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漫谈|如何从解卖难之急到促产业之兴

2018-06-29 14:5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9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都出现过土豆滞销的问题。很多时候并非产品不好,而是由于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单一、经营分散等多种原因,导致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

  为此,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了《关于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方案》,正是给滞销开出的药方。今天的《农经漫谈》,就请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结合这份方案和您聊聊如何从解卖难之急到促产业之兴。

  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的新闻每年我们都会在各大媒体上看到。由于供需信息不畅、对市场判断不足、没有供应链优势等等因素,农民们总是成为产品滞销首当其冲的“受害人”。而贫困地区的农民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重种植、轻销售。此外,树立农产品品牌的意识不强,还有就是缺乏宣传。

  贫困地区很多都是好山好水出好果。业内人士指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不仅要解“卖难”之急,更要促产业之兴,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基础支撑。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都出现过土豆滞销的问题,而在广西,当地有关部门就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抓好结构调整;加大资金扶持,培植新型主体;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等工作举措,有力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他们通过加工生产“标准马铃薯”,提升马铃薯价值,使种植户能够卖出好价钱。通过订单式收购,种植户随收随卖,解决马铃薯“卖难”问题,确保了贫困户增收脱贫。而在“2018年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我们也看到了湖北省恩施土豆,随着网络的发展,他们很多当地的种植户利用微商卖土豆,效果不错。如今,土豆不仅是恩施人家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还成为了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为贫困地区农民搭建稳定、畅通的产销平台,促进产地与市场的无缝衔接,我觉得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各产区一定要抓住特色,因为抓住特色农产品产业就抓住了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牛鼻子”。

  前几年,山东很多地区农民都从鲜花种植上尝到了甜头,便开始迅速扩种,忽视了做特做优,结果出现了因滞销而带来的价格大跳水现象。此外,当地缺少深加工设备也是导致市场收购清淡、价格走低。

  第二就是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对接需求来提升商品化水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精准扶贫应引入市场“基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助推贫困地区种植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依靠组织化生产,推动规模化销售,形成产业链,可以使农民、消费者和流通企业实现共赢。

  三是一定要以品牌为引领,形成合力促进产销共赢。品牌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的意义重大,也能很好地保障消费者利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就是要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提高产业扶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畅通渠道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

  从解卖难之急到促产业之兴,让优质农产品走出来,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带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引领消费升级,在这方面,我觉得各方还需形成合力。农户、企业、政府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推动产销对接,助力产业扶贫。

编辑: 宋雪

漫谈|如何从解卖难之急到促产业之兴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都出现过土豆滞销的问题。很多时候并非产品不好,而是由于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单一、经营分散等多种原因,导致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 为此,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了《关于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方案》,正是给滞销开出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