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加快步伐发展“中医农业”

2017-04-30 10:58:00来源:农民日报

  朱立志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要。可以看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生态转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地环境质量、优化农田生态功能。“中医农业”是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创新,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中医农业”必将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

  农业是与动物、植物以及诸多其他生物打交道的生态产业。所谓“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达到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医农业”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们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中医农业”能够突破常规农业的瓶颈,是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的特效途径之一,能有效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

  “中医农业”的技术体系

  “中医农业”技术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基于中草药配伍原理生产农药兽药、饲料肥料以及天然调理剂。

  目前,这方面已经研制成功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水果、茶叶、水稻、瓜果和蔬菜等种植业和养羊、养牛、养猪、养鸡、养鱼等养殖业。例如,植物保护液既可以提供作物营养,又可以防控病虫害,其有效成分为全新的生物活体,可以使作物恢复到健康生长状态,减少有害生物对作物的侵害,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力和调节作物健康生长的作用,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连续使用不会产生抗性,不破坏生态环境。

  (二)基于中医健康循环理论集成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模式。

  例如动植物生态链环转化技术将全域营养源经过多重生物转化,借助多种生物体自身纯天然的生物降解、合成、富集和沉积作用等,转化形成综合营养素体系。再如,应用新型高效活性生物技术生产无激素、无抗生素的生物饲料进行畜禽养殖,加上农业废弃物秸秆膨化发酵饲料的配合喂养,可以形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种养良性循环高效模式。

  (三)基于中医相生相克机理利用生物群落之间交互作用提升农业系统功能。

  当前,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是造成农田病虫害和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原因。通过带状种植,既不影响机械化操作,又可以实现农田生物多样化并提升农业系统功能,从而达到减轻病虫害、自然培肥土壤的目的。目前,“中医农业”基地在这方面有成熟的模式。例如,在安徽黄山“中医农业”基地的茶园里,采用乔灌草立体种植,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驱虫、杀虫、引虫、吃虫;茶园种植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抑制杂草生长,无需使用除草剂;利用茶叶的吸附性和喜欢适度遮阴特点,种植花香、草香、果香植物为茶叶增香,又可以为茶树适度遮阴,为茶树创造一个适宜的健康的生态环境。

  “中医农业”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认为,要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把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作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之一。“中医农业”在这方面可以大显身手,通过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促进质量兴农;可以为农业经营主体创造申请“三品一标”认证的关键条件,从而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可以带动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可以避免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杜绝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发和应用药食同源食品,并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这些都离不开“中医农业”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中医农业”除了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外,还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提供功能性农产品,二是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安全。这两方面的作用在全国各地“中医农业”的实践中都得到了验证,例如通过中医农业技术生产出来的水果、茶叶、水稻、瓜果和蔬菜以及畜禽产品在保健功能方面已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至于中药材质量安全方面,“中医农业”能避免化肥农药对中草药的污染,可以明显提高中药材的药性,还原道地本味,如果再加上与多倍体科技的结合,还可以使得中草药药性成倍增加。从某个角度来讲,用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中草药已经给我国的中医带来了较大影响,换句话说,用“中医农业”方式生产出来的中草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国传统的中医宝藏重放光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还强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通过“中医农业”这一农业生态转型的有效途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用新型肥料和农兽药替代化学肥料和农药,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同时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大力推行“中医农业”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秸秆和其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就像人一样,循环系统如果出现了阻塞,人就不会健康。同样,“中医农业”的关键之一是生态循环,这个循环系统如果不能畅通,农业也不可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很多地方都在“有鼻子有眼”地发展农业,但这些农业的发展是否健康,不能看外表有多现代化和高大上,更要看它的循环系统是否有问题,例如,秸秆是否循环利用了,畜禽粪便是否循环利用了。如果做好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文章,农业的循环系统健全了,农业就会健康发展。

  “中医农业”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领域,需要我们在传承传统农业科学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高新科技,进行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的集成创新和跨界融合。目前,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已领先我们一步,尤其在植物性农药方面。我们一定要赶超发达国家,加快步伐发展“中医农业”,逐步摆脱化学农业的困境,大幅度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有效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们真正得到放心的食物供给。

  (作者系中国农科院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中医;中医农业;中央一号文件;培肥土壤;发酵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