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最新报告显示:科技正强势助力我国农业进步!未来更光明!

2018-09-22 09:05:00来源:央广网
    科技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农业农村科技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突破性成果。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认为:“科技进步贡献率按照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从57.5%的数据来看,我们在发展中国家还是靠前的。但是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进步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报告分析显示,2014-2016年间,我国农业领域基础研究论文总发文量全球排名第二;农业科技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名全球第二,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梅旭荣表示:“我国在十字花科基因组学、水稻绿色高效育种、禽流感防控等一些相应领域的学科,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都是在全球靠前的。”
  科技进步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报告中一连串的数据,折射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加速的步伐。57.5%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意味着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土地、资本及其他所有要素总和。
  运用物联网技术,农民坐在电脑前就能种田;掏出手机扫一扫,农产品追溯一清二楚;操纵按钮,无人机便可起飞喷洒农药……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如今已在我国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报告显示,近5年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在品种上,2012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中国人的饭碗在科技支撑下得以端得更牢。
  除粮食外,近5年,我国选育了金陵花鸡、新型北京鸭等一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新品种,畜禽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重逐年提升,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60%左右。稻鱼、稻蟹、稻虾等种养循环新模式在各地大量涌现,全产业链科技开发取得新进展。
  向世界科技创新实力前列迈进
  “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通过报告,我们看到了农业在过去5年来全局性、历史性的变化,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与当前新时代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和差距。
  科技是强农之利器。当前,农业科技处于历史变革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必须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世界农业和农业科技未来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农业农村各领域。具体来看,生物组学、基因组编辑等生物新技术,引领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精准定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生产新技术,引领农业生产过程绿色生态;安全营养健康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休闲农业新技术,引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设施装备和信息化等农业新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智能可控。
  报告还提出,力争到2035年,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部分关键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若干领域引领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全面支撑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发展。
 
 
编辑: 马婧婧

最新报告显示:科技正强势助力我国农业进步!未来更光明!

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农业农村科技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突破性成果。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