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国际博物馆日|散落在田野间的乡村博物馆

2019-05-18 15:0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季盈盈)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在我国内蒙古、浙江、山东、湖北等地的乡村里,蕴藏着许多承载着乡土文化、地方特色的小小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不仅保留了乡村记忆,也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织布机、播种耧、收音机、粮票、布票......上百件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一一呈现在了山东德州平原县前曹镇杨柳寺村的乡村记忆馆里,成为村民日常追寻村庄历史的好去处。村主任卢长滨说,村民们对乡村记忆馆感情很深,大人们喜欢来这里回忆过去,孩子们来了也觉得新奇。

  卢长滨:逢年过节城里的小孩来了以后,大人拉都拉不走。他看你摆弄这些物件,却不知道是什么,好奇心强就问这问那,你就要一直不停地给他们解释。

  这些老物件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见证者,也是当代人寄托乡愁,寻找乡村回忆的载体。2018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村里建起了这座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记忆馆,并通过走访村里老人,编写了《杨柳寺村志》,手绘了明代末年的杨柳寺村壁画。

  小小博物馆不仅能留住时代的记忆,还能见证历史的进程。在湖北十堰市,有一家“培长报纸博物馆”。

  程培长是十堰市集报协会名誉会长,记者到访时他正在培长报纸博物馆为游客们进行讲解。这里收藏有创刊号、特刊、号外等各种报纸3000多种11万份,其中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全国知名度与影响力较高的报纸。最早的一份是1920年1月10日发行的《共产党》。

  培长报纸博物馆常年免费展览,为当地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党和国家历史瞬间的平台。来自襄阳的游客张先生说,参观培长报纸博物馆,可以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襄阳张先生:我觉得报纸是一个历史的记忆,讲解的过程中,看到每天发生的大事情,通过报纸做了一个储存,希望地方政府对博物馆加大支持力度。

  位于内蒙古扎兰屯的鄂伦春民俗博物馆始建于2009年,是呼伦贝尔市乡镇一级唯一一个以展现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为主体的博物馆,展示了鄂伦春族在原始森林狩猎的生活场景,和新中国成立后逐步走出原始森林下山定居展开新生活的不凡经历。

  扎兰屯市博物馆馆长崔东波:这个馆的建成其实是鄂伦春族历史的传承,让他们了解更多鄂伦春族的历史,关于在楠木乡定居之后怎么发展的,怎么和汉民学会耕种,放弃之前的狩猎和游牧的生活风俗。

  走进展厅,丰富的兽皮和桦皮制品向人们展现了鄂伦春族是如何生于自然、取自自然的生活状态。

  游客刘婷婷:博物馆让我感受到了鄂伦春族淳朴的感情,尤其是他们的生活场景,让我记忆很深刻。以后要多带孩子来博物馆参观,了解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情,对孩子成长会有很大帮助。

  鄂伦春民俗博物馆聘请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担任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不仅保留了博物馆的民俗特色,还带动了当地的村民就业。

  扎兰屯市博物馆馆长崔东波:我们馆里以前的讲解员就是当地的一个村民,因为他是鄂伦春族,祖辈也是鄂伦春族,对鄂伦春族历史比较了解,家里的老人也给他讲述很多东西,所以他在这里当了很长一段时间讲解员,每次有外地游客来参观的时候都能听到他精彩的讲解。

  在浙江长兴虹星桥镇白水村,面积达2200亩的渔博馆近日正式开门迎客。渔博馆负责人张建平介绍,渔博馆主要展示鱼类科普知识,除了水产和渔文化的展示,还开辟了二楼的空间,为周边农户提供各类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培训已开展数十期,服务1000多名养殖户。

  张建平:培训内容涉及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水产养殖,水质管理培训,农产品安全培训。

  我们再到安徽池州青阳县陵阳镇体验一下农耕文化。这里的“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由宁氏宗祠和改造后的五座老粮仓组成。整个园区按“田”字进行布局,分成农耕文化体验馆、粮票博物馆、茶艺文化体验馆等展示馆。

  安徽富贵陵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云生介绍,这是一家集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参与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主题园。

  从云生: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包括一些收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当地的农耕文化,让粮文化在陵阳真正地推广开来。我们目标是在池州全域旅游的大政策下,做一些差异化,让游客既可以旅游观光,同时也能够了解农耕时期的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藏在乡间的小小博物馆,以更为细腻和个性的视角,记录着我们的生活。

  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西城街道小房村,今年70岁的高云,从25岁从事皮影演出到现在,已经40多年。去年,他自筹资金在自己家里开办了赤峰市第一家个人家庭皮影展示馆。高老利用演出的间隙,为村民们耐心的讲解皮影的起源,从杨门女将到生旦净末丑等皮影戏知识。记者注意到,在皮影展示馆墙上挂着的全是影人道具,有传统戏曲中的人物,也有和当地村民相似打扮的人物形象。

  高云:在传统的基础上,依据红山区的风俗习惯和当地实际生活需要去创新节目。

  谈起为什么会开办皮影展示馆时,高云说,除了能给大伙儿提供一个娱乐的好去处,最重要的还是想把皮影这门面临失传的传统艺术传承、发扬下去。

  高云:尤其是对少年儿童,首先让他们了解皮影认识皮影,最终达到喜欢皮影的一个结果。把皮影艺术传承下去,传遍全内蒙古自治区,传遍全国,这是我最大愿望。

  乡村博物馆藏于乡间,汇集了古今乡村能人志士的智慧,承载着保存历史、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乡村博物馆再小,哪怕只是一个人凭一己之力开的小小展览馆,也是传承乡土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编辑: 朱敬一

国际博物馆日|散落在田野间的乡村博物馆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在我国内蒙古、浙江、山东、湖北等地的乡村里,蕴藏着许多承载着乡土文化、地方特色的小小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不仅保留了乡村记忆,也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关闭