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民族地区扶贫干部培训的思考

2017-07-02 11:40:00来源:农民日报

  马青军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涉及民族、经济、农业、水利、科技、法律、统计等多个领域,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扶贫干部,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扶贫干部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青海是我国西北欠发达地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青海始终将民族地区扶贫干部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扶贫开发干部队伍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干部培训作为推进扶贫开发事业、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不过,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扶贫干部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区只看到培训的短期投入,忽视长远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知识和专业结构以及业务能力不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的要求,缺乏现代管理和现代科技知识及实践经验;培训领域不宽,内容设计在贴近地方实际、贴近干部实际上把握得不够等等。

  精准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笔者建议,民族地区扶贫干部培训也应走向精准。

  一是要更新培训理念,把握前瞻性。转变重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轻扶贫开发干部培训的观念,将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干部培训提高到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来认识,做到基础设施改善、产业扶持与人力资源开发并举。

  二是要创新培训内容,提高针对性。需求是培训的前提,要从干部的理论层次、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入手,研究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学习需求,研究内容、需求与质量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规律。

  三是要改变培训方式,增强实用性。要通过改革传统培训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远程、网络教学、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增加培训的覆盖面和直观性,提高培训效率,增强培训效果。

  (作者单位:青海省扶贫开发局)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民族地区;干部培训;干部队伍;培训方式;培训模式

民族地区扶贫干部培训的思考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青海始终将民族地区扶贫干部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扶贫开发干部队伍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精准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笔者建议,民族地区扶贫干部培训也应走向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