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社科院专家:“抓阄”定贫困户,简直胆大妄为,是典型的不担当、乱作为!

2018-09-12 10:57:00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近日,有两起“抓阄扶贫”的荒唐行为被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曝光后,受到关注和热议。

  一个是河南省尉氏县水坡镇横堤村7名村干部采取抓阄的方法确定“贫困户”名单并上报扶贫办,导致有15户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家庭名列其中;

  另一个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乐旺镇猫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正权,以抓阄的结果来确定危改户获得的补助级别,造成危房改造户评定级别结果与实际不符,致使困难群众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助资金。

  谁是贫困人口?这事儿定得准不准,直接关乎扶贫工作的效果。

  精准扶贫岂能“碰运气”

  两起案例乍听奇葩,但到了基层干部那里似乎又各有一番“道理”。据报道,在这两个“抓阄”村里,美其名曰一切都是在“公平”的名义下进行,“愿赌服输”的逻辑让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变“简单”了。

  “不明察,不能烛私”。精准扶贫何以精准,离了调查研究就是一句空话。具体到贫困户的确定上,国家有着严格的划分标准和评定程序。判断一户人家算不算贫困人口,只能依照明确的条条框框,通过严格核实收支情况,查看生产生活条件,由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评比评议并公示上报审核后才能确定。

  该走的程序不走,写几个纸条揉成团,抓个阄,就把这事给办了。在脱贫攻坚成为各级“一把手责任”的当下,作为“一把手”的这两位村书记却带头干这事,真是胆大妄为。

  “抓阄扶贫”是典型的乱作为

  扶贫是一项实打实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用抓阄的办法,确定贫困户名单、危房改造户评级等,工作方式方法可谓随意任性、简单粗暴,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要求,差之千里。暴露的是扶贫工作中不实的工作作风,其根源则在于扶贫机制本身和干部作风不实。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乱抓阄”的做法,不管顶着多么冠冕堂皇的名头,实际上都是一种懒政,是典型的不担当、乱作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抓阄之后的贫困户,不管是符合贫困户标准,还是不符合贫困户的标准,这样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

  基层偷懒,似乎具有传染性。我们在农村调查的时候,还发现了其他不合理的形式来评估贫困户,比如,有的地方把农民集中起来,通过投票来决定谁当贫困户。那么把扶贫政策通过抓阄或者投票来决定评估,就可能出现不是贫困户经抓阄后变成贫困户,而真正的贫困户反而被“抓出局”的尴尬。即便是贫困户,在最终的抓阄后成功“入选”贫困户行列,但这种任意性,却干脆破坏了按图索骥的规则性。

  群众利益无小事,扶贫工作更要细上加细。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基层干部尤须把群众放在心上,发扬务实作风,多研究实际情况,精准细致开展工作,坚决杜绝各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让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精准扶贫基层干部责任重大

  如今,扶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触及的利益更趋复杂,面临的矛盾更加尖锐。确保中央政策举措落地,基层的担子越来越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有些复杂工作不能简单化,精准做好贫困户评定,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石和前提。确保贫困户认定“一个不少、一个不错”是基层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必须把整个程序保证合规,这样我们才能够让精准扶贫做到扎实。我们的地方干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当中确实辛苦、确实为难,很不好做。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基层干部能够把工作做得扎实一点,要把国家的政策能够吃透,我们严格按标准、严格按程序,更要能够经得起老百姓讨论。所以说,基层干部要转变自己的思维,很多应该复杂的工作不能简单化。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微信号:三农中国)

  中国乡村之声记者:刘瑜颖//编辑:李沛//责编:白晨//监制:汪群均

编辑: 孔明

社科院专家:“抓阄”定贫困户,简直胆大妄为,是典型的不担当、乱作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