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漫谈|解决卖粮过程中的问题管理部门不能缺位

2018-07-24 10:5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夏粮收购也已接近尾声。但是,受粮食质量下降影响,夏粮收购进度比去年同期慢三成左右。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将黑手伸向老百姓的粮袋子。

  比如,江苏连云港280多户农民就被粮贩子骗走了200多万的血汗钱。夏收时节,如何给粮食卖个好价钱?又如何识别各种购粮骗局呢?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给您支几招。

  张子雨:今年夏天的雨非常多。在小麦收获的时候,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都出现了大风、连阴雨等糟糕天气,不仅造成小麦出现质量问题,也给收购工作增加了难度。对此,国家发改委、国家粮储局、农业农村部等多个部门专门下发通知保障夏粮收购工作。虽然天气原因影响了卖粮的收益,但有理由相信国家的保障措施,应该会比较全面地保障粮农的收益。

  天气原因导致的损失,都能预估,也可以预防,另外一种卖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多加注意,因为一旦出了这种问题,就会带来严重的损失,这就是不法粮贩的诈骗。

  前一段时间在江苏,公安部门就接到了群众的报案,说是有粮贩以收购粮食为由,骗走了大家的粮食,却没给钱。经过调查,公安机关很快破案。回过头来发现,这起案件存在一些代表性。比如骗走粮食的粮贩之前就曾经在当地收购粮食,大家都对他有印象。前一段时间,这个粮贩又来收粮,而且给出的价钱高于市场价格。在收购过程中,渐渐地拖欠收购款,而且给村民打白条。但是到了白条上约定的还款时间,村民却发现,粮贩并没有支付收购款。

  从这当中可以看到几个问题:

  在乡村,很多人喜欢优先找熟人做生意,熟人,意味着信用相对比较高。但是在市场开放程度的越来越高的驱使下,粮农肯定得和各路人士打交道,这个时候所谓的熟人不一定保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看重熟人、看中信用的同时,还得了解生意对象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因为资质是经过相关机构认定的,有了合法合规的资质,才能做到双保险。

  价格是市场供需双方自行协商的,忽如其来的高价令人欣喜,但是不能只看着价格,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一般来讲,出价比较高的人,往往有更好的管理能力,更低的成本,或者是有特殊的原因,而如果大家在做生意的时候搞不懂这个人为什么出高价,那就要多一个心眼了。

  卖粮做生意的过程中,对于细节也需要多留神。有人提到,在卖粮过程中,不法粮贩可能在粮车上做手脚,卖粮用的电子秤也有可能被干扰,而假钞、偷窃等问题也有可能发生,这些都需要加以防范。

  换个角度来说,其实解决卖粮过程中的问题,管理部门的努力也不可或缺。某种程度上来讲,卖粮相关的服务,也算得上现代化乡村必备的公共服务,不法粮贩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设施不齐全,服务不到位。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堵偏门之外,还需要开正门,如果能够把粮食购销服务站开到农民朋友的家门口,那就能解决很多卖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编辑: 孔明

漫谈|解决卖粮过程中的问题管理部门不能缺位

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夏粮收购也已接近尾声。但是,受粮食质量下降影响,夏粮收购进度比去年同期慢三成左右。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将黑手伸向老百姓的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