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宜春市"稳、调、改、补"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

2017-07-06 15:11:00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宜春市委副秘书长、农工部部长 雷恩奇

  宜春市素有“农业上郡、赣中粮仓”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生猪、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占全省1/8的人口、1/7的耕地,生产了占全省1/6-1/5的粮、油、猪。尽管宜春市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大而不强、有品无牌、有质无价等问题突出。近年来,宜春市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的目标要求,突出做好“稳、调、改、补”四篇文章,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促进了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坚持“稳”为基础。稳是大局,是主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稳字当头,当前特别重要的是“稳粮”。宜春市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全市粮食总产连续3年稳定在85亿斤以上,居全省首位。一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603.4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全市连续16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造地”面积连续6年位居全省首位,获评全省耕地保护成效显著设区市。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272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1/2,居全省首位。二是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粮食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农机总动力达36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三是实施“藏粮于人”战略。大力扶持发展新型农民、“农二代”,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一村一名大学生”5000余人;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奖励扶持力度,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安全高效,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政府抓粮的积极性。

  第二,坚持“调”为关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把功夫下在结构调整上。宜春市依托资源优势,着眼市场需求,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调新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绿色有机、富硒、油茶、肉牛、中药材、休闲农业六大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绿色有机产业,建成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138.1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94.6万亩,打造“全国知名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富硒产业,依托富硒资源,打造丰城、高安、上高、明月山富硒产业带,有富硒土壤308万亩,开发利用基地面积21.7万亩,打造“中国硒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油茶产业,建成高产油茶林88万亩,8个县市区为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县,打造“全国第一油茶大市”。肉牛产业,年出栏肉牛46万头,打造“江南第一牛市”。中药材产业,推广道地中药材种植和深度开发,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启动樟树“药都振兴工程”和袁州“一谷一城一港计划”。休闲农业,建成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县4个、示范点26个,注册经营主体519家,打造“江南休闲农业胜地”。同时,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村电商、农业众筹、体验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大力推进三产融合,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产加销有机结合,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县市区全覆盖。二是调优产品结构。聚力打造“宜春油茶”、“宜春大米”、“宜春中药材”等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品牌,鼓励和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创建“三品一标”和“三名”(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全市获得“三品一标”776个,占全省1/4,居全省第一。抓好农产品品牌推介,于今年5月份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江西·宜春绿色有机产品(北京)展示推介会,通过展示推介、线下商超和线上电商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用宜春油、吃宜春米、喝宜春水、品宜春味。三是调绿生产方式。积极推进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创建标准化菜园、茶园和果园22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142个,实现主要名特优农产品“绿色化”,绿色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全部达到绿色标准。市、县、乡分别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监管中心和监管站,实现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质量检测“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第三,坚持“改”为重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改革,成败看改革。宜春市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培育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并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颁发了全省第一证,宜春被列为全省唯一全国土地确权登记成果应用试点单位。建立市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44个。土地流转面积呈逐年递增态势,2014年177万亩,2015年197万亩,2016年211万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有序开展,发放全省第一笔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目前累计发放227笔、5470万元。二是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36.35亿元,撬动社会投入近70亿元,带动13.7万农民增收;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绿色农业专项引导基金;建立市、县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撬动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保险资金投入农业。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53家,其中省级以上99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带动农户81万户;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6450家、家庭农场225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071家,从业人员2.2万人;实施“田园创业计划”,鼓励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和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农业创业,各类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3万人。

  第四,坚持“补”为支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抓紧补齐农业农村建设短板。宜春市千方百计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支撑。一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紧紧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对“三农”投入的重大机遇,积极跑项争资,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共除险加固大中型水库46座、小型水库1606座,加固堤防239.8公里,整治灌溉渠道5100多公里,治理中小河流47个,全市有效灌溉面积452.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55万亩。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力度。坚持以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促进粮食生产。全市创建高产示范片87个、面积78.95万亩,示范片水稻平均单产比非示范片高出80公斤/亩以上。水稻新品种展示县县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771万亩,是全省唯一一个绿肥项目县县全覆盖的设区市。三是改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7.4亿元,建成9482个村点,超过自然村总数1/3,使135万余农村居民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居绿色村”的新生活。今年开始,按照“一年连线成片、两年打造特色、三年完善提升、四年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确保到2020年将所有村庄“扫一遍”。市本级向金融机构专项融资10亿元用于配套和奖补;建立市县领导挂点、部门帮扶、社会帮建的工作机制,选派一批优秀后备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点挂职指导;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对市直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确保真正落实责任、取得实效。此外,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2014年3月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累计投入12.2亿元,清理垃圾190万吨,覆盖所有县乡村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在全省推广。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惠农政策;高产高效技术;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增效

宜春市"稳、调、改、补"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

宜春市素有“农业上郡、赣中粮仓”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生猪、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占全省1/8的人口、1/7的耕地,生产了占全省1/6-1/5的粮、油、猪。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2014年3月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累计投入12.2亿元,清理垃圾190万吨,覆盖所有县乡村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