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马乙四夫:全村幸福了 才是真的幸福

2018-03-19 14:0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李伟民 葛修远)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已经做了10年的村干部。十年前,他卖掉工程设备,毅然返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靠着不服输的劲头,硬是在村里搞起了文化旅游产业,甚至自学学会了三文鱼养殖。

  曾经走南闯北,吃苦受累,如今又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村里。他说自己吃苦不算什么,看到同村人的生活幸福了,他才高兴。

  马乙四夫是撒拉族人,就出生在红光上村。年轻时,和其他人一样,为了能过上好点的日子,马乙四夫走南闯北,放羊、开出租、跑运输……全靠着自己敢干、敢拼,好不容易攒下了些钱。

  当年的红光上村,人均耕地少,质量差,年轻人大量外流。面对这个“烂摊子”,马乙四夫决定回去当村支书。他说,要不是他走南闯北胆子大,当时也不敢下这个决心。

  马乙四夫:我一个人富不算富,我吃的好一点,他们吃的不好,我心里还是难受。当时没人接手,全是烂摊子,村子里面一毛钱没有。我接手以后静下心来,把工程设备全部卖掉了。我说我是一名党支部书记,大家富才算富。

  就这样,原本已经承包了公路建设工程的马乙四夫卖掉了所有的设备,带着钱回到了老家。让人惊讶的是,他先拿出六万八千块,修村里的党员活动室。

  马乙四夫:那时候县上资金各方面紧张,我自己凑了六万八千块钱,修个党员活动室。有些人把我骂的,你傻瓜,你给村里面垫钱。我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先做起来,党员再起带头模范作用。

  党员队伍召集起来了,但是村里没有产业,也难以留住年轻人。马乙四夫想起了老人口口相传的红军当年路过红光上村的故事,他觉得文化旅游应该可以试一试。于是,硬是扎进了文史资料里,搞起了研究。

  马乙四夫:红光上村的精神财富都是红军战士给我们留下来的。2009年我办了个民间红西路军纪念馆,全国唯一一所民间红西路军纪念馆。

  村里没有讲解员,马乙四夫就亲自上阵,白天接待游客,晚上再加班处理村里的事务。来旅游的人多了,村里慢慢富裕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

  马乙四夫:我们村里接受红色教育的人,一天将近两三千人。我和红军小学的马校长两个人义务讲解。红色文化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收入。我们红光上村,还传承红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马乙四夫没有就此停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村里的条件可以饲养三文鱼。于是,他又在同村人不解,甚至嘲讽的目光里,钻研起了水产养殖。

  马乙四夫:水产养殖搞起来,群众把我骂着,那个傻瓜,我们撒拉族人放牛放羊,水产养殖是内地人干的,撒拉人干不成。最后我说黄河上有养殖场,我是中游,一样的黄河水,他们养成功,我为啥养不成?

  靠着一个字一个字地抄资料,一次一次地实验,马乙四夫的三文鱼不仅养成了,还高价卖到了上海。甚至他还研究成功了孵化技术,准备进一步扩大养殖。

  马乙四夫:现在给上海发的每公斤是58元,上海一公斤包装加工出来一公斤260元。我以后在村里搞这个,老百姓就业问题解决了,附加值也提高了。人只要精心去做,没有干不成的事,真的。

  马乙四夫说,村干部是全村人的希望,他不敢停下学习,怕跟不上时代,村民还会受苦。

  马乙四夫:现在时代节奏特别快,一个村干部思想不到位,就把村子耽搁了。我们那个地方是偏远地区民族地区,我的思想稍微有点超前,比内地还差得远,还得学习。

  所以,加强干部的培训和学习,也是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之后,马乙四夫带到北京的建议。

  说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马乙四夫感慨万千。当初得知当选的消息,他哭了,他觉得这是群众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同时,自己的担子更重了。

  马乙四夫:那天我们省上选出来以后,第二天晚上我想着,眼泪就淌着,我是真的感动。以前把村民带动起来,村民发展好,这是我的目标。现在循化县的责任又落到我头上了,压力更重了,责任大,但是使命光荣。

  为了让群众的生活持续改善,马乙四夫还带来了另一个建议,希望政府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马乙四夫:基础设施这块是我们希望加强的。不然刚脱贫,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很可能会返贫,我也在这次的大会上提交了建议。

  记者问马乙四夫,现在还是村里的富裕户吗?他回答,早就不是了,现在自己就是条件一般的人家。

  马乙四夫:在家都是埋怨我的,村干部当了以后,家庭经济衰退了,家庭经济收入少了什么的。我说我现在担任村里的支部书记,大家幸福起来我心里高兴,我自己少一点就少一点,我心里平衡,心里高兴。

  对红光上村,马乙四夫的新的规划也做好了。他回忆起自己当年当大货车司机的往事,对记者说,天底下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只要你能吃苦,想干,敢干,就一定能干好。

  马乙四夫:我们从新疆油罐车油装上,四个司机两辆车,我就白天晚上跑着。在青藏线上,挂面和方便面都在车上带着自己吃。那时候青藏线上饭馆很少。只怕不干,不怕不成。大家信任我们,把我推选出来了,我一定要把村子作为自己的家来发展,一定要担起责任,一定要弄好。

[责任编辑:孔明 王肖军]

编辑: 孔明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马乙四夫:全村幸福了 才是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