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漫谈|农业加电商亟需破解低小散的瓶颈制约

2019-04-29 13:5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电商加农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种组合方式的出现,减少了农产品销售的环节,提升了种植户的利润,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选择,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不过,电商加农业取得快速发展的案例,多是电商平台加某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模式,小散农户参与这种组合还存在着实际的困难。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认为,破解低小散的瓶颈制约,才能让农户更好地搭上农业加电商发展的顺风车。
  徐春晖:近些年来,农业加电商的确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例如山东就有一些淘宝村,村里的自然禀赋差,通过电商村民规模制作演出服装等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卖的火热;还有一些知名的农产品,有着普遍的栽培,但因为当地种的人多没有竞争力,导致销售困难,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加上产品的知名度,既解决了销售问题,还获得了不少的收入。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还有很多的农业加电商失败的案例,比如说自家制作的手工面条,明明工艺纯正味道好,却在电商平台上没有太多的浏览量,销量也没有显著的增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个别的事例,来说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您打开手机看一下,是不是有很多APP没怎么用过?您再想想平时都经常看哪些网站,而这些网站之外,是不是很多网站没听说过?我想一定是这样的,这些在您记忆里尘封了的APP和网站,并不是它们的内容质量不好,而是它没有引起您的注意,被遗忘了。
  小散农户借助电商平台发展,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店铺被遗忘,怎么破解这个难题,就需要增强店铺的存在感,用存在感来打破电商低小散的发展瓶颈。
  第一种增强存在感的办法,就是店铺的差异化。例如我们通过电商平台选购鸡蛋,点击鸡蛋一栏会出现很多家店铺,每家店铺的图片都是鸡蛋,虽然色泽好个头大的是土鸡蛋,但当大家都这样说时,自然难以引起注意。如果有一幅图片是农民朋友怀里抱着一只鸡,手里拿着一枚蛋,是不是在清一色的鸡蛋图片中特别有吸引力和差异化呢?所以小散农户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时候,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每个产品的展示都要尝试别出心裁,农业加电商可不是简简单单会用电脑就可以。
  第二种增强存在感的办法,是规模化来增强信任。当我们不太会辨别真假的时候去买东西,去大的店买往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大店走货量多,与小店相比更是注重长久的发展,给人以安全感。对于低小散农户来说,独立为战参与电商平台,容易陷入“小店”的尴尬境地,任是使劲吆喝也难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所以更需要抱团式的分工经营。比如,这个地方产的桃子比较好,或者是苹果比较好,最好通过统一的端口来设立店铺,专门的人负责营销,专门的人负责运输,专门的人负责拍照,让术业有专攻,从而通过规模和专业打破各自为战的低小散瓶颈。
  第三种增强存在感的办法,则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的助力。例如某种农产品本身就是知名的,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典故,也有很好的口感和质量,当地政府可以适当的帮助站台,或者是把散户集中起来,设立园区统一发展,走品牌化的路子,助力一方经济腾飞和百姓致富。
  农业加电商,正在迅速的发展,要增强存在感来搭上这班顺风车,切莫雷同,眉毛胡子一把抓。
编辑: 朱敬一

漫谈|农业加电商亟需破解低小散的瓶颈制约

电商加农业取得快速发展的案例,多是电商平台加某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模式,小散农户参与这种组合还存在着实际的困难。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认为,需要破解低小散户的瓶颈制约,才能更好地搭上农业加电商发展的顺风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