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东北偏僻农村何以成为人才聚集地

2017-03-22 16:16:00来源:经济日报

  东北偏僻农村何以成为人才聚集地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样本调查

  在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人才外流背景下,地处偏僻、仅有200多户农民的东北农村——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却聚集了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和务工人员,成为涉足农、林、牧、生物制药等多个产业、产值22亿元的“龙江第一村”。

  是什么让这个小村庄人才聚集形成“雁北飞”?为解开其中疑问,记者近日走进了这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东北村落。

  凝聚力靠敬重市场和人才,不让投资者失望

  走进兴十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宽敞的厂房、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一幢幢精美别致的花园别墅,到处散发出浓郁的塞北城镇现代风情。

  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告诉记者,这个村原有村民200多户1000余人,如今却吸引了上万名流动人口。

  在村里,来自福建、湖南、湖北等地的创业者随处可见。

  北京卫诺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德训来自天津,曾经在广东、天津经商,为了建厂曾在湖南、河南、天津等地调研,却最终决定落户兴十四村。

  “起初洽谈产业园项目时还心存顾虑,毕竟是几千万元的投资。”申德训说,“但这里人质朴不失睿智、热情不失礼貌的待客之道完全改变了我对东北的印象。”

  一件小事令他印象深刻:一次他陪同朋友参观兴十四村现代农业,来到一家外地经营者的西瓜大棚,品尝了两个西瓜。事后,村里派人找到那户经营者结算西瓜钱,说这是兴十四村的规矩。

  “唯恐伤害任何一个外来客,平等地对待每个创业者。我们加大了投资,并把企业的核心业务转移过来,死心塌地在这里扎根了!”申德训说。

  福建年轻人周梁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兴十四村工作。从事农产品网络营销、自媒体推广的他,在寒冷的北国找到了事业起点。“东北需要接地气的企业,我们专门服务三农,要做专业的信息化平台和有机食品中心!”

  法律系毕业的“90后”大学生沈文喜来兴十四村刚满1年。“身边朋友问我,一个村你咋能待呢?我告诉他,我在这里找到了事业。”他说。

  永不落后靠创新,变换新花样赶大潮

  记者在兴十四村综合服务展示平台“兴村网”看到,大米、杂粮等众多农产品交易信息在实时更新。兴十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张磊告诉记者,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前年村里建立了信息化、智能化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兴村网”,畅通了兴十四村有机农产品进城渠道,兴十四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冰箱”。

  “近期村里还自建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用户可以看到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使兴十四村农产品品牌迅速提升,半年时间就销售各类绿色食品300多万元。”张磊说。

  即使在传统农业领域,兴十四村人也玩出了新花样。新建棚室200多栋,增加大西瓜、食用菌的种植面积,发展高效农业。

  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他们结合地域特点与卫诺恩公司合作,将兴十四生态产业园变成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做成国内最大的酶制剂产业园区。

  “做酶制剂需要低温环境,要是建在南方还得花钱降温呢!”最终落户兴十四村的申德训连呼划算。

  付华廷说,兴十四村有今天,靠的是村民们的一股拼劲。“我们是山东移民村,想过上好日子,只能拿出父辈们‘闯关东’的精神,靠实干闯出新天地。”

  “雁北飞”逆向回流的启示

  兴十四村为什么能呈现“雁北飞”的兴旺景象?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永不放弃的拼劲、开拓进取的闯劲和对市场以及投资者的敬重是兴十四村人成功的奥秘。

  与其“等靠要”,不如甩开膀子苦干实干。部分受访人士认为,兴十四村的样本价值在于把山东人的犟劲带到了这里,“说了算,定了干,多大困难都不变”。他们发扬了“闯关东”精神,苦干实干拼命干。

  付华廷说,有些同志头脑僵化,遇到困难挫折就束手无策,认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兴十四村人时刻伴随着危机感、紧迫感,只有创新思维才能永不落后。”

  重商亲商尊重市场。客商对兴十四村重商亲商始终热情如一感受深刻。

  “在这里,政府有形的手从来不在企业家怀里‘乱摸’,我们做企业的只需要诚实守信、依法纳税就好。”卫诺恩公司生产部门负责人杨静说。

  文/新华社记者 梁 冬 刘梦泽

  (新华社哈尔滨3月21日电)

编辑: 孔明
关键词: 农村;闯关东;雁北飞;西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