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时评|农产品交易行为需要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2018-05-10 15: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日,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声明引发关注。声明中称,电商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营销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

  有媒体调查发现,在部分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上,以爱心助农、农产品滞销为名售卖农产品的店家不在少数。除了临猗苹果外,还有多个商家以“苹果滞销”、“鲜笋滞销”、“菠萝滞销”等为由头售卖商品。

  据了解,部分电商平台商家选用的都是旧视频、旧图片,甚至不同地区的“滞销”采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作为宣传图,有的还采用“摆拍”方式,刻意营造果农的贫苦形象,并且蓄意夸大果品滞销严重程度,造成了苹果价格的不合理波动。

  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勇表示,商家的这种营销手段,虽然短期、局部的方便了果农售果,增加了少部分果农收益,但整体上给当地果业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更多的,还是为了增加电商自身的经济利益。

  杨勇:他们主要夸大事实,说苹果滞销,实际上苹果今年的市场价格是有点低,但不存在滞销。他把那些残次果、加工不需要的拿出来,拍成照片,就说苹果卖不出去,对我们的形象确实有影响,对品牌确实也有影响。我们每年要产39亿斤苹果。他们卖的也就有几百万斤,至多一千万斤。我们大量的、质量高的苹果和苹果产品,卖的价格高,收购商就找回来说你们那都滞销了,怎么还卖那么贵?他们卖那些劣质果子,操作这个主要是他们自己盈利。

  悲情营销算是个新事物。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一些经过渲染的“滞销故事”裹挟着人们的同情心,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在为商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农产品的正常营销和品牌打造形成冲击。在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市场与贸易研究室主任李国祥看来,产品营销宣传本无可厚非,但必须合理合法,诚实守信,要做到这点,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李国祥:我国农产品缺乏市场交易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什么是滞销,多大程度叫滞销;在农产品营销宣传过程中,允许不允许用“滞销”来销售农产品……从长远来看,应该加快农产品市场交易的立法。短时间内,在法律没有出台之前,政府部门必须加大约束力度,相关部门一定要纠正不符合事实的行为,可以出台一些临时性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措施,比如,侵犯了相关利益,相关部门把他们列为失信企业,并反映到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把长期的和短期的、单方面的跟综合性的措施结合起来,规范市场营销行为,让市场秩序正常的竞争、公平的竞争得以维护。

[责任编辑:孔明 王肖军]

编辑: 孔明

时评|农产品交易行为需要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近日,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声明引发关注。声明中称,电商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营销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