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时评|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2019-02-14 12: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明确重点支持领域,切实加大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围绕农业农村抵质押物、金融机构内部信贷管理机制、新技术应用推广、“三农”绿色金融等。

  《指导意见》提及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用好用足扶贫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康复扶贫贷款等优惠政策,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创业、就业、就学等合理贷款需求。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永刚认为,移动支付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这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种支付方式在快速便捷的同时,也遇到一个“边界”限制,就是乡村。在部分农村,尤其是一些相对偏远的农村,移动支付就“失效”了。而恰恰是这些农村更加需要移动支付的便捷和快速。

  农村金融服务首先是难,找到一个网点难,人们往往需要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才能找到银行的营业点;其次是服务项目不全,许多服务项目在乡镇金融网点实现不了;再次是散,有商业银行的,没有农业银行,找到了农业银行,却没有商业银行。还有就是交易信任成本高,农民卖了农产品,担心收到假币,有些农民自己准备了验钞工具,村里人借来借去使用。

  移动支付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这种支付方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方便了交易。有了移动支付,农村金融服务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现在,微信用户已经超过10亿。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就已经达到5.62亿。微信用户中的农村用户占了很大比例,不少农村老年人都会使用微信聊天,甚至用微信语音通话代替了打电话。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永刚表示,现在,移动通讯网络已经在广大农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可以说,这些都为移动支付的实现提供了一定基础条件,而新兴支付方式,为乡村振兴插上了“金”翅膀。

  农民需要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应该更多地下到乡镇和农村去。金融机构提出普及农村移动支付应用的目标,不仅有现实基础,而且符合农民的心愿。移动支付是金融服务下乡的有效举措,也是连通金融服务城乡鸿沟的桥梁。到2020年,农村基本实现乡镇金融机构网点全覆盖,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应用,这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编辑: 方婧

时评|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农民需要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应该更多地下到乡镇和农村去。金融机构提出普及农村移动支付应用的目标,不仅有现实基础,而且符合农民的心愿。移动支付是金融服务下乡的有效举措,也是连通金融服务城乡鸿沟的桥梁。到2020年,农村基本实现乡镇金融机构网点全覆盖,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应用,这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