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如何让童工拥有光明的现在和未来

2016-11-29 15:02:00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央广中国乡村之声评论员张磊

  从常熟童工的报道中我们看到,这些童工,几乎都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相信,每个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成长。然而,贫困正像一个恶魔——侵蚀着孩子们本应青春灿烂的美好时光、引导着很多贫困家庭将孩子送向艰难心酸的打工之路。让他们弱小的肩膀上承担了本应不该由他们承担的苦难。

△某位“童工”此前生活的房屋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道理谁都懂,但每年全国都有大量孩子离开家乡去打工,每年都有大量的类似常熟的小作坊在非法劳役孩子们的劳动。我们在呼吁依法打击黑作坊、黑工厂,解救童工的同时,还应清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问题的根源就是在于“贫困”二字。贫困使孩子们远离校园、贫困让他们过早担负起家庭的责任、贫困令他们的未来背负了太多的希望和苦难!

△“童工”杨某65岁的老奶奶在茶树丛间寻找和挖掘虫草。

  常熟非法童工事件,令我们深深的意识到:让广大农村的贫困家庭尽早脱贫,是一项多么艰巨,多么刻不容缓的事情!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夙夜匪懈、紧抓不放的大事!更是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能否按期实现、尽早实现的大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各级政府部门及扶贫机构,应时刻将贫困家庭的冷暖放在首位,全心全意、想方设法、专心致志地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困境。唯有如此,非法雇佣童工的现象才会日益减少,未成年的童工们才会拥有光明的现在和未来。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编辑:孔明

关键词:童工;孩子;贫困家庭;原创作品;校园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探访贵州安顺“童工”家庭 他们为什么当“童工”

“童工”杨某朋65岁的老奶奶在茶树丛间寻找和挖掘虫草。按照这样的逻辑,乡亲们认为,在韦某胜的父亲因为奶奶的病情而不能外出打工的情况下,韦某胜成为“童工”就是在情理之中的。

2016-11-28 10:17:00

记者探访“童工”家庭:家里不指望他挣多少钱

记者探访“童工”家庭:家里不指望他挣多少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田文生/摄  “童工”杨某朋65岁的老奶奶在茶树丛间寻找和挖掘虫草。按照这样的逻辑,乡亲们认为,在韦某胜的父亲因为奶奶的病情而不能外出打工的情况下,韦某胜成为“童工”就是在情理之中的。

2016-11-28 07:19:00

云南人社厅回应"童工事件":已维权,将依法严惩

11月24日,云南省人社厅对媒体曝光的“江苏常熟买卖云南童工”一事作出回应。有媒体曝光江苏省常熟市存在服装加工作坊非法雇用童工现象。11月21日晚,江苏常熟官方对外通报称,涉事作坊为无证无照作坊,作坊的工头已经被依法控制。

2016-11-27 09:13: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