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古代官署对联

2017-05-12 15:27:00来源:农民日报

  □吕雪萱

  古代新官上任,没有发表施政演说的习惯,宋代开始在官署衙门撰题对联,以表明自己的官风、心迹、政愿等等。一副对联言简意深,不但醒目,还可久存。

  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每赴新任,都要两个人扛两块高脚牌作为行队的前导,木牌上写成一副对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这是以民主作风和调查研究要求自己的。后来林则徐任江苏廉访使时,就曾把这副对联写在署院大门上。

  清代宁波府郡署有一任太守写过如下的对联:“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表达了自己重职守、勤政事、兴群言、慎举措的作风。

  官署对联有如就职宣言或施政纲领,也就是自我奉行的作官道德。把它公之于众,是为了让百姓监督,同时争取百姓的支持。

  古人做官,大约有五项内容是很重要的:一曰不贪不贿,二曰爱民如子,三曰法严法慎,四曰克已奉公,五曰政绩昭然。而官署门联,很多都是围绕这些内容拟写的。

  明代吏部尚书王恕官署门联为:“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为耻;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为羞。”上联是说,在京城做官,对有人送礼到家里来应该感到耻辱;下联是说,在地方做官,对为携带礼品往京城送给上司应该感到羞愧。表达了要清廉为官的心愿。

  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十五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他大堂上的对联是:“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上联说自己曾经遭受冤枉,坐了十五年牢狱,当县官后不敢忘记当日所受的痛苦;下联是警告那些贪赃枉法的人,不必奸诈称能,最终会害了自己。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益极大。他的道署对联就是要表明自己官心似水。对联写得也很艺术:“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在接印前一日就悬挂了四副对联,作为安民告示和施政纲领。其中大堂联为:“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古人做官,常以官署对联自勉。这些对联今天读来,仍有意义、亦有趣味。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对联;方士庶;悬羊;清代;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