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透视

央广网

革命老区的贫困标签如何摘掉?

2016-09-16 10:34: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刚才我们听了记者报道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扶贫攻坚的情况。扶贫攻坚,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对未来五年脱贫攻坚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的攻坚目标,来自于对形势清醒的判断。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和农村差异、地区和地区差异明显,贫困问题仍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宁夏考察时说:“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红色革命老区和老区群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可革命老区却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贫困成为了革命老区特有的标签。那么,如何才能革命老区尽快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今天的《三农时评》,一起来听中国乡村之声编辑杨滢的观点:

  中国乡村之声编辑杨滢:

  革命老区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和主战场。革命老区往往是山区、贫困地区,曾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现在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可革命老区却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贫困成为了革命老区的标签。我们理应让老区群众过上好日子,决不能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比如说,最近我到四川大凉山出差,大凉山地区,它有自身的短板。高山高寒地区可种植的农作物单调、产量歉收;民众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固有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根深蒂固,想要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走在大凉山的村庄里,我听到很多农民没有储蓄,没有创收,比这更严重的是一些人“贫穷志短”,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心显得不足。在这样特殊的资源环境、地貌特征之下,很难能发展出一项产业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红色旅游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实践证明,红色旅游的发展给革命老区带来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拓展了振兴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的革命传统和光辉历史,特别是革命遗址往往在当地非常多。该如何利用这些革命历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我们的观点是,在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尤为重要。

  革命老区可发挥好自身红色资源的优势,将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条发展的途径。举个例子来说,当年红军强度大渡河的安顺场大渡河古渡口,当地政府沿着大渡河,将安顺村的旧民居重新修缮,建成一个新村,改变两岸农田、零星村户的景象。如今,在青山绿水、白云蓝天下,白墙青瓦的川西风格新民居,整洁干净的街道村舍,山涧间漫山遍野的果树也在讲述着新故事。初到这里,会惊喜地发现这个著名的红色圣地竟还是一座富饶安宁的世外桃源。因此,也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游客在此驻足。

  2005年,安顺场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战役的革命纪念地,被评为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2013年9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方式,让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老区的红色旅游如何突出特点是制胜的关键。切莫搞成形式化、标准化的统一模式,就像现在各地的古镇都已经同质化了,不管到哪里都是差不多的小商铺,卖的都是义务批发来的小商品,各地古镇所特有的味道反而淡化了。

  旅游不仅是绿色、低碳产业,更是富民产业,要把老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同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不断提升红色旅游扶贫的内涵。可以结合美好乡村的战略布局,大力发展农家乐,景区开发等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农家乐和民宿,挖掘当地特色的民俗表演,把当地的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品等土特产卖给游客,利用当地山清水秀的环境留住游客。使之能达到“开发一方景区、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旅游扶贫效应。

编辑:王肖军

关键词:扶贫攻坚;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革命老区;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