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海南定安:贷款入股走出扶贫新路

2017-04-11 16:21:00来源:农民日报

  □□袁国华本报记者操戈邓卫哲

  近年来,海南省定安县农信社不断转变观念、深化服务,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精准扶贫新路子。通过“农信社+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既做大做强了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色产业,又通过合作社吸纳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真正实现了一手给资金、一手给技术。

  定安县新竹镇白堆村石头遍布、土地贫瘠,村里种植业发展受限,村民收入有限。既然无地可种,那就在特色养殖上找出路。这几年,在新竹南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下,村民们开始从事家禽畜牧饲养和水产品养殖运销。在农信社金融扶持下,村里的养殖园区扩展到4230亩,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合作社的“定安黑猪”品牌已进入深圳市场,正积极筹备打入港澳市场。

  金融:为产业发展添动力

  白堆村的改变要从定安县农信社对南华合作社的金融扶持说起。2008年合作社创立之初,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购苗购料遭遇资金瓶颈。此时定安县农信社小额信贷技术员进村宣传,为其发放了小额贷款,从刚开始2万元到后来3万元,再从3万元到5万元,再到10万元。南华合作社理事长李南华感叹:“合作社能够有今天成绩,源于海南农信社不遗余力的支持。”

  随着合作社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小额度资金已不能满足其飞速发展需求。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定安县农信社主任王咸仁专程到合作社实地调查,召开信贷现场会,决定向合作社投放全县第一笔“惠农贷”200万元。

  “这笔资金对合作社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钱,合作社养殖场基础设施立即得到了极大改善。”李南华说。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农信社另一支信贷队伍基层信贷员及时跟进,加大授信额度,让合作社产业发展有了资金保障。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国家级示范社,实现了年出栏肉鹅10万余只、黑猪1万多头、肉鸭40万只、肉鸡10万只、鱼2000吨,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净利润过600万元。

  农信社两条信贷线双轮驱动,即合作社在发展初期由小额信贷员对口服务,成熟壮大后由基层信贷员专门服务,已成为海南农信社扶贫支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

  合作:为脱贫致富加保障

  脱贫还需龙头带。2016年,定安县农信社小额信贷部精心组织30名小额信贷技术员对全县46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调查和小额贷款培训,及时收集和了解贫困户的金融需求。在摸清全县家底的基础上,定安县农信社小额信贷部把重点瞄准新竹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对接当地政府及南华合作社,探索出“农信社+合作社+贫困户”扶贫之路。

  定安县农信社聘任李南华为农信社三农技术专家,为全镇贫困户培训养殖技术和传授脱贫致富之道。同时,李南华对贫困户作出承诺,除了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外,新竹镇凡能够得到农信社贷款并入股南华养殖合作社的贫困户,每年都可以享受分红收益,入股2万元每年可分红利5000元,收益率达25%,实现旱涝保收,合作社为其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为增加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底气,鼓励他们加入南华合作社,王咸仁向贫困户承诺,只要讲信用,只要满足有勤劳致富意愿、有适当劳动能力、有固定住所、有明确用途,无吸毒、无赌博、无恶意拖欠信用记录、无严重故意刑事犯罪记录条件的农户,都可以向农信社申请额度适当的小额贷款。

  目前,在政府扶贫资金和农信社信用贷款支持下,新竹镇从事养殖的14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加入南华合作社,共入股78万元。按照每2万元分红5000元计算,年底平均每人可获得1350多元分红。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农信社;贫困户;扶贫资金;定安县;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