都进行了规定。今天就想请您关于这一问题跟网友交流交流。实名制每个人都特别关心。决议中规定,以后每个人只要买电话卡、办宽带都需要实名信息的提供,那宋教授您先说说,现在咱们国家实名制的现状如何呢?[ 2013-01-04 15:02 ]

[宋建武]您好。[ 2013-01-04 15:01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广播网的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宁静。本期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宋建武宋教授,宋教授您好。[ 2013-01-04 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