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时评|“指标扶贫”是主观应付和形式主义

2018-09-21 13:5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花钱有任务,项目有指标,不求效果佳,但求不扣分。”近日,有媒体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到一些基层扶贫干部这样描写农村扶贫的无奈。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近年来,一些基层扶贫工作被简单化,变成了“下任务、定指标”,并按指标完成情况考核的模式化流程。这样机械的扶贫方式,导致部分地区农村扶贫工作开始“跑偏”。

  针对这种现象,最近,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词叫“指标扶贫”。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如果使用产业扶贫资金是有指标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也有指标。这样一来,为了足额定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标任务,一些地方只能“突击”花钱。那么,“指标扶贫”的背后透视出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来听央广记者韩晓的评论。

   韩晓:扶贫款能不能花在刀刃上,花在贫困户身上,这是检验扶贫工作是否合格的一大标准。但是,最近基层出现的“指标扶贫”现象,却让这一标准变成了一件空摆设。在缺乏科学规划的情况下拍脑袋决策,只为了把钱花掉,这很容易导致扶贫资金被滥用,甚至被冒用。

  那么,“指标扶贫”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呢?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指标扶贫”的出现,说明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观应付和形式主义的心理,也可以看出,部分扶贫干部并没有真正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而这也是“指标扶贫”出现的最直接原因。

  然而,这背后还有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扶贫资金项目不能在规定时间花出去呢?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不知道怎么花,花在哪。

  相关的新闻中曾经提到,某地方上级部门紧急下达产业扶贫任务,要求在30天内把打到村账上的产业扶贫奖金花掉。为完成任务,村里只好突击花钱,在没有经过科学规划和论证的情况下,花费140余万元,盖了140亩蔬菜大棚。

  在扶贫的过程中,像这样“有贷款没项目”的情况经常发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达6353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更是高达9186亿元。然而,为贫困地区找项目、发展产业,需要长时间的考察和摸索,既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又要考察市场,最后根据市场的需要,精准确定需要发展的产业。这样看来,30天花掉140万的扶贫款,并不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压力。

  其实,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对工作提出一些要求,设置一些量化指标是无可非议的。但考核指标的设置应该基于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聚焦精准脱贫,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一旦偏离这两点,“指标”也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因此,在脱贫工作中,一些有关于“时间”的要求,或许可以适当放松。“花钱”的时间如此,“见效”的时间也应如此。毕竟,带领这么多人一起脱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基层干部也需要时间学习探索。一些“投入”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这种情况应该被予以一定的宽容和谅解。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我们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几年时间,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这样的提前就容易掺水”。所以,基层干部绝不能放弃在基层的主观努力,更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去主观造假,要知道,只要肯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编辑: 马婧婧

时评|“指标扶贫”是主观应付和形式主义

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日,有媒体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到一些基层扶贫干部这样描写农村扶贫的无奈。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近年来,一些基层扶贫工作被简单化,变成了“下任务、定指标”,并按指标完成情况考核的模式化流程。这样机械的扶贫方式,导致部分地区农村扶贫工作开始“跑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