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7-05-05 17:18:00来源: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于险峰张仁军

  近年来,辽宁省昌图县农村外出务工、进城经商、求学当兵的青壮年累计已达16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65%,直接导致农村“两委”班子后继乏人、结构不优。针对这一形势,昌图县于2015年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蓄水工程,由县财政拿出专用资金,计划用3年时间,为全县425个村各培养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学生接班人”。

  选拔农村有志青年

  丛广英出生在昌图县鴜鹭树镇干沟村,从小不甘服输的他,始终存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高考落榜后,性格好强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放弃人生的梦想,一直在外务工。前些年因家中两位老人年事渐高,妻子一人照顾老小忙里忙外,丛广英结束了多年的务工生涯,帮妻子照顾家里。

  回到家后,没了打工钱贴补生计,加之子女读书费用加大,仅凭种地的收入很难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丛广英心里便萌生了养牛致富的念头,在亲戚家东挪西凑启动资金,购买肉牛2头,走上了试试看的养牛之路,未曾想当年获利近万元,他尝到了甜头,从此开始了正式的养牛生涯。如今,其牛存栏数已达到20头,其养牛年收入已达到了5万元,加上农产品收入所得,年家庭纯收入达到了7万元。丛广英利用家中规模养殖的优势,为本村困难户和散养户提供厂家批发的饲料、麦麸等,现受益农户有十余家。

  2015年,丛广英通过层层选拔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蓄水工程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他获得了很多养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他还想带动全村乃至全镇群众共同走养牛致富的路子。

  像丛广英这样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目前昌图县已选拔招收272名。昌图县委组织部严把学员人选入口关,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按照程序和标准由所在村民小组、本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班子、镇(场)党委和县委组织部严格审核、层层筛选、层层把关,最终确定学员人选。真正把那些热爱农村工作,有奉献精神,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青年选出来。

  培养突出“农”字特色

  昌图县委组织部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蓄水工程的具体实施部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农”字特色。开设了“三农”急需的农村行政管理专业,设置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实用技术、精准扶贫、农村项目工程等实用课程。

  同时,通过听取学员的学习反馈意见,开设紧贴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等理论知识,农村种植、养殖类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在农村如何调解村民矛盾工作,村干部说话的语言艺术等课程。

  教学注重实践,分批组织学员到平安堡镇十里村、傅家镇五丰村等先进村实地参观考察,向优秀学员典型学习,掌握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维护村屯和谐稳定等工作。

  回村带领乡亲致富

  学员张晓进在参加培训前已担任昌图镇青羊村的文书多年,对全村村民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对每户的家庭情况、土地面积都能一一道来。

  村里目前还有23户贫困户,如何尽快让他们脱贫致富,是村班子成员一直在思考的事。青羊村支书翟立志告诉记者:“张晓进在村里面干活都很快,在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学习后很有成效,想法也很前卫。她提出利用村里临近国道102线的优势,离县城也近,可以在村部西侧建立一个绿色观光生态园,里面搞些垂钓园、农家院项目,成立一个合作社,利用上面的扶贫政策吸纳贫困户进入,大家觉得这个建议可行,村里现在正积极运作这个事。”

  昌图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学文向记者介绍,自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蓄水工程以来,全县有45学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余学员全部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有10余名学员带头领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6名党员活跃在农村经济各领域,通过开发种养基地、经商和办加工企业,成为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带头人,为村级组织蓄积了源头活水。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学员;大学生;昌图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