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乡村专题 > 记忆乡愁传承 > 最新动态

央广网

[记忆乡愁]传承:鄂温克族桦树皮画传承人刘书洋

2015-12-17 15:45:00 来源:央广网

桦树皮画

  央广网北京12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桦树皮画是我国北方特有的一种工艺品,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桦树皮画以白桦树上剥落的树皮为原料,经过“艺人”精细加工制成。在我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有着繁茂的桦树林,过去生活在这里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过制作桦树皮器具和工艺品的历史,他们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和对人生的感悟都凝聚在这一件件桦树皮工艺品中。

  作为桦树皮画艺术家,今年59岁的刘书洋更愿意说自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鄂温克族民间艺人。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他把家安在黑龙江畔、漠河北极村七星山脚下,一个依山傍水而建的木刻楞房子里。因为从小就喜欢画画,高中刚毕业后刘书洋来到鄂温克族居住的村庄插队,从那时起,开始接触桦树皮画,到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桦树皮画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刘书洋:对环境相当有灵感了,特别是在北极村这块,很多东西感染了我,我离不开这黑土地。黑土地有很多的资源,给我很多的灵感。

  因为热爱、因为离不开,刘书洋常年居住在这片黑土地上。他在生活中不断观察,用双手精雕细琢自然的精品。他的桦树皮原创作品《北国风光》被上海世博会展馆收藏,还有多部作品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大奖。每年都有很多游人慕名而来拜访这位民间手工艺人,来体会古老的鄂温克族文化。

  刘书洋:希望各民族都能团结在一起,让大兴安岭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把民族的根留住,也希望外界人更了解大兴安岭民族的文化。

桦树皮画

  随着桦树资源的锐减,少数民族的手工艺人也在逐年减少,桦树文化在逐渐萧条,桦树工艺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这些年,刘书洋相继收了十几个学徒,但是最后很多孩子都离开了山林,放下了手中的烙笔,这让本就濒临失传的桦树皮工艺技术更加雪上加霜。

  为了寻找远古民族的精神寄托,刘书洋在森林里建造了一座“撮罗子”,这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当年居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意思是“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刘书洋说,他手中的烙笔、刻刀就是他保护传承大兴安岭游猎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

  刘书洋: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特别是大兴安岭地区民族还有不少文化必须传承下去,如果再不传承下去可能这些文化就遗失了,所以我必须传承下去,为祖国做出贡献。

编辑:孔明

关键词:桦树皮;鄂温克族;大兴安岭

说两句

相关阅读

郑州纪念抗战胜利 杨靖宇孙女:传家宝是块桦树皮

88岁老人现场高唱抗战歌曲,牢记团结就是力量

2015-08-13 08:32:00

  西伯利亚发现中世纪儿童木乃伊:包裹桦树皮中  

出土的这具人体残骸被紧紧包裹在由桦树皮制成的“茧”里。在泽莱尼-亚尔大古墓中,考古学家费尽千辛万苦,将这具树皮棺材从沙质土中移出。   在泽莱尼-亚尔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一具戴着铜质面具的木乃伊。

2015-07-09 15:40:54

西伯利亚发现中世纪儿童木乃伊:包裹桦树皮中

西伯利亚发现中世纪儿童木乃伊:包裹桦树皮中-旅游图片库

2015-07-09 08:10:4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