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贵州:玉米之变书写改革大文章

2017-07-17 11:18:00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久锋

  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示范、青贮玉米促进畜牧发展、鲜食糯玉米现场品鉴……近日,在贵州省2017年玉米绿色高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场观摩暨培训会上,多种形式的玉米发展模式,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玉米生产找到了发展路径。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任务,玉米价值链转型升级是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贵州成为国家玉米调减的区域之一,经过两年的调减,2016年的玉米种植面积比2014年减少了70.7万亩,减幅为6%。

  贵州省农委总农艺师黄俊明介绍,玉米调减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玉米的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低迷,造成农民种植玉米效益低下,地方各级政府结合调结构转方式和助推脱贫攻坚,双管齐下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玉米是用途最为广泛、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食品、饲料、工业原料兼用作物,贵州农民有着种植玉米的经验和传统。一直以来,农民种植作物并不能准确瞄准市场,导致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状况。”黄俊明说,为了落实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州从玉米开始落实,进行品种之变。

  去年以来,贵州根据玉米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调减实际,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实施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提高玉米生产科技含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藏粮于技增产

  藏粮于技,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为了促进玉米产业健康发展,贵州省以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大力转变玉米生产、经营和资源利用方式,通过典型示范和模式攻关,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促进均衡发展。

  在黔西县金碧镇中寨村的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点,全村2000多亩耕地实行马铃薯—玉米“双套双”种植,实现了马铃薯亩产1100公斤,玉米400公斤的产量,亩纯收益1100元以上。金碧镇党委书记王军介绍,镇里对20多个品种进行评比试验,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开展“马铃薯—玉米—红薯”连作模式示范,玉米与大豆、红薯、生姜、花生4种粮经作物套作模式示范等新技术,探索出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牢固树立‘绿色、增产、增效’理念,坚持绿色生产不动摇,开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增产增效新模式,把‘绿色’内涵和要求贯穿于增产增效全过程,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绿色生产模式,丰富玉米套作模式内容,完善玉米品种类型,实现玉米生产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效、助增收、可持续。”贵州省农技推广站站长冯泽蔚说。

  该站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绿色高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实现项目区平均亩产比非项目区增产10%以上或项目区平均亩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增加15%以上,示范带动全省玉米增产增收。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鲜食玉米;玉米面积;玉米生产;甜糯玉米;饲用作物

贵州:玉米之变书写改革大文章

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示范、青贮玉米促进畜牧发展、鲜食糯玉米现场品鉴……近日,在贵州省2017年玉米绿色高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场观摩暨培训会上,多种形式的玉米发展模式,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玉米生产找到了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