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4中国乡村之声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胶州:村级“小宪法”管出新气象

2016-11-18 11:15:00 来源:农民日报

  胶州市美丽乡村一景胶州市美丽乡村一景

  刘伟本报记者于洪光吕兵兵

  位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的管理村,曾是出名的穷村、乱村。2001年起,该村以旧村改造为契机,从提升农民文明程度入手,重新立起《村规民约》,推动了集体经济和精神文明实现“双丰收”。2015年,该村实现集体收入近4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约3万元,年人均福利1.3万多元。

  管理村用《村规民约》提升乡村文明的做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第二次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中央文明办专题到此调研,重庆、宁夏等全国30多批次的考察团来此参观……

  “这本十多年来修改了7次的小册子,被村民们形象的比喻为村级‘小宪法’。”管理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征指着墙上的《村规民约》说,“它约定了村庄管理、乡风民风等内容,是全体村民共同治村的一部‘法典’。”

  动荡中产生,发展中完善

  管理村原是一个城郊农业村,有941人,土地1300多亩。2001年,胶州新城区开始建设,征用村里1170亩土地,村民因各种理由上访不断,村庄一片混乱。

  当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认识到,推进村庄建设和发展,凝聚民心民力是基础和关键。为此,该村将修订《村规民约》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将“凡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都由村民来决定”写入其中,并围绕加强村庄管理,建立了一整套制度。

  “依据《村规民约》,村‘两委’不再是决策机构,而是组织和服务机构,村里的事儿就好办了,村民的心逐渐凝成了一股绳。”刘元征说。

  后来,《村规民约》在管理村的发展进程中,根据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比如,随着农村费税改革、取消农业税,村集体对村民的经济约束力越来越小,没了抓手,《村规民约》慢慢就成了一纸空文。为此,管理村在改版的相关条款中明确,将村民日常行为与经济利益挂钩,如果村民行为经“民主评审会”评议,认定违反了《村规民约》,就可以采取减少或取消福利待遇的方式进行处罚。

  管理村的《村规民约》不断细化,《村民学习制度》《治安工作管理规定》《卫生保洁管理规定》《关于严禁乱停乱放机动车辆的规定》等内容不断加入,《村规民约》从“惩罚为主”变为“奖惩结合”,从最初的23条逐渐扩展到53条,涵盖了公共秩序、公共环境、移风易俗、家庭教育、赡养老人等各个方面。

  聚焦转观念,思想跟上楼

  管理村经过旧村改造后,全体村民搬进了新楼房。然而,人住新楼房,却还是老思想,乱扔垃圾、打牌娱乐、邻里不和等现象时有发生。

  2005年开始,管理村新版的《村规民约》将提升村庄文明程度写入其中。管理村把全体村民分为4个小组,围绕村庄面貌、庭院建设、自身素质、文明行为等方面,连续8个月,每天晚上集体学习一个小时,引导村民改变旧思想,争做新市民,并把出勤情况和考试情况纳入考核。

  与此同时,管理村多种方式建设文明阵地:利用楼宇间花墙,修建了百米红色文化长廊;利用电子显示屏、村务公开栏、善行义举四德榜等,专题宣传文明行为、好人好事;利用文体广场、道德讲堂等,举办主题活动。

  前段时间,管理村又修改了《村规民约》,决定在洁净庭院、五好文明家庭、德孝家庭等评选活动中,增加乡村文明的评选内容;建立村庄综合管护队,加强村庄环境和设施管护。

  村民思想观念转变后,移风易俗也就顺理成章。管理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成立红白理事会,负责村民的婚丧嫁娶事宜,按照一个标准、一套流程免费为村民提供服务,一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取得了“省时、省心、省力、省钱”的效果。

  推广好做法,做新胶州人

  一纸村庄“小宪法”,换来农村新气象。在管理村,随着村民素质和文明水平的提高,村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健身广场、活动中心、塑胶门球场等活动场所,成立东方鼓乐队、大秧歌舞蹈队、门球队等多支队伍,并定期举办书法笔会、纳凉晚会、全民运动会等活动。村民们也在娱乐健身中振奋了精神风貌,拉近了邻里感情,增强了集体观念,形成了发展合力。

  “实践表明,《村规民约》是约束农民不文明行为、树立文明乡风的一个有效措施。”胶州市文明办副主任庄孟坤说。对此,胶州全力推广管理村经验,在全市推广了“一约四会”机制,引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赌禁毒会。

  采访发现,胶州各村的《村规民约》中,多数都在完善村级社会事务管理内容基础上,增加了规范村民行为、履行村级义务、保护村级设施、维护村社环境和评选洁净庭院、德孝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内容,成为了胶州提升乡村文明程度的主要抓手。

  目前,胶州已实现《村规民约》在所有村庄的全覆盖,71%以上的村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90%以上的村与住户签订了《赡养老人协议书》。

编辑:王肖军

关键词:村规民约;村级;球队;双丰收;小宪法

说两句

相关阅读

陕西某村出规定吓唬村民 媒体:村规民约不宜霸气

陕西某村出规定吓唬村民 媒体:村规民约不宜霸气,言语中的“霸气”和“要挟”,不仅可能激发村民的反感,也可能消解征收垃圾清理费这一有利公共利益行为的正向意义。唯有端正好出发点,才能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认同,实现村规民约的真正作用,促进乡村的和谐、健康发展。

2016-09-17 10:55:00

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治中的积极作用

村规民约,古已有之,它是一个村有序治理的象征。媒体报道,四川省达州市一村民为其87岁的母亲举行寿宴,村委会向他收取了650元“违规办宴席认识费”,当事人还被逼写了检讨书。

2016-08-31 16:16:00

村民为母亲办寿宴 被举报违反村规民约

村里:宣传村规民约的时候,就说过村民家里的老人要满80岁和90岁才能办寿宴,80岁到90岁之间不能办寿宴 曹仁成承认,此前村里开会的时候,口头宣布过村里“村规民约”的内容,当时说过“村民家中的老人满80岁和90岁的时候才能办寿宴”。

2016-08-24 13:3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