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北京今年计划对3万中学生进行一周学农教育

2018-04-14 10:1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大棚里,来自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二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移栽蔬菜。如何把9颗菜苗合理地栽种在盆中,成了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这不是普通的社会实践,而是北京市教委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的一项探索。

  北京市教委宣布,从每年的春季开始一直到秋季,让全市的学生们走出学校,放下课本,进行一周的学农教育。截至目前,北京市教委已建设包括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和北京农业学院在内的三个劳动教育基地,覆盖城六区的107所学校,全年完成学农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近3万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李长安认为,3万中学生进行学农教育,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再教育。

  李长安: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其中,以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学农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有必要了解国家的国计民生,比如三农问题、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问题等。而要了解这些问题,就需要借助学农教育,增加他们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得到更多感性的认识。

  因此,中小学生通过学农活动,可以增强他们对国情的了解、民生的了解、农业的了解。

  过去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学生只是追求课业成绩,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不少学生缺乏对劳动特别是农业劳动的基本常识和认识。李长安认为,学农带给孩子们的认识和体验,是书本教育无法替代的。

  李长安: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目标就在于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对中小学生开展学农教育,内容包括了农作物种植、面点制作、园区管理等20多门课程中,选择四门必修课在内的九门课程,并且在所有设置的课程中,全部由集体合作完成。

  虽然一周的学农时间比较短暂,但带给孩子们的认识和体验,可能是书本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农教育确实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刻领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种既浅显但过去又缺乏体验的道理,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王肖军 孔明]

编辑: 王肖军

北京今年计划对3万中学生进行一周学农教育

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大棚里,来自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二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移栽蔬菜。如何把9颗菜苗合理地栽种在盆中,成了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这不是普通的社会实践,而是北京市教委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的一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