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漫谈|从“土地生钱”单一模式变“钱生钱”循环模式

2017-06-12 11:1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土地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耕种上。国土资源部牵头的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已经进入攻坚决战期。作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多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给农户带来了不小的受益。

  土地入市的收益倘若合理利用,不仅能够给咱们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受益,土地权益也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中国乡村之声评论员李伟民分析:

  李伟民:自我国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以来,村集体和地方、企业多方受益。政府、企业建设有了土地,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但是,纵有金山银山,倘若坐吃山空,到头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为农户带去的收益也就化为泡影了。土地的一次性受益怎样才能转化为长期的收益呢?

  作为改革试点之一的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镇南义城村有一块9亩多的闲置土地,原为村办煤站。一家能源公司因建设加油站需要,看中了这块地。加油站自然不能三五年就拆掉,但是签订长期合同,企业一次性又难以承担大额的资金。最后,企业和村委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企业获得了4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折价132万元。而这个村将交给国家的20%交纳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之后剩下的款项,作价入股到该企业参与股息分配,公司以每年8%的固定利率,向村委支付股息8万多元,村集体再进行内部分红。通过作价入股的方式,村集体能够得到长期收益,土地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企业也从一次性缴纳土地款,变为每年分红,缓解了资金压力,双方实现共赢。

  重庆城口的北屏乡太平社区走的则是企业带动村民致富的路。山城重庆,人多地少是普遍现象。一家一户的几亩薄田,养家糊口都困难。太平社区也不例外。海拔一千多米的太平社区,土壤中富含硒元素。经过联系,村集体最终和草莓种植企业签订了协议,企业在当地种植草莓,村集体将土地资金入股企业。企业把小田变成大田,统一管理,统一种植,同时雇村民到企业工作,企业节约了外部聘用人员的资金,村民也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随着草莓的热销,收入也大幅提高。企业按照每亩600元的土地租赁金和100元的土地分红金补助给入股农户,农户还能获得每亩4000元左右的劳务收入,如此一来,入股农户均可实现年增收1万元以上。

  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不应该是终点,而应当是盘活村集体经济的契机。让土地产生财富,财富继续流动下去产生新的财富,才是长久之计。政府的相关部门掌握更多的渠道和信息,在规范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行为时,更应该积极给农户以指导,让土地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土地流转;改革

从“土地生钱”单一模式变“钱生钱”循环模式

土地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耕种上。国土资源部牵头的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已经进入攻坚决战期。作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多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给农户带来了不小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