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乡村振兴战略五年“施工图”公布,系统解决乡村“钱、地、人”难题

2018-09-28 13:55:00来源:央广网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发布。全文约37000字,共11篇37章,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的具体工作和发展目标。
  作为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该规划在基础设施、乡村人才、农村金融等和老百姓切身相关的领域,是怎么安排的?这份重点内容速览,请收好!
  发展目标
  到2050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到2020年
  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到2022年
  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到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实惠礼包
  系统解决乡村振兴“钱、地、人”难题
  围绕乡村振兴“钱、地、人”等要素供给,规划部署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任务。
  钱
  加大支农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国家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农业倾斜,优化投入结构,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影响全局的重大工程,加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
  深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合理制定大豆补贴政策。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加快建立健全支持保护政策。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研究完善食糖(糖料)、油料支持政策,促进价格合理形成,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
  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设计多层次、可选择、不同保障水平的保险产品。
  探索开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鼓励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试点。
  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发展乡村普惠金融。加大对乡村振兴信贷支持。支持中小型银行优化网点渠道建设,下沉服务重心。推动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
  地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工作,确保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46亿亩。
  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所有高标准农田实现统一上图入库,形成完善的管护监督和考核机制。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到2022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4亿亩,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5个等级(别)以上。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
  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切实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降低耕地开发利用强度,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制定轮作休耕规划。
  人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鼓励各地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
  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符合条件的未落户农民工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强化人才支撑
  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
  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监督管理
  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绩效考评
  规划指出,要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并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
  开展评估考核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丰富多彩。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将规划实施成效纳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有关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与保障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抓好中央政策落实方面的作用,加强对落实情况特别是涉农资金拨付、物资调配等工作的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严厉打击农村基层黑恶势力和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严肃查处发生在惠农资金、征地拆迁、生态环保和农村“三资”管理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编辑: 马婧婧

乡村振兴战略五年“施工图”公布,系统解决乡村“钱、地、人”难题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发布。全文约37000字,共11篇37章,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的具体工作和发展目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