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从夏收看一个种粮合作社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6-20 10:32:00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从“田里种粮”到“土里刨金”

  ——从夏收看一个种粮合作社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编者按】

  眼下,“三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适应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合作社种粮也越来越“讲究”:讲究粮食品质要优,讲究不污染土壤和环境……本期记者走进安徽一家种粮合作社,对其在提升粮食品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上的新变化进行了深入探索。今后粮食怎么种?这家合作社给出了一个“活样本”——

  钱良好本报记者杨丹丹

  高产粮田变身优质粮基地、土地吃上“营养餐”、秸秆变成“香饽饽”……从高产到优质,从过去的“田里种粮”变成今天的“土里刨金”,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潘英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注重种植结构调整,用先进经营理念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活样本”。

  “麦霸”种麦有宝典——粮食增产到一定程度,增幅会越来越小,种优质环保、符合市场需求的好粮是新的努力方向,生态粮、绿色粮是提升种粮效益的必由之路。

  “你看,这些小麦颗粒非常饱满,比普通小麦要高出2毛钱一斤,厂家还直接上门拉货,省心不少哩!”6月14日,记者来到合作社,看到潘英友正在过磅出售小麦。他告诉记者,今年一共种植了近2000多亩小麦,其中包括1100多亩的试验田,总产量达到200多万斤,早已被粮食加工企业提前抢购一空。

  “以前主要种植的是普通高产小麦品种,随着近几年普通麦出现卖难问题,我对麦田也随之调整了种植结构,开始种植郑麦366、宁麦13等优质小麦品种。”潘英友说。

  潘英友种植的小麦缘何产量高、品质好?他介绍,因为是圩区,土壤含水量大,在种植小麦前,要对土地翻耕至少30多厘米,并开深沟,利于排水。同时,在翻耕土地时将一些玉米秸秆和猪粪一同粉碎翻入地下,充当小麦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提高小麦颗粒有机质含量。另外,在小麦播种时增加小麦苗带宽度和密度,小麦种子的使用量比普通麦田多出1倍左右。后期,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也要精心管理,及时灌溉保持小麦墒情。在农药使用方面,由合作社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从而达到用对药、少用药的效果,解决用药的盲目性问题。

  “今年春天雨水多,麦子抽穗期、扬花期间,赤霉病偏重发生,除了做好水肥药管理,我选用营养液、叶面肥喷洒,麦穗干净漂亮,不发黑,更饱满,一般都能增产近百斤。”潘英友喜滋滋地说,“现在合作社的社员基本上家家都用上了,虽然价格略贵一点,但只要管用,多收10公斤小麦成本就回来了。”

  2015年,潘英友试验田里的小麦经过安徽农业大学专家检测,亩产量达到1100斤左右,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麦霸”。今年,由于受到前期低温、雨水等不利天气影响,潘英友的小麦产量有所下降,可亩产量仍然达到1000斤左右,比普通小麦亩产量高出200斤。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种好粮,潘英友成立了种植合作社,目前有1000多个社员,种植面积达了3200亩。

  土地吃上“营养餐”——农谚云: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潘英友认为,当下种地,化肥施用不能避免,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合理施肥、保证产量并降低环境污染。

  从2015年开始,为了提高小麦品质,潘英友就在自己的农场里开辟试验田进行种植。“我的合作社里还养殖着500多头猪,用玉米青贮饲料喂养,产生的猪粪发酵后再当做有机肥料施到地里。”潘英友说,他另辟蹊径,通过农牧循环、过腹还田的新型农业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种植,不但将秸秆、猪粪变废为宝,而且使用有机肥料的麦田,小麦颗粒饱满,有机质含量高,千粒重比普通农田小麦高出不少。

  “首先不滥用化肥,再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潘英友有自己的“施肥经”:一是化肥与有机肥结合,有机肥替代一部分化肥,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二是根据目标产量施肥,用简单的方法确定施肥量,实现总量控制;三是化肥改性,通过在化肥中添加国外普遍使用的“硝化抑制剂”,将原来的速效性肥料改造成稳定性肥料,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提高氮肥利用率,每吨化肥的氧化亚氮的减排效果可以达到70%。

  合作社成立以来,潘英友与安徽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确立了合作关系,请来专家为村里的土地“量身订做”了一套“科技大餐”。从备耕开始,检测土壤成分、选种、选化肥……每一个环节都有农业专家进行科学指导。因为经常与省里来的农业专家打交道,潘英友掌握了不少科学备耕、科学种植的知识。“小麦生长需要吸收9种大量营养元素和7种微量营养元素,碳、氧、氢等元素从大气或土壤中吸收,其他元素必须通过施肥补充。”潘英友对于小麦的科学种植知识信手拈来,“硅和钙对产量和面粉影响最大,需要因地制宜,正确施用,才能产生增产和提升面粉质量的效果。”

  “过去施肥是一把撒,现在是精准施肥。”潘英友尝到了智能配肥的甜头,现在他的氮肥使用量总量可以减少三成,这样小麦产量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而环境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自己的田适合施什么样的肥料?说话间,合作社社员倪仁虎来购肥料,潘英友给记者做了演示,他把一张IC卡插入读卡槽,几分钟后,三袋配方肥从机器“吐”了出来。“地和人一样,缺啥补啥,光靠老经验不行了。”潘英友说,村里每块地都进行了测土,信息存到这台机器里,你要种啥、需要啥肥,机器就会按方抓药。“配方肥效果就是好,一年一麦一稻下来,一亩增产200多公斤。”

  秸秆成了抢手货——一方面田头秸秆“送不掉”,另一方面电厂秸秆“吃不饱”;一边是农民手中亟待处理的废弃物,一边是维持正常生产的燃料。我们就是要做好衔接工作,实现农民、电厂双赢。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在麦收时节,多地烧秸秆曾造成“心肺之患”。而在潘英友的合作社里秸秆却成了“香饽饽”。记者在现场看到庐江凯迪电厂挂的“潘英友村级秸秆收储站”牌子,收购站里的麦秸堆成一座座小山。

  “前不久,我去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转了一圈,秸秆从污染源头变成‘绿色宝藏’,不少新产品让我眼前一亮。”潘英友说,他们当地秸秆回收已经比较成熟,主要是为凯迪生物质电厂送货上门。这个草场是去年投入20多万元建起来的,可回收秸秆四五百吨,基本能解决周边群众秸秆存储问题。回收的秸秆,主要销往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周边的桐城、枞阳等地的造纸厂和秸秆压缩板厂;部分质量好的秸秆,打捆后销往周边的养牛场做饲料。

  记者采访了解到,麦收时节,合作社里加大小麦秸秆及时打捆回收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这些秸秆经过加工后可应用于农业种植养殖、生物质发电、工业产品加工等行业,不仅减少了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还给农民带来了额外收入。

  “秸秆由废品摇身一变成了‘宝贝’,加上政府的补贴,一亩田多收入两三百元呢!”社员夏仕平刚把3亩田秸秆卖给潘英友,正笑容满面地数着手里的钞票。

  陪同记者采访的庐江县农委副主任邓本宜介绍,庐江县有120万亩粮田,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秸秆产量大。在做好秸秆禁烧和还田的基础上,县里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优势,粉碎打捆做成饲料,发展食用菌生产等。县里对投入秸秆回收的大型机械给予一定补贴,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秸秆收购经纪人、秸秆加工企业以及规模养殖场敞开收购秸秆。

  记者手记

  观念一变地生金

  杨丹丹

  从高产到高品质,从种得好到卖得好,从废弃物到“香饽饽”……安徽庐江县同大镇潘英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是一个缩影。和现代经营主体的不断茁壮成长相比,更令人称道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经营意识的突飞猛进。他们自觉学习,向懂市场、会经营、有招法的三农领路人转变。

  如今,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发展新形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变身新农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现代,他们的行为方式更为主动大方。他们懂得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转变生产方式,通过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实现发展;他们学会了走合作经营之路,更加自信地对接市场,打开视野融合发展;他们甚至开始研究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不再以弱者身份依靠帮助,而是依靠敏锐的视角寻求商机,勇立潮头,着力推进粮食集约化生产,集成推广绿色增产模式。

  地方看点

  秸秆还田,农机合作社包了

  “我家有6亩油菜地,已经连续两年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后的地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近日笔者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罗湖村走访时,村支部书记孙元泉说,“以往每到农作物收割季节,村干部总是为禁烧发愁,有时上门做工作群众还不理解,现在益农农机合作社把这事包了,村干部的工作好做了,群众也省了事。”

  村民孙细高今年起将14亩油菜地托管给了益农农机合作社打理,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孙细高告诉笔者,以往油菜收割后,秸秆大部分是一烧了之。现在禁烧秸秆,提倡秸秆还田,但由于缺少大型农业机械,秸秆还田过程中的灭茬等工作是他们单独无法完成的,有了合作社,油菜秸秆能做到全量粉碎还田。

  今年油菜收割前,段店镇抓住益农农机合作社在身边的优势,制定了联村运作、联片收割、联户托管、联块“打包”的秸秆还田方案,同时采取宣传资料、干部包户责任、秸秆还田时间表和机械“四到户”的措施,让村民吃了禁烧的“放心丸”。在罗湖村会议室,孙细高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土地没有托管前,所有农活得自己干,油菜收割后秸秆直接烧掉,旋耕、施肥要60元,购买种子、整地、播油菜,每亩生产成本就要270元左右。土地托管后,所有农活由合作社负责,今年油菜秸秆灭茬、旋耕、施肥等总费用约在230元左右。

  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兰华向笔者介绍说:“今年,我们合作社对罗湖、张湾、四份、中湾等4个行政村8000多亩土地实行统一油菜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统一整地、统一运输等全程服务托管。为保质保量做好秸秆还田工作,合作社投资30多万元购买3台秸秆还田机械,并采取夜间作业措施,区、镇领导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使我们的工作更有信心。”

  “秸秆还田是当前秸秆有效利用和禁烧的主要途径之一。”华容区政府副区长胡清琴说,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各类为农服务的专业合作社配套相应的机械,熟练掌握秸秆还田配套技术,推行机收、秸秆还田、播种、水肥管理、植保等“一条龙”土地托管全程服务,提高合作社农机具使用效率和效益,最终建立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 张兮陈庆跃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种粮;结构性改革;保水保肥;秸秆加工;氮肥利用率

从夏收看一个种粮合作社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记者采访了解到,麦收时节,合作社里加大小麦秸秆及时打捆回收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陪同记者采访的庐江县农委副主任邓本宜介绍,庐江县有120万亩粮田,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秸秆产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