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眼中的乡村40年》 专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杜嗣琨

2018-12-14 13:4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中国乡村之声庆祝改革开放系列报道《我看农村改革40年》,今天播出《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眼中的乡村40年》——专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杜嗣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杜嗣琨,1976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村节目部,从事多年对农报道工作,采写新闻作品无数。回忆起1978年前后自己下乡采访时的点点滴滴,至今仍心潮澎湃。
  杜嗣琨:我是1976年来到中央台的,来了以后就分配到农村部,负责农村宣传。我经历了党的三中全会、经历了农村大包干、采访了农村改革,目睹了近40年的发展,深感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刚接触农村,就感觉到当时的中国农村还是在政策上管得很严,农民干什么都不行。这是我一个很突出的感受,因为生产队大波轰让你种庄稼,你就不能去种什么经济作物。我问农民你们怎么在农村都吃不上一块白薯,有农民当时就跟我说,他说那个东西不让我们种就不能种啊,这是农民亲口跟我说的。
  随着安徽小岗村的实践探索被中央肯定,农村改革的春风吹遍广袤的乡村大地。短短几年时间,绝大部分乡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此时,央广记者杜嗣琨却在一封封听众来信中,感受到了农民兄弟的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杜嗣琨:当时我感受最强烈的是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我当时在中央台农村部的农业科技组,一开始对这不感兴趣。后来在节目中说一件事儿,比如说果树的剪枝,果树的嫁接,通过嫁接改变果树的品质,就这个稿子,播出后收到了上千封来信,中央台的来信,一封信代表着300到500个听众,统计学上是这样统计的,你说这得有多少人听啊,后来感受到很多农业技术的稿子,农民会写信来要,你无论如何也帮我寄过来,求求您了。我当时觉得心里面特别不是滋味。有的人还给你寄一张八分钱邮票来,怕我不回信。所以当时我就不管有什么事,都放下来,把稿子抄一遍,给农民寄回去,这就是我感受到农民对科技的渴求。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期延长十五年。
  当年国庆阅兵,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记住了群众方阵中“小平您好”,而采访农民游行方阵的杜嗣琨却记住了一个清晰而醒目的标语:一号文件好。
  杜嗣琨:1984年是建国35周年,我负责农村方队的采访。当时扎了一个彩车,彩车头上一个大大的标语,写的是“一号文件好”。大家提起国庆35周年,可能耳熟能详的是一个学生举的标语:小平您好。但是农民方队的标语是“一号文件好”,给我印象也很深。当时我看到他们站在彩车上的那种笑脸,是那种由衷的笑容,当时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能够吃饱了,穿暖了,已经得到一些满足了。当时我写稿子时,我用了一个词,就是他们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在笑,那真是由衷的高兴。
  当时光进入21世纪,由于农村人口外流,城乡差距逐年拉大,吃饱穿暖之后的农民并没有和城里人一样很快富裕起来,曾经被视作天经地义的农业税反而成了农村发展的负担。回忆起2006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关于取消农业税”的报道,杜嗣琨记住的,依然是农民发自内心的喜悦。
  杜嗣琨:当时我们宣传很多年,农民欢天喜地交公粮,农民的积极性确实很高,交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的。我看到的场景就是排着大队、赶着驴车,有的是手推车,甚至还有扛着粮食去排队。有的是排一天一夜的队,排两天两夜的队来交公粮。他收了公粮以后,验好了,自己要把它倒到粮库里,扛着麻袋上那个板子,那颤颤悠悠的,然后一手拎着这个麻包,一手抓着那个麻袋的底部,把它倒进去。农民的负担还是很重的,这一下子取消了公粮,对农民来讲,那是一次革命,所以他们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我觉得这个采访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杜嗣琨:说起农民工,特别是第一代农民工,他们特点就是吃苦受累都不怕,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盖房子。我看到了一个工人满头的汗水,他没有工夫擦,我就采访他,我说这活儿累吧,这工人跟我嘿嘿一笑的,说这个累点怕啥?
   说起自己当年采访的往事,杜嗣琨的话匣子就一直停不下来。如今,杜嗣琨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对农村、农民的情感却从未褪色,每每再去农村,他最多的感慨就是:今天的农村越来越好了,和当年不一样了。
 
编辑: 马婧婧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眼中的乡村40年》 专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杜嗣琨

中国乡村之声庆祝改革开放系列报道《我看农村改革40年》,今天播出《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眼中的乡村40年》——专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杜嗣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