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漫谈

央广网

专家浅析农民如何规避非法集资诈骗

2016-08-17 15:11: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日,河北沧州一个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各个村里的信贷员,吸收了800余户村民至少2600万元存款,包括村民娶儿媳、看病、养老的钱,有的是村民攒了几十年的全部家产,少则数千元,最多达75万余元。但是突然有一天,这个合作社的负责人不见了。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扒一扒农村非法集资那些事儿:

  张子雨:手里有了闲钱,大家自然就想把钱在银行里存起来。按说,钱存银行是绝对安全的。但是现在河北沧州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大伙存的钱,不见了。

  到这个时候,大家终于发现,这是一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当地的公安部门也已经开始侦察这起案件。

  在这起案件中,可以注意到一些长期在乡村里存在的现象。在各个村里搞业务鼓励大家存款的,是信贷员。那么,信贷员是什么人呢?根据媒体的调查,在当地,有不少人都通过村里的信贷员,把自家积蓄的存款存在镇上的农村信用社或银行。可见,这种存款模式已经在当地存在了很久。

  信贷员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现在不少地方金融服务依然不是非常到位,不少农民朋友存钱都得出门走老远。而且,还有很多年纪大的农民朋友,出门不方便,对现在电子化的存取款方式也不熟悉,所以,让信贷员到村民家门口服务也是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但是,把钱给了信贷员,并不一定真保险。对于正规机构开设的业务,肯定是没问题。但是在这起案件中,大家听信贷员说,在这家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存钱利息高,就信了,至于是不是合法,好多人可能并不清楚。

  这就说到了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合法性。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这种正规的,知名的金融机构来说,吸收存款是合法的,因为他们经过了央行的批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机构,打着合作社的名义,实际上这家机构并没有相关的资质,甚至是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这样一来,就产生了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问题。

  而在这起案件中,还有一个单据的问题。在这个所谓合作社非法吸收存款的时候,个存款人开出的凭据是入股凭条,而不是存款单据。这么一来,性质就相差很大。存款是有固定利息的,绝对安全,而入了股,并不一定有收益,甚至还可能折本。

  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如果大家足够小心的话,绝对可以避免。咋样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呢?首先,要对金融机构的性质有明确的了解,对于所谓业务员的身份,要进行核实,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都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接下来,金融机构开出的单据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错一个字都不行,所以大家在办理业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查看相关单据,确认没有问题。而最重要的,是大家已经要主动学习法律,了解规章。有了相关知识,就有了火眼金睛,这些骗人的把戏,就骗不倒咱们了。

  正所谓:

  金银满贯生活好,了解知识再存钱。学习法律懂政策,火眼金睛不受骗。

编辑:孔明

关键词:合作社;信贷员;非法集资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湖南溆浦:“社民同富”加速百姓脱贫

近日,湖南省溆浦县沿溪乡瓦庄村村民贺达书一家喜滋滋地搬进了一栋两百多平米的两层新房。在利益分配上,除了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社民中药材外,合作社还实行独特的“二次返利”模式,让广大种田社民能够双重收益,从而加速致富。

2016-07-26 12:30:18

“摘穷帽”后怎样“拔穷根”——大别山区县委书记与村支书记扶贫对话录

新华社郑州6月22日电题:“摘穷帽”后怎样“拔穷根”——大别山区县委书记与村支书记扶贫对话录 吴支书给前来调研的商城县委书记李高岭介绍:通过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带动数千亩茶园、板栗效益翻了三四倍。

2016-06-23 09:25:00

《西藏微纪录》——章巴村的农牧民合作社

《西藏微纪录》——章巴村的农牧民合作社,《西藏微纪录》新媒体系列短片共30集,每集4-6分钟。《西藏微纪录》带您走入西藏农牧区、城镇,与您分享今日西藏百姓生产劳动、生活休闲的快乐,展现雪域高原迷人风光和魅力文化。今日西藏正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

2016-05-23 18:34: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