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漫谈|既有面子又有票子 酷炫的“植保飞手”不简单

2019-08-23 11:0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通常来说,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效率要比人工施药高出40至60倍,对种植大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正因如此,“植保飞手”最近几年成了一个热门的职业,年轻的“飞手”有了施展才华的地方。

  说起“植保飞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既有面子又有票子,且前景好,市场紧缺,上岗容易。如果按照单价每亩12块钱计算,干半年歇半年,“飞手”年收入在30至40万左右,实在让人心动。据媒体统计,2015年全国只有300多名“植保飞手”。而大疆农业的最新数据表明,仅在浙江,目前持证的“植保飞手”就超过了500名。那么,“植保飞手”究竟是怎样一种职业?酷炫的工作模式背后,又有怎样的酸甜苦辣?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为您揭开“植保飞手”的面纱。

  徐春晖: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工费上涨问题的凸显,以及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的逐渐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业大户对于无人机植保的接受度提高了。相应地,操作植保无人机的专业“飞手”也成为抢手的职业。作为新兴职业,“植保飞手”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钱”景广阔吗?

  我认为,不管做哪一行,想收获就必定要肯付出。“植保飞手”也是如此。

  以山东的一位“植保飞手”为例,他一年的工作行程大致如下。每年的11到12月份,他赶到广东或海南给菠萝、南瓜、椰子、砂糖橘等进行作业,一直工作到到第二年的3到5月份。然后,他去湖北、河南进行小麦除草,6月中旬到8月中旬去黑龙江,8月底赶到新疆,到了11月份,再从新疆出发去往海南、广东和云南。他骄傲地说,有一次在东北地区作业,当天给水稻喷叶面肥,从早上天刚亮一直作业到晚上,工作了11个到12个小时,当天完成了950亩。所以,这份工作在外人看上去很轻松,很赚钱,但实际上,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植保飞防不同于航拍,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植保飞手”,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必须懂飞行、维修保养、植保知识。

  “植保飞手” 在开始作业前需要提前去田里踩点,给农田装上定位装置,之后,还要在田里做一次演示,以免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到了实际操作的当天,为了防止夏天温度过高,药物过快挥发,打药的时间都集中在上午5:00至9:30和下午3:30至7:30,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凌晨4:00就起来,但即使这样,也无法躲过烈日下的暴晒。

  作为一名“植保飞手”,除了要起早贪黑、风餐露宿、风吹日晒以外,还要面对淡季和旺季的交替。也就是说,虽然“植保飞手”农忙时收入可观,但季节性也非常明显。在旺季农忙时节,他们睡觉都会觉得奢侈,但在淡季农闲时,他们却连一单生意都找不到。

  在“植保飞手”所谓的淡季,我觉得除了要对机器进行维护和更新、进行飞防演示、开展副业以外,还要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绕不开的难题,比如说资金问题。一是飞机购置费以及每年高昂的维修保养费用;二是跨区作业人员支出成本比较高;三是跨区作业多是政府项目,账期太长,资金周转困难;还有就是植保无人机在高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快等。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为了鼓励农户及合作社引入植保无人机,在不少地方,一方面将植保无人机列入农机补贴范围,另一方面加大对“飞手”的培训力度,让更多植保无人机“飞入每块农田”,切实提升植保技术的绿色化与智能化。

  在我的眼中,“植保飞手”就像曾经的“麦客”一样,哪里需要就飞到哪里,在全国各地跨区作业,帮农民解决打药难题。他们在田埂上挥洒着汗水,在天空中放飞着梦想,用对农业的热爱和服务农民的初心,用不怕吃苦的坚持,既见证、推动着飞防事业的发展,也在革新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编辑: 杨祎

漫谈|既有面子又有票子 酷炫的“植保飞手”不简单

通常来说,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效率要比人工施药高出40至60倍,对种植大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正因如此,“植保飞手”最近几年成了一个热门的职业,年轻的“飞手”有了施展才华的地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